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造瘘口复发癌的挽救性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频  韩萍 《山东医药》2002,42(6):39-40
喉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为喉切除后较为常见[1、 2].气管口周围肿瘤浸润生长可累及造瘘口周围皮肤及食管等,还可下延至纵隔,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由于下颈部与上纵隔大血管多,故手术难度大.自1997年6月以来,我们对7例喉造瘘口复发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异常体位危重患者气管造口方法的选择进行评价。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临床治疗的前提下,对采用不同气管造口方法的异常体位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将患者分为气管穿刺组(48例)和气管切开组(48例)。气管穿刺组采用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方法,气管切开组采用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方法。统计两组患者重要生命体征和医疗指标情况。结果气管穿刺造口术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损伤小、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对体位要求不高,两组患者气管造口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危重患者处于异常体位时,选择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外科诊治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1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1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年龄30~49岁。病灶位于气管上1/3段7例,其中2例侵及喉,1例侵及环状软骨;气管中、下段各2例。11例患均采取手术治疗,行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5例,其中环状软骨部分切除、气管环状软骨端端吻合1例;气管肿瘤局部刮除术4例;颈段气管及全喉切除气管造口术2例。结果 11例患无手术死亡,术后均痊愈出院,远期并发症有气管造口狭窄1例,复发1例。结论 对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应力争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47岁。2a前曾行喉次全切除术,诊断为喉癌T2N2M2。住院26d出院,颈部伤口愈合好,经口进食顺利,不能发音,随即行局部放疗2a。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堵管后呼吸不畅,咳痰增多,伴造口处疼痛及双侧颞部疼痛,时有痰中带血,呈暗红色,故于2004年12月13日再次人我院。完善各项检查,12月17日行全喉切除术+胸大肌皮瓣术。术中见原气管造口处向下累及4个气管环,表面不平,色微灰白,喉部及喉上部分未受累。自下向上小心游离喉及切断的部分气管环,再自舌骨水平(包括舌骨)向下游离下咽及喉头,至喉体及切断的颈段气管环完整切除。于胸骨向右5c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癌的误诊常见原因和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方法,降低误诊率。方法对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气管癌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气管癌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晚期表现为气喘、气短、胸闷等症状。有10例患者胸部X线片表现异常,但均为由气管内肿瘤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认识不足及影像学检查不全面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是原发性气管癌的主要误诊疾病。结论原发性气管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原发病变难以在X线胸片上发现。胸部CT可准确反映病变的部位和生长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但能够准确发现气管内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而且能够活检、刷检取得组织学依据。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积极进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临床相结合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喉切除术是晚期喉癌最基本、最安全的手术方式。全喉切除后气管狭窄的发生率为22%-42%,临床上通常是让患者佩戴金属套管防止气管狭窄。2006年8月-2009年7月,我们在全喉切除术中实施X形切口气管造瘘,有效避免了气管狭窄,且患者不需佩戴金属套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是原发于气管的上皮性癌,据国外文献报道,TACC在原发性气管肿瘤中约占18%~40%[1,2]。TACC起源于气管黏液腺上皮,其好发于气管后壁软骨与膜连接部,这是与膜部的黏液腺丰富有关。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但其预后不佳。一、临床表现TACC发病率较低,因此,目前国内外尚无大宗病例报道。回顾既往文献报道,TACC发病无明显性别倾向,男女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异,发病平均年龄40~59岁。  相似文献   

9.
10.
<正>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发病率较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1])。外科手术切除并气管重建是治疗气管肿瘤的主要手段。气管肿瘤切除、气管重建术的麻醉管理非常复杂,需要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而对麻醉方案的制订也应因病、因人而异,并且应充分估计气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瘤体的  相似文献   

11.
12.
张桂敏 《山东医药》1997,37(10):54-54
原发性气管癌14例临床分析文登中心医院(264400)张桂敏原发性气管癌比较少见,占同期肺部肿瘤的3.7%,因其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故易误诊。1984~1991年,我院收治气管癌患者14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4例中,男、女各7例;年...  相似文献   

