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市婴幼儿语言发育常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u X  Jin XM  Zhang YW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2):942-943
语言发育偏离妨碍交流和学习^[1],也影响行为和心理的发育^[2]鉴于婴幼儿期语言发育最为迅速且儿童语言障碍发病率较高^[3],语言发育异常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对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上海市儿童0~35月龄语言发育常模,编制了《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以弥补临床缺乏早期语言评估工具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4版(WPPSI-Ⅳ)言语理解指数(VCI)与标准化语言评估工具的相关性,探讨VCI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保健科69例ASD共患语言障碍儿童和99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WPPSI-Ⅳ量表VCI得分与梦想语言标准化评估(DREAM-C)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语义和句法的相关性。结果 ASD语言障碍儿童的VCI与DREAM-C听力理解(r=0.43)和语义(r=0.48)显著相关(P<0.05),VCI解释了DREAM-C总体语言得分方差变异的15.10%;正常儿童的VCI与DREAM-C听力理解(r=0.51)、语义(r=0.52)、语言表达(r=0.62)和句法(r=0.50)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解释了DREAM-C总体语言得分方差变异的31.34%。结论 针对该研究人群,VCI指数可预测ASD语言障碍儿童部分听力理解和语义能力,由于纳入样本量有限,研究结论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金星明   《临床儿科杂志》1994,12(5):336-337
所谓发育中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发育时期无脑损伤或其他疾病,但不能获得语言的现象。 一、定义 发育中语言障碍是一种可辨认的综合征,即小儿原发性语言感受、语言表达、或语言感受和语言表达混合的缺陷。语言感受缺陷表现为小儿对他人所说的词语或短语理解困难。Bates和Marchman的观察中发现语言感受缺陷导致语言产生异常,因此,有严重语言感受缺陷的小儿说话迟  相似文献   

4.
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儿童自我意识从婴儿期就开始萌芽 ,至青春期渐趋成熟[1] 。学习困难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 ,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障碍 ,表现为学业成绩不良[2 ] 。为研究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与正常儿童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我们对 81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了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我院心理门诊就诊的学习困难儿童 81例 ,男 5 8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12 .83±1岁 ;无明显躯体和精神疾病。学习困难界定标准为[2 ] :主课(语文、算术 )平均成绩居全班下第 10个百分位内 ;班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对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儿童语言发育和社会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1~3岁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对125例DLD儿童进行测评。1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DLD组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中不良环境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养育环境中的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LD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得分与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r=0.536,P0.01)、社会情绪中的能力域得分(r=0.397,P0.01)呈正相关,与社会情绪中的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得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5、-0.438、-0.390,P0.01)。DLD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社会情绪的中介效应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影响DLD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社会情绪;社会情绪在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和语言发育中起部分中介效用。  相似文献   

6.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多种免疫失衡为特征、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贯穿整个发病过程[1]。大约20%的SLE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child-hood-onset SLE,cSLE),年龄因素被认为是SLE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7.
发育性语言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发育障碍,患儿有明显的语言发育落后,但排除听力障碍、智力低下、严重的神经精神问题、自闭症等因素对语言发育的影响.患儿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语言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其认知水平,较正常儿童有不同的语言发育特征,在语意、语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缺陷.该文主要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等方面阐述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现状及治疗。方法 运用采集病史、填写问卷、发育成智力检查、听力和言语语言测试等方法对儿童言语语言问题作了评估;运用行为矫正、言语语言治疗和家庭治疗三者结合的模式对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进行治疗。结果 言语语言障碍病例占儿童保健初诊病人6.6%。我国儿童言语语言障碍27.1%错过临床最佳的治疗时期。语言障碍、构音异常和口吃是儿童言语语言障碍门诊的三大问题。运用综合治疗模式治疗,40例均收到一定的临床疗效。结论 言语和语言障碍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多专业的协作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成人期90%的总骨量是在18岁以前形成的,因此儿童时期骨量增加是人体峰骨量及骨折发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6个月以上,儿童生长发育会明显受限[1-2],且生长发育障碍与GC使用时间及剂量密切相关[3]。本文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本身及GC引起NS患儿骨质代谢异常及生长发育障碍机制做一简要陈述,以  相似文献   

