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果  李鸣皋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山东医药》2008,48(32):89-90
将血管内皮细胞(VEC)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金钠多 缺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量各组VEC内游离钙离子(Ca2 )浓度.发现单纯缺氧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内Ca2 浓度明显增加(P<0.01);金钠多 缺氧组同单纯缺氧组比较Ca2 浓度显著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缺氧可以导致人大动脉VEC内Ca2 浓度升高,金钠多对缺氧所致的细胞内Ca2 浓度的升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TS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首先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0-8~10-6 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6、24 h)的AngⅡ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产生NO及其eNO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然后比较在10-6mol/L的AngⅡ作用的不同点(0 h点为A组、6 h点为B组)加入不同浓度(10、50 mg/L)TSN,分别检测作用1、6、24 h后内皮细胞的NO生成和eNOS的蛋白质表达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检测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水平的变化.结果 (1)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表达呈顺序下降(P<0.01),表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2)TSN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但尚不能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此作用与TSN的浓度无明显关系(P>0.05).在TSN作用1、6 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AngⅡ可引起主动脉内皮细胞[Ca2+]i显著升高(P<0.01),TSN可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升高(P<0.05).结论 TSN可抑制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以及细胞eNOS蛋白质表达的负性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基础上,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探讨STS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方法以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为模型,用AngⅡ刺激细胞外Ca2+内流,丹参酮ⅡA及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Ver)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Ca2+]i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AngⅡ刺激组[Ca2+]i水平及蛋白核酸合成速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STS能有效地降低由AngⅡ刺激引起的[Ca2+]i增高(P<0.01 vs AngⅡ组),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 vs AngⅡ组).AngⅡ刺激组CaN、PKC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STS及Ver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CaN、PKC活性的增高.结论CaN通路在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起重要作用;STS具有Ca2+阻滞剂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由AngⅡ刺激引起的[Ca2+]i增高,导致CaN活性降低阻滞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靖  李鸣皋  马贵喜  刘玉  蒙果  韩磊  刘昕 《山东医药》2008,48(14):79-80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组、Ang Ⅱ 高、中、低3种浓度的艾司洛尔共5组,用放免法测定Ang Ⅱ在不同时间作用下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艾司洛尔对这种变化的影响.结果 显示,Ang Ⅱ有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6 h最显著;艾司洛尔能明显抑制Ang Ⅱ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中、低浓度艾司洛尔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认为Ang Ⅱ可明显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艾司洛尔可显著降低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缓激肽(BK)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凋亡中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 Ang(1~7)组,HOE-140组和AngⅡ Ang(1~7) HOE-140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VECs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ngⅡ(0.1 μmol/L)孵育细胞24 h后显著增加HUVECs的LDH漏出[(231.5±74.4 vs 76.6±19.4)U/L,P<0.01]、ET-1分泌[(97.6±15.7 vs 48.8±9.3)pg/mL,P<0.01]、ICAM-1表达[0.070±0.001 vs 0.041±0.003,P<0.01]和HUVECs凋亡率[24.8%±0.6%vs 1.4%±0.6%,P<0.01];Ang(1~7)(1 μmol/L)明显抑制了AngⅡ的上述作用,同时还促进HUVECsNO的释放;(2)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HOE-140(1 μmol/L)明显减弱Ang(1~7)对抗AngⅡ的作用(P<0.01);(3)单用Ang(1~7)、HOE-140对HUVECs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1~7)能有效抑制AngⅡ引起的HUVECs的损伤和凋亡,其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BK B2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用Ang Ⅱ处理原代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复制心肌肥大细胞模型;用CaSR激动剂氯化钆(GdCl3),GdCl3+蛋白激酶C(PKC)通路阻断剂(Ro318220)处理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分别作为GdCl3、Ro318220组.