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向猫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神经干内注射20%HRP(Toyobo,RZ 3.3)溶液,跨节追踪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内的分布。 1.三叉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内都与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发生全面的联系。其中,眶上神经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侧亚核第Ⅰ~Ⅴ层都有大量的投射,而向吻侧,则标记终末只位于各亚核腹侧的极小范围内。眶下神经在三叉神经感觉核簇中的标记终末分布范围较大,以尾侧亚核的中央部和感觉主核腹侧2/3部的标记终末最为密集。下牙槽神经在尾侧亚核和吻侧亚核的标记终末数量和分布范围最大。 2.含有大量来自额部皮肤和上颌胡须的触觉传入纤维的眶上、眶下神经除向感觉主核投射外,也向其它各亚核特别是尾侧亚核有大量的投射。含有较大量痛觉传入纤维的下牙槽神经不仅向脊束核投射,在感觉主核的投射也是明显的。因而,确证了感觉主核接受触觉,脊束核接受痛温觉传入投射的传统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3.上述三神经都向尾侧亚核内侧相当于脊髄后角第Ⅴ层的区域有明显的投射。结合文献,本文作者支持此第Ⅴ层应归属于尾侧亚核的看法,并推论此区可能有三叉神经传入纤维和其它脑结构来源的纤维的汇聚。  相似文献   

2.
用HRP跨节及逆行追踪的光镜和电镜技术探索了三叉神经(TGN)躯体性传入成分向孤束核(NTS)的间接投射通路。HRP微量注射于闩平面的NTS后,逆行标记细胞出现于与TGN尾侧亚核背外部邻接的脊束内的间质核。同时,此核又是TGN的舌神经和眶下神经初级传入的投射部位。电镜观察发现,HRP标记的舌神经和眶下神经初级传入终末与间质核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较多的突触连接。有部分标记终末与向NTS投射的神经元的逆行标记树突和树突棘在间质核内形成突触连接。另外,本文研究证明,间质核和TGN尾侧亚核浅层的细胞构筑基本相同,且有些间质核的细胞团系由尾侧亚核浅层结构向脊束内突入而形成,故可将两者视为一个统一体。据此,本文作者认为,TGN和NTS之间存在着经间质核中继的两级神经元传入通路,经此通路传入的冲动应属于躯体性质。推测由两级神经元组成的这个通路可能是针刺TGN领域体表穴位调控孤束核内脏机能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教研室既往研究曾发现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不仅接受支配面、口部皮肤和粘膜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眶下神经等三叉神经范围的初级传入 ,还接受舌咽、迷走神经的内脏初级传入。继之又证明 ,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舌神经、眶下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都主要分布在相当于闩水平的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梭形、柱状膨大部分 ,且两者的终末分布区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因此设想 ,此两种传入终末可能汇聚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神经元并与之形成突触联系。为了证实此点 ,本研究将 HRP和神经毒 ricin分别注入于舌咽、迷走神经和眶下神经 ,在电镜下对它们的终末分布状态和联系进行了探索。发现有多数的此两类终末与树突分别构成突触连结 ;还发现一些标记的和溃变的终末共同汇聚于同一间质核神经元 ,其数量分别占标记终末总数的 1.43%和变性终末总数的 6 .5 7%。本文首次在形态学上证明直接来自三叉神经躯体性和来自 、 脑神经内脏性初级传入终末汇聚于间质核神经元形成双重突触连结。推论 ,来源不同的外周躯体性和内脏性传入信息可能藉此汇聚而互相作用实现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本教研室既往研究曾发现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不仅接受支配面、口部皮肤和粘膜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眶下神经等三叉神经范围的初级传入,还接受舌咽、迷走神经的内脏初级传入。继之又证明,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舌神经眶下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都主要分布在相当于闩水平的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梭形、柱状膨大部分,且两者的终末分布区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因此设想,此两种传入终末可能汇聚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神经元并与之形成突触联系。为了证实此点,本研究将HRP和神经毒ricin分别注入于舌咽、迷走神经和眶下神经,在电镜下对它们的终末分布状态和联系进行了探索,发现有多数的此两类终末与树突分别构成突触连结;还发现一些标记的和溃变的终末共同汇聚于同一间质核神经元,其数量分别占标记末总数的1.43%和变性终末总数的6.57%。本文首次在形态学上证明直接来自三叉神经躯体性和来自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入终末汇聚于间质核神经元形成双重突触连结。推率,来源不同的外周躯体性和内脏性传入信息可能 藉此汇聚而互相作用实现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HRP跨节追踪研究法观察了猫的眶上、眶下,下牙槽和舌神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半月节内的定位分布及其对三叉神经感觉复合核内的定位投射。结果表明:发出眶上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的背内侧部,发出下牙槽神经、舌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半月节的腹外侧部,而发出眶下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前二者之间。