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14例诊断明确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患者血常规及脾脏大小变化,评估其疗效,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中,10例获得临床进步,其中血红蛋白提高7例(50.00%),血小板升高3例(21.43%),脾脏缩小7例(50.00%);3例稳定;1例于用药1月后死于心衰。14例患者对小剂量沙利度胺及泼尼松均能耐受,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麻木、嗜睡、便秘、水肿、乏力,但均为Ⅰ度。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临床疗效较明显,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7,(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老年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4例老年I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8.75%,与对照组的37.50%比较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增加,但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血清TNF-α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老年IPF疗效显著,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应用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MDS,沙利度胺初始剂量100mg/d口服,无不适时2周内加量至200mg/d并继续维持;亚砷酸10mg/d静脉滴注,每周5次,每2周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两周。第16周及第32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MDS完全缓解1例(4.3%),总有效19例(82.6%)。嗜睡1例、下肢轻度水肿3例、便秘3例、四肢末端感觉异常3例。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MDS可提高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31-133
目的探析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形态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07年8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羟基脲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疗法,两组均治疗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评估观察组的入院时骨髓象、治疗1年后骨髓象、治疗3年后骨髓象、治疗5年后骨髓象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可作用于巨核细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200 mg/d,分2次口服,每周200 mg递增,直到800 mg/d或不能耐受同时联用化疗.根据血清M蛋白和骨髓瘤细胞的减少及血红蛋白的升高判断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1.8%,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作为难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最先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镇痛药,其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由于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而停用。但随着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免疫、抗炎、抗血管生成的药理和一些疑难病症上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尤其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研究更是其中热点。本文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就沙利度胺的药理、治疗MM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摘 要 目的:探讨亚砷酸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MDS患者6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 例与对照组34 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砷酸治疗。两组均以6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 个和4 个疗程时的骨髓象变化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象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 个疗程和4 个疗程时,原始细胞比例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4 个疗程原始细胞比例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2 个疗程(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Hb、Plt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抗肿瘤作用机制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患者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4个月和8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4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8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改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前均停用过往所使用任何关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对照组患者于每日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片;治疗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治疗,其中沙利度胺药物治疗方式同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益赛普药物。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晨僵时间、胸廓扩张度、枕壁距、关节疼痛个数、ESR、CRP对比情况无显著差异,且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出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给药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酞胺哌啶酮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M患者53例,进行酞胺哌啶酮联合VAD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整体评估。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骨髓瘤细胞数量,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卡氏评分等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02%,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卡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t=7.465,P=0.000;卡氏评分:t=12.082,P=0.000)。骨髓浆细胞百分比、β_2-微球蛋白、肌酐、血清球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浆细胞:t=22.747,P=0.000;β_2-微球蛋白:t=14.442,P=0.000;肌酐:t=2.928,P=0.004;血清球蛋白:t=20.894,P=0.000)。25例轻度嗜睡(47.17%)、6例头晕(11.32%)、38例便秘(71.70%)、30例四肢麻木(56.60%)。25例轻度纳差(47.17%),13例轻度恶心呕吐(24.53%),但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酞胺哌啶酮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沙利度胺、环孢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低危、中危Ⅰ),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隔日一次皮下注射,沙利度胺100mg/d,环孢素胶囊起始剂量为3mg/(kg·d),1周后根据环孢素血药浓度调整剂量,用量在3~6mg/(kg·d)。8~12周评估疗效。结果 16例获血液学改善,红系反应率为62.5%(15/24),中性粒细胞反应率为33.3%(6/18),血小板反应率为26.7%(4/15)。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沙利度胺、环孢素治疗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中药治疗白塞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9月起,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符合白塞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高剂量组19例,给予沙利度胺,100mg/次,每晚1次,并给予对症治疗;低剂量组19例,均给予沙利度胺50 mg/次,每晚1次,正清风痛宁缓释片120mg/次,2次/d。疗程半年。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的发生频率和程度等,次要观察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用药安全情况等。结果低剂量组除1例出现不良反应未坚持治疗外,余18例患者治疗半年后,多个主要观察指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且疗效优于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4.4%,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减少。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困倦、头晕、口干和便秘。结论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配合治疗下,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白塞病患者,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初治、难治或复发MM患者 10例 ,沙利度胺起始剂量 5 0~ 2 0 0mg·d-1,每 2wk增加 5 0~ 2 0 0mg·d-1,直到患者能够耐受或有效 ;同时联合应用化疗。根据M蛋白评定疗效为完全缓解 (CR)、很好的部分缓解 (VGPR)、部分缓解 (PR)、微小反应 (MR)和无反应 (NR)。同时对贫血、骨髓浆细胞比例和其他如口腔溃疡等进行评价。结果 :CR 3例 ,VGPR 3例 ,PR 4例。平均随访时间 5 0 5wk ,总生存率 90 %,无病生存率 30 %。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可作为初发或难治MM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有效疗效。方法观察组82例,口服沙利度胺100mg/d,结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1次/d,Nb-UVB照射每周3次;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5mg/d,外用药物及Nb.UVB照射同治疗组,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判断其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且轻。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及Nb-UVB照射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蒲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患者予以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乳癖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血清 E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MM患者。随机分为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VADTY案加沙利度胺,沙利度胺100~200mg,d,每晚1次,维持该剂量半年。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5例(22.73%),进步12例(54.55%),无效5例(22.72%),总有效率77.28%(17/22)。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47.62%)(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升血红蛋白和改善生活自理状况(P〈0.05);不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具有不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对雅安市人民医院血液科1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和沙利度胺组,比较沙利度胺组和硼替佐米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3项指标、骨髓相关3项指标和肾功能3项指标,比较沙利度胺组和硼替佐米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比较,硼替佐米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血红蛋白、尿溶酶体酶(NAG)、β2-微球蛋白(MG)、胱抑素(Cys-C)指标含量均显著优于沙利度胺组患者(P<0.05);硼替佐米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沙利度胺组患者(Z=11.294,P=0.0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沙利度胺组患者(P<0.05)。结论相比于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探讨反应停治疗AS的价值。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选用柳氮磺吡啶 (SASP)和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作为对照。三组共治疗AS患者 98例 ,其中反应停治疗 2 9例 (反应停组 ) ,SASP治疗 37例 (SASP组 ) ,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治疗 32例(NSAIDs组 ) ,疗程均为 6个月 ,三组患者的病情相似 ,其中反应停组的AS患者 ,是自愿而且排除孕妇及未婚未育者。结果 治疗 6个月 ,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和血沉 (ESR)在三组均显著改善 (P <0 0 1和P <0 0 5 ) ,而C反应蛋白 (CRP)的显著下降仅见于反应停组和SASP组 (P均 <0 0 1)。三组间比较 ,关节疼痛数、ESR和CRP在反应停组及SASP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NSAIDs组 (P <0 0 5 )。临床缓解、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在反应停组分别为4 1%、2 8%、2 1%和 10 % ;在SASP组分别为 38%、2 7%、2 2 %和 13% ;在NSAIDs组分别为 10 %、34%、31%和2 5 %。对比三组疗效 ,反应停组与SASP组疗效相当 ,均优于NSAIDs组 (P <0 0 5 )。不良反应在反应停组主要是嗜睡和胃肠道不适 ,多为一过性 ,其发生率为 5 5 % ,明显高于SASP组 19%和NSAIDs组 16 % (P <0 0 5 ) ;反应停组无 1例出现白细胞减低和转氨酶升高 ,而在SASP组各有 1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