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2DM患者122例,根据肝脏彩超检查分为T2DM伴NAFLD组和T2DM不伴NAFLD组.对其腰围、腰臀比(WHR)、BMI、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伴NAFLD组的腰围、WHR、BMI、TC、TG、LDL-C、ALT、HOMA-IR升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腰围、BMI、HOMA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伴NAFLD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其中肥胖、TG、胰岛素抵抗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载脂蛋白B(ApoB)的相关性。方法我院体检中心411例中老年人(〉50岁)经B超筛查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记录相关病史,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采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检测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与ApoB的相关性。结果 1)NAFLD组BMI、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LT、AST、UA、UN、Cr、FBG、P2hBG、TG、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HDL-C、Apo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ApoB呈独立正相关(r=0.321,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体检发现NAFLD后应据情干预血脂,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IR)、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38例T2DM合并NAFLD患者进行血脂、血糖、血压、空腹及餐后2h血浆胰岛素(Fins、2hlns)的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并与34例非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脂肪肝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2hlns、HOMA.IR、BMI、WHR、ALT、γ-谷氨酰转肽酶、尿酸、舒张压的平均水平均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较未并发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IR、脂质代谢异常及肥胖,提示IR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NAFLD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指标,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体检患者按有无NAFLD分为正常对照组(86例)和NAFLD组(94例),对两组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空腹血糖(FBG)、尿酸、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腰围、TG可较好地预测NAFLD,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AFLD患者具有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TC、高TG、低HDL-C)、高尿酸的特征,且肝酶升高。BMI、腰围、TG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糖尿病肾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466例,分为T2DM伴NAFLD组(N组,n=266)及T2DM不伴NAFLD组(NN组,n=200),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两组间肾脏损伤发生率。结果N组BMI、DBP、FPG、FCP、FINS、HbAlC、HOMA—IR、TC、TG、ALT、UAER高于NN组(P〈0.05);N组的肾损伤发生率高于NN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2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组2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NN组,NAFLD是2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中的水平,探讨血清RBP4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85例NAFLD患者和94例健康对照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及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s相关分析,研究RBP4与BMI、SP、DP、ALT、GGT、FBG、TG等检测因素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4.6±15.1)mg/LVs(53.7±13.4)mg/L],P〈0.001);采用Pearson’s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与ALT、HOMA、GGT显著正相关(P〈0.01),与GGT相关关系密切(r=0.48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4是与NAFLD相关联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4;OR(95%CI):1.055(1.020-1.103))。结论血清RBP4水平与NAFLD及肝细胞凋亡和损伤标志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47-149
目的通过体检调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进行对照分析,为防治及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04人完整资料,根据是否患有NAFLD,将患者分为病例组295例与对照组709例两组。采用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两部分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既往病史等一般特征及NAFLD临床诊断。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BMI、收缩压、舒张压、PBG、TG、TC、ALT与UA水平。结果在1004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NAFLD 295人,其发生率为29.38%。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PBG、TG、TC、ALT与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NAFLD为应变量,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依次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BMI、舒张压、ALT、年龄和男性。结论烟台地区NAFLD患病率较高,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丙氨酸转氨酶、年龄、男性等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体重,适当锻炼,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控制,可积极预防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0~2011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武汉大学教职员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肝脏彩超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和非脂肪肝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及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评价血脂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意义。结果:NAFLD组较非脂肪肝组TG,、TC、LDL-C水平高;而观察HDL-C水平,NAFLD组较非脂肪肝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FLD组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均较非脂肪肝组高,差异有显著性(0.001),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最为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TG、TC、LDL-C显著相关。