本文还证实眶上神经投射至三叉神经感觉腹合核的腹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投射至三叉神经感觉复合核的背内侧,而眶下神经投射至上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猫眶回至脑干下行投射的起源和终止部位,分别向眶回前部和后部注射WGA-HRP,追踪在脑干里的顺行标记终末支,结果如下: 1.眶回前部注射,标记终未支见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各亚核、感觉主核、孤束核和臂旁核等,而眶回后部注射,标记终末支多位于中脑中央灰质和臂旁核等。 2.三叉神经感觉核簇由尾侧亚核吻部至感觉主核,于背侧部或背内侧部形成连续柱形标记区,其中吻侧亚核标记最密。孤束核的标记见于闩以上,吻侧部标记密集。臂旁核内的标记在眶回前部注射例多见于其内侧核;在眶回后部注射例,外侧核内标记稍多。中脑中央灰质里的标记区由尾向吻侧,逐渐由背外向腹外转移。 3.各部的标记终末支主要见于注射同侧,对侧标记较少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些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引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眼下神经以及舌咽、速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的立体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在吻尾方向上整体呈连续且中间膨大的桂形佳状结构;投射于此核的各神经的终末量多少、分布区域虽然都不尽相同,但三叉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和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人终末在此梭形结构中段膨大部呈明显的重叠分布。本文结果为内脏传入和面目部躯体使人信息在三叉神经脊柬问质核神经元的汇聚提供了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睦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眶下神经以及舌咽,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  相似文献   

9.
将WGA—HRP溶液注入于猫红核吻侧段,顺行追踪了红核向三叉神经感觉核簇投射的纤维行径及终未分布,发现红核有下行纤维投射于对侧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各亚核。结合作者等既往的研究肯定此投射的起源为对侧红核吻侧2/3段小细胞部背外侧的中、小型细胞群。投射终末以尾侧亚核的深层相当于脊髓背角Ⅳ、Ⅴ、Ⅵ层的地区最为密集,特别是V层最为集中。鉴于此区又是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的投射区,还有三叉神经二级感觉(特别是痛觉)神经元胞体及树突的存在,因而作者等认为此区应属于尾侧亚核的一个部分,而不应将之归属于网状结构。红核向此区的投射可能和三叉初级传入纤维之间或两者与二级感觉神经元之间有汇聚的关系。这种汇聚可能对口面部的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传递产生某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文斌  熊抗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0,16(4):333-336,T006
本文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内源性5-HT终末、Ⅸ、Ⅹ脑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在孤束核内与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分别向臀旁外侧核微量注射四甲基罗丹明,Ⅸ、Ⅹ脑神经干内微量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以免疫荧光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5-HT、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和孤束核内的四甲基罗丹明逆行标记神经元。结果发现,大量罗丹明逆行标记细胞(红色)主要位于注射侧孤束核的内侧、小细胞亚核及连合核。同部位也同时观察到5-HT能阳性终末(蓝色)和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绿色)。两种终末的终扣和膨体紧靠逆行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或与其重叠,这些可能是突触连接部位的接触点。本文结果提示:中枢内的下行性5-HT纤维可能直接作用于孤束核内向臂旁核投射的神经元且通过与内脏神经传入终末在此处的汇聚,而产生新的神经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切断一侧结状神经节近侧端的迷走神经和HRP注入伏核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在电镜水平对孤束核向伏核投射的神经元是否接受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进行了研究。在孤束核内可见下列突触关系:(1)溃变轴突终末与HRP逆标树突形成轴-树突触;(2)无标记正常轴突终末与HRP逆标胞体或树突分别形成轴-体或轴-树突触;(3)HRP顺标轴突终末与无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4)溃变轴突终末与无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由上述结果可知:孤束核向伏核投射的神经元接受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伏核神经元的下行终末与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之间有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2.
