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锰作业工人心电图和血压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为了解锰接触对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本文通过锰矿锰接触工人1 360 人和非接触毒害人员363 人进行心电图及血压测定。结果 心电图异常率接锰组为19-85 % ,高于对照组的11-29 % ( P< 0-01) 。心电图异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及不齐为主,并左室肥大、ST- T 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环境MnO2 浓度呈正相关,r= 0-611 ,并随工龄的增长而增加。血压增高接锰组6-10 % 与对照组2-48 % 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01) ,低血压接锰组10-15 % ,对照组6-61 % ( P< 0-05) 。心电图异常与血压异常两者诊断符合率为17-14 % ( P< 0-01) 有相关关系。结论 过量锰接触可导致作业人员心电图和血压改变。 相似文献
2.
TNT作业工人B超征象分析魏端玲魏伟奇陈汉英陈天金TNT为脂溶性亲肝毒物,肝大系诊断TNT中毒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往主要依靠的触诊判断受体形、体质、病人合作程度及检查者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B超作为一种先进检查手段,其精确度较高,本文报告了233名T... 相似文献
3.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有色金属企业接触粉尘作业工人2015名,分别检测血压和心电图,并进行尘肺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粉尘作业工人随着工龄的增加血压异常率升高(P0.01);接触矽尘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率为17.03%,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率为18.97%。 相似文献
4.
姜民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3):353-353
为了解苯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我们按照职业性苯中毒哨点监测方案,对发制品企业接触苯作业工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和血压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市发制品企业三联机工序接触苯作业工人425名为接触组,其中女性321人,男性104人,年龄18~48岁,平均31岁;工龄1~15年,平均5年;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为1.10。选择性别、年龄、工龄相近不接触苯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一线工人350名为对照组,年龄19~55岁,平均34岁;工龄3~30年,平均11年;吸烟指数为1.12。接触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噪声对人体会产生损害已被肯定 ,为了给劳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与诊断方法1.1 研究对象 按照四川省统一职业病体检要求 ,根据接噪前工人的健康记录档案 ,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影响 ,将某化工厂噪声作业工人严格筛选出 2 44名为研究对象 ,工种为细断、测试、汽机碾压 ,工龄最短为 1个月 ,最长为 37年 ,工人每天工作8h,男工 142人 ,女工 10 2人 ,选择其中接噪量低于 70 d B(A)的10 0名工人作为对照组。1.2 诊断方法 工人在平静状态下测定三次血压后取平均值 ,凡收缩压 >2 2 KPa或 <12 KPa,舒张压 >12 k P… 相似文献
6.
锰作业工人心电图,血压变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锰对工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作业场所空气中MnO_2浓度几何均值为0.13mg/m ̄3(0.10~0.97mg/m ̄3)。接触组心电图异常和舒张压偏低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舒张压均值显著比对照组低(P<0.01);舒张压偏低检出率在不同接锰工龄和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接锰女工舒张压偏低检出率显著比男工高(P<0.05)。表明锰对血管作用明显,且以女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了解兰州市120家噪声危害严重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和心电图状况,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2011年4—12月对兰州市噪声危害企业的785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785人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9.4%,男女性工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噪声工龄>20a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工龄<20a者(P<0.05);心电图异常率为9.9%,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性别及工龄差异(P>0.05)。提示,职业噪声暴露可影响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且工龄越长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硝基氯苯对从业人员肝脏的慢性影响 ,探讨简单灵敏的监测指标 ,我们对接触硝基氯苯的 10 4名工人进行肝脏B超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接触组为某厂直接接触硝基氯苯的作业工人 10 4名 ,;不接触任何毒物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10名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经内科及实验室检查均排除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及其它慢性肝脏疾患。接触组平均年龄 ( 2 7 63± 4 92 )岁 ,平均工龄 ( 9 14± 3 18)年 ,吸烟率为 45 8% ,饮酒率为 3 6 3 % ;对照组平均年龄 ( 2 9 14± 5 2 2 )岁 ,平均工龄 ( 10 3 2± 3 5 8)年 ,吸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矿物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矿业公司机电分厂166名从事矿物性粉尘作业工人,分别进行心电图、血压等检查。结果矿物性粉尘作业人员心电图和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结论矿物性粉尘作业人员应警惕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锰对接触工人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评价锰对接触人工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本文对656名锰作业人工和154名对照人工的心电图和血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作业场志空气中MnO2浓度几何均值为0.13mg/m^3(0.10-0.97mg/m^3),样品超标率38.7%。