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 1999年~ 2 0 0 2年以来 ,采用自拟桔核汤治疗乳腺增生患者 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均为门诊女性病人 ,末婚 7例 ,已婚 5 3例 ;年龄 2 1~ 5 2岁 ,其中 2 1~ 30岁 13例 ,31~ 35岁 2 4例 ,36~ 4 0岁 15例 ,4 1~ 5 0岁 7例 ,5 0岁以上 1例 ;病程 2~ 6月 15例 ,7~ 12月 31例 ,1~ 3年以上 14例。肿块最大约 4cm× 3 2cm ,最小约 1 0cm×1 0cm ,边界不清 ,无粘连。2 治疗方法本组所有病例全部采用桔核汤化裁治疗。基本方 :桔核 30 g ,王不留行 10g ,白芥子 10 g ,天葵子 10 g ,夏枯草 10g ,丹参 10 g ,续…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为中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健康妇女高1.4~1.5倍。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国内有一定的进展,现报道如下。1 自拟方制中成药易金莉[1]等用乳康散(仙茅、巴戟天、羊藿叶、留行子、柴胡、莪术各2份,浙贝、川贝、生牡蛎、玄参、丹参、北芪各...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从临床报道的诸多文献中概括总结了近年来中药治疗该病的近况,并提出了问题,展望了前景,恳望对本病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的慢性乳腺疾病,在中年妇女中发病率很高.80年代以来,对该病的研究报导日渐增多,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兹就1988年以来有关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各方报导,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HDB)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世界卫生组织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失调所致,表现为机体内黄体酮、孕激素分泌过少,雌激素(特别是雌二醇)相对增多,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发生的增生性病变。现代医学目前对该疾病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对103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珍 《吉林中医药》2005,25(11):38-38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从肝郁、肾虚、痰瘀着手,自拟消乳散结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刮痧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病症。笔者采用刮痧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84例,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其中未婚5人,未育3人;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增生位置在外上象限者占63%,余为其他部位;肿块最大约为5cm×6cm,最小者为0.5cm×0.6cm;病变部位单侧者59例,双侧者25例;边界不清,活动无粘连,伴有月经不调者55例。随机分为刮痧中药组、刮痧组和中药组3组,每组各28例。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标准。①乳房可有胀痛或刺痛,月经…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亦称乳腺纤维囊性病,是妇女乳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乳腺肿块及疼痛为特点。本病的病理形态学种类繁多,有些病理类型与乳癌有关,所以过去多主张以手术治疗。近十年来,国内通过大量临床资料调查回顾,本病与乳癌发生关系不大,目前已趋向于药物治疗为主。1985年以来,我们按中医辨证,用中药“藻甘甲留饮”(自拟方)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42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2岁,以28~40岁青壮年妇女居多。已婚者40例,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26例鲁立宪孟安琪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阳110032)乳腺增生病是妇人良性乳腺病中较为常见病之一。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属中医“乳癖”范畴。其发病多以乳腺肿块伴胀痛为主,病因每于月经周期、情志因素有关,由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  相似文献   

10.
我院妇科门诊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采用自制的消癖 1号、消癖 2号治疗乳腺增生病 12 0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均系妇科门诊患者 ,其中已婚 88例 ,未婚 32例 ;年龄 17~ 4 8岁 ,平均 33.6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单侧乳房发病 2 6例 ,双侧乳房发病 94例。诊断标准为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 ,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钼钯摄片或彩超、红外扫描检查确诊 ,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 ,如经前、青春期及乳痛症。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用药 ,即月经干净至排卵期用消癖1号 (鹿…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1998年2月,我们应用自研中药“乳腺增生丸Ⅱ号”治疗乳腺增生病16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乳腺增生病患者280例,均符合《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0例,年龄在18岁~55岁,平均年龄33.35岁,其中未婚及已婚未生育患者10例,已婚已生育未绝经患者135例,已绝经患者15例。对照组120例,年龄在19岁~55岁。平均年龄32.97岁,其中未婚及已婚未生育患者8例,已婚已生育未绝经患者102例,已绝经患者10例。临床表现均为双侧乳房同时或相继出现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2.
13.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多见于30~50岁妇女,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129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乳腺增生病患者129例,均由B超、红外线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包块、胀痛、刺痛,单侧发病33例,双侧发病9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65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0岁;病程短者1个月,最长者1年.42例双乳胀痛,23例单侧胀痛.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当归、白芍、柴胡、夏枯草各10克,茯苓、白术、橘核、丝瓜络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经治1~2个疗程,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为痊愈,共138例;乳房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为有效,共76例;乳房疼痛不减,肿块未见缩小为无效,共86例。总有效率71.33%。病案举例:李某,女,31岁。1990年4月17日诊。右侧乳房外上方可触及一个圆形、韧硬的肿块,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笔者用阴阳化毒丸及乳科通用丸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2例,女7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0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婉竺 《福建中医药》1994,25(1):17-17,19
  相似文献   

19.
王翠凤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51-451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常见的疾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自拟通络消核饮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根据1979年第2次全国乳腺病会议关于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30例患者均为门诊已婚病人,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确诊。本组病人年龄最小28岁,最大50岁,28~35岁11例,36~45岁15例,46~50岁4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其中1年以内13例,1~5年12例,6年5例。双侧乳房同时发病13例,左侧10例,右侧7例。肿块位于乳房外上象限19例,外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5例,内下象限3例。继发闭经者1例。乳腺肿块大小不等,质韧、活动…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中药治疗此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笔者注意到 ,使用单一的中药内服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故本人在临床上运用中药内服、外贴综合治疗该病 8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 ,已婚 67人 ,未婚 13人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 5 2岁 ,病程最短 2 0天 ,最长发病 6年 ,单侧发病者3 6例 ,双侧发痛者 44例。2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乳腺疾病诊治》(吴祥德、董守仪主编 ) :( 1)患者有周期性的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 ,经前尤甚 ,有少许患者伴上肢及肩背部放射性疾病。 ( 2 )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