HRP标记大白鼠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入延髓后,穿过三叉神经脊束和脊束核的背侧时,发出少量终末纤维交织成网,终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大量纤维形成孤束,主要分布于两侧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及最后区。还有一些纤维束下行于颈髓后角固有核,分布于固有核、胶状质、网状结构和灰质连合。在整个最后区、Cajal连合核、同侧孤束核及迷走神经背核都有丰富的HRP标记的传入纤维的终末分支、终球和途中扣结型末梢。对侧孤束核及迷走神经背核内的末梢较同侧为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鸡舌咽神经传入纤维在中枢的分布。方法 选用10只健康来抗鸡,分离暴露舌咽神经干,在岩神经节处注射4μlCB-HRP,动物存活35小时,灌注固定,取延髓作冰冻连续切片,FMB法呈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鸡舌咽神经传入纤维主要投射到注射侧孤束核闩前部的前中部,部分投身到三叉神经脊束与三叉神经脊束核、楔外侧核及第1、2颈髓脊侧角的背外侧。结论 鸡孤束核闩后部及闩前部的后部仅接受迷走传入投射,闩前部的前部同时接受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的传入投射。  相似文献   

14.
破坏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和将HRP溶液注入于眶上、眶下及下牙槽神经后,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的形态特征。发现溃变终末以电子致密型为主;标记终末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及Ⅱ型。Ⅰ型终末较小,呈半环状,突触后成分较少,终末溃变发生较早;Ⅱ型终末较大,呈贝壳状,突触后成分较多且有形成突触小球的趋势,终末溃变则出现较晚。两种终末内主要含圆型及混合型小泡,多与中小型树突形成非对称型突触。另外,两者均可成为另一含扁平小泡的小型终末的突触后成分,并与之形成对称型轴-轴突触。结合文献中单纤维内注射技术的研究结果,本文推测Ⅰ型终末可能源于传导面口部伤害性刺激的细有髓纤维,而Ⅱ型终末则可能属于传导非伤害性刺激的粗有髓纤维的终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迷走神经向孤束核(NTS)投射纤维的性质及分布特征,本文应用(1)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NTS及结状神经节(NG)内ENK、SP、CGRP和VIP等四种活性物质的存在及分布进行了普查;(2) 用HRP跨越神经节追踪技术探索了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NTS内的投射定位;(3) 用HRP逆行标记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结合切断实验印证了NG内神经元向NTS投射的纤维性质。结果证明:NST内含有此四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连合核及NTS内侧部,即相当于内侧亚核、中间亚核的区域。NTS中段的尾侧及尾段的吻侧阳性纤维和终末密度最高。此四种活性物质以SP样和L-ENK样阳性成分最为密集,VIP样次之,CGRP样密度最低。NG内亦存在含此四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神经元,其中L-ENK样阳性神经元是本文首次发现的,跨节追踪证明的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向NTS的投射部位与这四种性质的纤维扣终末密集区大体上一致。逆行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结果证明NG内存在此四种性质的双重标记细胞。切断一侧NG中枢端发现在术侧NTS内此四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密集区都出现“脱落现象”,说明NG内含此四种活性物质的神经元都向NTS投射。  相似文献   

16.