13.
刘红兵  刘月辉 《山东医药》2010,50(18):97-98
目的探讨无需气管切开的喉软骨窗式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早期喉癌患者(声门上型2例,声门型22例),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软骨窗式喉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2~3 d恢复经口饮食,发音清晰;1例术后第2天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7例出现颈胸部皮下气肿,经加压包扎或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出院前均消失,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3 a,1例肺转移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无需气管切开的喉软骨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喉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气管支气管转移癌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i C  Huang Y  Li Q  Xu H  Yao XP  Liu ZL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06-809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转移癌(EE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支气管镜及病理明确诊断的EEM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分期、病灶数目与分布、治疗及其预后。结果(1)EEM的原发肿瘤以乳腺癌(17.7%)、结肠癌(17.7%)、食管癌(14.5%)多见。(2)咳嗽(83.9%)、咯血(61.3%)、气急(46,8%)、胸痛(29.0%)、发热(17.7%)为其常见症状。54例(87.1%)患者胸部x线有异常表现,62例(100%)患者胸部CT有异常表现。(3)支气管镜检查发现,62例患者有76个腔内病灶,其中气管内病灶19个,右侧支气管病灶31个,左侧支气管病灶26个。Kiryu分型,Ⅰ型病灶22个(28.9%),Ⅱ型18个(23.7%),Ⅲ型11个(14.5%),Ⅳ型25个(32.9%),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2例患者中死亡54例(87.1%),中位生存时间9.8个月。Ⅰ型中位生存时间7.0个月,Ⅱ型6.0个月,Ⅲ型10.0个月,Ⅳ型16.5个月,Ⅳ型与其他3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EEM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病灶是否手术、EEM病灶数及发现EEM后是否进行治疗相关。结论EEM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的任何部位,支气管镜检查能明确诊断;虽有长期存活的病例,但EEM的预后较差,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气管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少见 ,约占同期恶性肿瘤的 0 .0 5 % ,但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1 971年 3月~2 0 0 0年 5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 2 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7例 ,女 8例 ;年龄 1 9~ 67岁 ,平均 47.7岁。临床表现为干咳 2 1例 ,血痰 1 3例 ,声音嘶哑和窒息各 1例 ;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1例。影像学检查示肿瘤位于气管上段 (第 1~ 7软骨环 ) 5例 ,中段 (第 8~ 1 4软骨环 ) 7例 ,下段 (第 1 4软骨环以下 ) 1 3例。病变长度为 0 .7~ 3.8cm,平均2 .6cm。组织学检查鳞癌 9例 ,腺癌 4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隆突癌的临床及纤支镜诊断的镜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7例原发性气管隆突癌的临床及纤支镜检查资料.结果 17例原发性气管隆突癌占同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2.78%,男性12例,女性5例,40岁以上14例,40岁以下3例,气管癌13例,隆突癌4例,鳞癌12例,腺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未定型癌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结论 原发性气管隆突癌相对少见,主要以男性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鳞癌多见,早期不易发现病灶,易于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原发性气管癌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收治原发性气管癌11例,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故就其误诊原因提出诊断线索,强调凡可疑病例应及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腹膜外结肠造口与腹膜内结肠造口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确定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最为合适的造口方式。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LAPR腹膜外造口与腹膜内造口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评分>5分的研究纳入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采用Jadad量表评估。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相关结局指标,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9篇临床对照研究,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210例患者。其中腹膜外造口组594例,腹膜内造口组6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腹膜内造口相比,腹腔镜腹膜外造口组造口旁疝发生率(OR=0.14,95%CI:0.08~0.25;P<0.00001),造口脱垂发生率(OR=0.15,95%CI:0.06~0.37;P<0.0001),造口回缩发生率(OR=0.24,95%CI:0.09~0.63;P=0.004)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MD=-0.82,95%CI:-0.97~-0.68;P<0.0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MD=-0.71,95%CI:-0.88~-0.54;P<0.00001),更容易获得排便感(OR=9.67,95%CI:4.40~21.23;P<0.00001),但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升高(OR=1.81,95%CI:1.13~2.92;P=0.01),而两组造口狭窄发生率(OR=0.62,95%CI:0.25~1.50;P=0.29)、造口感染发生率(OR=0.57,95%CI:0.29~1.12;P=0.10)以及造口时间(MD=-0.94,95%CI:-5.69~3.81;P=0.7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APR腹膜外造口能明显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更容易获得排便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直肠癌LAPR永久性结肠造口首选腹膜外造口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复发癌的声像特征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GC)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及异时癌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GC(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309例患者(318处病灶)的病例资料,先后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复发及异时癌的影响因素。 结果 随访时间6~80个月,中位时间26.6个月,出现13例(4.2%,13/309)复发和8例(2.6%,8/309)异时癌,复发和异时癌总发生率为6.8%(21/3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非治愈性切除(P<0.01,HR=5.73,95%CI:1.75~18.74)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周边黏膜中-重度萎缩(P=0.04,HR=4.87,95%CI:1.10~21.50)是分化型EGC异时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EGC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及异时癌并不多见,但不容忽视。对于非治愈性切除者,须警惕术后复发;而对分化型EGC且术前病灶周边黏膜中-重度萎缩者,须警惕术后异时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