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飞行员脂肪肝患者的脂质代谢特点。方法:从疗养飞行员中筛选出脂肪肝患者199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飞行员199例(对照组),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G差异非常显著(P〈0.01),HDL-C差异显著(P〈0.05);TC和LDL-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飞行员脂肪肝患者较健康飞行员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飞行人员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肝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度参加体检的飞行人员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血脂、肝功能测定。对脂肪肝和非脂肪肝组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6名飞行人员根据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符合脂肪肝者52名,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8.24%;脂肪肝组BMI、TG、ALT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脂肪肝组TC、LDL、AST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而HDL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飞行人员脂肪肝患者不仅存在明显的超重及脂肪代谢紊乱,同时存在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血脂异常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2012年度参与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162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男性医务人员TC、TG、LDL-C水平,20~29岁组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其他3组(Pd0.05,P〈0.01),30~39岁组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40~49岁组及50~59岁组(P〈0.05,P〈0.01);20~29岁组及30~39岁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40~49岁组及50~59岁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女性医务人员各年龄组间TC、TG、LDL-C水平均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HDL-C水平各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C、TG、LDL-C异常率与年龄增长呈显著或非常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某医院医务人员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引起医院相关部门的重视;男性和女性医务人员在49岁后均应注意检查血脂情况,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将高脂血症3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47例。观察组口服化痰活血汤,每天1剂,分2次温服,连服4周;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20mg/次,1次/d,睡前顿服,连服4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两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体重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化痰活血汤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其降血脂效果与洛伐他汀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级知识分子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5月对某单位927名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体检,排除慢性肝炎、酒精肝等病例,根据彩超检查结果,分为脂肪肝组(234例)和正常对照组(223例),正常对照组入选时纠正了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对两组检查当日空腹化验的谷丙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体检组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25.2%,所选脂肪肝组血清GPT、FPG、TG、BMI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空腹FPG、TG、GPT、BMI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脂肪肝与血清FPG、TG、GPT、BMI的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对263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A检查,根据MRA所提示脑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n=141)和对照组(n=122)。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G/HDL-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C/HDL-C及LDL-C/HDL-C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水平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和HDL-C降低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评估中,TC/HDL-C和LDL-C/HDL-C比值是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树称多地区健康人群血脂四项水平状况,观察高原地区缺氧环境及饮食习惯对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其性别差异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釆用CHOD-POD法,GPO-PAP法和直接法对1 176名健康体检人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玉树称多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男女血脂四项水平呈正态性分布,血脂平均水平男性:TC为4.53mmol/L,TG为1.73mmol/L,HDL-C为1.17mmol/L,LDL-C为2.79mmol/L,女性:TC为4.48mmol/L,TG为1.67mmol/L,HDL-C为1.29mmol/L,LDL-C为2.77mmol/L。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藏、汉族间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同年龄段男性血脂四项水平与女性比较,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高于汉族(P〈0.05)。结论:玉树称多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四项水平男女之间、男性各年龄组,女性各年龄组之间,藏族、汉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高原缺氧环境及饮食习惯是影响血脂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脂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岁)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脂谱的变化。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并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血脂谱和体重变化等。结果:二甲双胍可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体重(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肥胖组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TC、LDL-C的降低幅度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TG的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全面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9.
李菲  任珊  谭玲  孙素涛  闫小凡 《人民军医》2009,(10):662-663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微量尿清蛋白(mALB)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8例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和糖尿病非合并冠心病组(对照组)。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I狙)、身高、体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和HbAlc、hs-CRP、mALB,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观察组血压、TC、LDL-C、BMI、FPG、HbAlc、mALB、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bAlc等可作为筛查和监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早期发生和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心肌梗死60例(MI组)、冠心病无心肌梗死100例(非MI组)和无冠心病10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LP(a)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3组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以及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MI组与非MI组TC、TG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LP(a)〉0.3g/L时,M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非M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I组与非MI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是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多种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行冠脉造影术患者337例,以单因素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HD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CHD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HD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非CHD组,合并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病例显著多于非CHD组(P〈0.05或P〈0.01);(2)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史、TC、LDL-C、HDL-C、吸烟、FBG、年龄、FIB、TBIL入选回归方程(P〈0.05或P〈0.01),其中高脂血症为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因素(B=1.064,95%可信区间1.588~4.264,P〈0.01)。