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胸骨舌骨肌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单纯随机抽样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B组)和参麦药物干预组(C组),对B、C组大鼠间歇缺氧(8h/d,5周)以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间歇性缺氧的特征。采用电刺激法测定等长收缩胸骨舌骨肌肌条在不同刺激频率下收缩性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在10~100Hz的电刺激频率下的肌张力分别为(19.5±4.7)、(23.8±4.7)、(33.0±5.1)、(45.1±5.9)、(54.2±7.0)、(66.1±9.1)、(74.2±9.1)、(79.7±9.0)、(82.0±8.4)、(80.7±11.8)g/cm2,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肌张力分别为(23.2±5.6)、(26.2±5.0)、(35.1±5.4)、(46.0±8.5)、(57.0±9.9)、(69.9±9.7)、(79.2±9.5)、(85.7±7.6)、(87.9±7.9)、(86.6±12.4)g/cm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5±2.3)、(40.0±5.4)、(56.2±7.6)、(72.2±6.4)、(82.0±5.5)、(92.4±4.6)、(98.1±4.0)、(99.2±7.4)、(101.8±3.9)、(102.2±4.0)g/cm2,P均<0.05]。(2)在诱导疲劳试验中,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1~5min张力百分比分别为(75.6±8.5)%、(41.6±7.3)%、(29.0±2.7)%、(20.4±2.9)%、(18.5±2.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5.7)%、(72.1±11.5)%、(55.6±9.6)%、(39.7±10.7)%、(33.2±10.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4.4)%、(67.9±14.1)%、(48.4±9.9)%、(38.2±7.0)%、(33.8±9.3)%,P均<0.05]。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能够增加上气道肌的疲劳,SMI具有显著增强上气道肌收缩力和抵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谭焰  季磊  谷伟  孙丽华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06-160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对COPD大鼠膈肌细胞过度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COPD组和噻托溴铵干预组。采用烟熏及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建立COPD模型,第91天将大鼠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各组膈肌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膈肌细胞内Fas蛋白的表达,Westrenblot法检测膈肌细胞中FasL及Caspase-3的含量,RT—PCR法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噻托溴铵组大鼠膈肌细胞的凋亡率、Fas、FasL、Caspase-3蛋白含量及Caspase-3基因表达均低于COP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结论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膈肌细胞过度凋亡,Fas/FasL途径参与了膈肌细胞凋亡的调控,噻托溴铵可抑制膈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延缓COPD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作为维持机体组织细胞平衡与稳定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广泛重视。我们就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肺泡巨噬细胞 (AM)凋亡及氨茶碱的影响作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雄性二级SD大鼠 2 0只 ,体重 2 0 0~ 2 10g,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只。 (1)慢支模型组 :采用大鼠气管内注入细菌脂多糖制备[1] ;(2 )正常对照组 :操作同模型组 ,气管内注入 2 0 0 μl生理盐水。饲养 3周 ,腹主动脉放血处死动物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2 ] ,将灌洗液离心 ,沉淀的细胞成分经PBS液漂洗 ,并用含 10 %小牛血清的R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皮层神经元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D乳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检测凋亡率及活性caspase-3、-9表达,Western印迹免疫分析GRP78、细胞色素C蛋白、Bcl-2蛋白表达,Fura-2/AM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浓度([Ca~(2+)]i).结果 SD乳鼠皮层神经元可纯化体外培养,2 μmol/L毒胡萝卜素作用神经元24、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7.88%、21.38%,参麦治疗组分别是7.42%、8.16%,两组差异显著(P<0.05).胡萝卜素诱导神经元糖调节蛋白GRP78表达上调,活化caspase-3、-9,使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参麦注射液促进细胞Bcl-2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减少活性caspase-3、-9含量,降低[Ca~(2+)]i浓度.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抑制体外培养神经元内质网应激所致的凋亡可能与其降低[Ca~(2+)]i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实验将探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 (FasLigand ,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 ,揭示二者与心力衰竭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 3 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左室代偿性肥厚组 (简称肥厚组 )及手术心衰组。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发生心衰的大鼠和同期仅左室肥厚而未发生心衰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以免疫组化ABC显色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 ,从而探讨心肌组织中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假手术组心肌中仅有少许心肌细胞凋亡 ,实施手术的代偿性肥厚组与心衰组大鼠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 ,但心衰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经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4周 ,左室肥厚而未发生心衰的大鼠其心肌组织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但Fas配体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假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而发生心衰的大鼠其心肌组织Fas及Fas配体蛋白阳性染色指数明显高于肥厚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与假手术组和肥厚组相比  相似文献   

6.
