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中国不同地理居群鱼腥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黎晓英  魏麟  伍贤进  饶力群 《中草药》2010,41(2):285-288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地理居群鱼腥草药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取分布于我国13个省市的15个不同居群288份鱼腥草样本,进行AFLP分析,POPGENE及MEGA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通过筛选得到10对AFLP引物,扩增得到110条带,其中70.51%条为多态性条带;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10,Nei′s多样性指数H为0.11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186;15个居群遗传距离系数0.008 9~0.181 8;用MEGA软件进行UPMGA聚类分析,15个居群的鱼腥草材料被分为3个大分支。其中峨眉蕺菜最先与其他居群分开,表明它与其他居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他2个大的分支按地域聚在一起。结论我国鱼腥草居群间存在较高多态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张铮  蹇君艳  王喆 《中草药》2016,47(21):3890-3895
目的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秦岭地区6个天然居群的三叶木通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111份三叶木通种质进行AFLP扩增,并评估遗传多样性。结果 AFLP扩增结果共产生221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占59.7%。6个三叶木通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505,基因多态性指数为0.185。在Nei’s遗传距离0.13处,6个天然居群被聚为4个类群。结论陕西秦岭地区三叶木通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居群内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吴志刚  李小侠    范传颖    陶正明 《中国药学杂志》2013,23(9):681-686
 目的评价山药资源的多样性,为山药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山药栽培居群中的21个山药品种为试材,进行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Popgene1.32软件计算遗传参数,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309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9条;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81、Shannon信息指数为(I)0.4416、居群间基因多样性(Ht)为0.2891,阐明了山药居群间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居群内以河南温县薯蓣居群多样性最高,PPB为35.92%,而福建三明(FJSM)和浙江高楼(ZJRG)山薯居群多样性最低(PPB=0%);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658、基因流(Nm)为0.0775,揭示山药居群间遗传变异大于居群内遗传变异;8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498~0.4879,因栽培物种的不同被聚为4类;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可将21个山药品种分别归属到薯蓣、参薯、褐苞薯蓣、山薯种内。结论山药品种呈现较高遗传多样性,4种基原山药种间遗传差异较大,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是鉴别我国山药品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郭宝林  林生  冯毓秀  赵杨景 《中草药》2002,33(12):1113-1116
目的 研究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的道地性问题。方法 选择丹参主要产地样本44个(包括9个居群样本),进行RAPD分析,得到的扩增条带用NTSYS-pc和AMOV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从100多个引物中选择出11个多态性强和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得到129条带;(2)不同居群内多态位点比率为20.9%-55.0%;(3)用UPGMA法得到所有样本的聚类图,可分为6个主要分支组和3个组外个体,其中四川中江居群的5个样本聚为一组,并与其他样本遗传距离较大;(4)按产地分组,遗传差异的80.44%存在于居群内,8.29%来自于组内居群间,11.27%的遗传差异来自于组间。结论 (1)丹参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2)山东和河南的栽培居群栽培种源来自于当地野生居群,尚没有进行人工选择,丹参酮ⅡA等成分的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栽培条件不理想;(3)地区间居群的遗传分化不均衡,四川中江和河北承德居群与其他居群距离较远;(4)丹参的道地性的确定应当依据现代的优质药材评价系统,山东和河南产的丹参也可主为是丹参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5.
