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居民自杀流行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的自杀流行学情况。方法:调查长沙市南区1987-1997年人群自杀的流行学特征。结果:长沙市南区人群11年间平均自杀率为5.5/10万。在1990-1997年8年间,自杀率有上升趋势(y=4.478+0.664x,P〈0.001)。从自杀率的年龄分布看,存在两个高峰,25-34岁青年组及65岁以上老年组,6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18.3/10万)为平均自杀率的3-4倍,男女自杀率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宝山区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地区人口自杀死亡率、自杀原因和自希方式,方法:普查1997-1999年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亡报告和区公安局的自杀案例。结果:3年中共自杀死亡206人,全人口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9.43/10万,≥15岁人群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1.04/10万。结论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努力做好它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杀特征,确定自杀高危人群。方法:1995~1999年贵阳市城区360例自杀死亡者进行了历史资料研究。结果:贵阳市城区居民自杀以女性30~50岁、无业或工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低者较多见,且常有恋爱、婚姻受挫,夫妻、家庭关系不和等原因。自杀地点以住宅为主,自杀方式以服药服毒为主。结论:研究自杀者特征,对自杀高危人群更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4.
调查南京23所大学1989~1991年在校学生自杀情况,结果发现共有33人自杀死亡。自杀率为16.22/10万,高于本市同期一般人口自杀率12.34/10万。其中男21人,女12人;以一、二年级较多。自杀主要原因为失恋、精神障碍、学习压力、前途失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自杀方式以服药过量、自缢、溺水、坠楼为多。对大学生自杀同题应予重视,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镇综合医院急诊内科三年间收治自杀患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查阅病例,自编调查量表对1999年和2001年珠三角地区某镇一所综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所有扑克杀患进行登记,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刻籍,婚姻,职业,化程度,自杀原因及方式,并比较两次调查的结果:结果:1999年组和2001年组分别收治自杀患为360例和475例,分别占总就诊人数的1.11%和1.55%,两组年龄均以15-25岁为多,差异无显性(P>0.05)。1999年组和2001年组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分别为1:2.36和1:2.74),外地户籍人口自杀多于本地户籍人口(本地户籍人口比外地人口分别为1:9.6和1:14.3。化程度低自杀发生多,2001年初中化以下杀杀上升(P<0.01)有非常显差异。两组中均以打工、农民自杀居多,无显差异。两组自杀原因中由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导致的自杀多,无显差异。两组自杀原因中由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导致的自杀多,1999年组为78.3%,2001年组为72.8%。(P<0.05)差异显。自杀方式全部为服毒自杀,1999年组服农药,安眠药自杀多(67.5%),2001年组服农药下降,服安眠药、其他药品、杀鼠剂人数上升(P<0.01)有非常显差异。结论:三年间某综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自杀患结构,自杀原因,自杀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自杀案例158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住院抢救自杀者158例,女>男,年龄以16-40岁多见。自杀多发月份为5-8月,每日自杀多发时间为6-21时,自杀方式以口服(毒)最多。自杀原因以家庭纠纷最多,精神病人次之。本组死亡8例,余均抢救成功,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开展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对院外精神病人加强监护和康复工作,不断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等,均对预防自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杀死亡482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杀原因,为减少和预防自杀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收集本市范围内区县级以上医院,抢救过的自杀死亡的482例的详细资料,对自杀原因及有关项目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82例中,男139人,女343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以20-、30-年龄组较多;季节以春夏两季较多;自杀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最多,服毒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自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昆明市郊区三年内87例自杀案例的回顾性调查。自杀者年龄多在2l-40岁之间、文化偏低,以农民占的比率较高。自杀方式以服毒、自溢、溺水多及,原因为夫妻不和,患精神疾病,及各种心理压力。建议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自杀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澜沧县拉祜族自杀情况,分析原因,提供预防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并访谈.结果: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战马坡村拉祜族自杀46例,自杀死亡率高达206.8/10万.主要自杀诱因是婚恋关系,其次是家庭纠纷及疾病.结论:战马坡村拉祜族自杀率远远高于国内外其他人群或民族的报道资料,自杀与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文化素质低,应付方式简单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自杀的原因。找出规律,制定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例自杀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以20-,30-年龄组最多;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 及早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病人自杀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本综述的目的是整体了解全球多国自杀率波动情况,分析自杀率趋势的性别特征,探讨自杀方式对自杀率变动趋势的影响,并推测我国自杀率变动的原因。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自杀率下降,南非等国的自杀率变化趋势基本平稳,而英国、美国、巴西等少数国家的自杀率上升。自杀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性别差异,也受到自杀方式的构成和致死性变化的影响。我国自杀率下降主要在于女性自杀率下降和最常见的服农药自杀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自杀(伤)行为的干预手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和研究自杀(伤)干预的方法与策略。