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丹 《航空航天医药》2002,13(2):103-103
郝万祥 ,男 ,37岁 ,住院号 2 6 976 9,以“发烧一个月”为主诉收入院。该患者于一个月前无诱因低热 ,体温波动在37 6~ 37 8℃之间 ,以下午明显。乏力 ,无盗汗无咳嗽咳痰及咳血 ,自服红霉素以及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病毒灵等药物无缓解。入院前三天 ,高热 ,体温 39 6℃。在门诊静滴青霉素、利复星等药物未见好转 ,来诊。入院时查体 ;体温39 6℃ ,热病容 ,睑结膜无苍白 ,耳前耳后、颌下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 ,直径约 0 .5~ 2 .0cm ,表面光滑 ,活动性好 ,有触痛。余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后化验检查 :血常规WBC2 .4× 10 9/…  相似文献   

2.
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近几年才认识的一种疾病。临床相对罕见。如临床警惕性不高,常常易于导致误诊,延误病情,给患者增加痛苦及经济负担。本院自2009年以来共诊治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主因畏寒、高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5d入院。患者于2004年2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体温在38℃左右,自服感冒冲剂等药,症状好转不明显。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胸片及肺部CT等结果均未见异常。3月初症状加重,出现高热、干咳,体温最高达40℃,同时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查体:急性面容,神清,咽部稍红,扁桃体不大,无脓点;双侧颈部有6~7个淋巴结肿大,分布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前后,最大花生米大小,有压痛,可活动,其余均黄豆大小,其他部位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心脏、腹部查体结果阴性。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儿,女性,13岁。因发热、咳嗽、颏下淋巴结肿大9天入院。患儿9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呈弛张热,最高达39.9℃。查体:体温38.4℃,脉搏84/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5/10.5kPa。心肺未发现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脊柱无异常。专科:颏下区可触及2.5cm×2.0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7岁。因“间断性发热20余天”于2007—06—01入院。05—08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在当地诊所治疗4d(具体不详),疗效欠佳。以“扁桃体炎、颌下淋巴结炎”在他院住院,先后给予静点“青霉素、清开灵、喜炎平、先锋霉素”等治疗,体温在37.8℃~39℃之间。05—21查肺炎支原体阳性,改静点“阿奇霉素”2d,停4d,共3个疗程,患儿一直间断发热,遂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6.
病人,女,70岁。约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黄色脓痰,无发热、气促等不适,未就诊。1周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一鸡蛋大小肿物,无疼痛,无消瘦、盗汗、乏力,无低热及其他不适,饮食、精神、睡眠可。曾就诊我院门诊,胸片示间质性肺炎,未治疗。近3d咳嗽减轻,为进一步明确左颈部肿物性质而入院,入院后行颌下CT扫描提示左颈部肿块为肿大淋巴结。在体:意识清,左侧耳根下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肿大淋巴结,质中,固定,无压痛,右耳根可触及土豆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固定,无压痛,右侧胸锁乳突肌外缘可触花生米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活动度可,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乳房对称,未扪及明显包块。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鸣音。辅助检查:ECG正常。血常规示HGB103.0g/L,N0.84;FIB4.94g/L;ESR85.00mm/h;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CRP21.0mg/L;尿常规示:WBC10-15个/HP,余正常。初步诊断:恶性淋巴瘤、间质性肺炎。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抗感染、氨茶碱解痉平喘、地塞米松抗炎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并行左颈部肿物细针穿刺活检,3d后双颈部肿物明显缩小,术后病理回报证实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7.
坏死性淋巴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开林  张艳文 《人民军医》2001,44(10):614-614
坏死性淋巴结炎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最早由日本Kihuchi等于 1972年描述 ,故又称Kihuchi淋巴结炎 ,其临床和组织学表现较为特殊 ,介绍如下。1 临床表现本症好发于青少年 ( <3 0岁占 80 % )和妇女。好发部位最常见为颈部淋巴结 ,其次是耳前、腋下、腹股沟及肠系膜淋巴结。少数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轻、中度肿大伴压痛。偶尔可见多个淋巴结融合成 5~ 6cm大小的包块。患者可持续高热或低热不退 ,似流感样上呼吸道症状 ,少数有呕吐、恶心、夜汗、肝脾大等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 :半数以上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坏死性淋巴结炎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光荣  程相铎 《人民军医》1999,42(11):653-653
坏死性淋巴结炎以发热伴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常与结核病、淋巴瘤等相混淆,临床比较少见,国内报道不多。198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坏死性淋巴结炎1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14~57岁,平均31岁。主要表现:有前驱症状5例,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发热10例,由中等度发热至高热,热程多为1周至数周,其中间断发热长达3年1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0例,淋巴结以颈部、锁骨上、耳后多见,也可见于腋下、腹股沟等处,常为多发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有轻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部分可互相融合,大小不等,大者直…  相似文献   

