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会兰 《重庆医学》2007,36(11):1109-1109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心脏功能障碍有效而重要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外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和心脏起搏器工程技术的改进,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有了相应的变化[1].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是以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而使心脏收缩,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人工心脏起搏是以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而使心脏收缩.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无年龄限制.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9年 10月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至今 ,共为 19例患者安装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其中女性 11例 ,男性 8例 ,年龄 4 7- 80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9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例 ,有阿 -斯发作 4例 ,更换起搏器 3例。置入起搏器类型 :VVI 5例 ,AAI 1例 ,DDI 13例。全部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 ,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目前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患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术中操作 ,而且还应重视术前及术后的有效护理[1 3…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心律失常诊疗技术的发展,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也用于治疗快速的心律失常。2005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共行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42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王秀璞  刘春玲  魏蔚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70-3671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它产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一种方法。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的障碍(主要为缓慢的心律失常)。我科自从开展了心脏起搏与导管技术,可在任何时间紧急进行心脏起搏,从2000年至2005年共为60例患者安置了心脏起搏器,成功了60例,其中3例为临时起搏器,57例为永久性起搏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钮秀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17-618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发放人造脉冲,由起搏电极导管将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起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对于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起搏器工作状态及分析,做好体位护理、伤口护理、饮食及排便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006年2月-2007年5月,我院心内科为20例患者安置永久性起搏器,跟踪回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褚艳丽 《当代医学》2009,15(19):79-79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制造工艺水平不断完善,起搏器植入部位,从单腔发展到双腔、多腔及多部位起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信号,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仪器,是一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心脏起搏器自1952年临床首次应用以来,目前已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防治以其安装简单、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的特点,起了重要作用。现对安装埋藏式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障碍性疾病主要方法.而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精心护理则是确保起搏器安全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9~84岁,术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等,临床表现有晕厥、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均在导管室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精心观察护理均未发生感染和电极移位,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如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康波 《当代医学》2010,16(24):108-109
目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术前访视、术前常规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出院指导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了解起搏器的起搏、感知功能。所以,当心脏起搏点功能失常或心脏系统有严重病变时,应用起搏器可以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问题,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56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膈肌痉挛2例,心律失常1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运用西医及中医辨证施护为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措施,不仅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我科自2002年8月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来,共为12例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具有可行性。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病情,对22例该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出院后用药指导、功能锻炼、起搏器功能障碍的自我发现,活动场所的选择及定期复查的要求。结果22例老年患者都顺利接受手术,能正确叙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对患有缓慢心律失常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可得到及时帮助,减少对身体内异物的不适,提高应对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具有可行性。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病情,对22例该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出院后用药指导、功能锻炼、起搏器功能障碍的自我发现,活动场所的选择及定期复查的要求。结果22例老年患者都顺利接受手术,能正确叙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对患有缓慢心律失常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可得到及时帮助,减少对身体内异物的不适,提高应对性。  相似文献   

17.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目前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日趋成熟,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展.虽然人工心脏起搏技术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但其安置方法是一种创伤手术,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性.我科2005~2007年植入永久性起搏器36例,通过系统化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医学生物工程领域中进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已成为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是治疗上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诊断、预防和研究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其产生的一些并发症不仅影响起搏功能,而且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就我院1990~2004年,植入36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中包括更换起搏器76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邵红  车贤达  屈百鸣  吴立萱 《浙江医学》2004,26(4):264-265,278
目的探讨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各种病因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采取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其中29例作为治疗措施,21例为预防措施.结果行治疗性应用的29例中,20例患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后顺利度过危险期,待病因治疗有效、缓慢性心律失常好转后撤除临时起搏;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泵衰竭而死亡2例;接受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7例.预防应用21例中,顺利地行房颤复律、血液透析及外科手术治疗19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例.结论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方法简便,成功率高,起搏电极稳定,在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不但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拯救了许多生命.通过安装永久式人工心脏起搏器678例,通过术前良好准备,术中常规测试起搏器相关心内参数,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