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涛 《天津护理》2010,18(1):52-54
重型颅脑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使患者缺氧窒息,颅内压升高,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治的关键。气管切开后患者自主湿化及排痰能力减弱,易导致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甚至堵塞,且由于气道湿化不足及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等因素易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道湿润、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临床上采用的湿化方法多种多样,现就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方法与传统超声雾化方法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89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气道湿化与传统超声雾化气道湿化方法,对其痰液的粘稠度、痰痂形成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病人痰液粘稠度及痰痂形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持续氧气驱动雾化气道湿化方法可预防痰液附着管壁,减少痰痂形成,对改善和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作业等意外事故,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1])。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颅脑损伤患者重要措施~([2])。为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及脑水肿,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最为切实可靠。行气管切开的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多伴有意识障碍及昏迷,分泌物较多且易在呼吸道坠积,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容易出现排痰不畅及肺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不足,是指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1].颅脑损伤后持续昏迷或明显呼吸障碍缺氧患者,多要行气管切开手术,术后常常面临气道湿化不足的问题.2004年~200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1例气管切开患者出现气道湿化不足,现就其原因分析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 ,常出现频繁呃逆 ,持续昏迷及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呃逆导致误吸 ,持续昏迷因排痰不畅易致坠积性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所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完善气道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气道内滴注湿化法与湿化器加热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气道内滴注湿化,观察组予以湿化器加热湿化。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湿化过度率、湿化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 O2水平明显升高,Pa CO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器加热湿化,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持气道畅通,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较为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随机将64例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气管内间断滴入法、输液泵控制持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在气道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操作耗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输液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湿化气道具有流速恒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有效等优点,气道湿化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两种气道湿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6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气道持续湿化组(A组)86例,气道间断湿化组(B组)81例,比较A、B两组气道湿化效果、不良反应、护士操作时间。结果:A组较B组湿化效果更显著,A组不良反应及护士操作时间较B组少(P0.01)。结论:气道持续湿化较气道间断湿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护理措施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的护理方法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王宁燕  谢莉芳  曹家燕 《家庭护士》2009,7(14):1225-122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采用气道滴注,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湿化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刺激性咳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泵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更能提高排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与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在重度颅脑损伤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濮阳市中医院2017年9月~1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对两种湿化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气道湿化5d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湿化5d后,两组PaO2、PaCO2、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气管损伤、肺部感染及刺激性咳嗽等气道并发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每天平均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护理时间短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减少每天吸痰次数和护理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3.
陈海珍 《全科护理》2011,(4):308-309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温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给药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吸痰不彻底、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的排痰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管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金美  慈静 《现代护理》2001,7(12):56-56
气管切开的病人 ,为保证呼吸道湿化 ,最好持续滴入湿化液 ,每分钟 3~ 5滴。以往我们采用去掉头皮针针头的硅胶管 ,为气管切开病人做持续气管湿化 ,有以下缺点 :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易将湿化管喷出 ;影响吸痰。吸痰时需取出 ,易污染 ,且不利于吸痰时的充分湿化。为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制作了新的气管湿化管。1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输液器插入配好的 2 5 0ml湿化液内 ,排气后 ,把头皮针针头从中部弯曲 90°,然后取下针头外塑料套管 ,将针头放于气管内套管内 ,弯曲部分卡于管口边 ,使针头紧贴气管内套管内壁 ,用胶布将头皮针针柄固定在内套管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气道湿化方式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不同气道湿化方式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制在200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应用Cochrane Handbook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涉及1127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行气道湿化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行持续气道湿化的试验组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率显著低于行间断气道湿化的对照组[RR值=0.23,95%CI=[0.17,0.30],P<0.01];行持续气道湿化的试验组的痰痂形成率显著低于行间断气道湿化的对照组[RR值=0.14,95%CI=[0.09,0.21],P<0.01]。 结论:持续气道湿化有利于改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气道湿化患者的呼吸道状况,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陈香凤  谭丽萍 《现代护理》2007,13(2):169-17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过度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采用气道湿化满意程度判断标准,对56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湿化进行评估。结果6例患者出现湿化过度。气道湿化过度与患者的疾病因素,湿化液的类型、量、温度等密切相关。结论护士应严格掌握气道湿化满意程度判断标准;个性化选择湿化液及湿化量,对湿化液进行恒温加热,可有效防止湿化过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过度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 采用气道湿化满意程度判断标准,对56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湿化进行评估.结果 6例患者出现湿化过度.气道湿化过度与患者的疾病因素,湿化液的类型、量、温度等密切相关.结论 护士应严格掌握气道湿化满意程度判断标准;个性化选择湿化液及湿化量,对湿化液进行恒温加热,可有效防止湿化过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血性液体、脑脊液、呕吐物易误吸入呼吸道,加之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性肺水肿,表现为呼吸急促,大量泡沫性血性痰液。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常需行气管切开,而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后的重要护理环节,关系到患者的愈后及康复。现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温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给药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吸痰不彻底、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的排痰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20.
马爱芬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61-1762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较为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各20例。分别采用气道内间断滴入加湿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效果最好。结论: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湿化气道流速恒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有效,气道湿化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