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靶控输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迅速、清除快、可控性高、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特别适合靶控输注给药。舒芬太尼是目前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具镇痛效果显著、心血管影响小、麻醉诱导迅速、恢复及时、呼吸抑制轻等特点,持续输注半衰期较短,经靶控输注(TCI)给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两药都可通过TCI用于全麻诱导、维持及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麻醉诱导期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年龄25~6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C、D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的靶效应浓度分别为0.1、0.2、0.3ng/ml。B、C、D组在TCI舒芬太尼达平衡后,TCI丙泊酚。记录舒芬太尼达平衡后1min和丙泊酚效应浓度达1.0、1.5、2.0、2.5、3.0μg/ml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OAA/S评分。结果在单纯输注舒芬太尼期间,BIS和OAA/S评分无明显变化;随丙泊酚浓度升高,患者BIS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相同丙泊酚浓度时,各组间的BIS值无明显差别;丙泊酚浓度为1.0、1.5、2.0μg/ml时,D组的OAA/S评分(4.1±0.3、4.3±0.7、3.1±1.1)明显低于A组(4.1±0.7、3.1±1.3、2.1±1.0,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间输注0.1ng/ml和0.2ng/ml浓度的舒芬太尼不增强丙泊酚的镇静催眠效应,0.3ng/ml的舒芬太尼可以增加丙泊酚的镇静催眠效应。 相似文献
3.
谢永香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11):72-73
颅脑手术的麻醉方法很多,我院于2004年3月份采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的麻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在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 60例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手术开始后行控制性降压,每隔2 min调高舒芬太尼的靶控浓度0.05 ng/mL,直到MAP降至55~70 mmHg,C组不施行控制性降压,维持舒芬太尼的靶控浓度不变.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切开皮肤时(T1)、椎间盘取出时(T2)和苏醒拔气管导管后10 min(T3)观察HR、MAP、尿量、出血量,记录输液量、手术时间,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与C组相比,H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P<0.05),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相比,H组T1时HR减慢、MAP降低,与C组相比,H组T1时HR减慢、MAP降低;在T2时,H组的MAP和HR较C组明显降低;在T3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时点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浓度降低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I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控制性降压,不仅起效快,降压平稳,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手术时间缩短,血压恢复理想,可控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最佳剂量选择。方法选择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36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例,分别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5,1.0,1.5μg/L和丙泊酚0.5~2.0 mg/L,使脑电双频指数(BIS)保持在40~60范围内。劈胸骨后舒芬太尼靶浓度减少1/4。观察3组患者MAP、HR和丙泊酚用量的变化以及丙泊酚Ce改变的次数。结果相对于诱导前(T1),A组患者在劈胸骨时HR和MAP值(T4)显著升高(P〈0.05);相对于A组,C组在插管时(T3)MAP值显著下降(P〈0.05),B组和C组在劈胸骨时HR和MAP值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的丙泊酚用量和丙泊酚Ce改变次数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高浓度舒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浓度≥1.0μg/L)联合丙泊酚用于冠脉搭桥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和丙泊酚Ce改变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arcotrend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5):Narcotrend反馈丙泊酚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靶控组(NS组);舒芬太尼靶控组(S组);Narcotrend反馈丙泊酚麻醉组(N组);对照组(C组)。Narcotrend反馈控制变量定在35。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3μ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0.4 ng/ml,麻醉期维持靶浓度不变。记录诱导前患者清醒状态下(T0)、MOAA/S评分≤1时(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时(T3)、切皮后5 min(T4)、术毕停药(T5)、拔管时(T6)各时间点的HR、MAP;记录丙泊酚的使用剂量、计算丙泊酚单位标准化剂量、患者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Narcotrend反馈调控丙泊酚麻醉与舒芬太尼靶控可产生协同作用,可使MAP更稳定(P=0.028 6);降低丙泊酚总量(P=0.037 9)和丙泊酚单位标准化量(P=0.025 0);缩短苏醒时间(P=0.012 2)与定向力恢复时间(P=0.018 3);但对HR不存在交互效应(P=0.5703)。结论:Narcotrend作为丙泊酚靶控反馈调控变量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是可行的,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使术中血压更平稳,减少丙泊酚使用量,苏醒快,提高麻醉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麻醉诱导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更适合的舒芬太尼浓度,以及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ChildB级,择期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患者30例。麻醉诱导靶控输注舒芬太尼Ce分别为L组(0.6μg/L)和H组(0.8μg/L),达到设定值时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当患者意识消失时将预设丙泊酚血浆浓度调低并使其效应室靶浓度高于意识消失时浓度,同时静脉注射罗库溴胺0.9mg/kg完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记录不同时点观察值。结果诱导时L组患者心率及血压无明显波动。H组舒芬太尼Ce值达到0.8μg/L时,血压比基础值升高4.2%(P〈0.05),3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4例患者出现肌肉僵直(P〈0.05)。两组BIS值在舒芬太尼输注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意识消失时L、H组的丙泊酚Ce值分别为(1.84±0.54)mg/L、(1.32±0.37)mg/L(P〈0.01),丙泊酚用量分别为(62.24±6.03)mg、(39.83±5.64)mg(P〈0.01),BIS值分别为67±11、70±11(P〉0.05)。结论舒芬太尼Ce值为0.6μg/L,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应激反应小,无呼吸抑制及肌肉僵直,相对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舒芬太尼Ce值分别为0.6μg/L、0.8μg/L靶控输注不会引起BIS值显著变化,而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可降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乳腺癌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改变。