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沈达炜  王强 《云南医药》1993,14(3):166-167
用全身骨r显像方法对确诊为肺癌的64例住院患者进行了检查,31例显示有明确骨转移灶(48.3%),15例为转移可疑(23.5%),仅18例骨显像完全正常(28.2%),表明肺癌的骨转移率相当高,骨r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方法,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2.
全身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培兰  王光先 《贵州医药》1997,21(4):210-211
对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病人197例进行全身骨显像,检出骨转移86例。骨转移灶的分布显示,鼻咽癌的肢体骨转移率与脊柱转移率桢,为26%;肺癌的肢体骨转移率为25.6%,胸部骨为29.5%,脊柱为23.1%,骨盆为15.4%。说明肺癌和鼻咽癌的骨转移部分分布无明显规律。同期接受骨显像和X线摄片检查,两种结果均呈阳性者12例,X线摄惩检出病灶16个,骨显像检出病灶42个。显然,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相似文献   

3.
陶绪长  鄢文静  方颖慧 《江西医药》2021,56(7):1017-1019,1025
目的 探讨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T)对前列腺癌(P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7月PC患者87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确诊前患者均行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SA水平,采用免疫组电化学发光仪测定T水平.比较骨转移与非骨转移患者PSA及T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PSA及T在PC骨转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87例PC患者病理检查骨转移68例,转移率为78.16%;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确诊50例,诊断准确率为83.82%(P<0.05);诊断灵敏度为80.88%,特异度为84.21%;骨转移患者PSA水平高于非骨转移者(P<0.05);骨转移患者T水平低于非骨转移者(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PSA和T在PC骨转移患者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2.49%、85.45%,特异度分别为69.31和60.22%;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PSA、T在PC骨转移患者中的诊断灵敏度为82.53%,特异度为94.74%,阳性预测值为98.24%,阴性预测值为60.00%.结论 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PSA和T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及检出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SPECT、CT及二者联合对于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行SPECT全身骨显像与胸部CT的肺癌患者中选取240例病例,对比二者各自诊断与联合诊断对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经SPECT确诊39例,CT确诊33例,两组各自诊断情况无统计差异(P>0.05),经二者综合检测共确诊46例,确诊率显著高于SPECT、CT各自诊断(P<0.05),确诊176处骨转移病灶,其中129例在CT检测范围内,占73.30%,47例处于CT检测范围外,而CT范围内的129例病灶于SPECT中有124例呈阳性,占96.12%,于CT检测中共107例呈阳性,占82.95%。诊断情况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与胸部CT均可作为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有效方式,而二者综合分析则可强化诊断效能,具诊断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身骨显像与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联合检测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全身骨显像检查,并分为发生骨转移组和未发生骨转移组,并对两组的血ALP、血钙检测,比较检测水平。结果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ALP、血钙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检测对肺癌骨患者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监测及筛查肺癌骨转移的一种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99 mTc-MDP(99 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采用99 mTC-MDP为显像剂,对临床诊断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230例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230例癌症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136例,阳性率58.3%,其中肺癌100例,骨转移68例,阳性率68%;乳腺癌100例,骨转移49例,阳性率49%;前列腺癌30例,骨转移19例,阳性率63%.结论 肺、乳腺、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PECT-CT 联合 MRI 多模态显像诊断疑难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怀疑肿瘤骨转移的患者行SPECT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骨转移的患者行SPECT-CT断层,同机图像融合,仍无法诊断病例行MRI检查,部分病例行PET-CT检查,结合各自影像特点综合分析判断,对多模态显像与单独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PECT骨骼病变确诊率(骨转移+良性病变+正常)为91%,SPECT-CT、SPECT-CT+MRI、SPECT-CT+MRI+PET-CT对疑难骨骼病变确诊率分别为74.9%、98.2%、100%。SPECT-CT与SPECT-CT+MRI、SPECT-CT+MRI+PET-CT确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MRI、SPECT-CT+MRI+PET-CT确诊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可疑肿瘤骨转移患者常规行SPECT骨显像筛查,98.2%疑难病例通过SPECT-CT+MRI检查即可确诊,避免了昂贵的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9mTc(V)-DMSA肿瘤显像在鉴别肿瘤患者骨骼良、恶性病变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疑骨转移患者进行^99mTc(V)-DMSA(二巯基丁二酸钠)全身显像,并与^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全身骨显像作对比。结果;8例疑骨转移肿瘤患者,先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共检查14个阳性病灶(放射性异常浓聚)。而后,^99mTc(V)-DMSA显像表现为相同部位相似放射性浓聚有5例8个阳性灶,上述病灶经随访并结合临床均证实为骨转移瘤;另有3例^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显示共6个阳性病灶,而^99mTc(V)-DMSA显像均未见异常放射性改变,其中2例5个病灶为骨骼良性病变,1例单个病灶为骨转移瘤。本组^99mTc(V)-DMSA显像诊断骨骼良、恶性病变总符合率为87.5%。