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类癌术后肺脑转移1例报告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辛永祥,崔玉清,翟卫东,王春明患者女,47岁。1993年3月9日行食管大部切除、胃与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已浸润食管肌层、累及心包,肿瘤约7×4×3cm大小,食管旁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食...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7-06~2002-06应用常州产WGW-A型弯管吻合器行食管床内超胸顶胃食管吻合术7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72例。男51例,女21例。年龄26~78岁,平均51.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中上段癌。术后病理:鳞状细胞癌68例,腺癌4例,食管残端未查见残留癌。1.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经左胸后外侧5肋间入胸,显露不满意者切断上或/和下后肋。游离食管及肿瘤,食管游离至胸顶上缘3cm;切开膈肌,游离胃大小弯侧网膜,保护血管弓;在…  相似文献   

3.
李保庆  王其彰 《河北医药》1994,16(4):196-198
对259例贲门失弛症行Heller手术(食管粘膜外肌层切开术)2%例(同行幽门成形术68例,膈肌的成形及His角成形各2例,胃底折叠10例),2例并发食管癌行食管胃吻合术,贲门成形及转流术各1例。经胸入路155例,经腹104例。肌层切开长度平均8.0cm(食管上6.0cm,胃上2.0cm)。术中粘膜破裂74例,丝线缝合加复盖物,均未发生瘘。术后并发食管疾1例,治愈出院。食管测压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成人应与贲门癌,儿童应与食管狭窄相鉴别。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7例并发食管癌,其中4例在Heller术后1~18年癌变。随访1月~20年优良好转率94.9%(246/259)。  相似文献   

4.
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74例体会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赵仁昌,张聪,周毅民,魏喜贵,程书栋,王波,王建文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很难避免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为此1988年4月至1991年7月间,我们采用邵令方[1]介绍的“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法”共74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4例中,年龄37~71岁,平均56岁;男性51例,女性23例;其中食管癌31例;贲门癌43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27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7例。手术方法:①74例均经左侧进胸,常规切除肿瘤食管后,距食管近侧断端3cm处完成吻合口后壁之食管一胃浆肌层三针间断缝合。按食管口径之大小切开胃壁,准备行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见图1)。②在吻合口周围作前、后、左、右相对称的四针食管胃全层缝合,除吻合口前壁的一针缝线暂不打结外,其余均打结作为牵引线(见图2)。③经贲门切口或胃小弯侧切口将上述四针牵引线用血管钳拉入胃内,吻合口即随之进入胃腔,部分拉至贲门切口之外(见图3)。④分别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牵引线,并结扎吻合口前壁之一针缝线,使吻合口张开呈四方形(见图4)。⑤在四条牵引线之间行食管胃全层间断吻合,间距约  相似文献   

5.
曹允友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71-971
我院自1994年~2001年应用上海产GI—I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30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5例 ,女5例。年龄40~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吞咽困难。术前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食管镜检查 ,确诊为食管上段癌14例 ,食管中段癌16例。肿瘤上缘距门齿24~28cm ,肿瘤长度4~6cm ,均使用28号吻合器行胃食管超胸顶吻合。1 2手术方法 :取左胸后外侧切口 ,第六肋床进胸。游离肿瘤确定能够切除后 ,切开膈肌常规游离胃大小弯 ,在贲门部切断食管 ,向上游离…  相似文献   

6.
张力键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23-124,126
目的加强对膈疝的临床X线和CT征象的认识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或临床胃镜证实的膈疝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6例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在胸片上分别显示左侧膈肌抬高,膈上方见含气液平面的软组织肿块或纵隔及心影后含气液平面囊腔影;2例胸腹膜裂孔疝显示左侧胸腔内蜂窝状透亮影,与膈肌境界不清;2例胸骨旁裂孔疝显示左侧膈肌明显抬高,其上方可见气液平面。11例钡餐及2例钡灌肠均显示部分胃、小肠或结肠疝入胸腔内。CT检查13例中,11例食管裂孔疝,疝囊均经过膈肌食管裂孔疝入胸腔。11例食管裂孔疝中6例胃底部经食管裂孔疝入胸腔,1例大网膜经食管裂孔疝入胸腔,4例外伤性膈疝。5例超声检查中3例探及胸腔内无回声区,且动态观察短时间内变化较大。结论钡餐(泛影葡胺)或胸部上腹部CT扫描对膈疝的诊断及术前定位有重要价值,胸片及超声检查可作为发现病变及鉴别诊断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4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林凡,林谷珍中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0)为我国多见病,近年我们遇到4例老年GERD误诊,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66~74岁。姿势性烧心感2例,胸骨后痛1例,夜间咳嗽3例,合并便秘...  相似文献   

