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实施四个季度以来的处方点评实施情况,监测和评价本院门诊用药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0-04~2011-03每月105张处方按处方点评的指标分别进行点评,然后按季度汇总分析。结果每个季度的处方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促进了我院的处方质量的改进,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介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重新修订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随机抽取本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对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并将处方点评结果每月在《药学简报》上通报。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56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4.67%,处方合格率为95.33%,符合要求。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处方点评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1年3月26~29日四天的1500张门诊调剂室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了解用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2012年门诊处方1 440张,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提供的《处方点评工作表》要求逐项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合格率较高,但存在不规范处方。结论我院门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有需改进之处。应加强医师、药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评价表评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根据处方评价表进行数据统计,对不同时段的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本院门诊处方共3 109张,并分别按季度比较。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最多为3种,最少为2.34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最高为283.1元,最低为141.23元;抗菌药物使用平均疗程最长为6.34 d,最短为3.99 d。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最低为5.08%,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最低为2.3%,中成药使用百分率最低为28.81%。结论《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实施以来,药学部根据处方评价表对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医院主管部门沟通,处方质量较前得到明显提高。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处方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建立适合本院发展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和方法。方法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具体指导下,建立三级处方点评制度。一级点评注重处方的审核和直接反馈;二级点评重在对一级点评的再评价;三级点评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奖惩机制。结果通过三级点评制度的实践,能够提高药房药师的审方能力,保证处方点评的公正合理,确保点评制度的有效实施。结论我院的三级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于2010年2月10日出台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定期进行处方的点评工作并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年检查。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2]。现将我院2009-2012年的门诊处方点评情况汇总,以评价改进效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取门诊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处方和医嘱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不合理处方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结论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师直接调查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处方质量,促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份门诊处方1 2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对照点评和综合分析,通过点评实例处方了解门诊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合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处方点评后,处方开具更为规范,处方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合理用药情况也得到改善。结论:处方点评有利于规范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用药错误,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利用处方点评软件进行门诊全处方三级点评的模式。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建立三级全处方点评模式。门诊药房药师利用处方点评软件进行第一次全处方点评;临床药师对药房药师的点评结果进行二次技术复核,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反馈;三级处方点评管理小组根据点评和反馈结果,向医院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全处方点评,本院门诊处方合理率由全处方点评前的83.3%上升至96.4%。结论:本院全处方点评模式不仅提高了门诊处方合理率,有效地促进了合理用药,而且对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促进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方法分析医疗机构在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目前存在专业人员缺乏、点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结论建议修改和完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利其更好地贯彻执行,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范小琴  马俊  董雅丽 《中国药师》2012,15(5):709-711
目的:评价我院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实施处方点评后,门、急诊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12月和2011年1~12月门、急诊处方各1 200张,逐一审查,并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对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后,处方合格率由84.3%提高到91.4%,不规范书写处方由117张降至58张;不合理用药处方由72张降至45张.结论:通过处方点评,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提高了处方合格率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合理率,促进合理用药。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门诊和急诊处方随机抽查点评,进行合理性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内容,门诊和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医院制定处方点评制度,成立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笔者对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药师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专业作用,从而进一步使处方点评工作成为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就2011年抽取的1 206张门诊处方的点评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本院处方点评的总结分析,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本院合理用药。方法随机点评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急诊处方4000张,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其中处方的书写规范化、用药的适宜性指标及有无超常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合理处方3572张,占总处方数的89%,不合理处方428张,占总处方数的11%。结论加强处方点评,能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普通处方,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促进门诊医师正确书写门诊处方和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师临床参与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抽查2013年1月至12月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各项指标及内容、《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须知》的规定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和点评。结果有48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处方书写不规范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比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师需加强学习《处方管理办法》,通过处方点评,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建立适合医院药学部门的处方点评模式和方法。方法遵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房药师注重处方的审核,参与处方点评;临床药师重在处方(医嘱单)点评及对药房药师点评的再评价;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复查点评结果,向医院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三级处方点评模式和方法,能够提高药房药师的审方能力,保证处方点评的公正合理,确保处方点评制度的有效实施。结论三级处方点评模式有利于处方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质量变化情况,为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处方点评4年来4800张门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结合《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回顾性点评分析。结果4年的处方点评实践,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以及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处方合格率持续提高。结论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取得良好的效果,行政干预手段则强化了这种效果,但应该警惕出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本院门诊处方42781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及相关文献,对不规范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师对处方质量的认识逐步提高,各项评价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本院门诊用药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药师的高度重视,同时需要加强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以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科室分层等比抽取每月每个星期一处方100人次,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点评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所查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计算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结果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抽查门诊处方5696张,合格处方5321张,合格率为93.42%,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98%,注射剂使用率为14.57%,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44.14%,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9.94元。结论处方书写基本合格,但仍存在用药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应加大对《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力度和门诊处方检查力度,使处方书写进一步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