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不同阶段感染菌株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近3年间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菌株,结合出生后败血症的发作时间分组。结果970例低体重儿、早产儿可疑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7.5%;大多数败血症为出生3d后的晚期发作,占75.3%,迟发性败血症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并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所有感染菌株的80.5%;早发性败血症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大致相同,分别为47.6%和52.4%;并且迟发性败血症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早发败血症组。结论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关键,是掌握新生儿不同时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规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1 905例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05例新生儿中有165例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7%,共分离出168株病原菌,3例败血症患儿出现复合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3株占55.4%,革兰阳性菌73株占43.4%,真菌2株占1.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种致病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可作为首选药;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的检出率分别为33.3%和86.4%,二者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可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无乳链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类高度敏感,治疗其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较少见,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及早合理治疗,特别注重无乳链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提高治愈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3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血培养结果阳性患儿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251例患儿血培养标本阳性,其中早产儿、入住重症监护室、晚发型败血症、男性占比较高;血培养分离出2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16.33%,革兰阳性菌207株占82.47%,真菌3株占1.2%,总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74株占29.48%、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11.16%、沃氏葡萄球菌21株占8.3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1.9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1.95%,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在不同起病时间、胎龄的分布有差异,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根据耐药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小板计数(PLT)、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比值(I/T)、C-反应蛋白(CRP)联合用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败血症晚发型足月新生儿及100例住院非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败血症组及对照组。采集败血症患儿血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测定两组患儿PLT、I/T、CRP水平,分析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结果 80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共分离出82株病原菌,其中包括革兰阳性菌48株占58.54%,革兰阴性菌33株占40.24%,真菌1株占1.22%。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败血症组患儿PLT计数显著降低,I/T比值及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I/T比值、CRP水平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667、0.718。3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42,均高于两指标联合及单独检测。结论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PLT计数、I/T、CRP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陕西省住院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陕西省(陕南、陕北、关中、西安市) 4家三级新生儿病区住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分析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耐药分析及结局。结果共纳入351例败血症患儿。早发型败血症123例,其中足月儿70例,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早产儿53例,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呼吸暂停为主要;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5.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首位,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4.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晚发型败血症228例,其中足月儿150例,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早产儿78例,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为主;晚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0.7%),首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占39.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6例占10.2%,光滑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耐药率81.1%,红霉素耐药率78.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显示: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均为100%,头孢唑林耐药率89.5%,哌拉西林耐药率81.2%,头孢曲松耐药率78.3%。发现2例大肠埃希菌—产碳青霉烯酶。结论新生儿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原菌不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耐药率较高,治疗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并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菌感染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血液学指标及临床结局。方法依据感染病原菌不同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90例早产儿败血症患儿分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分析各组患儿临床特点、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结局。结果 90例早产儿败血症患儿根据检出病原菌分为革兰阳性菌组26例、革兰阴性菌组42例、真菌组22例;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为主。真菌组出生体质量最低、胎龄最小(P0.05),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早发型比例较高(P0.05)。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首发症状中呼吸困难占比高于真菌组,腹胀占比低于真菌组(P0.05),革兰阳性菌组血培养转阴时间最短(P0.05),三组发病时WBC和PL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感染前机械通气时间最长(P0.05),真菌组感染前抗生素使用时间、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最长(P0.05),真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最高(P0.05);革兰阴性菌组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最高,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治愈或好转出院率最低(P0.05)。结论不同病原菌感染致早产儿败血症临床特点不尽相同,需结合临床症状、发病日龄及血液学指标等综合判断,并及早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引起的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败血症184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组,比较不同病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结果(1)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18株,占64.13%;革兰阳性菌45株,占24.45%;真菌21株,占11.41%。(2)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三组间起病日龄和出生胎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120、6.046,P<0.05)。两两比较显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出生胎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起病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Z值分别为3.465、22.748、11.496,P<0.05)。两两比较显示,革兰阳性菌组的血红蛋白高于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血小板计数比较(Z=4.406),革兰阳性菌组与真菌组血小板计数比较(Z=3.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3,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三组间细菌性脑膜炎、休克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82、81.662,P<0.05)。两两比较显示,在细菌性脑膜炎方面: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Z=6.511),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比较(Z=3.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方面: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Z=72.482),革兰阳性菌组与真菌组比较(Z=3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中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患儿,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细菌性脑膜炎、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早产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组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另外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在临床特点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21例败血症确诊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并根据发生感染的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医院感染。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3株占60.33%,革兰阳性菌44株占36.36%,真菌4株占3.31%,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链球菌属与败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与医院感染败血症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15.79%、16.67%;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均耐药。