9.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称菊池(Kiku-chi)病,为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淋巴结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及组织学形态都易与恶性淋巴瘤混淆。回顾近10年来我院临床活检资料,符合HNL者共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由Kikuchi和Fujimoto等于1972年在日本最先报道,故本病又称Kikuchi—Fujimoto综合征。本病多数情况下为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例可以反复发作,多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导致死亡。部分病例可以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我院最近收治l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涎石病误诊为颌下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勇 《临床军医杂志》2003,31(1):123-123
病人 ,男 ,2 2岁。 3d前偶感左侧颌下部位微痛 ,并触及一蚕豆大小肿物 ,进食吞咽时疼痛加剧。既往有类似病史 ,均诊为“颌下淋巴结肿大”并予以抗生素治疗 ,疗效尚可。查体 :左下颌角内侧可触及约 3cm× 2 .5cm大小肿块 ,质地较硬 ,边界清楚 ,活动度不大 ,轻微压痛 ,皮肤表现颜色正常 ,咽后壁略红。结合患者自述 ,遂诊为“左侧颌下淋巴结炎” ,予以青霉素钠 6 0 0万U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1d后 ,患者述疼痛加剧 ,未予详查 ,换用氧氟沙星 0 .2 g静脉点滴 ,每日 2次。 3d后 ,患者述口腔底部粘膜近舌尖左侧有一白色膜状物。再做专科检…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32岁。发热2周入院。于2周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0~40.0℃,伴发冷、头痛及全身关节肌肉酸困无力。曾在院外口服利君沙,静点病毒唑2周无效。体检:T38.5℃,P70/min,R18/min,BP105/7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瘀斑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和扁桃体稍充血。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未及,脾大,肋下约2.0cm,质中等硬,诸关节无红肿,神经系统(-)。化验:WBC2.2×109/L,N0.56,L0.44。嗜…  相似文献   

1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良性组织细胞增生型淋巴结病,好发于30岁以下青年,在儿科较为少见。2000—06~2008—06我院儿科共收治12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副驾驶,因反复出现37.5℃左右低热,口腔溃疡,干咳,而至某医院诊治,经消炎及对症治疗好转。2个月后复发,体温最高38.5℃,伴明显消瘦,精神差。同时伴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怀疑淋巴瘤或坏死性淋巴结炎而收住院。  相似文献   

15.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972年由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与Fujimoto描述,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独立的非肿瘤性疾病。其组织学形态比较复杂,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或其它疾病,文献报道约有40%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我们在外检病例中遇到13例,现就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我院1990~2000年门诊或住院病人,经淋巴结活检证实为MNL者13例,均为汉族。其中女性9人,男性4人,男∶女=1∶2.25,年龄3~35岁,平均17.2岁。1.2 临床情况:13例HNL中,以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者11例,…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 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 itis,HNL)是一种少见的呈特殊临床病理过程的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由日本学者K ikuch i和Fu jimoto于1972年首先报道,故又称K ikuch i病或K ikuch i-Fu jimoto病(KFD)。HNL以发热、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受累最多见,累及深部淋巴结者罕见。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多见于日本、中国等东南亚国家,欧美少见。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1病例报告患者为男性,37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CT、超声)、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12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5例)均出现浅表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左侧颌面部肿痛、流脓10天就诊。患者于10天前左侧面部出现绿豆大小红色结节,后结节逐渐扩大,在当地小诊所给予中草药膏外敷和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未见好转,局部肿痛加剧,并迅速蔓延至半侧颌面部,遂至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专科检查:左侧颌面部皮肤暗褐色,呈弥漫性、广泛性肿胀,并明显向外膨隆,厚约5cm,发硬,上下眼睑肿胀严重。颧部皮肤破溃口2cm×3cm大小,有黄色脓液流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7.65×10^9/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0例患者的CT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4~75岁,中位年龄26岁,9例行颈部CT平扫,其中5例同时行颈部增强扫描,1例直接行颈部增强扫描.结果 10例均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受累,共检出受累淋巴结127枚,以Ⅱ~Ⅴ区为主.受累淋巴结长径0.5~3.6 cm,平均1.3 cm.CT平扫示受累淋巴结密度均匀者108枚,不均匀者8枚,CT增强扫描示受累淋巴结均匀强化79枚,不均匀强化27枚,110枚受累淋巴结边缘不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 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CT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需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相鉴别,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3岁,发现右耳下区肿物1个月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发现右耳下区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物,自觉有酸胀感,触之无疼痛感,体温正常,未做任何治疗。专科检查:右耳下腮腺下极可触及一1cm×1cm大小的肿物,质地硬,表而光滑,活动度欠佳,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超声检查:有腮腺表面及腮腺内可见3个圆形无回声区,最大者约1cm×1cm,最小昔约0.6cm×0.6cm,边界清楚,后方回声略增强,余腺体回声均匀,病灶内无血流信号(见图1)。超声提示为腮腺囊肿(未排除其他病变),建议活检。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内慢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