方法:选择60例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将患者按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入R1(0.2 ng/ml)、R2(0.4 ng/ml)及R3(0.8 ng/ml)组,每组各20例,各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均为3μg/ml。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舒芬太尼靶控达平衡时(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R1及R2组T3及T4时点MAP及HR显著高于T1时点(P〈0.01),R3组T3~T5时点MAP及HR与T1时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R3组BIS值明显低于R1组和R2组(P〈0.05)。结论:血浆靶浓度为0.8 ng/ml的舒芬太尼更有利于维持乳腺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可加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丙泊酚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在无肌松药下诱导重症肌无力患者气管插管所需舒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及两药复合的相互作用。方法拟行经胸骨正中劈开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0例,ASA Ⅰ或Ⅱ级(I型6例,Ⅱa型8例,Ⅱb型20例,Ⅲ型2例,Ⅳ型4例)。按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不同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Cp维持3.5μg/ml不变,B组Cp维持4μg/ml不变;舒芬太尼采用效应室浓度(Ce)靶控输注,按序贯法确定浓度,依次为0.1、0.15、0.23、0.34、0.5ng/ml等比递增,相邻效应室靶浓度之间比例为1.5。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监测诱导时、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序贯法进行诱导,即前1例患者若在置入喉镜、喉麻管及插管时无体动呛咳,则下1例患者接受的药物降低1个浓度;若在任何一个环节患者有体动或呛咳,则下1例患者接受的药物提高1个浓度。结果丙泊酚为3.5μg/ml时,50%患者完成插管时舒芬太尼的浓度为0.23ng/ml,95%可信区间为(0.20~0.27)ng/ml。丙泊酚为4μg/ml时,50%患者完成插管时舒芬太尼的浓度为0.22ng/ml,95%可信区间为(0.17~0.28)ng/ml。结论在不使用肌松药并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气管插管,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为3.5μg/ml和4μg/ml时,舒芬太尼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为0.23ng/ml和0.22ng/ml,两药复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在大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情况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4例择期行大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22例,以血浆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对照组共22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检测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在麻醉诱导及手术期各时点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麻醉恢复期拔管及拔管后10min,各监测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均适合于大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但舒芬太尼麻醉组在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患者不良反应少,适合l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老年人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88例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给药,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单独给药,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所用时间、术中及术毕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占81.25%,良占17.36%,差占1.39%,对照组优占66.67%,良占28.47%,差占4.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36、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率为96.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6.33±6.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8±7.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舒芬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芬尼、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对65岁以上高龄人群血流动力学、意识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80例65岁以上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TCI组。Ⅱ组为对照组。Ⅰ组采用舒芬尼TCI0.3ng/ml,丙泊酚TCI4μg/ml(均为效应室浓度)和卡肌宁诱导与维持麻醉,Ⅱ组采用舒芬尼2μg/kg、丙泊酚2mg/kg和卡肌宁诱导,舒芬尼0.1μg/(kg.min)、丙泊酚0.1mg/(kg.min)和卡肌宁维持麻醉并根据血压、心率调节舒芬尼、丙泊酚用量。手术结束前15min两组停用舒芬尼和丙泊酚。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手术开始后(T4)、手术进行1h(T5)、手术结束停舒芬尼和丙泊酚10min后(T6)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BIS值和两组停止输注丙泊酚至病人清醒的时间。结果:组内比较:(1)血流动力学:两组T1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T0(P〈0.01),T3的SBP均低于T0(P〈0.05),Ⅱ组T4的SBP高于T0(P〈0.05);两组各时点的HR变化无显著差别(P〉0.05)。(2)BIS值:Ⅰ组T1到T5各时点BIS值均明显低于T0(P〈0.01),T6BIS值低于T0(P〈0.05);Ⅱ组T1到T6各时点BIS值均明显低于T0(P〈0.01)。组间比较:(1)血流动力学:Ⅰ组T1的SBP高于Ⅱ组而T4的SBP低于Ⅱ组(P〈0.05)。(2)BIS值:Ⅰ组T6的BIS值高于Ⅱ组(P〈0.05)。(3)苏醒时间:Ⅰ组停丙泊酚至苏醒时间(LR—S)明显短于Ⅱ组(P〈0.01)。结论:舒芬尼、丙泊酚TCI麻醉较传统分次给药和滴注法用于老年人麻醉,在麻醉诱导、术中维持时循环更稳定。术后病人苏醒更快。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麻醉时七氟烷吸入、丙泊酚TCI在喉罩置入时的适宜浓度。方法将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按七氟烷吸入浓度,将S组分为SA组(5%七氟烷)、SB组(7%七氟烷);按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效应室浓度,将P组分为PA组(靶浓度2μg/m L)、PB组(靶浓度3μg/m L)。比较患者诱导前、置入喉罩前即刻、插入LMA后1 min和插入LMA后5 min MAP、HR和Sp O2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PB组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PA组(P〈0.05);SA、SB组在插入喉罩后血压、心率均有所升高,而SB组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SA组。结论建议老年患者麻醉在丙泊酚TCI下置入喉罩,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2μg/m L;在七氟烷吸入诱导下置入喉罩时,七氟烷吸入浓度宜采用8%。 相似文献
15.