卜静  王冬梅  李登武 《中草药》2012,43(9):1824-1828
目的 研究中国不同居群野生玉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我国11个不同居群的野生玉竹样品和1个居群的栽培样品进行ISSR分析,Popgene 32及Ntsyspc-2.1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通过筛选得到10条ISSR引物,扩增得到115条带,其中1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3.38%; Nei's基因多样性(H)为0.432 1±0.084 1,Shannon 信息指数(Ⅰ)为0.619 7±0.100 5,遗传距离(GD)变异为0.128 9~0.496 5;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可将12个居群聚合为两大类.结论 不同产地野生玉竹种间存在较高的多态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野生玉竹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与栽培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药用植物玉竹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地理来源相同的野生居群和栽培居群先行聚合,与其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有关;聚类结果可以部分反映地理分布的特点,为种质资源的鉴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莪术不同种和居群的ISSR-PC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ISSR-PCR标记技术研究不同种及居群莪术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对蓬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共8个居群的37个样本进行ISSR-PCR分析,用POPGEN32软件分析其遗传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5条引物共扩增出65个位点,其中34个位点是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2.3%。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686 4~0.999 7。Nei's基因多样性(H)指数为0.152 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33 8,莪术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低于种间。结论:莪术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而居群内部的分化程度很低。不同居群的莪术与种的特性和地理分布有一定相关性,为莪术的品种鉴定及栽培育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上官琰  赵渤暘  谢晖  汪亚勤  康云  黄建明 《中草药》2018,49(24):5910-5915
目的基于广西地不容转录组序列开发SSR引物,并用于该物种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广西地不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中挖掘SSR位点,采用Oligo 7.0软件设计引物,通过电泳法筛选得到多态性高的SSR引物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从广西地不容转录组20 637条unigene序列中,搜索到6 833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33.11%。基于转录组序列设计50对引物,筛选得到10对多态性高的引物。10对引物在5个居群63个样本中共扩增得到83个条带,有效条带百分率为100%,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889。在物种水平和居群水平上,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725 2和0.613 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576 6和1.220 3,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584 5和0.558 4,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31 2和0.643 5。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46 5,基因流(Nm)为1.456 9。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居群可分为3支系。结论开发的SSR标记适用于广西地不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广西地不容在物种和居群水平上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疆阿魏连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通过ISSR技术对4个新疆阿魏居群共9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3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9条清晰条带,其中8条具多态性,物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7.22%,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221,Neil's基因多态性指数H为0.4313;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7.2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987,Neil's基因多态性指数H为0.414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407。结论:新疆阿魏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结果说明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物种本身特性有关,濒危植物并不一定表现为遗传变异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珠子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忠廉  唐德英  张丽霞  宋美芳  李学兰 《中草药》2011,42(10):2125-2129
目的对分布于我国及缅甸、老挝30个居群的珠子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珠子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种质资源保存及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及缅甸、老挝共30个珠子草居群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3条进行扩增,共扩增得到条带158条,其中共有条带43条,多样性条带11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2.78%,Nei’s基因多样性(H)为0.483 2,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676 0,多态性较高。结论我国珠子草居群大致分为沿海及内陆两大类,个别居群呈现明显的居群特异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云南青阳参居群内、居群间和种子间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云南不同生态环境中青阳参居群间、居群内及不同植株间和同一植株不同双生蓇葖果的不同种子间遗传多样性。结果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比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间有效基因等位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Shannon’s指数(I)分别为1.172、0.105、0.161,居群内最高为1.217、0.121、0.177;种子之间遗传多样性H值为0.095,I值为0.145)高于双生蓇葖果间(H值为0.121,I值为0.182)。结论云南青阳参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进行保护;在云南3个生态环境中,楚雄的青阳参遗传多样性较其他地区丰富,AFLP图谱中也出现与该生态环境相一致的特异条带。  相似文献   

11.
药用金荞麦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野生金荞麦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通过RAPD技术对7个野生金荞麦居群共87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85条清晰条带,其中75条具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8.2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310 3,Shannon多样性指数I=0.563 2,遗传分化指数G_(st)=0.192 4.结论:金荞麦种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APD可以作为研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12.