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法测定细胞直径,考马斯亮蓝蛋白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来评价细胞肥大的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钙浓度([Ca2+]i;Western blot法检测CaSR和PKC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0.1263±0.0443)比较,Ang Ⅱ组(0.1963±0.0375)和GdCl3组(0.2778±0.0564)CaS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均< 0.05),且GdCl3组明显高于AngⅡ组(P<0.05).②与对照组(222.70±22.09)比较,Ang Ⅱ组(392.16±36.85)和GdCl3组(502.60±44.21)心肌细胞内[Ca2+]i显著增加(P均<0.05);与Ang Ⅱ组比较,GdCl3组[Ca2+]i显著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GdCl3可促进Ang Ⅱ的诱导作用,而Ro318220可抑制GdCl3的作用;④与对照组(0.27±0.07、0.69±0.06、0.87±0.04)比较,Ang Ⅱ组PKCα、PKCε和PKCδ蛋白表达明显增加(0.60±0.16、1.02±0.13、1.20±0.18,P均<0.05),GdCl3组PKCα、PKCε蛋白表达明显增加(0.82±0.16、1.34±0.12,P均<0.05);与Ang Ⅱ组比较,GdCl3组PKCα、PKCε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均< 0.05);与GdCl3组比较,Ro318220组PKCα、PKCε蛋白表达(0.41±0.10、0.85±0.14)明显减少(P均< 0.05).结论 PKC通路参与CaSR激活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及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迁移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Transwell观察Ang Ⅱ诱导AF迁移作用,RT-PCR检测Ang Ⅱ 1型受体(AT1R)mRNA水平.结果 (1)Ang Ⅱ刺激AF迁移呈浓度依赖性,当Ang Ⅱ的浓度为10-7mol/L时,AF迁移数目最大(P<0.01);(2)PPARγ激动剂15D-PJG2和吡格列酮可抑制Ang Ⅱ诱导AF迁移,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10×10-6mol/L时作用最明显(P<0.01);(3)AT1R阻滞剂(氯沙坦)可完全抑制Ang Ⅱ诱导的AF迁移(P<0.01),而AT2R阻滞剂(PD123319)对AF迁移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4)与对照组相比,15D-PJG2和吡格列酮干预组AT1R mRNA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浓度为10×10-6mol/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P<0.01).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抑制Ang Ⅱ诱导的AF迁移,这可能是通过下调AF AT1R mRNA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PTX)3对血管紧张素(Ang)Ⅱ刺激后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血管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以10~(-7) mol/L AngⅡ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s 0、12、24和48 h后,Western印迹检测HUVECs中PTX3蛋白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PTX3 siRNA转染至HUVECs,Western印迹检测其转染效果。将HUV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AngⅡ组(10~(-7)mol/L AngⅡ刺激)、AngⅡ+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后,给予10~(-7) mol/L AngⅡ刺激)和AngⅡ+siPTX3组(转染PTX3 siRNA后,给予10~(-7)mol/L AngⅡ刺激),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AngⅡ刺激时间的延长,PTX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转染PTX3 siRNA后成功下调了AngⅡ引起的PTX3表达。AngⅡ刺激可引起HUVECs增殖减弱,凋亡增强,ET-1和iNOS mRNA表达升高;下调PTX3表达能够减弱AngⅡ引起的HUVECs损伤,促进HUVECs增殖,抑制凋亡,并下调ET-1和iNOS mRNA表达。结论 PTX3在AngⅡ刺激后HUVECs中表达升高,下调其表达可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血压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大鼠血压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Ang (1 7)所致的大鼠血压变化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结果  10 - 7mol kgAngⅡ快速静脉注射射致大鼠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 (DBP)明显升高 (P <0 .0 1) ;而同等浓度的Ang (1 7)引起大鼠SBP明显下降 (P <0 .0 1) ,DBP有下降趋势 ,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CNA主要在VSMC核内分布 ,AngⅡ刺激VSMC后PCNA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 ,Ang (1 7)刺激后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Ang (1 7)具有舒张血管和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提取物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致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及高、中、低3个GBE处理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用含0.5%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Ang Ⅱ组在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基础上含Ang Ⅱ 10-8mol/L,GBE处理组在AngⅡ组基础上分别加GBE 50、100、200 mg/L做为GBE低、中、高组,采用MTT法测定培养细胞增殖能力.并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Akt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Ang Ⅱ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GBE低剂量组外,GBE高、中剂量组A值均明显高于Ang Ⅱ组(P<0.05);Western 印迹法检测各组培养细胞磷酸化Akt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 Ⅱ组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GBE高剂量组磷酸化Akt表达明显高于Ang Ⅱ组(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BE中、低剂量组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Ang Ⅱ组(P<0.05).结论 Ang Ⅱ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可能与其抑制磷酸化Akt表达量有关,GBE可通过上调Akt表达抵抗Ang Ⅱ引起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哆胺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VSMCs,选3~4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药物干预.