1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1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并存在向白血病转化的趋势与风险[1]。儿童MDS相对比较罕见[2],故现阶段对MDS的认识多来自于对成人MDS的研究。然而,两者之间在临床表现、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预后影响因素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对前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接受发育检查的0.5~6.0岁218名儿童(排除神经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早产儿童)进行发展测评,并收集儿童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儿童各领域发展与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之间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各领域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0.5~0.9岁儿童精细动作异常与接触最晚时间有关(P<0.05)。1.0~2.9岁儿童的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语言异常均与接触时长有关(均P<0.05);1.0~2.9岁儿童的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均与接触用途有关(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运动受到接触时长的影响(OR=1.868,P<0.05);精细动作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OR=1.722、2.355,均P<0.05);适应性受到母亲文化程度、儿童看护者、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OR=1.711、2.866、1.895、1.650,均P<0.05);语言受到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OR=2.348、1.806、0.328/0.350,均P<0.05);社交自理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时长、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OR=1.647、2.678、0.307/0.363,均P<0.05)。结论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应引起社会关注,应严格控制低龄儿童电子产品暴露时长、预防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儿童神经系统和发育的不良影响;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儿童,应及时纠正相关习惯和行为,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正>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约为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2例患儿罹患脑瘫,是世界上儿童身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2-3]。睡眠障碍往往与婴儿和儿童的结构性脑损伤相关。23%~46%的脑瘫儿童出现睡眠问题[4]。  相似文献   

13.
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性障碍,一半以上的学龄前期语言障碍将持续至学龄期,并导致学习障碍和伴发心理与社会行为异常。早期语言筛查可早期、主动地发现儿童语言落后,有利于启动早期干预。语言筛查可采用动态监测和工具筛查。筛查工具包括特异性语言筛查工具与综合性发育筛查工具。语言障碍原因众多,不同原因所致语言障碍在临床表现形式与程度上有所不同,临床医生需要通过语言诊断评估和其他医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北京,100077)李胜利语言障碍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并发障碍,其发生率约占脑瘫儿童的70%~75%。这种障碍不仅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患儿的语言交流,而且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因此是脑瘫儿童致残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肝脏慢性脂肪变性,5%以上肝细胞受累,但无过量饮酒史及其他导致肝脏慢性脂肪沉积等致病因素的临床综合征[1]。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及其相关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语言障碍患儿在抑制、工作记忆、转换方面存在困难,但受语言能力及评估任务难度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关于语言与执行功能相互影响的潜在机制研究较少,语言障碍与执行功能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基于抑制、工作记忆和转换对学龄前语言障碍的执行功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障碍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评估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发育迟缓为语言障碍中的一种,引起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智力发育迟缓,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的异常等。听力障碍是处在语言发育期的儿童引起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尽早发现儿童听力损害或对高危儿童的监测以及早期  相似文献   

18.
<正>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在生理条件下,促凝因素与抗凝因素处于微妙的平衡,血液保持流动状态。急性白血病患儿则由于高白细胞计数、血管壁浸润、脑膜白血病、化疗药物的使用、低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缺乏、血栓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导致ICH[1]。所有终末期白血病患儿最主要的直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外伤性脑梗塞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研究发现 ,颅脑创伤能激活凝血系统 ,使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或并发纤溶亢进[1] ,可诱发脑梗塞或DIC ,是加重脑损伤程度和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 ] 。 1997年1月~ 2 0 0 0年 12月我们对在我科住院的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同期血浆D 二聚体 (DD)含量进行了动态检测 ,旨在探讨凝血纤溶在脑梗塞病程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病例组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 3 7例 ,其中男2 5例 ,女 12例 ;年龄 4~ 14岁 ,平均 6 3岁。患者均于伤后2 4h内入院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ComaScole,GCS)为13~ 15分。外伤性…  相似文献   

20.
<正>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JA)是指两个人共同对某一事物加以注意,以共同分享对该物体或事件的兴趣及知觉体验[1]。JA包括主动性JA(initiat-ing joint attention,IJA)和回应性JA(responding tojoint attention,RJA)。IJA是指儿童主动引发他人对其感兴趣物体的注意,包括使用姿势和目光接触去引导别人对物体、事件和自己的注意,强调主动表达的意愿。RJA指的是儿童追随别人目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