结论:^99mTc(V)-DMSA全身显像表现为骨骼恶性病灶阳性,良性病变阴性;其诊断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比^99mTc-MDP骨显像高,在骨骼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海涛 《淮海医药》2012,30(5):382-38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弥散成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24位经临床确诊为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身弥散成像,结合病变部位常规MRI扫描。对所有WB-DWI影像与常规MRI扫描影像表现比较分析。结果 WB-DWI阳性病例为16例,共检出病灶数为81处;常规MRI扫描阳性病例为15例,共检出病灶数为80处。结论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弥散成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例数。结果 83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综合评价为骨转移瘤。常规MRI共检出33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胸骨转移瘤患者;WB-DWI共检出38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前列腺癌骨盆成骨性移瘤患者,误诊5例。结论 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受检者常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对310例骨显像中单发病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有肿瘤病史的256例患者。骨转移率为24.2%(62/256),无肿瘤病史的54例患者中。骨转移率为5.5%(3/5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总骨转移率为20.9%(65/310)。其中前列腺癌20.8%(5/24),乳腺癌22.4%(17/76),肺癌32.7%(18/55),泌尿系肿瘤23.1(3/13),消化系肿瘤16.7%(7/42),其他肿瘤26.1%(12/46),无肿瘤病史患者中.94.4%(51/54)的单发病灶主要是良性病灶。结论在骨显像单发病灶中.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24.2%为早期骨转移灶.无原发肿瘤病史患者94.%主要为良性改变。初步得出了全身骨显像中单个病灶临床分析标准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了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将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检出率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PET-CT扫描共发现骨转移病灶181个,分别为椎体转移62个,肋骨等附件转移52个,股骨转移34个,肩胛骨转移29个,颅骨转移4个.MSCT平扫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率为78.45%(142/181),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率为95.58%(173/181).CT平扫对肺癌骨转移椎体转移检出率、肩胛骨转移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明显低于MSCT多期增强扫描(P<0.01).结论 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检出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5.
肺癌骨转移68例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宝  何银  周莹 《淮海医药》2003,21(4):276-277
目的 通过总结 6 8例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改变 ,了解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价值及表现。方法 收集用常规 X线、CT及 MRI检查发现的 35~ 78岁肺癌骨转移 6 8例 ,将其分为 4 9岁以下组及 5 0岁以上组 ,总结其部位及影像改变发生率。结果  4 9岁以下组 12例 ,占 18%。 5 0岁以上组 5 6例 ,占 82 %。其中多骨转移 4 2例 ,占6 2 %。多发生在脊柱、肋骨、盆骨、胸骨。 79.4 %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溶骨性骨破坏 ,常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 14 .7%表现为轻度膨胀性蜂窝状骨破坏 ,4 .4 %表现为小片状、斑片状成骨性改变。 1.5 %表现为斑片状溶骨及成骨混合性改变。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分布在中轴骨 ,常多发。CT、MRI发现病变率高 ,且 MRI易发现多发隐匿性病灶。平片较难发现小病灶且用于四肢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5例,检测血清CEA、CA125、CA15-3、NSE、CYFRA21-1含量,同时行ECT核素骨显像,了解肿瘤骨转移情况。结果 85例中,53例(62.4%)骨显像阳性,其血清CEA、CA125、CYFRA21-1和NSE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32例骨显像阴性者(P<0.05);随着这些标志物水平的增高,骨转移几率增大。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的分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测定血清五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骨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小肿块临床特点、彩超声像图特征及高频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提高诊断早期乳腺病变的准确率。方法通过研究乳腺小肿块84例(乳腺癌44例,良性肿瘤40例),怀疑恶性的24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数量、边界、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及侧壁回声、有无钙化、纵横比。然后在高频彩超下观察周边及病变内部的血流情况,并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高频彩超与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联合应用,恶性肿块的诊断特异性为93.8%、准确性为92.3%,敏感性为90.8%。结论联合应用高频彩超与高频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可明显提高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身MR扩散加权成像(WB-DWI)、常规磁共振成像(MRI)/CT扫描及二者联合应用(WB-DWI+MRI/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检出能力。方法对60例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行WB-DWI、胸部CT扫描,并对可疑骨转移部位行常规MRI扫描,应用ROC曲线评价WB-DWI、常规MRI/CT及WB-DWI+MRI/CT在NSCLC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WB-DWI、MRI/CT、WB-DWI+MRI/CT诊断NSCLC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是0.935,0.961,0.977,二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最高,有助于提高NSCLC转移病灶的检出。②NSCLC骨转移瘤平均ADC值高于良性骨病变[(0.89±0.12)×10-3与(1.51±0.15)×10-3mm2/s],取临界值1.12×10-3mm2/s,其诊断NSCLC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均达100%。结论 WB-DWI是常规MRI/CT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应用在NSCLC骨转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