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年黑人约翰请医生为他垫上厚厚的白毛巾,因为他不想在自杀的时候过于血腥,这个虔诚的基督徒要违背圣经的教义自行结束生命,他端正地躺下,举枪指着太阳穴,但是发现自己紧张得忘记开保险,三位医生人质含泪看着这个劫持者,挽救生命的医生却要淡定地去等待一个健全人的死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曾经愤怒的父亲,他劫持医院是为了让自  相似文献   

2.
陶剑虹 《广东药学》2011,(9):I0001-I0001
中年黑人约翰请医生为他垫上厚厚的白毛巾,因为他不想在自杀的时候过于血腥,这个虔诚的基督徒要违背圣经的教义自行结束生命,他端正地躺下,举枪指着太阳穴,但是发现自己紧张得忘记开保险,三位医生“人质”含泪看着这个“劫持者”,挽救生命的医生却要淡定地去等待一个健全人的死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曾经愤怒的父亲,他劫持医院是为了让自己病危的儿子能尽快排进心脏移植等候名单中去。  相似文献   

3.
病人死后,他算医生——要怎么理解这个谚语:"病人死后,他算医生."?——那是"事后诸葛亮"、"放马后炮"的意思.——我明白了.它影射在一个人死了以后,就有人说他早料到死者患的什么病,该吃什么药.只是他的主张没有被采用.——对极了!俗语说:"一个健康的人不需要医  相似文献   

4.
张效公 《首都医药》2007,14(2):21-22
1949年成立的世界医学会制定的《日内瓦宣言》,对医生的职业宗旨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个医生必须始终记住保护人类生命的职责。一个医生对他的病人应该忠诚,为病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科学知识。”医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命,对病人忠诚,就是要求他们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敢于为病人  相似文献   

5.
"医生,一定要截肢吗?能不能不截肢 ?"身为医生,经常听到患者或家属这样问我 。40岁的李清也是这样,他患了严重的糖尿病足,左脚严重溃烂,当医院建议他截肢,以免引发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6.
海慧芝 《首都医药》2011,18(17):54-56
2010年深秋的一天,草木凋零、落叶沙沙,一个顽强的生命还在与命运抗争着。因为脑瘤压迫神经,他的眼睛失明了,听力没有了。在漆黑的世界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拉着亲人的手久久不放,反复叮嘱:"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白衣放在我的枕旁,我生是精神科医生,死还是精神科医生。"在肃穆的告别厅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领导将一件崭新的白衣轻轻盖在了他的身上。他,是北京安定医院800多名职工中的普通一员,他去世时,年仅55岁……  相似文献   

7.
##正##Fukushima老师让我重新认识了"医生"这个词,让我知道,在美国,医生无论多么高尚,无论收入多么高都要以服务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病人。Fukushima老师是我2003年在美国学习时的妇产科主任,他是指导我科研的老师。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称得上是我一生中的人生导师的人,一个足以让我记忆一辈子的人。  相似文献   

8.
刻苦读书,坚持实践、善于思考、勤于笔耕是胡大一严于律己钓座右铭,他身体力行地成为一个榜样激励着他众多的学生。年近40岁开始学习英语,身为心内科医生却带出了许多杰出的心脏外科学生;一个中国人却在全球心脏病学领域树立了自己崇高的威望;是一个医生,却将宝贵的时间大量地投入到了全民健康普及教育方面;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已经超越了自身,实现了生命和职业的升华。他,就是全国著名的心脏病学专家胡大一。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某电视台在微博上宣布,他们准备举办一个名为"寻找最美医生"的大型公益活动。然而,这个旨在歌颂医生的活动,却非常尴尬地遭到了绝大多数医生的反对——甚至连这个电视台的资深媒体人,也公开表示不赞同这个活动。可这到底是为啥呢?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吧。首先,医生们反对这一活动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讨厌被"道德绑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谈两点:首先,在很多人的心中,这类"最  相似文献   

