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大多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术后穿刺部位止血如果采用机械或人工压迫法,患者下肢制动至少12h,长时间卧床易出现排尿困难及腰部疼痛等不适,在老年患者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各种血管封堵装置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止血时间,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的安全性也得到证实。本文评价Angio-seal与Starclose两种血管封堵装置在这些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9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半年,加重5天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本院。2001年12月28日,在本院经右股动脉穿刺,留置6F股动脉鞘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拔除鞘管后,常规人工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20min,加压包扎,右下肢制动24h后,拆除包扎,穿刺部位未见出血及血肿。术后第2天,由于患者活动较为剧烈,出现右侧腹股沟区疼痛。查体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约4cm×  相似文献   

3.
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体会(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穿刺股动脉,置入一定内径的动脉鞘管是各种介入治疗较常选用的途径之一。但术后加压包扎,需要患者穿刺下肢制动12~24小时左右,尤其是肝素化的患者,需要卧床更长时间,多数病人难以接受,为缩短患者术后卧床及穿刺下肢制动时间,减少人工压迫止血的相关并发症,我科2004  相似文献   

4.
经皮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附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穿刺股动脉,置入一定内径的动脉鞘管是各种介入治疗较常选用的途径之一。但术后需要患者术侧下肢制动24小时左右,尤其是肝素化的患者需要卧床更长时间,多数病人难以接受。为缩短患者术后卧床及穿刺下肢制动时间,减少人工压迫止血的相关并发症,我科2004年3月开始,将经皮血管缝合器Perclose应用于经皮穿刺股动脉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Perclose A.T血管缝合器止血疗效、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51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中肝素化,分为经皮血管缝合器组及压迫止血组。缝合器组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选用Perclose A.T对穿刺部位动脉进行止血,人工压迫组在术后4~6h测活化凝血时间<180s后拔除鞘管采用手法压迫止血,比较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5±6.3)min,卧床制动时间为(36.5±8.9)h,与止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2.1)min,卧床制动时间为(4.5±1.9)h,与止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血管缝合器组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组。结论血管缝合器PercloseA.T于PCI术后即刻止血迅速、有效,止血时间及卧床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学,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经腹股沟股动脉穿刺途径是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常规途径,更是诊断脑血管病的一个“金标准”[1]。然而经股动脉穿刺造影术后,常规给予沙袋持续压迫穿刺部位6 h,以免加重下肢肿胀[2]。临床上一般采用沙袋放置于腹股沟穿刺敷料包扎处,但使用中发现由于腹股沟部位凹凸不平,沙袋易滑落,不能妥善固定,亦不能很好地保护患者隐私。因腹股沟穿刺处加压固定不稳定,进而引起穿刺处出现瘀斑、渗血、血肿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3]。为此,笔者研制了一款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带,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21 2 0710098.5),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股动脉穿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卧床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书梅 《河北医药》2009,31(18):2499-2500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tic embolization,PSE)的首选路径,而穿刺点的有效压迫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手段之一。为了防止出血,要求患者术后绝对卧床24h,卧床期间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并制动24h,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及一些负性影响,增加了住院费用和护理工作量。既往文献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或凝血功能正常的其他介入手术的患者体位改变及卧床时间研究较多,而缺乏对PSE后患者体位改变及卧床时间的研究。我们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卧床时间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股动脉穿刺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常用的路径之一。由于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大量抗凝药物,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要求术后沙袋压迫穿刺处6 h ,绝对平卧24 h ,同时术侧肢体制动,但此法常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由此也给患者带来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 ,2 ] 。有研究显示,拔管后沙袋压迫6 h ,早期改变体位可缓解患者术后腰背酸痛[3 ] 。但在临床上很多患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痛。2014 年1‐6 月我们采用水枕进行术后体位护理,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腰背痛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科自行研制的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在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常规在股动脉穿刺点用弹力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的基础上使用沙袋压迫止血6h;试验组在股动脉穿刺点使用自制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加压固定止血,2组患者均下肢制动24h。比较2组术后约束相关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皮肤过敏反应及排尿困难发生率均为0,皮下淤血、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我科自行研制的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在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采用Perclose ProGlideTM系统预先埋置缝合技术实施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3-7月,120例主动脉病变患者实施主动脉腔内治疗,包括溃疡及腹主动脉瘤患者的151处股动脉穿刺部位接受这种技术处理,术前根据心脏血管造影(CTA)检查及临床观察证实股动脉及髂动脉入路解剖适合此种术式.将120例患者分为穿刺组32例(42处股动脉),手术对照组88例(109处股动脉),麻醉、造影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下肢制动时间、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同侧下肢血运及30d后复查股动脉的CTA影像.