杨富贵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1,(6):557-558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小、镇痛效果好的终止早孕的麻醉方法。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项目的早孕妇女90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结果镇痛效果满意,宫颈松弛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结论异丙酚、舒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镇痛效果确切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可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应用电刺激-循环反应反馈调控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电刺激-MAP反应反馈调控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探讨不同手术阶段适宜的舒芬太尼TCI效应室靶浓度.方法20例ASA Ⅰ~Ⅱ级择期额颞部开颅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异丙酚TCI靶控浓度3μg/ml,舒芬太尼TCI靶控浓度0.5ng/ml,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气管插管.术中双通道靶控维持,间断追加维库溴铵.间隔5~10min给予50mA,50Hz,5s强直电刺激,以每次0.05ng/ml的梯度调节舒芬太尼靶控浓度,维持电刺激-MAP升高为刺激前的5%~10%.记录不同麻醉和手术步骤的舒芬太尼效应室计算浓度、术中血流动力学(SBP、DBP、MAP、HR)的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诱导至术前期、开颅期、颅内期和关颅期舒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0.50±0.10)、(0.46±0.10)、(0.28±0.07)、(0.25±0.06)ng/ml;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53、0.48、0.30、0.27ng/ml.麻醉后呼吸恢复时间为(10.5±4.2)min,拔管时间为(13.2±6.2)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5.4±7.4)min,定向力恢复(19.2±6.3)min.结论应用电刺激-MAP反应反馈调控舒芬太尼TCI,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是可行的,术后恢复平稳;诱导至术前期、开颅期、颅内期和关颅期参考靶浓度推荐为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53、0.48、0.30、0.27ng/ml. 相似文献
17.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二异丙酚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靶控输注(TCI)二异丙酚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按美国麻醉标准协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患者16例,随机分为AHHD组和对照组,每组8例,TCI二异丙酚,分析血药浓度。计算样本的百分比预测误差(%PE)和组间个体内中位数预测误差(MDPE)、中位数绝对误差(MDAPE)。结果:两组患者在TCI初期均产生明显的超射。AHHD组和对照组的PE和绝对值PE分别为-5.46%、13.02%和-29.32%、40.84%。AHHD组和对照组中位数MDPE、MDAPE分别为-1.78%、19.40%和28.66%、42.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Marsh参数用于国人实测浓度和预测浓度的差异较大,但在AHHD的条件下,系统预测能力提高,实测浓度和预测浓度的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指标的皮层功能状态以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理剂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心、脑疾患的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Ⅱ、Ⅲ、Ⅳ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0.2μg/kg、0.4μg/kg、0.6μg/kg后,继之以输液泵持续输注丙泊酚使BIS值稳定在45±5,并维持3min后显露声门完成气管内插管。结果:诱导插管后,Ⅰ、Ⅱ组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改变,Ⅲ、Ⅳ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插管刺激使Ⅰ、Ⅱ、Ⅲ组BIS值较插管前明显升高,而Ⅳ组BIS值升高却不明显。结论:丙泊酚与0.4μg/kg、0.6μg/kg的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减弱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且与0.6μg/kg的舒芬太尼还能抑制插管对皮层状态的激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异丙酚组(A组)、舒芬太尼+异丙酚组(B组)和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异丙酚组(C组),每组50例。比较各组异丙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结果三组病人在异丙酚用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在苏醒时间、术毕5minVAS评分,术毕10minVAS评分及离开观察室时间上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