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奕娟 《现代医院》2008,8(8):119-120
目的监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不断完善预防措施。方法对95名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监测,对其职业暴露物品、暴露过程、处理、随访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护士54.7%,医生23.2%,实习生12.6%,工人9.5%。发生针刺伤45.3%,各种液体污染28.4%,手术缝针刺伤10.5%,手术刀伤5.3%,其他器械10.5%。暴露原因:操作者刺伤自己48.4%,被血液或体液暴露粘膜或皮肤28.4%,配合或被其他操作者刺伤11.6%,收集或处置医疗废物8.4%,病人燥动引起4.2%。99%职业暴露者作妥善处理,只有1例发现因职业暴露感染HBV。结论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加强锐器及医疗废物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等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了2005年11月-2008年11月,95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5.79%),其次是医师(16.84%);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造成,锐器类型以输液器针头占首位;致锐器伤操作环节以输液结束拔针与回套或徒手拔针帽时发生率最高;经风险评估,3名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用药,无1名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建立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指出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阐述了今后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口腔科存在多种职业暴露危险,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分析危害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危险因素 1.1物理因素(1)锐器损伤:口腔科常用的诊疗器械有各种型号的车针、高速涡轮钻、根管扩大针、探针、拔髓针等,而这些器械均较锐利,使操作者易受刺伤、割伤、划伤等锐器损伤.(2)噪音:口腔科使用频率较高的器械如高低速手机、洁牙机等产生的噪音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1.2化学因素 (1)汞中毒:口腔填充材料如银汞合金不易被清除,久之汞被蒸发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医务人员长期暴露易导致慢性汞中毒.(2)药物:丁香油酚、樟脑酚液、根管塑化液等口腔科常用的药物均散发出不同的气味,对人体的不同部位如眼、皮肤、呼吸道等产生刺激,甚至可以导致恶心、头晕、皮炎等不良反应.(3)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口腔科常用的消毒剂对人体产生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指出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阐述了今后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6.
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原有的一些关于职业暴露防护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其防护的方式方法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要,加之大剂量抗生素的滥用,所致的细菌、病毒变异而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大,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201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63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8.25%,多集中在20~25岁低年资职工占42.86%,职业暴露科室多见于外科占36.51%,科室以病房居首位占49.21%,主要以锐器刺伤为主占79.37%,拔针、手术缝合和抽血分别占26.98%、17.46%、15.87%),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34例,占53.97%,以乙型肝炎为主(25例),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 通过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教育与培训,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组织职工年度体检及预防接种,能有效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其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现状。方法于2018年1月-12月对本院口腔科及本院附近7所综合医院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问卷调査,收集锐器伤暴露次数、黏膜暴露次数、锐器伤构成情况(注射器针头、钻针、缝合针、刀片、扩大针、探针、玻璃、结扎丝、其他锐器),自动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时间、注射后抗体情况)及职业防护实施情况(洗手、锐器处理、防护用具、暴露后处理)。结果1年内口腔科医生与护士锐器伤暴露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8,P>0.05);医生黏膜暴露次数明显高于护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1,P<0.05)。锐器伤构成在口腔科医生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2,P<0.01);锐器伤构成在口腔科护士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81,P<0.01)。医生钻针、结扎丝引发的锐器伤比例明显高于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184,4.708,均P<0.05);玻璃伤比例明显低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2,P<0.05)。结论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偏高,职业防护措施实施不到位,其中医生职业防护实施水平明显低于护士。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升口腔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AIDS病人以来,至今已20年,近2年AIDS的传播速度呈递增趋势,随着AIDS流行的快速增长,临床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不断增加,医务人员常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在医疗环境中HIV职业暴露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着AIDS的挑战及HIV职业性感染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医务人员应提高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1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1医务人员对HIV/AIDS知识的掌握欠缺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接触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9年全院报告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和职业暴露报告单,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报告职业暴露46人,其中锐器伤30人,占65.22%,血液/体液暴露16人,占34.78%;发生职业暴露以护士(60.87%)和医师(32.61%)为主;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为最多,占锐器伤暴露源的80.00%;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病房占65.22%;各暴露环节中以各种穿刺和注射所占比例最高占30.43%;全年共支出职业暴露检测治疗费用11 417.76元,平均每人248.21元。