8.
我院经X线诊断外伤性膈肌破裂1例 ,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 1一般情况 :患者女 ,31岁。被匕首刺伤左胸背部 ,拔出匕首 ,当即发现伤口流血不止 ,自感伤区疼痛 ,心悸 ,呼吸困难。用布料包扎伤口后送往医院。查体 :生命征平稳 ,左侧腋后线7、8肋间处见长约2cm横行刀口 ,深度不详 ,少量渗血。伤后3小时摄X线片提示 :左膈下距膈面约2.5cm处见新月形透亮阴影 ,未见“胃泡气液平面” ,待排腹腔脏器穿孔 ,建议复查。于次日零点 (伤后7小时 )复查胸片 ,左下肺野片状密度增高影 ,左肋膈角变钝 ,膈肌显示不清 ,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  相似文献   

9.
贲门腺癌伴上皮样平滑肌瘤1例456医院(山东济南250031)王云风赵熙惠患者男,73岁。因进食阻挡感、嗳气伴剑突下不适2月余,加重10天入院。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近贲门处约3cm长狭窄区,其上明显扩张;胃底有约1cm×1cm破坏区,贲门角宽且大。诊断...  相似文献   

10.
高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512-2513
食管裂孔疝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的,占膈疝的90%以上。食管裂孔疝患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后主要并发症是吻合口瘘 ,为预防吻合口瘘 ,我们采用了“椭圆形大褥式包埋吻合口”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从1982年10月—2000年12月采用“椭圆形大褥式包埋吻合口”治疗病人1057例。其中男698例 ,女359例 ,年龄38~75岁 ,平均 (58 7±0 4)岁。贲门癌276例 ,下段食管癌339例 ,中段食管癌421例 ,上段食管癌21例。1 2手术方法1 2 1设计构思 :术中用无损伤钳夹闭食管时 ,其横径约为3 5cm。胃壁吻合口需要与食管横径等长 ,约3.5cm。由…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术后膈疝属医源性因素造成的创伤性膈疝,其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作者结合我院近10年收治的17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膈疝,对其发生原因作进一步分析。1临床资料 本组食管贲门癌术后膈疝17例均系在我院行左后外开胸或胸腹联合食管贲门癌术后,1990年元月~1999年12月间在随访过程中被发现收治的病例。男10例,女7例。年龄47~79岁,平均61.2岁,年龄>6岁11例占64.7%。术后发现膈疵时间:<1年10例占58.8%,1~3年4例占23.5%,<3年3例占17.6%。合并糖尿病3例。术后并发肺…  相似文献   

13.
胃咽吻合术     
胃咽吻合术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张俊生,任保元,康秀水,李刚中下咽癌较易误诊,治疗效果差,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近年来,头颈外科主要围绕原发灶切除范围,颈淋巴清扫,缺损修复材料进行探索,以求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院自1983年3月~1991年3月对13例下咽癌及3例喉癌术后复发侵犯下咽部者行全喉、全下咽切除、全食管内翻剥脱、胃代食管、胃与口咽吻合术,现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6岁,平均59.2岁;肿瘤部位:原发灶位于梨状窝6例,环后3例,咽后壁4例,喉癌术后复发侵犯环后2例,侵犯梨状窝1例;病理和病变分期:16例均为鳞状细胞癌。13例下咽癌参照UICC(1987年)分期,T3N2cM01例,T4N0M05例,T4N1M05例,T4N2cM02例。二、治疗方法:16例行全喉全下咽切除,食管非开胸内翻剥脱,用胃从后上纵膈上提行胃与口咽吻合。10例(12侧)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7例行甲状腺单叶切除术。5例术前曾做钴60放射治疗,肿瘤量为40~60GY。并发症:咽瘘3例,腹部伤口裂开3例,胸腔积液1例。三、治疗效果:14例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9年6月,开展食管贲门癌切除,胃与食管吻合方法改进手术50例。吻合方法胃后壁浆肌层与食管肌层间断缝合3针,而后胃后壁与食管后壁及胃前壁与食管前壁全层,用3~0无创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胃前壁浆肌层与食管前壁间断缝合3针。手术结果治疗组无吻合瘘及吻口狭窄,术后2~3周出院,随访2个月至3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对照组20例,用常规吻合方法,术后发生吻合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  相似文献   