接触组低舒张压检出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1.3%,P〈0.05),OR值为6.3(95%CI1.5-26.1);其舒张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工人尿中三硝基甲苯及五种代谢物的质谱鉴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TNT对肝脏损伤的机理,搞清尿中代谢物的种类,结构及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工人尿样加酸水解使代谢物游离,用苯提取液做色谱/质谱分析。鉴定出两个-氨基二硝基甲苯(4-A,2-A);两个二氨基-硝基甲苯(2,4-DA,2,6-DA)。又用化学电离源质谱/质谱法鉴定出易分解的羟氨基二硝基甲苯(4-HA)。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某化工厂9名工人尿样。其含量顺序为4-A,4-HA,2-A,2,4-DA,2,6-DA。大多数尿样未检出TNT原形。4-A浓度最大值7.7mg/L,仍低于ILO规定的生物阈限值。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抽样法选取某炸药厂生育期暴露于TNT的职工子女57名,并随机抽取与同龄、同性别、同班级的儿童75为对照人群,做视力检查及视反应时测试。结果表明:在均衡混杂因素的基础上,暴露组和对照组的视力及视反应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暴露组的视力低于对照组,各反应时指标均慢于对照组。提示:父母生育期职业暴露TNT对子代的视力及视反应时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孕鼠在怀孕第6—15天,每日一次灌胃给药,于第20天处死,TNT1/10LD_(50)和1/80LD_(50)两剂量组胚胎毒性表现为胎鼠骨骼系统畸形,并有皮下出血;胎鼠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下降,肝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皆上升;但肝糖元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老人心脏随增龄变化的特点。方法:采集1100例广州老人和540例青壮年静息12导联心电图和48例24h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lndex、RMSSD、PNN50,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人组心肌劳损、心房颤动、早搏非常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窦性心律失常、室内阻滞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除SDNNlndex外,SDNN、SDANN、RMSSD、PNN50均显著低于青壮年组。结论:老年心脏随增龄发生退行性改变,应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老人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科技工作者心电图异常的严重程度与职业、工作强度的关系。方法 对 10 0 0 0名深圳市高科技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员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①工作强度越大 (平均每天工作时间 >8小时 )心电图出现异常人数比率增高。②随着年龄增大 ,血压升高 ,临床心电图异常分类如 :左右室肥厚、左室高电压、ST -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塞 (陈旧性 )、房性及室性早搏等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结论 科技工作者随着年龄增大 ,血压升高、临床心电图异常特别是心室性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TNT致肝损伤大鼠的血清胆红素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TNT染毒大鼠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并检测与胆红素代谢有关的指标和反映肝脏功能的几个常规酶学指标,结果表明,血清胆红素和肝脏ICG(靛青绿)滞留率染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呈剂量一反应关系;血清血红蛋白及血清常规酶学染毒组比无显著高,表明本剂量下TNT未引起明显溶血,认为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TNT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儿童少年血压的轨迹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97名初不则年龄7~14岁儿童进行3年的纵向研究,用追访血压Z值与初测血压Z值的相关系数描述轨迹现象的大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数范围分别是0.30~0.57和0.22~0.41,血压偏高组轨迹现象最明显,初测值重血压持续偏高的影响因素,提示血压偏高且肥胖的儿童成为持续性血压偏高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七城市居民体重指数变动趋势及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北京、上海等七城市35岁以上居民14666人的BMI变化情况、BMI对血压的影响进行随访研究。将基线BMI按<20、20~25、>25kg/m2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和肥胖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性肥胖患病率分别是18.38%与24.5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SBP、D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BMI呈正相关关系。3年随访期间,男女队列分别有45.30%和45.48%的人BMI升高,男性BMI升高了0.21kg/m2,女性升高了0.31kg/m2,人群平均SBP、DBP和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上升,BMI增高人群的平均SBP、DBP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MI恒定和BMI下降人群(P<0.0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40岁以上教职工高血压的患病和血脂、血糖的异常情况,以指导教职工进行日常的自我保健,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方法]检测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FPG),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4.63%和33.8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0,P<0.001)TG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3.34%和14.7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HDL-C、LDL-C和FPG的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30.48%和15.11%;TG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34.29%和20.8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率、TG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教职工;TC和TG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人群高于非高血压人群;TC、HDL-C、LDL-C和FPG的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教职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