方法:通过对自杀(伤)行为的现状、来源和动机、危险因素动机的分析、归纳,总结自杀(伤)干预的步骤与原则。结果: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人际动机,另一类称之为内心动机。自杀(伤)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与个体素质及外界社会因素有关。自杀(伤)者的50-90%的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对自杀(伤)者的干预可分为评估、制定干预目标、实施、终止4期。预防措施主要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伤)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及晨对有自杀(伤)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结论:自杀(伤)者的最积极的干预是预防,尤其是对自杀(伤)高危人群的预防是重点。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四川精神卫生》2022,35(5):393-40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自杀研究成果从无到有,研究团队由弱到强。中国大陆人口的自杀率在过去的这些年中经历了从高到低的快速变化,解释自杀和自杀率变化的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总结了中国自杀研究近几十年的历史和现状,从经济和文化层面阐述了中国大陆自杀率急剧下降的原因,并采用自杀扭力理论系统地解释自杀和自杀率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乐昌市3所中学的518中高中生,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20.7%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杀意念;女性、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非独生子女、核心家庭及传统大家庭;有自杀意念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低,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及消极  相似文献   

15.
经住院抢救自杀者158例。女>男,年龄以16~40岁多见。自杀多发月份为5~8月。每日自杀多发时间为6~21时。自杀方式以口服药(毒)最多。自杀原因以家庭纠纷最多,精神病人次之。本组死亡8例,余均抢救成功。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开展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对院外精神病人加强监护和康复工作,不断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等,均对预防自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自杀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滕州市某镇1989年度72075人口中自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杀者107例,死亡35例,自杀率48.56/10万;未遂72例,自杀未遂率99.89/10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类型、婚姻状况等关系密切。自杀组接受负性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了自杀率、自杀原因及自杀心理过程特点,并从社会学、流行病学和心理学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急诊内科5年间自杀患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急诊内科中自杀患者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自编调查表分别于1994年(1994年组)和1999年(1999年组)对一所综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自杀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的原因、方法和转归、并比较两次调查的结果。结果 1994年组和1999年组分别收治自杀患者247例和372例,分别占总就诊人数的1.89%和2.41%(P>0.05)。年龄为15-25岁者1999年组(38.2%)高于1994年组(22.7%),差异有显著性(P<0.05)。1994年组和1999年组(以下按此顺序叙述)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分别为1:5.3和1:3.1),未婚者多(分别为60.3%和55.9%)及教育水平低者多(分别为61.1%和58.3%)。自杀方式均以服毒自杀为主(分别为96.0%和94.7%),其中1994年组以服农药者多(54.3%),1999年组以服镇静安眠药者多(51.1%)。家庭纠纷、恋爱婚姻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结论 自杀患者已成为急诊内科就诊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5年间自杀患者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的自杀未遂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获得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未遂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采用自制的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登记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分别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212例住院的抑郁症病人进行调查评分,然后用SPSS和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12例抑郁症病人中发生自杀观念158例(74.5%),自杀未遂67例(31.6%)。在自杀未遂组中的自杀方式以过量服药为主(47.8%),自杀地点多在室内(77.6%)。自杀未遂组的抑郁症状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t=7.27,P<0.01)。自杀与绝望感、抑郁情绪、自卑感、自知力等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绝望感对自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抑郁情绪,再次是自卑感和自知力。提示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密切,频繁出现≥3次自杀观念的抑郁症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自杀心理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资料报导,自杀已成为世界各国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几乎占非自然死亡率的首位。研究自杀的原因和自杀者的心理背景,对预防自杀显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精神疾病自杀者为20%-30%[1]。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临床特征,有助于自杀预防,降低自杀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价值。作者收集本院50年来住院自杀患者9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0例,女55例;年龄18-82岁,平均36.2岁;文化程度:大学10例,高中16例,初中41例,小学6例,文盲10例,不详12例;职业:干部7例,工程师2例,教师5例,医护人员9例,会计1例,工人46例,农民9例,军人2例,学生4例,无业10例;婚姻:未婚42例,已婚49例,离婚2例,丧偶2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