结论早发型及晚发性败血症、社区获得性及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谱不同,均有多药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的疑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00例(感染组)及同期非感染新生儿125例(非感染组),对感染组患儿血液、痰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分析病原菌与耐药性,比较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羊水污染情况,新生儿窒息等临床资料,归纳NICU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NICU感染新生儿共检出病原菌130株,主要分离自气管(53.00%)、血液(13.00%)、尿液(11.00%);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占63.85%,革兰阳性菌42株占32.31%、真菌5株占3.85%,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7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高(7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NICU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NICU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超低体重婴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有效控制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2011年6月医院新生儿ICU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主要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共检出病原菌104株,革兰阴性菌66株占63.5%,革兰阳性菌28株占26.9%;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产ESBLs菌株达100.0%,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达81.8%;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0.0%,其次是肠球菌属,占25.0%;另检出真菌10株占9.6%,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结论 严格控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预防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112例出现NEC感染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设为感染组,选择医院同期134例非NEC早产儿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儿病原菌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NEC医院感染患儿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1株占64.8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0株占32.0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真菌4株占3.2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广谱抗菌药物菌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对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大肠埃希菌对苯唑西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50%(肺炎克雷伯菌对其完全耐药),未检出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甲氧西林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胎龄、出生时体质量、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置管(PICC)、肠外营养时间及应用微生物制剂是早产儿NEC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是早产儿NEC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针对感染影响因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早产儿NEC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特点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医院NICU 2009年1月-2012年12月确认败血症115例,分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两组,对比研究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特点、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两组患儿末梢凉、反应差、皮肤颜色改变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对感染诊断意义不大;两组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64.2%及84.1%,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35.8%及1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早产儿均高于足月儿,其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均<20.0%。结论了解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和病原菌不同的特性,能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流感染患儿革兰阴性杆菌构成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控制血流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8月-2014年3月532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败血症(菌血症)的患儿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VITEK-2型全自动菌株鉴定仪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送检血液标本532份,分离出病原菌114株,检出阳性率21.43%,革兰阳性菌占55.26%,革兰阴性菌占42.98%,真菌占1.7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分别占44.44%、75.00%;主要感染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菌属均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50.00%,沙门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100.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50.00%。结论儿科收治的血流感染患儿感染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菌属多见,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及头孢类耐药较为普遍,在确定存在儿科血流感染时可考虑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导致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儿科住院的1 243例早产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3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患儿41例,发生率3.30%,死亡2例,死亡率4.88%;血培养共培养出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感染病原菌58.33%,革兰阳性菌16例,占感染病原菌33.33%,真菌4例,占感染病原菌8.33%;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2.92%)、铜绿假单胞菌(16.67%)、大肠埃希氏菌(8.33%)、鲍曼不动杆菌(4.17%)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58%)、表皮葡萄球菌(8.33%)、溶血葡萄球菌(4.17%)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4.17%)为主;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是导致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 导致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谱抗生素,而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76例早产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76例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73例,7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5.34%,例次感染率为16.6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65.82%),其次为皮肤软组织(12.66%)、胃肠道(7.60%)等;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3.9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次之;革兰阳性菌占38.16%,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7.89%,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早产儿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变化及高危因素,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新生儿9 432例,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药敏、高危因素及预后,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 432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51例,发生率0.54%;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9.5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45.4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占25.00%,以光滑假丝酵母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存在较严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存在多药耐药菌现象,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更为突出,其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00.00%;真菌对氟康唑、酮康唑敏感率100.00%;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脂肪乳使用及长疗程广谱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等是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与其他感染或新生儿期常见现象较难区别。结论加强感染指标监测,尽早诊断和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感染,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早产儿医院感染进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医院出生的2 035例早产儿,对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35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25例,感染率为11.06%;主要感染类型为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分别占43.11%和38.22%;共分离病原菌2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1株占58.22%、革兰阳性菌61株占27.11%、真菌33株占14.67%;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85.0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73.0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00%,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为100.00%。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率较高,对早产儿医院感染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0月入住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ICU)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726株,革兰阴性菌461株占63.50%,革兰阳性菌252株占34.71%,真菌13株占1.79%。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80%,产ESBLs检出率为82.39%,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81%;大肠埃希菌占24.95%,产ESBLs检出率为60.87%。铜绿假单胞菌占9.97%,耐碳青霉稀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8.70%。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61.11%),其次为肠球菌(11.90%)、金黄色葡萄球菌(11.11%)和B群链球菌(8.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的检出率分别为87.66%和89.29%。另检出真菌13株,均为白假丝酵母。结论 NICU病区LBWI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获得早期病原学诊断、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预防和治疗LBWI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某院出生且出生后24 h内入该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总结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共调查644例早产儿,3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9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8例,占56.25%)。检出3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70.5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4株);革兰阳性菌10株(29.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羊水污染程度重、机械通气、喂养不耐受、留置胃管、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总住院时间长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新生儿喂养耐受度等有利于降低早产儿的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学变化、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监测并确诊医院感染败血症54例,按病原分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25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16例,真菌感染组13例,对各组相关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病原菌分布构成比中革兰阳性球菌最高占46.30%,革兰阴性杆菌占29.63%,真菌占24.07%;低体重、早产儿、使用医疗技术操作和多种抗菌药物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等均能增加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性;临床表现同一般的感染症状,无特殊性。结论 NICU对存在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出现感染症状,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应加强监测,尽早诊断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早发现、早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