克仑特罗对COPD大鼠膈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仑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膈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Fa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再分为造模前、造模2周、造模4周三个亚组。A组正常喂养;B、C组用气管注入脂多糖(LPS)加烟熏法造模;C组在造模基础上给予克仑特罗干预。用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膈肌细胞凋亡率及Fas表达率。结果4周后,经肺HE切片证明B、C组造模成功。随时间推移,A组各亚组间细胞凋亡阳性率及Fas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B、C组造模2周、4周亚组显著高于同期A组(P均〈0.01),B、C组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造模2周、4周亚组细胞凋亡阳性率显著低于同期B组(P〈0.05)。结论烟雾、LPS在COPD形成过程中参与膈肌细胞凋亡调控,克仑特罗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下调Fas表达减少膈肌细胞凋亡,对COPD所致的膈肌疲劳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烟雾和内毒素对大鼠膈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探索COPD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PD组和对照组,采用烟雾暴露和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第1、14、28天分别采集大鼠膈肌和肺组织标本,HE染色评估肺部病理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膈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膈肌细胞Fas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表达,RT-PCR测定Fas基因表达水平,第28天检测大鼠肺功能。结果第28天,COPD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改变,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第14、28天,COPD大鼠膈肌细胞凋亡率[(23.40±1.72)%和(34.60±1.25)%]明显高于对照大鼠[(1.04±0.10)%和(1.07±0.11)%],膈肌细胞Caspase-3表达、Fas蛋白及Fas基因表达COPD组也显著增高(P〈0.01)。结论在COPD的发生过程中存在膈肌细胞过度凋亡,Caspase-3和Fas/FasL途径参与了膈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对2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静脉注射氨茶碱0.125g,发现注射后1分钟血清氨茶碱已达有效浓度。于注射前,后超声显像观察膈肌运动力学变化。发现注射后,即引起膈肌吸气期幅度增加,呼气1期速度下降,呼气2期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 Ligand,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与心肌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24h)、缺血再灌注I组(缺血30min、再灌注24h)、缺血再灌注Ⅱ组(缺备30min、再灌注72h)及缺血再灌注Ⅲ组(缺血3h、再灌注24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均增加,且均随缺血或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增高; Fas基因的mRNA表达也上调,但以再灌注24h时达高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爆炸性一细胞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及炎性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实验将探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 Ligand, 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揭示二者与心力衰竭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左室代偿性肥厚组(简称肥厚组)及手术心衰组.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发生心衰的大鼠和同期仅左室肥厚而未发生心衰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以免疫组化ABC显色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从而探讨心肌组织中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假手术组心肌中仅有少许心肌细胞凋亡,实施手术的代偿性肥厚组与心衰组大鼠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但心衰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经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左室肥厚而未发生心衰的大鼠其心肌组织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但Fas配体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假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发生心衰的大鼠其心肌组织Fas及Fas配体蛋白阳性染色指数明显高于肥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和肥厚组相比较,心衰组心肌组织Fas基因的mRNA表达也上调(P<0.05).结论实验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及FasL蛋白表达均增加,心肌细胞出现凋亡可能是心脏由代偿性心肌肥厚向心衰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心肌组织Fas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这一改变有关,并可能是其促进因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系统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Fas Ligand基因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FasLigand基因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Ad FasL、Ad βga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染Ad FasL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FasLigand蛋白表达。用TUNEL法检测转染腺病毒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否发生凋亡。结果 :10 0moiAd FasL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10 0 %细胞表达FasLigand蛋白 ,并发生凋亡。结论 :大鼠对Ad FasL转染诱导的凋亡易感。因此可以推断Ad FasL转染损伤后血管壁将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积累。Ad FasL转染可能是有效的再狭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HBV携带者(ASC)肝组织凋亡指数及Fas、FasL的表达,探讨肝细胞凋亡在ASC肝组织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HBV携带者患者120例,并进行肝组织活检.