结论高脂血症、高血压、增龄、吸烟,LDL-C、TC、FBG及FIB水平升高,TBIL、HDL-C水平降低,为CHD的显著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青年冠心病(CAD)患者的血脂特点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高原青年CAD患者和15例平原青年CAD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和Gensini评分。结果与平原青年CAD患者比较,高原青年CAD患者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显著降低(P〈0.05)。在高原青年CAD患者中,血浆TG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6,95%CI:0.37~0.84,P〈0.05),而血浆TC、LDL-C和HDL-C与冠脉Gensini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原青年CAD患者血脂异常更加严重,且血浆T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军事飞行人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防治NAFLD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飞行人员年龄、飞行年限、机种,测定体质指数(BMI),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空腹血糖(FBG)、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根据有无NAFLD(分为2组)、BMI数值(分为2组)及ALT数值(分为3组)进行分组,并采用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426例男性飞行人员中,超重、NAFLD、ALT升高检出率分别为34.98%、19.48%和16.67%.超重组与体重正常组比较,NAFLD患病率、ALT异常率有显著差异(χ~2=145.152、58.959,P<0.01).与ALT<40 U/L组比较,40 U/L≤ALT<80 U/L组和ALT≥80 U/L组的BMI、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476、13.176,P<0.01).N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飞行时间、BMI、ALT、AST、GGT、FBG、UA、TG、TC、LDL-C显著增高(t=2.287~7.002,P<0.05或0.01),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t=2.932,P<0.01).高速机种与低速机种组比较,年龄、飞行时间、BMI、ALT、AST、GGT、FBG、UA、TC、TG、HDL-C、LDL-C及NAFL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显著影响NAFLD的变量为BMI、TG和飞行机种(Z=37.353、8.658、4.486,P<0.05或0.01).结论 飞行人员NAFLD患病率偏高,存在超重、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治疗NAFLD是阻止其发展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超重、肥胖老年高脂血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滞通胶囊治疗。疗程均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TG、TC、LDL-C等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降低TG、TC、LDL-C水平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和老年正常肝脏组,检查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抽血化验包括空腹血糖(GLU)、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脂肪肝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吴顶锋  刘婧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77-1677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洛伐他汀胶囊20mg,1次/d晚饭后服,疗程8周。结果:TC、LDL-C、TG在治疗8周后有显著下降(TC、LDL-CP〈0.01;TGP〈0.05),HDL-C在8周后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80例病人用洛伐他汀治疗后,对TC的有效率90.0%(72/80),对LDL-C的有效率86.0%(37/43),对TG的有效率71.4%(35/49),HDL-C的有效率为69.8%(30/43)。结论:洛伐他汀降脂疗效显著,尤其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龄老人有氧运动与血脂及尿酸的关系。方法:选择军队某干休所(83±4)岁高龄老人53例,均未服调脂药物,按照有氧运动频率分为高运动组18例(A组)和低运动组35例(B组)。A组参加有氧运动锻炼〉2年,每次〉30min。B组参加有氧运动锻炼〈2年,每次〈30min。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比较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A组TG、TC、LDL-C及UA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HDL-C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发现高脂血症1例,占5.6%;B组11例,占3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发现高尿酸血症1例,占5.6%;B组5例,占14.3%。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高龄老人的血脂及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空勤人员血脂异常的特点,为各级卫生机构制定针对性的血脂异常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同年龄段7195名地方普通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4377名空勤人员的血脂异常的情况.结果 空勤组的平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空勤组TC升高、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和Non-HDL-C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回归分析显示,LDL-C升高与高血压前期、HDL-C降低与空腹血糖受损无显著相关性;其余血脂异常各组分与体质量指数升高、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受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显著相关(P<0.015).结论 相对于地方普通人群,空勤人员血脂异常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Non-HDL-C升高.各级卫生机构需提高空勤人员血脂异常防控意识,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MD)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T2MD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B组)和健康人群50例(C组),观察分析三组人员的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组(P<0.05);A组患者的FBG、TC、TG、LDL-C指标方面均显著高于B组,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会加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为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质量,加强锻炼,并做到定期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脑力工作者的代谢综合征(MS)发病率和hs-CRP水平变化情况,探讨hs-CRP在MS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50例(男2345例,女705例)从事管理、科研的脑力工作者进行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糖耐量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调查和检测。MS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结果3050例调查人群中有942例(31.00%)MS患者,男707例(30%),女235例(33.3%)。对应于具有MS组分0、1、2、≥3个的人群,其中男性hs-CRP水平中位数为1.22mg/L、1.47mg/L、1.94mg/L、2.50mg/L,女0.84mg/L、1.03mg/L、1.56mg/L、2.87mg/L,CRP水平随MS组分的增加明显升高(P〈0.001)。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hs-CR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为BMI、HDL-C、年龄、TC、LDL-C、2hPG(R=01351,R^2=0.123,P〈0.05);女性hs—CR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为BMI、TG、年龄、FBG、TC、HDL—C(R=0.525,R^2=0.276,P〈0.05)。结论北京地区的脑力工作者MS患病率明显高于我国平均水平。随MS异常组分数的增加。hs—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hs—CRP是MS发病机制的一部分,是MS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而控制体重、有效干预糖、脂代谢紊乱是降低hs—CRP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