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36例临床诊断为AS骶髂关节炎的患者中,3例CT表现正常,早期病变包括I级和II级共24例,CT表现主要以髂骨面增生破坏为主,多为双侧对称,关节间隙保持正常。中晚期病变包括Ⅲ级和Ⅳ级共10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弥漫性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面呈毛刷状破坏,关节间隙呈不规则狭窄,韧带受累钙化,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呈骨性强直。结论: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准确观察其宽度,判断有无关节强直或部分强直,有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病变,正确分级,对了解病情发展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16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36例,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23例,中度骶髂关节炎15例,重度骶髂关节炎7例;髋关节改变37例;32例HLA-27抗原阳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是诊断强直脊柱炎及其CT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CT扫描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明确诊断,在显示细小病变方面具有高度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黄淑琴  王杰  丁国成 《河北医学》2006,12(8):728-729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HRCT表现。方法:分析50例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HRCT资料。结果:50例中42例有骶髂关节异常表现。包括: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6例;Ⅳ级4例。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高分辨率CT(HRCT)扫描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洪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59-60,62,F0003
目的分析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6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X线、CT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X线诊断分级与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53.33%、36.59%、53.33%、84.62%和90.91%;X线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征象检测率优于CT(P〈0.01);关节软骨及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强直征象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能够确诊骶髂关节中晚期病变,螺旋CT可辅助骶髂关节分级,而疑似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患者应复查螺旋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 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以及多层螺旋C T诊断与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 T 1级、2级病变的临床检出率(26.67%、44.44%)、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软组织肿胀检出率(81.11%、65.56%、36.67%、50%)明显高于X线平片( 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介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43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螺旋CT扫描,对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硬化或吸收、骶髂韧带钙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CT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J43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中,Ⅰ级8例(18.6%),Ⅱ级14例(32.6%),Ⅲ级12例(27.9%),Ⅳ级9例(20.9%)。早期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皮质白线消失,软骨下骨质微小侵蚀、囊变,关节面轻度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进展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局部皮质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改变,软骨下骨质囊状破坏,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增宽。稳定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分级,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蔡磊  谢安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89-90,144
目的比较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①螺旋CT共诊断0级病变4例,I级病变5例,Ⅱ级病变13例,Ⅲ级病变11例,Ⅳ级病变2例。②MRI图像中,35例患者均显示异常,其中I级病变13例,Ⅱ级病变12例,Ⅲ级病变9例,Ⅳ级病变1例。MRI可以清晰显示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髓水肿等病变。③MRI对I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为37.14%,明显高于CT的14.29%,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CT,可用于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4例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于规定时间内分别使用x线平片和螺旋CT对所有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结果(1)在Ⅰ级和Ⅱ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中,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Ⅲ级和Ⅳ级病变的检出,两者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螺旋CT检查出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质增生硬化和软组织肿胀的患者明显多于x线平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和关节强直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多种病变的检查中,多层螺旋CT都显现出了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冯骏 《实用医技杂志》2002,9(6):409-410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和骶髂关节的 CT表现。方法 :收集 48例 (男 43例 ,女 5例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 AS的病例 ,均行 CT扫描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髋部腰部疼痛 42例 ,实验室检查 ESR加快 41例 ,CRP阳性、浓度增高 39例 ,HL A- B2 7阳性 41例。CT表现主要为骶髂关节毛糙、模糊 ,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狭窄。结论 :临床表现和CT扫描对 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R及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及SSD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别进行CR、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的3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36患者中,CR检查明确诊断骨折69处,诊断准确率85.18%;螺旋CT薄层扫描明确诊断总骨折81处,诊断准确率100%;SSD三维重建诊断骨折79处,诊断准确率97.53%。CR与螺旋CT薄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薄扫与SSD重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多角度地显示肋骨骨折,且对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R检查,是肋骨骨折首选的、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腰椎CT表现特点,减少AS的漏诊率,协助临床诊断。方法56例以腰间盘突出复查二次以上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主要观察腰椎椎小关节CT影像改变,8例可疑AS患者行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类风湿因子等项检查,并均行骶髂关节CT对比。结果通过对腰椎CT图像细致分析,56例患者中6例腰间盘轻度突出,2例腰间盘重度突出;发现8例AS,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5例为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且2例腰椎CT椎小关节改变重于骶髂关节。结论AS主要以累及骶髂关节为主.但合并腰间盘突出病人或首诊腰椎CT检查并未引起重视,常常漏诊。本文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腰椎AS影像分析.减少AS的误诊及漏诊,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于复杂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颌面部复杂外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信息。【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显示复杂颌面部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和CT表现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9例临床诊断为As患者的x线平片和CT平扫图像对As骶髂关节病变不同分级的表现特征。结果(1)CT检查对于Ⅰ~Ⅱ级骶髂关节炎的认定优势大于x线;而Ⅲ级和Ⅳ级二者接近。(2)CT检查对于关节面囊状破坏、关节面模糊和关节间隙的改变方面有较高的显示率。结论cT检查能够比x线更早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病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X线与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及15例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6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66例,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30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5例,重度骶髂关节炎17例;髋关节改变37例;72例HLA-27抗原阳性61例。结论:骨盆、骶髂关节正位片及左、右斜位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左、右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而CT扫描在显示细小病变方面更具有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DR、螺旋CT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DR及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对疾病的检出情况及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对0级、Ⅰ级、Ⅱ级病变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24.7%、39.2%,DR检查分别为15.5%、13.4%、25.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关节面侵蚀81例(83.5%),关节面下骨质囊变63例(64.9%),骨质增生硬化65例(67.0%),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1例(21.6%),其比例均明显高于DR组的57例(58.7%)、39例(40.2%)、53例(54.6%)和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较DR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