结论:武汉大学教工体检人群NAFLD与TC、TG及LDL-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指标,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2型糖尿病(T2DM)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患者165例,分为对照组、NAFLD组、T2DM组、T2DM合并NAFLD组,测量各组生化指标、彩超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稳态模型法评估基础状态胰岛素抵抗.结果 ①各组在性别、年龄、血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FLD组TG、TC、LDL-C较对照组及T2DM组升高(P<0.05).③T2DM组FBG、HbA1C、HOMA-IR、较对照组和NAFLD组升高(P<0.05).④T2DM组和NAFLD组HOMA-IR、TC、TG、LDL、BMI和IMT较对照组升高(P<0.05).⑤T2DM合并NAFLD组的FBG、TC、TG、LDL-C、HOMA-IR、BMI和IMT较其他三组升高(P<0.05).结论 T2DM、NAFLD与血脂异常、肥胖密切相关,T2DM合并NAFLD时糖脂代谢紊乱更为明显.T2DM合并NAFLD患者颈动脉IMT厚度明显增高,可作为此类人群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英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02-60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对机体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就诊的行腹上区B超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116例,糖尿病合并NAFLD组139例,比较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P2PG)。结果:糖尿病合并NAFLD组BMI,WHR,SBP,DBP,FPG,P2PG,TC,TG,ALT,AST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具有更明显的肥胖、血压升高、糖脂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肥胖、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应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脂肪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并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诊断的NAFLD患者共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酶学、代谢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单纯NAFLD组比较,NAFLD合并MS组患者的BMl、TG、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合并MS患者的代谢指标异常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重视,并给与患者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凯军  梅洵 《江西医药》2009,44(6):543-54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代谢特点,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各组分的关系。方法160例T2DM患者分为2组,T2DMN组为T2DM合并NAFLD,84例;T2DM组为T2DM不伴NAFLD组,76例。通过分析2组之间病程、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了解T2DM合并NAFLD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符合MS及各组分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糖尿病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T2DMN组BMI、TG、ALT、UA显著高于T2DM组,HDL-C低于T2DM组,P〈0.01;2组之间符合MS的比较,T2DMN组符合MS的为61.90%,T2DM组42.10%,P〈0.01。结论T2DM合并NAFLD易伴发MS。T2DM是否伴NAFLD的识别对T2DM有否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IG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IGT组(A组),同时选取6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人群归入NGT组(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胰岛素(FINS)、一氧化氮(N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舒张内径变化率(D%)。结果A组的WHR与BMI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TC及HDL_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两组的2hPG、TG、LDL-C、hs—CRP、FINS、NO、HOMA—IR、IM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与HOMA—IR、WHR呈正相关,与D%呈负相关(P〈0.05);WHR、HOMA—IR为导致早期AS发生的危险因素,D%为早期AS的保护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肥胖为中老年IGT患者出现AS症状的危险因素,D%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郭皓宇  曾亚  王赛 《中国药业》2012,21(12):38-40
目的 观察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素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后的变化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疗程12周;对照组用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tc)、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并计算血清内脏脂肪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药物干预前后BMI,WHR,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WHR,SBP,DBP,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HOMA - IR的差异与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内脏脂肪素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查月芳  刘芳  李力  张磊  包玉倩  贾伟平  项坤三 《河北医药》2010,32(11):1369-137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279例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B型超声检查筛选NAFLD。比较合并NAFLD(合并NAFLD组,n=101)与不合并NAFLD(对照组,n=178)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血脂、肝酶等代谢指标的不同,并分析影响NAFLD的因素。结果 (1)合并NAFLD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GPT)、C-反应蛋白(CRP)、空腹C肽(Fc-P)和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NAFLD与WC、TG、CRP、GFR、FC-p、U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51、0.2953、0.1325、0.1381、0.2729、0.2632,P〈0.05),与Lp(a)呈负相关(r=-0.1475,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肥胖、高三酰甘油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NAFLD,升高的BMI、Ua、FC-p可预示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B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196名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96名正常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水平。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中,携带不同J33肾上腺素受体Trp64Arg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且呈基因剂量效应Ecc组(599.53±113.70)VSCT组(529.78±81.10)VSTT组(507.33±74.27),P%0.01]。在该研究中,Trp64ArgTC+CC基因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组[(557.95±99.91)VS(503.47±69.40)umol/L,P〈0.01]。结论:J3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