以未加任何干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为对照组,以10-7 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以不同浓度(0.1 mmol/L、1.0 mmol/L、10.0 mmol/L)吡哆胺预处理作为吡哆胺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吡哆胺对VSMC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实时荧光半定量PCR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 NFκB)P65、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氧化酶P47phox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促进细胞增殖(P<0.01),升高细胞上清液中AGEs浓度(P<0.01),使细胞内ROS生成增多(P<0.01),胞内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相对量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1.0mmol/L和10.0 mmol/L吡哆胺预处理可以逆转AngⅡ作用下的细胞增殖(P<0.01),降低细胞上清液中AGEs 浓度(P<0.01),减少ROS生成(P<0.01),使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mRNA表达下降(P<0.01),且吡哆胺10 mmol/L作用比1 mmol/L更显著(P<0.01).结论:毗哆胺可能通过抑制AGEs的形成、降低胞内ROS水平,减少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表达,从而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Smad泛素调节因子2(Smurf2)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检测Smurf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urf2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murf2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促进I型胶原的表达(P<0.05);ox-LDL呈浓度依赖性促进Smurf2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I型胶原的表达(P<0.05).以AngⅡ(10-5 mol/L)联合不同浓度ox-LDL(20、40及80ms/L)作用大鼠VSMC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Smurf2的表达升高(P<0.05),抑制I型胶原的表达(P<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抑制Smurf2的表达来提高I型胶原的表达;ox-LDL可能通过提高Smurf2的表达抑制Ⅰ型胶原的表达;ox-LDL呈浓度依赖性逆转AngⅡ对Smurf2的抑制作用,同时抑制I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AngⅡ/Ang(1-7)比值的影响.方法 制备复合因素法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2只,缬沙坦组12只.造模成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门静脉压力,并将肝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ACE2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肝匀浆AngⅡ、Ang(1-7)的水平.结果 缬沙坦组门静脉压力(PVP)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CE2表达,AngⅡ、Ang (1-7)水平(P<0.01)及AngⅡ/Ang(1-7)比值(P<0.01)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ACE2表达及Ang(1-7)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AngⅡ无明显变化,AngⅡ/Ang(1-7)比值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可降低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其抗肝纤维化,间接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上调ACE2、Ang(1-7)的水平及降低AngⅡ/Ang(1-7)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1-7)对颈动脉去外膜后内膜和中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13周龄雄性SHR 24只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SHR对照组、Ang(1~7)组(25 μg/kg·h)和Ang(1~7)拮抗剂(Ang 779)组(25 μg/kg·h);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经颈静脉给药2周,鼠尾袖法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管腔横截面积(LA)、内弹力层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层围绕面积(EELA),评价内膜和中膜增生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 1R)蛋白、蛋白激酶C-ζ(PKC-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蛋白表达.结果 Ang (1~7)明显降低SBP(P<0.01),与SHR对照组和Ang 779组去外膜侧颈动脉内膜增生比较,Ang (1~7)明显改善因去外膜后引起的血管内膜增殖(P<0.01).虽然Ang (1~7)未能减少去外膜后颈动脉壁的Ang Ⅱ浓度,但能明显降低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P<0.01)和减少因去外膜后引起的管壁PKC-ζ及ERK1/2蛋白表达(P<0.01).结论 Ang(1~7)可显著抑制SHR去外膜后颈动脉的内膜增生,这一作用可能是其通过下调颈动脉AT 1R和减少PKC-ζ及ERK1/2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索-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并观察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测定4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和9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Ⅱ和CGRP浓度,随后90例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福辛普利组(常规治疗+福辛普利10 mg,1次/d),每组45例.治疗14 d后复测血浆ET-1、AngⅡ和CGRP浓度,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正常对照组和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 Ⅱ明显升高(P<0.01),ET-1和AngⅡ与LVEF呈负相关(r=-0.71,r=0.62,P<0.01),ET-1和AngⅡ呈正相关(r=0.69,P<0.01).治疗14 d后,福辛普利组血浆ET-1和AngⅡ明显下降(P<0.01),CGRP显著升高,(P<0.01),LVEF得到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Ⅱ浓度明显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血浆CGRP显著下降.福辛普利具有降低ET-1和Ang I、升高CGRP并改善LVE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缓激肽(BK)在血管紧张素(1~7)[Ang(1~7)]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差速贴壁法培养的新生大鼠CFs,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和AngⅡ+Ang(1~7)+HOE-140组.