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类型、诊断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981年至2007年收治的18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具有腹痛、腹块、血便者3例(16.7%);18例中具有阵发性腹痛者16例(88.9%),腹部肿块10例(55.6%),恶心呕吐11例(61.1%),血便5例(27.8%);肠套叠的主要原因: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炎性水肿。17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行钡灌肠复位,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病理因素存在,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
成人肠套叠15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分型、诊断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 15 0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肠套叠类型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15 0例中具有阵发性腹痛者 135例 ( 90 0 % ) ,腹部肿块 97例 ( 6 4 7% ) ,恶心呕吐 87例 ( 5 8 0 % ) ,血便 31例 ( 2 0 7% ) ,顽固性便秘 15例 ( 10 0 % ) ;15 0例中同时具有腹痛、腹块、血便者 2 2例 ( 15 3% )。肠套叠的主要原因为良、恶性肿瘤 ,炎症 ,Meckel憩室和移动盲肠症。 15 0例肠套叠均行手术治疗 ,14 7例痊愈 ,3例死亡。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病理因素存在。早期的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诊断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985~2004年收治的30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血便或便秘。其典型腹痛、腹块、血便三联症者仅占16.7%(5/30)。引起肠套叠的主要病因是肠管炎症水肿,良、恶性肿瘤和Meckel憩室。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病理因素存在,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成人肠套叠(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成人肠套叠术前确诊率,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人肠套叠46例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46例中表现为急性肠梗阻9例,恶急性肠梗阻13例,慢性肠梗阻24例;术前确诊19例,误诊27例均在术中确诊。属小肠-小肠肠套叠11例,回肠-结肠型29例,结肠-结肠型6例。46例均经手术治疗,44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但只要医生对该疾病认识及重视,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发生、发展及演变经过,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大多数病例术前是可以确诊的。由于成人肠套叠绝大多数继发于肠管的器质性病变或解剖学异常,所以均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程伟  陈化 《浙江创伤外科》2011,19(5):674-675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7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7例,2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引起成人肠套叠的原因主要是良、恶性肿瘤。术后2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首选手术治疗,肠切除术是根治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成人肠套叠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旭东  周磊  王文学  魏丽 《腹部外科》2001,14(5):318-318
成人肠套叠并非罕见 ,我院近 15年共收治成人肠套叠 19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 8例 ,女 11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4 0岁。病史最短 2d ,最长 6个月。全部病例均有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 4例 ,2例为咖啡样。血便 13例。腹胀、便秘 9例。腹部包块 8例。X线腹部透视有肠梗阻表现 8例。B型超声检查发现有腹部包块 5例。术前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病伴出血伴幽门梗阻3例 ,阑尾炎 5例 ,阑尾周围脓肿 3例 ,腹部包块待查 2例 ,粘连性肠梗阻 4例 ,菌痢 1例 ,输尿管结石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肠套叠。其中回结肠型 11例 ,小肠…  相似文献   

7.
成人肠套叠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1971—2001年收治的40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血便或便秘。全组病例有腹痛、腹块、血便三联症者仅占17.4%(7/40)。急性肠套叠者易发生肠绞窄,慢性肠套叠者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早期易于误诊。本组39例行手术治疗,治愈37例,死亡1例;另1例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 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肠道肿瘤、息肉、炎症和解剖学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诱因。肠切除术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37例成人肠套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屹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8):524-525
成人肠套叠较为少见,且病因殊异、症状多变、极易误诊。我院1990年以来共收治37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表现为急性肠梗阻者10例,余均呈现慢性肠梗阻征象。全部病例均有腹痛,常为阵发性腹痛,且有放射痛,仅1例出现急性腹膜炎征象。其中有恶心呕吐者31例;有鲜血便史11例(回结肠型7例,结肠型3例,回盲肠型1例);腹部可扪及肿块者26例(小肠型2例,回结肠型18例,结肠型1例,回盲肠型5例);腹部X线透视检查见有肠腔明显积气者16例(小肠型6例、回结肠型5例,结肠型1例,回盲肠型4例);21例作X线钡剂灌肠检查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8例病例病因、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为成人肠套叠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腹部外伤或手术。结论肠套叠阜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小肠肿瘤致肠套叠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特点,对86例因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的肠套叠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良性肿瘤39例,主要分布在空肠,多系平滑肌瘤,腺癌和脂肪瘤;恶性肿瘤47例,主要分布在回肠,多系恶性淋巴瘤,腺癌和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539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可否行完整切除且不严重影响相关脏器功能的原则,同时结合患者情况和肿瘤位置选择治疗方式.