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所致的小儿肝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梅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360-362
药物是人类用于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但同时也可以对人体造成损害。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的器官,故也是较容易受损害的脏器之一。许多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以直接作用或致敏反应引起肝损害。前者是可以预测的,与剂量有关;后者则不可预测,与剂量无关,仅在少数特异质患儿发生,属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病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儿童药物性肝病进行分析,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认识。方法询问药物性肝病患儿既往有无肝病史,分析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TORCH标志物、肝胆超声、角膜K-F环检查结果,了解治疗用药及转归情况。结果30例均有肝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高达到1000 U/L以上,其中8例肝大,3例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引起药物性肝病药物分别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18例(60.0%),对乙酰氨基酚4例(13.33%),红霉素、抗癫药物各3例(10.0%),更昔洛韦2例(6.67%)。结论药物引起儿童肝脏损害并不少见。应重视对儿童药物性肝病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损害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功能检测异常,属于肝脏毒性的一种,不包括非药物成分引起的肝脏损害[1]。临床表现多变,以无力、纳差、尿黄、恶心及右上腹不适为主,部分有黄疸[2]。在美国,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其为引起急性肝衰竭并导致死亡的第一位因素[3],同时也是常见的上市后药品退出市场应用的原因之一[4]。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白血病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的病因,测定了5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肝功能,并提出了药物性肝脏损害及白血病细胞肝脏浸润的诊断方法。56例患儿中36例(64.3%)有肝功能受损,其中29例43例次发生药物性肝脏损害,白血病肝浸润9例,2例肝浸润时均无骨髓、中枢等复发证据。4例发生病毒性肝炎。对不同类型肝损害进行治疗,各种肝脏损害恢复时间平均为:药物性8.1天,白血病肝浸润7天,病毒性肝炎30天。结果表明:急淋患儿在诱导及强化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左旋门冬酰氨酶是引起药物性肝炎最主要药物,其次是6-巯基嘌呤、甲氨喋呤;肝脏可能是急淋白血病的庇护所,环磷酰胺试验治疗对肝脏浸润早期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性肝损害是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目前资料显示约有1000种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其中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药与减肥药[1]。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有增多趋势。椐统计,药物性肝损害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的2%~5%,在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肝损害的发生率可高达15%~30%。其临床表现可以从无症状的一过性单项转氨酶升高到急慢性肝炎、胆汁淤积、肝硬化及严重的肝功能衰竭。1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可预测性肝损害是指药物直接引起肝细胞毒性损害,这类肝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5年住院患儿DILI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一般状况、用药史、临床表现、肝脏损害类型以及原发疾病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DILI的临床特点。结果:641例因肝脏疾病住院的患儿中,DILI患儿64例,占10%。肝脏损害的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占81%;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主要为化疗药物、抗生素、抗结核药物;临床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有皮疹(16%)、消化道症状(15%)、发热(14%)和肝脏肿大(12%),其中11%的DILI患儿无症状及体征。结论:DILI是住院儿童肝脏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部分DILI患儿仅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而无症状及体征。儿童DILI以肝细胞型为主,肝脏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7.
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药物性肝病5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病史6个月至3年、肝脾中至重度增大、血清IgG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水肿变性、间质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皮质激素治疗有效;5例药物性肝病患儿曾应用过相关药物、病史3~20 d、4例肝脏轻至中度肿大、3例急性期天冬氨酸转移酶 1000 U/L以上、2例血清IgG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阴性、4例对症处理好转、1例淤胆型肝病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儿童期急性或慢性严重肝病除外感染、代谢等因素者,应重点追踪患儿用药史、肝功能动态变化、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有利于疾病恢复,并可避免肝脏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药物引起肝脏结构与机能的改变总称为药物性肝病。由于化学合成药物的普遍应用,使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药物性肝病5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临床比较。结果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病史6个月至3年、肝脾中至重度增大、血清IgG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水肿变性、间质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皮质激素治疗有效;5例药物性肝病患儿曾应用过相关药物、病史3~20d、4例肝脏轻至中度肿大、3例急性期天冬氨酸转移酶1000U/L以上、2例血清IgG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阴性、4例对症处理好转、1例淤胆型肝病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儿童期急性或慢性严重肝病除外感染、代谢等因素者,应重点追踪患儿用药史、肝功能动态变化、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有利于疾病恢复,并可避免肝脏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血尿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药物性血尿是儿童血尿的原因之一 ,也是药物性肾损害的常见临床表现。关注药物性血尿问题 ,提高临床的认识 ,可早期发现 ,及时处理 ,避免进一步肾损害的发生。1 药物致肾损害的易发因素肾脏除承担机体代谢终产物的排泄外 ,还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 ,人体服用的各种药物绝大部分以原形或其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 ,药物在肾脏代谢转化及排泄过程中 ,与肾组织充分接触可对肾组织产生毒性损害作用。1.1 肾脏血流丰富 双肾的重量虽仅为体重的 0 4 % ,但每分钟有 2 5 %心排出血量要流经肾脏 ,是接受循环血流灌注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