以3H胸腺嘧啶掺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AngⅡ10-7mol/L孵育细胞36 h后可明显诱导CFs3H胸腺嘧啶掺入增加,[100%vs 51.8%±1.8%,P<0.01].(2)Ang(1~7)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CFs3H胸腺嘧啶掺入增加,其Ang(1~7)10-6mol/L可使3H胸腺嘧啶掺入下降至57.9%±2.1%(P<0.01).(3)与对照组比,AngⅡ组的NO和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Ang(1~7)10-5mol/L可显著增加NO和cGMP的含量,与AngⅡ组比,分别上升至177.2%±6.9%、242.3%±19.1%(P<0.01).(4)缓激肽β2受体阻断剂HOE-140 10-8mol/L明显减弱了Ang(1~7)抑制CFs增殖和促进CFs释放NO与cGMP的作用,AngⅡ+Ang(1~7)组与AngⅡ+Ang(1~7)+HOE-140组比,57.9%±2.1%、177.2%±6.9%、242.3%±19.1%分别转变为88.9%±4.2%、125.7%±8.2%、162.2%±14.7%(P<0.01).结论Ang(1~7)可能通过与BK相互作用促进NO和cGMP的产生,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CF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Wisar大鼠110随机分为对照组n=30),酒精组(n=50),Captopril组(n=30);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Captopril组在乙醇灌胃2 wk后,加和Captopril8g/(kg·d),日2次灌胃,同时继续乙醇灌胃,共12 wk.应用HE和VG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A、LN含量以及血浆和肝组织内Ang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内Ⅰ、Ⅳ型胶原含量.结果:酒精组血浆Ang Ⅱ水平在8 wk后开始升高,12 Wk时达到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50±170.06 VS 598.20±83.73,P<0.0005).实验4,8,12 wk,肝组织内AngⅡ进程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83.4±197.45 VS 568.2±89.82,1382.5±154.88 VS 570.24±77.63,1504.00±173.12 VS 579.2±87.65,均P<0.0005).Captopril组未见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无纤维奈索形成;而这些改变在酒精组均非常明显.12 wk末,酒精组血清LN和HA与对照组及captopri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9±2.77 VS 22.0±2.31,24.2±1.9;72.5±3.31 VS 54.4±3.15,56.7±3.22,均P<0.05);Ⅰ、Ⅳ型胶原的定位在两组没有明显差别,但在染色强度及染色面积上,Captopril组明显低于酒精组(6.45±0.41,7.01±0.49 VS 17.23±0.62,18.04±0.89,均P<0.0005).结论:酒精性肝纤维化时血浆及肝组织内AngⅡ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aptopril能抑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AngⅡ具有促进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血管紧张素 1 7[Ang ( 1 7) ]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 (ECV30 4 ) ,分为AngⅡ和Ang ( 1 7)刺激组 ,培养基中AngⅡ和Ang ( 1 7)加至终浓度为 5、10、2 5、5 0、10 0nmol/L ,2 4h后测定上清液中的t PA和PAI 1的含量。结果 :内皮细胞在AngⅡ终浓度为 5 0、10 0nmol/L组刺激 2 4h后 ,其分泌的PAI 1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Ang ( 1 7)在同样浓度组却显著降低PAI 1(P <0 .0 5 ) ,AngⅡ和Ang ( 1 7)两组t 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结论 :AngⅡ对内皮细胞株分泌的PAI 1有显著的升高作用 ,而Ang ( 1 7)对PAI 1作用相反。两者对t PA均无显著影响。提示AngⅡ和Ang ( 1 7)对纤溶系统的调节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TS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首先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0-8~10-6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6、24h)的AngⅡ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产生NO及其eNO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然后比较在10-6mol/L的AngⅡ作用的不同点(0h点为A组、6h点为B组)加入不同浓度(10、50mg/L)TSN,分别检测作用1、6、24h后内皮细胞的NO生成和eNOS的蛋白质表达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检测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水平的变化。结果(1)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表达呈顺序下降(P<0·01),表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2)TSN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但尚不能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此作用与TSN的浓度无明显关系(P>0·05)。在TSN作用1、6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AngⅡ可引起主动脉内皮细胞[Ca2 ]i显著升高(P<0·01),TSN可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 ]i升高(P<0·05)。结论TSN可抑制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以及细胞eNOS蛋白质表达的负性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弗林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在高血压中,AngⅡ导致纤维化病变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体外培养大鼠VSMCs,按实验方案给予不同浓度AngⅡ作用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弗林蛋白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用荧光分析法检测各组弗林蛋白酶的活性。本实验共分为5组;对照组、AngⅡ10~(-7)mol/L组、AngⅡ10~(-6)mol/L组、AngⅡ10~(-5)mol/L组、AngⅡ10~(-4)mol/L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ngⅡ组弗林蛋白酶mRNA表达量及活性均明显升高,AngⅡ10~(-5)mol/L组和AngⅡ10~(-4)mol/L组升高更明显,AngⅡ10~(-4)mol/L组达到最大值(P<0.05,P<0.01)。结论 AngⅡ能够促进大鼠VSMCs中弗林蛋白酶的表达,AngⅡ可能通过促进弗林蛋白酶的表达,使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产生增加从而促进纤维化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