10.
战争期间,一位医生为了抢救伤病员,连续紧张地奋战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安排他睡觉之后,突然从前线又运来了一批伤病员,需要立即叫醒这个医生。可是,不管人们是用手推他。还是往他脸上喷水。都难以叫醒他。这时一个卫生员在医生的耳边轻轻叫唤道:“医生,伤员到了,快醒来吧。”医生便立刻醒来了,又去抢救伤病员。  相似文献   

11.
正诊室故事:医生变蘑菇有一个精神病患者,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不吃也不喝。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在患者的旁边。患者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患者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患者就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一个医生真正理解病人,是当他成为病人的时候。美国一名医学家曾坦言:他对医生本人不患重症感到“遗憾”,因为如果不患病,他就始终无法体验患者的恶劣处境,始终无法真切地感受一个人面临生命危难时的悲伤和恐惧。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了  相似文献   

13.
打开肠子——医生说要给那个病人进行腹部手术.我先去给他把腹部的毛剃掉.——那个病人干吗要动手术?——医生说:"我要打开他的肠子."——医生的意思是使他通便舒畅.所谓"打开",不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上海市长海医院的进修医生宋巍因突发脑干出血去世,就在同日,他捐献的器官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让2名病患重见光明。医生也会死,而医生面对死亡仿佛显得豁达很多,不少医生都会选择时候捐献器官,与普通国人要"完完整整"的观念不同。其实,面对死亡,同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医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是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治疗,相反是更少。国内外的不少医生都倾向于选择以一种安详而优雅的方式离开世间。  相似文献   

15.
电影《守望者》里提到了这样一段故事 :"一个人去看医生.说他感到很压抑很痛苦,生命太严苛太残酷,觉得自己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只感觉到孤身一人.医生说,'处方很简单.今天晚上最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在城里有演出,去看看吧,应该会让你心情好起来'.这个人突然痛哭失声.他说,'可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  相似文献   

16.
李晋 《中国药店》2004,(10):88-89
话说,张仲景青年时期就成了远近有名的医生,但他非常谦虚,只要听说哪位医生在某一个方面有特长,他就隐瞒姓名,老大远地去求师学艺.有一天,他听说襄阳城有一位姓裘的老医生.医术非常高超,当他人称"裘神仙",张仲景马上打点好家里的一切,去襄阳找"裘神仙"学艺去了.  相似文献   

17.
正霍金的去世,让"渐冻症"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渐冻症"的全称是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21岁被确诊为"渐冻症"的霍金,曾被医生预言生命将在数年内走到尽头,然而,他之后又活过了半个多世纪。霍金用他无与伦比的大脑一次次带领全世界领略宇宙的浩瀚,也用他的顽强不屈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可贵与强韧。对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渐冻症"患者而言,霍金的名字就是一种信仰。他们开始勇敢地面对自己,学会"像霍金一样"以更加平和、顽强的方式对待生命,活出更好、更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18.
老钟年近半百,前不久,他感冒发烧好几天了,一直吃药没见好,前两天开始出现腰痛,排尿痛,每天要跑很多趟厕所,但每次又解不了多少小便。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感染性尿路结石,并且已引发肾积水。实际上,老钟3年前就被检查出"双肾结石",但当时老钟自认为体内有一两颗小石头没有多大关系,发作时忍忍就挨过去了,所以没重视。"那我这次发病是因为什么?是结石还是感染造成的呢?"他问医生。医生回答说:"这个问题好比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泌尿系结石是怎么形成的,这样  相似文献   

19.
老顾今年已经是第3次因为胆结石而住院了.虽然他的主管医生已经不止一次告诫他,需要做手术摘除胆囊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仍然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他认为,胆囊既然存在,就有意义,哪能说摘就摘--摘了胆,人就变得"胆小"了……  相似文献   

20.
孙延久 《中国医药指南》2007,(7):F0002-F0002
<正>健康是人的生存之本,医生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医惠关系应该是血肉之情。惠者来找医生看病,是把他的性命托付给了医生,这是最真诚的信任!医生治病,是在维护患者的生命质量,治病救命,是人世间最大的功德事业!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医惠关系竟成了人群中最紧张的关系。这种紧张关系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生命质量,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生死相托的骨肉关系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原因种种,医疗行业中的个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