将HRP注射于猫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观察了该神经感觉核簇各段的标记细胞和标记纤维终末分支;并用ARG法配合观察了Vc向上位各段的投射。核簇上位各段都出现了标记细胞,数量顺序为Vo>Vj>Vp>Vmes。Vo、Vi、Vp中标记细胞多为中、小型,是核簇内下行投射的起源细胞,应属于中间神经元类型。Vmes中主要是假单极样的大细胞,应属于初级感觉神经元。顺向标记的纤维终末分支,散在分布于核簇上位各段,是Vc发出的核内上行投射。它们不仅分布于各段未标记的细胞周围,也分布在一些标记细胞的周围,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直接的往返联系。标记的终末分支出现在各段的数量顺序是Vi>Vp>Vo>Vmes。  相似文献   

17.
骶髓后连合核内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的证明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史娟  张淼丽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3):243-247,T043
近 2 0年来的研究表明 ,骶髓后连合核是接受和中继盆腔脏器初级传入信号的重要内脏感觉核团。通过盆神经传入脊髓的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神经纤维除一部分投射于中间带外侧核区参与排尿反射活动的调控外 ,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投射于骶髓后连合核。本文作者等又曾发现躯体神经 (坐骨神经、阴部神经 )的初级传入粗纤维有一部分经后索投射于后连合核 ,推测这些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可能与内脏传入细纤维汇聚于后连合核神经元并在此进行机能的整合、产生新的神经效应。但是投射于后连合区的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 ,必须在电镜下直接证实。为此 ,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及 HRP标记电镜技术探索了阴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在后连合核区的存在 ,并用 Philips CM-10 0电镜附件 Measuring装置测量了这种纤维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通过计算求得了它们之间的比例 ( A/M值 ) ,藉此取得了科学地辨认并确证粗纤维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层神经元与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突触关系 ,选用 Calbindin D-2 8k和 Parvalbu-min作为标志物 ,采用 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相结合的双重反应技术对 层内的 Calbindin D-2 8k样和 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HRP注入臂旁核后 ,逆标神经元主要位于同侧三叉尾侧亚核 层至 层。Calbindin D-2 8k和 Parvalbumin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主要集中在 层内侧带。电镜下观察 ,此二者的阳性反应产物呈弥散分布 ;两者的阳性终末与 HRP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之间主要形成轴 -树突触 ,偶见轴 -体突触 ;Calbindin D-2 8k样阳性终末与 HRP逆标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的非对称性突触占 83% ,Parvalbumin样阳性终末与 HRP逆标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的对称性突触占 85 %。此外 ,还观察到参与突触小球组成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与 HRP逆标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以上结果提示 :(1)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层的 Calbindin D-2 8k样或 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可通过突触传递机制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向臂旁核投射的神经元进行调控 ,影响外周伤害性信息向上位脑结构的传递 ;(2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向臂旁核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内源性5-HT终末、Ⅸ、X脑神经初级传人终末在孤束核内与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分别向臂旁外侧核微量注射四甲基罗丹明,Ⅸ、X脑神经干内微量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以免疫荧光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5-HT、内脏神经初级传人终末和孤束核内的四甲基罗丹明逆行标记神经元.结果发现,大量罗丹明逆行标记细胞(红色)主要位于注射侧孤束核的的内侧、小细胞亚核及连合核.同部位也同时观察到5-HT能阳性终末(蓝色)和内脏神经初级传人终末(绿色).两种终末的终扣和膨体紧靠逆行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或与其重叠,这些可能是突触连接部位的接触点.本文结果提示中枢内的下行性5-HT纤维可能直接作用于孤束核内向臂旁核投射的神经元且通过与内脏神经传人终末在此处的汇聚,而产生新的神经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