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
肺孢子虫和肺孢子虫肺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正常肺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移植肺的保存、再灌注及术后感染,排斥均可导致PS的改变。外源性补充PS和分析PS组分在肺移植(LTx)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PS的组成、代谢、功能,LTx对PS的影响和PS在LTx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正常肺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移植肺的保存、再灌注及术后感染,排斥声可PS的发迹外源性补充PS和分析PS组分在肺移植(LTx)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就PS的组成、代谢、功能,LTx对PS的影响和PS在LTx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肺孢子虫和肺孢子虫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孢子虫(Pneumocystis)是1909年Chagas 氏首先在豚鼠肺涂片中发现的。1910年 Carini 在大鼠肺中发现同样虫体。1912年 Delano 夫妇在大鼠肺中发现本虫的包囊,定名为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earinii),从人体发现本虫最早的报告是1942年 Van der Meer 等氏在一例先天性心脏缺损的病儿肺中检获,随后在2例成人的肺中查到本虫,但对其病原性尚不了解。至1952年 Vank 和 Jirovec 氏在16例患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死亡的小儿肺泡渗出液中发现卡氏肺孢子虫,确定本虫为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的病原体。由于 P.carinii 的形态和生活史还未完全了解,培养又未成功,故其分类地位属原虫或真菌尚无定论;但大多数学者支持原虫说。Faust(1970) 把 P.car-inii 列为原生动物门、孢子虫亚门、单孢子虫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发现与间质性肺疾病相关的肺高压存在相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种新的药物和肺移植使得治疗方法有了更多选择,但是这些先进疗法的远期疗效和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肺活检和肺灌洗术对肺结节病诊断价值杨永蓁,黄茂,陈俊娣,童光祖本文报告17例肺结节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15例TBLB病理证实为结节病,其阳性率为87.64%,11例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检查,BAL液淋巴细胞为35.45/ml...  相似文献   

8.
病史:患者,女,56岁,于2008年2月初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少量黄痰伴有低热,体温最高37.8℃,出现盗汗现象,活动后胸闷气喘,无胸痛症状。自服感冒药后热退、咳嗽减轻。数天后患者发现少量咯血即在外院就医胸片及胸部CT检查见: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影,纵隔和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多发钙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获肿瘤病理学证据。PPD试验呈阳性,痰多次涂片检查抗酸杆菌(-),考虑肺结核可能,3月起诊断性抗痨治疗(INH,EMB,PZA,RPT)。  相似文献   

9.
肺水通道蛋白与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 ,AQP)是新近发现的一组与水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它的发现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水跨膜转运调节的基本机制 ,目前从哺乳动物中鉴定出 10种水通道蛋白[1] ,其中分布于肺组织的水通道蛋白有 6种 (AQP1、AQP3 、AQP4、AQP5、AQP8、AQP9) [2 ] ,AQP在膜中以四聚体形式存在 ,表达于肺组织的不同部位 ,在肺泡毛细血管间水跨膜转运中发挥作用并参与了某些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AQP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功能、调节及与肺疾病的关系作一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肺支气管囊肿和肺隔离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肺支气管囊肿支气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根据其发生部位,位于纵隔、气管旁、食管旁、隆突附近和肺门的多称为纵隔支气管囊肿,位于肺内称为肺支气管囊肿(肺囊肿)。(一)肺支气管囊肿的胚胎学:肺和支气管的胚胎发生大体可分为三期:即腺状期、管状期和终末肺泡期;于胚胎4周左右发生原始肺芽,分为支气管芽和  相似文献   

11.
双肺移植治疗结核毁损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无锡市胸科医院为1例肺结核导致的双侧毁损肺,经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进行了双肺移植。目前存活已超过4个月,心肺功能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顺财  刘杰 《肝脏》2004,9(4):261-263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和门脉肺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慢性肝病时的两个独特肺部并发症。它们都与门静脉高压相关,但在发病机制上存在明显区别,其治疗和预后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老年肺     
老年肺的功能和形态特点 一、安静时呼吸中枢对CO_2:负荷的反应性 从P0.1及每分通气量梯度的哪一方面来看,即或是老年人也能保持良好。但是,其呼吸方式有很大的年龄差。对老年人来说,只有使吸气时间缩短,呼吸频率加快,才能将每分通气量维持在与青年人相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肺血管炎     
血管炎是指血管炎症过程导致血管的破坏和相应器官的缺血性损伤。虽然任何器官系统皆可因此受损,但肺脏受累最为常见,其原因为:①肺部血管网丰富;②致敏原易经呼吸道进入肺内;③肺内有大量血管活性细胞。与血管炎相关的肺疾病表现不一,可为短暂或持续性浸润、结节或空洞形成。病理表现为坏死、肉芽肿形成及出血。本文着重讨论肺血管炎(PVI)的免疫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  相似文献   

15.
老人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把老年人普遍谁都发生的全部脏器、组织的进行性老化现象称为生理性老化,其特点是随年龄增长不断进行。生理功能减退,原因为内因性,可能受遗传因素支配。它与受环境因素长年作用产生的病理性老化有概念性区别。老年患者的这些变化可并发疾病,此生理性老化发生在呼吸系可引起老人肺。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老人肺的功能及形态学特征为:①安静时,P_(0.1)及每分钟通气量不管那个出现坡度,老年人也可良好地保持呼吸中枢对 CO_2负荷的反应性,但此时的呼吸模式随年龄有相当的差  相似文献   

16.
肺衰老     
老年人发生呼吸系统损伤的可能性增加,因机体衰老导致的年龄相关的先天免疫、后天免疫、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功能和修复功能下降等改变可以促进一些肺病理(感染,呼吸道、肺问质、血管等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肺真菌病     
【真菌的分类】真菌的分类一般重视其生活周期中是否存在有性生殖期,依此可分为接合菌类、子囊菌类、担子菌类、不全菌类等,主要依靠孢子形成器官的形态,来进行识别。另外还有丝状菌(霉)、酵母、子实体(蘑菇)等,这是由看到的形状分型,与分类无关。例如,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是酵母型不全菌类的代表菌,在特  相似文献   

18.
老人肺     
老年人解剖所见,肺炎为死因的首位。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癌、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及肺炎等肺部疾病中,高龄者比青年人发病徐缓,病理表现不一,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对治疗反应低下,预后受其他脏器病理变化的影响。老人肺是呼吸系统进行性的老化现象,随年龄增加而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表现在呼吸中枢的变化,CO_2负荷下降,运动负荷增加。换气应答反应表现为吸气时间缩短,浅而快的呼吸,在呼吸运动中膈肌作用逐渐处于重要地位。应用呼吸描记器表现出肺活量(Vc)、1秒钟强制呼气量(FEV_1)及最大呼气量(Vmax)等换气功能降低,扩散能力下降,而封闭容量(CV)和功能残气量(RV)  相似文献   

19.
肺扫描     
肺扫描就是在输入(静脉注入或吸入)能产生γ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后,用扫描装置测定肺部的放射活性。这是近年来新发展的诊断方法。肺同位素扫描有观察血流情况的灌注扫描,亲肿瘤扫描及气溶扫描等。以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气体如氧~(15)、以同位素氧~(15)标记的二氧化碳、氪~(15)以及较实用的氙~(133)。1962年起又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     
本文探讨了老年肺通气功能低下的问题,由于老年肺形态学的变化,所以肺泡面积和容积都减少。随着增龄动脉血氧分压逐年减少,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均下降。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是由于FEV_1减少,有气流阻塞,与以往认为痰多容易引起感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