15.
食管贲门癌术后膈疝13例分析范定芳(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盐城市224001)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膈疝并不多见,从1984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全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5~60岁。食管中...  相似文献   

16.
GF-Ⅰ型吻合器深埋防止返流性食管炎60例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王春利,张荣生,韩之瑜随着吻合器的日益广泛应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明显减少,但返流性食管炎无明显改善。针对这一并发症,我们从1991年2月至1992年2月,在6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器吻合后行食管、胃深埋套入式方法,预防返流性食管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60岁;病变部位:食管中段癌26例;下段癌16例;贲门癌18例:癌切除后行胸膜顶吻合4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8例,弓下吻合18例;使用26#吻合器42例,28#吻合器17例,31#吻合器1例;随机抽取60例做对照手术方法为非套入法。手术方法:开胸后常规游离食管、胃,切除肿瘤,使用吻合器吻合后,距吻合口下方3cm用胃壁组织与吻合口上方3cm的食管肌层作间断缝合6~8针,把吻合口深埋套入胃内约3cm左右即可。疗效标准及结果:①自觉症状:病人开始进食后,取倒斜坡位(下同),询问有无胸骨后烧灼感及返流现象,套入法无,非套入法有25例。②胃与食管pH值测定:术后第四天,拔除胃管前。先抽取胃液标本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月~2000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406例。其中5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0~74岁。手术方式:2例上段及2例中段食管癌采取右后外侧开胸切除食道癌,经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经食管裂孔及右侧胸腔行左侧胃、食管颈部吻合。1例中段食管癌行左侧开胸切除食管癌,行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1.2 胃排空障碍症状及体征:5例均在停止胃肠减压进食后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症状。胸片检查示胃呈高度扩张,占据大部分胸腔,可见明显气…  相似文献   

18.
GF-Ⅰ型吻合器行食管胃重建术后吻合口及生活质量观察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045000)毛学正,马玉龙,牛清华,李胜敏我所自1986年12月至1992年12月应用沪产GF-Ⅰ型吻合器等系列器械重建食管胃吻合口330例,其中术后2l7例进行了吻合口及生活质量随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54例,女63例;年龄34~72岁,平均56.04岁。食管胸上段癌3例,胸中段癌71例,胸下段癌28例,贲门癌115例。食管胃吻合方法:颈部吻合1例,弓上吻合93例,弓下吻合123例。吻合器型号有26号者27例,28号者190例。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占0.91%,吻合口狭窄1例占0.46%,吻合口出血1例占0.46%。食管造影随访方法:首先用150%W/V的中度稠钡剂吞服,取食管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和头低足高位(斜坡<20°)的三个位置食管片,测量吻合口横径的平均值为吻合口直径(用mm表示)。同时观察钡剂有无返流,从术后1个月开始,每3~6个月来复诊时作随机造影观察,随访率65.7%。按复诊时间顺序排队每位患者的食管片,随机抽取其1份三位片进行评价。见表1。从表中看出,吻合口直径在1l~25mm者占82.02%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16例长乐市医院林伙英,郑年玉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施行胃体、贲门部癌切除术33例,其中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16例,食管胃吻合术10例,食管空肠端侧与空肠侧侧吻合术(Lahey术式)3例,食管空肠Roux-...  相似文献   

20.
朱永刚  田子强 《河北医药》2012,34(22):3489-3489
患者,女,65岁,食管中段癌,行胸腔镜游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术中常规于膈上约5cm处结扎胸导管。手术顺利,术后胸腔引流液平均每天160ml,术后5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10d复查胸片见两侧肺野清晰,肋膈角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