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技术进行肝细胞凋亡情况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中的Fas、FasL.结果 120例ASC肝组织完全正常者仅占11%,轻度肝炎组占59%,而中、重度肝炎组占30%.ASC患者的凋亡指数(AI)随着炎症程度加重而升高,正常组为1.50±1.04,而中度组、重度组分别为11.33 ±1.51和17.67 ±6.4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as、FasL表达程度随炎症活动度加重而增强,尤其在汇管区周围碎屑状坏死区及周边小叶更明显,正常组基本无表达,而轻度组以无表达或阳性表达为主,仅见于界面炎症区的肝细胞及淋巴细胞上;中、重度肝炎组Fas、FasL则均为阳性及强阳性表达,除界面炎症区外,肝小叶中也弥漫分布.Fas强阳性表达率在中、重度组分别为34.8%和69.2%,FasL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和53.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组(P<0.05),同时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程度随炎症活动度加重而增强,两者间明显相关.结论 肝细胞凋亡在ASC肝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玉米苞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选用大耳白家兔,复制家兔AS模型,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玉米苞叶组和正常对照组,成模后给予玉米苞叶煎剂治疗,8w后处死家兔,采用流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基因p53和Fas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53和Fas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主动脉壁肉眼观测出现典型斑块。玉米苞叶组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53和Fas蛋白表达下调(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小,结论:玉米苞叶通过调节p53和Fas蛋白表达而调节AS家兔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将30只400~50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n=24)行球囊扩张损伤大鼠胸主动脉术;对照组(n=6)不行球囊损伤,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2、7、14、28 d取胸主动脉应用HE染色、TUNEL法、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形态学、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基因Fas;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对照组管壁处于非增殖状态;手术组球囊损伤后7 d形成新生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活跃;14 d内膜明显增厚,但VSMC增殖已减弱;28 d内膜继续缓慢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动脉损伤后Fas表达和TUNEL法测定的凋亡规律一致,两周内凋亡较明显,但细胞凋亡高峰时间(中膜7 d、内膜14 d)迟于增殖高峰(中膜2 d、内膜7 d),两周后凋亡与增殖均明显下降。动脉损伤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在中膜和内膜分别在7 d1、4 d达最低水平,后回升,与凋亡基因Fas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878,P<0.001)。结论动脉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呈现规律性变化,可能在管腔狭窄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实验性肺纤维化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检测肺纤维化时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和基因变化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将 40只大鼠分为肺纤维化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 20只,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博莱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肺纤维化组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为 55.3±12.2,对照组为 4 7±1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6,P<0 .01),Fas及FasLmRNA肺纤维化组为(175.8±21.6, 5.2±1.6),正常对照组为 (26.6±1.9, 0.5±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 21.7, 8.79;P均<0.01),肺纤维化组Fas、FasL蛋白表达分别为 956±96, 285±76,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491±96, 100±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3, 12.81;P<0.01)。结论 肺间质纤维化时肺组织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基因上调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膈肌功能及短期控制性机械通气对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联合被动吸烟的方法 复制大鼠COPD模型,比较正常大鼠与COPD大鼠跨膈压及膈肌肌电图频谱变化;对COPD模型组大鼠行短期控制机械通气,观察其膈肌功能的变化.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EV0.3/FVC[(88.05±5.87)%vs(69.41±11.50)%]显著下降(P<0.05).COPD模型组大鼠跨膈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28±1.03)cm H2Ovs(5.36±0.94)cm H20]显著下降(P<0.05),说明COPD模型组大鼠呼吸肌力较正常对照组下降.COPD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膈肌肌电高低频比值(%)(4.99±2.36 vs 3.12±1.10)下降显著(P<0.05),低频部分显著增加(P<0.05).COPD模型组大鼠机械通气(6 h)前后跨膈压及肌电图频谱分析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模型组大鼠跨膈压较对照组减小,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高低频比值下降.说明其膈肌功能下降.短期(6 h)控制机械通气对COPD大鼠膈肌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Fas配体及bax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表达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48例慢性肝炎(乙型肝炎33例,丙型肝炎15例)组织中Fas、FasL及bax的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组织中Fas、FasL及bax表达均较正常肝增加,以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区域增加明显。结论:凋亡相关基因Fas、Fas及bax可能参与了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