王晓彤  罗点  陈高  王孝勋  吴思宇  杨丹丹 《中草药》2017,48(19):4051-4056
目的分析不同居群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对叶百部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OPGENE32进行亲缘关系分析,NTSYSpc-2.10E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 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74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74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1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24 4,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14 6,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78 6,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950 2,平均值为0.416 3。结论从分子角度揭示了对叶百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居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将为后续对叶百部引种栽培及根用药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特异生物碱的筛选及其运用于化学分类,以及对叶百部道地药材产区的科学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国内西伯利亚蓼资源的遗传分化程度,为种群分化、物种进化、资源保护和药材品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内4个省份13个采样点采集56份西伯利亚蓼,开发并筛选多态性EST-SSR标记,结合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扩增结果,通过计算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生态分布区域内西伯利亚蓼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开发的45对EST-SSR引物中,38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共扩增出660个条带,其中17对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303条。96对SRAP通用引物中,67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共扩增出1 347个条带,其中58对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 147条。种群遗传距离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蓼种群内和种群间均有遗传分化,分布区域相隔越远,遗传分化程度越高。结论:地理位置隔离、海拔高度均影响了国内西伯利亚蓼种质资源的分布和分化,人类活动可能也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峨眉野连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通过RAPD技术对10个野牛峨眉野连居群共11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4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2条清晰条带,其中98条具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4.2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86 3,Shannon's多样性指数I=0.362 4,遗传分化指数G_(st)=0.230 5,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193 1~0.524 5,0.501 6~0.884 3.结论:峨眉野连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APD可以作为研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15.
川产贝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开强  吴卫  郑有良  代勇  向丽  廖凯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149-2154
目的:为阐明川产贝母资源间亲缘关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川产10个种1变种共19份材料进行分析,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从35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19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3条,占8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69~0.85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4组.第1组包括川贝母、甘肃贝母、长腺贝母和短丝贝母,第Ⅱ组由暗紫贝母和浓蜜贝母组成,槽鳞贝母、浙贝母、瓦布贝母和梭砂贝母聚为第Ⅲ组,湖北贝母单独为第Ⅳ组.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多数川产贝母材料可分别聚在一起.结论:ISSR标记适用于川产贝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药典收载的川贝母药材的4种基原植物种间及其与其他川产贝母属各物种间尚不能仅通过采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此外,ISSR聚类结果同川产贝母资源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琦  杨秀伟  邹磊  傅德贤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206-2211
目的:研究芙蓉菊全草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方法和各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应用各种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单体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确定活性成分。结果:芙蓉菊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两部分分离鉴定了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 (1),东莨菪素(2),艾菊素,粗毛豚草素(3),5,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4),柯伊利素(5),万寿菊黄素-3,6,7-三甲基醚(6),石杉黄素(7),东莨菪苷(8)和槲皮万寿菊素-3,6-二甲醚(9)。其中,化合物2,3,5~7,9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μmol·L-1)值分别为(34.36±2.06),(146.28±12.44),(246.26±8.73),(74.06±3.83),(42.19±5.25),(136.20±25.73),强于同条件下的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50 =(489.25±38.55)μmol·L-1]。化合物1,4,8和艾菊素的IC50值皆大于1 000 μmol·L-1。结论: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7,9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类型属于竞争性抑制作用,它们可能是芙蓉菊防治糖尿病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曹亮  黄艳宁  谢进  彭斯文  徐瑞  朱校奇 《中草药》2017,48(20):4316-4322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籽用栝楼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ITS序列分析对11份籽用栝楼资源30个样本进行遗传特征研究,并分别应用mega 5.0和NTSYS-pc 2.1软件对ITS序列及SRAP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栝楼与双边栝楼ITS序列存在稳定的碱基差异;15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65条,其中多态条带136条,多态率为82.4%,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度为0.18时栝楼与双边栝楼资源分为2大类群,双边栝楼来源的主栽品种遗传相似度较大,在相似度为0.90时分为3个分支。结论籽用瓜蒌来源品种多样,主要来源于双边栝楼,且各地栽培资源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杨玉霞  胡平  夏燕莉  周先建  张美  曹柳  郭俊霞 《中草药》2016,47(11):1943-1949
目的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川明参Chuanmingshen violaceum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不同来源的川明参亲缘关系及其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63份川明参种质资源,利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从分子水平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37对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374条扩增条带,其中有283条呈现多态性,占75.67%。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0.726 7~0.923 9,平均值为0.815 0,整个群体的遗传相似程度差异较大。基于SRAP的聚类分析可将63份材料完全分开,并划分为7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来源于阆中和金堂的材料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结论川明参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SRAP分子标记是评价川明参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牻牛儿苗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23个样品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析,利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并用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8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2条,占7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458 ~0.91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6组.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牻牛儿苗的地理位置、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牻牛儿苗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牻牛儿苗资源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