根据患者术后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情况施行术后辅助治疗.本组患者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书信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2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GIST患者预后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539例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 70岁,占总例数的76.25%(411/539);肿瘤发生部位:胃316例、小肠100例、食管37例、腹腔37例、结直肠26例、盆腔23例.467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72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CD117阳性率为91.65%(428/467),CD34阳性率为86.30% (403/467),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为36.18%(106/293),S-100阳性率为9.78%(18/184).396例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2~ 94个月),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4%、78.7%、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手术根治性、改良NIH危险度分级和肿瘤细胞核分裂象是影响原发GIST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x2=69.846,69.776,67.368,49.04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根治性和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原发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 =2.493,2.330,P<0.05).结论 GIST以40~70岁患者居多,肿瘤主要发生于胃,手术根治性和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蒋林  陈庆 《中国骨伤》2004,17(6):354-355
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2000年7月首先在美国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自2002年5月我院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1995-2001年收治翼状肩胛患者2例,采用钢丝及阔筋膜条肩胛骨固定术,经随访1~3年,固定效果好。例1,男,41岁。于9岁时无明显原因引起左上肢无力,肩关节上举功能受限进行性加重,并有肩胛骨后凸畸形。入院查体:左肩关节外展90°,上举障碍,左肩胸关节活动时呈明显翼状肩胛。按压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成人骶尾前囊性畸胎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例骶尾骨前囊肿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手术路径、手术要点等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临床症状为肛门坠胀疼痛感,排便不净感,小便频次增多等.7例为术后复发,9例为首诊.肛门指检于直肠后或直肠侧方触及质韧或囊性半圆形包块,活动度差,包块下缘与肛缘无明显界限,直肠黏膜光滑完整.MR检查表现为骶前囊性或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楚,直肠或阴道被推压.手术采用侧卧位或是折刀位,骶尾部中线纵形切口,上至骶尾关节上2.0 cm,下至距肛缘约1 ~2 cm.仔细找到瘤包膜,紧贴包膜向四周锐性解剖游离,直至完整切除.结果 单纯经骶尾部入路顺利完成手术15例,腹骶联合切除1例.10例患者手术时包膜破损,清除内容物后完整剔除包膜;6例完整切除.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一期手术治愈13例,二期手术治愈1例;术后复发2例,再次手术治愈.无直肠、肛门括约肌、马尾神经和骶前静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囊性畸胎瘤.结论 经骶尾部手术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安全有效;完整切除肿瘤包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葛杰  赵东风  时佳  杨柏  岳勇  韩涛 《中国骨伤》2003,16(12):754-754
自1992年10月-1997年6月共收治四肢慢性骨髓炎21例,采用病灶清除、塞透派勒链(Septopal)(联邦德国恩麦科公司生产)骨髓腔内植入,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浮膝损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卫星 《中国骨伤》2005,18(11):687-688
“漂浮膝”是指由于外伤造成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所形成的病理改变,1975年Blake等将此病理改变称为“浮膝”。这是一种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严重损伤,它增加了骨科在处理上的难度,同时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肿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29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5.2%(16/29)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痛、胀或不适,腹部肿块占31.0%(9/29),黑便或呕血占17.2%(5/29)。病变部位为胃16例(55.5%),小肠9例(31.0%),结直肠2例(6.9%),十二指肠、食管各1例(3.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D117(+)93.1%,CD34(+)51.7%。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胃切除术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胃部分切除4例,肿瘤切除或扩大切除术5例,小肠肠段切除术9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手术切除率100%,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23例术后随访1—2年,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均存活。结论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检测可提高GIST的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少见部位骨软骨瘤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政明  张富军 《中国骨伤》2009,22(11):872-872
例1,患者,男,16岁。2008年6月不慎碰伤右足趾末端,当时疼痛剧烈,未予特殊关注,于1周内症状缓解。后发现右足趾甲下局部逐渐隆起,初起体积较小,后逐渐增大,遂来院就诊。查体:右足趾甲下见一肿物,约10mm×5mm,质硬,边界清楚,与周围关系密切,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成人肠套叠2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平  刘凯  杨学良  王广义 《腹部外科》2005,18(3):171-172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28例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9例,术中确诊19例。引起套叠的主要原因有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7例)及炎性损伤(5例)等。28例均经手术治疗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必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