结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强化免疫接种和完善职业暴露监测制度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95名医务人员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职业暴露主要是锐器伤,发生率为88.42%;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63.16%,医师次之占17.89%;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是病区和手术室,分别占61.05%和23.16%;操作后整理物品、拔针最易发生锐器伤,分别占29.47%、24.21%;致伤器具主要是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器针头,所占比例为34.74%和28.42%;暴露源前3位是乙型肝炎病毒、不明原因、梅毒,分别占58.95%、21.05%、11.58%;经过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和必要的预防用药及随访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对暴露者暴露部位及时处理和针对性的预防用药是降低暴露后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原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登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包括暴露物品、暴露过程、处理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全院共发生职业暴露103人,其中2008年有43人(5.06%),2009年有34人(3.66%),2010年有26人(2.55%),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8.199,P〈0.05); 在不同医疗职业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0.417,P〈0.05),以护士发生率为最高(5.82%),医技人员的发生率最低(0.25%);在不同科室之间,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6.384,P=0.271);暴露方式以输液后拨针(47.57%)占首位;暴露的部位主要是手部(82.80%);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18.45%)占首位,其次是梅毒和HIV(分别占7.77%和6.80%);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能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处理伤口,无血源性感染发生.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分析报告系统,专人负责及时上报职业暴露情况并定期统计分析研究,针对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职业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在案的职业暴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30人,其中口腔内科12例,占40.00%,病房5人,占16.66%,其他科室散在分布;暴露中锐器伤24人,占80.00%;医师12例,占40.00%,护士15人,占50.00%,其他人员占10.00%;职业暴露的种类主要是车针类小器械以及注射器刺伤、划伤为主,占90.00%;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手背等部位.结论 口腔科医师、护士均易发生职业暴露,主要原因是安全防护意识差、自身防护不够、操作不规范以及医护配比不足所致;应完善报告处理制度、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合理人员配置等措施减少职业暴露发生,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状况,探讨有效预防对策.方法 对医院2011年8-9月1141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照医院近9个月的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锐器伤73人次,人群分布以实习生和护士为主,发生率为8.33%和7.88%;科室分布以普通病房、手术室和补液室为主,分别占38.36%、19.18%和16.44%;补液配置和一次性注射器引起的锐器伤概率最大;9个月的上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中护士上报最多,科室类型中手术室上报最多.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正确认识,增强防护措施,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方旭  刘兰  杨晋红  王志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05-3206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报登记的66例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66例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人群集中于护士,占62.12%;工作年限低于5年者易发生职业暴露,占60.61%;锐器伤为导致暴露为主要形式,占到84.69%,致锐器伤操作环节多发生在输液、注射、采血后拔针时,占57.58%;所有职业暴露者均进行了紧急及相关干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地区不同辖区内的4家二级医院和4家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再经过单、多因分析方法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调查对象931名医务人员,男性435名,女性496名;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9±9.6)岁;有护士354名,医生372名,检验技师130名,麻醉师75名。发生职业暴露91例,发生率9.77%,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118例次,其中锐器伤57例次、皮肤黏膜接触暴露39例次、呼吸道/血液/体液暴露22例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OR=0.779)、职称(OR=0.751)、医院级别(OR=0.364)、工作性质(检验技师OR=0.670、麻醉师OR=0.585)、工龄(OR=0.689)、编制性质(OR=3.904)、工作疲劳(OR=2.368)、应对方式(OR=2.691)、近1年是否参加相关培训(OR=0.481)是...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85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时正确防护率2.4%,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4.7%,正确洗手率17.7%,单手回套针帽40.0%,用工具分离针头29.4%,接触污物时戴手套9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2.9%.结论 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行为,配备防护用品,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健康档案,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护理人员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医务人员填报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191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报告222人次职业暴露,其中护士150人次,医师47人次;暴露方式主要为锐器伤,占86.0%;暴露地点主要为手术室,占23.4%;78.5%的医务人员在锐器伤发生后能正确进行局部处理.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意识,督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标准预防.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况,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利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开展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8月-2011年2月共监测到8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3.02%;血源性暴露源占55.81%;职业分布以护士为主,占60.47%;科室分布外科占29.07%,内科占26.74%;工作年限短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占55.81%;伤害发生的地点以病房、手术室居多,分别占48.84%、23.25%;导致伤害的暴露物种类以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居多,分别占27.91%、23.25%;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最多为锐器物用后处置,占25.58%,其次为拔针时,占24.42%.结论 护理人员和低年资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应加强对其培训教育,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建立健全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体系,以降低职业暴露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建立防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为完善职业防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规范化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医院522名医护人员2009年7月-2011年6月医源性锐器伤发生、血液/体液暴露、锐器伤人员的防护意识、全员标准预防依从性执行情况.结果 522名医护人员中,共发生职业暴露180人,发生率为34.48%,其中锐器伤152人,发生率为29.12%,血液/体液暴露28人,发生率为5.36%;锐器伤种类主要是注射针头、玻璃,其次为带翼针头及缝合针,分别占34.25%、27.12%、13.70%及10.41%;锐器伤操作环节主要是掰安瓿,其次为配加药时和处理使用后锐器,分别占26.58%、14.25%、11.23%;职业暴露人员中,69.44%未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6.67%未穿戴防护用品、3.89%未规范处理伤口.结论 职业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了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