结果 穿刺组32例患者中器械外径有16F20例、18F 14例、20F 6例、22F 10例、24F 8例;手术对照组88例患者,器械外径有16F 18例、18F 19例、20F35例、22F 26例、24F 18例.穿刺组42处股动脉穿刺口均使用2套Perclose ProGlideTM血管缝合器,1处股动脉缝合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7.6% (41/42),手术对照组的109处股动脉,技术成功率为98.2% (107/109),穿刺组下肢制动时间为(6.2±1.0)h,手术对照组下肢制动时间为(6.1±1.1)h;穿刺组手术时间为(1.7士0.9)h,手术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8±1.1)h,2组间技术成功率、下肢制动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使用经皮穿刺、Perclose ProGlideTM系统预先埋置缝合技术缝合穿刺口的技术,是替代传统股动脉横切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动脉穿刺点的有效止血可减少外周血管的并发症,传统的方法为手压迫止血,但此方法要求病人术后长时间的下肢制动和卧床,且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及血管迷走反射时有发生。近年来,血管缝合器应用于临床,使得PCI后在完全抗凝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CAD)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常是采用经股动脉途径的方法。但此法需要患者卧床,且右下肢体制动24h,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脑血管介入术是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的金标准,逐渐被神经科普及使用。股动脉由于血管粗大、操作方便,被公认为介入术的主要路径,术后动脉压迫止血、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然而临床上经常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压疮、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导致患者疼痛、下肢供血不足;压迫过轻会引起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由此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伤害,加重身体和经济负担。我科将压迫止血的方法作了改进,经比较在没有出血、血肿的情况下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晔  计薇  王和 《江苏医药》2012,38(11):1349-1350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检查.股动脉因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且易于成功穿刺而仍被临床常规采用.但对血管穿刺部位的处理,也成为困扰介入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一大难题[1].术后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压迫止血法,但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较长,长时间卧床给患者带来腰背部疼痛,排便困难等不适,痛苦往往超过操作本身[2,3].我院自2010年1月开始使用NeuroIZ动脉压迫止血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股动脉因动脉粗大且搏动明显,易于操作,是介入科医生穿刺最常用的血管。股动脉穿刺后引发的出血和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股动脉穿刺导致的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可通过压迫穿刺点及周围组织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迟发性出血是指在手术后或其他有创性操作24小时后发生的出血,少部分患者在压迫止血后出现。我科收治1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床上用力排便后导致股动脉穿刺点迟发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卧床制动时间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简称TACE)术后患者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方法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180例行TACE的患者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不舒适感和第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TACE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h下地活动患者不舒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97.8%的患者能自行入厕排尿。结论TACE术后患者只需卧床制动6h就可预防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使患者的舒适感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缝合器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78例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A组,129例)和血管缝合器(B组,49例),术后即刻应用人工压迫止血或血管缝合器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16±5·5)min,卧床制动时间为12~24h。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4±2·5)min;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制动0·5~1h,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患者止血后制动2h。血管缝合器组出血、血肿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两种止血方法的舒适度评估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可缩短止血与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竞淘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21-2122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8例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2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降低了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皮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青 《贵州医药》2008,32(1):F0003-F0003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常选择股动脉途径进行。术后患者需制动,卧床20~24h,而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活动很不方便。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开展经皮桡动脉穿刺途径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较股动脉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易止血等优  相似文献   

20.
赵菁 《河北医药》2008,30(4):564
我科于2004年6月开始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传统途径是经股动脉穿刺,术后为防止穿刺处出血,患者需卧床,穿刺侧肢体需制动24 h[1].长时间的卧床会使患者感觉疲惫,全身不适,且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人手术是近几年比较有特色的方法,它解决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由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问题.我科于2005年6月开始尝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舒适感增加,并发症少,现将2组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