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与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现状及其高危因素,为该类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医院母婴同室的3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母体妊娠期疾病情况、产程长短及是否胎膜早破者的发生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7项因素与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关系。结果 38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中共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18例,发生率为4.66%,且不同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母体妊娠期疾病情况、产程长短及是否胎膜早破者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7项因素均与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有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仍不低,且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母体妊娠期疾病情况、产程长短及是否胎膜早破均对其发生影响较大,故应重视上述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范明慧  任野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51-165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病因及其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胎膜早破者病儿资料,依据破膜到分娩结束时间、不同孕周,同期是否破膜分组,对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次妊娠的胎膜早破发生率最高(38.8%);其次是头盆不称、阴道炎、胎位异常及多胎妊娠。胎膜破裂距分娩结束〈24h者231例,阴道和手术分娩分别占69.7%和30.3%:新生儿窒息54例、感染1例;胎膜破裂距分娩结束〉24h81例,阴道和手术分娩依次占59.3%和40.7%,新生儿窒息21例、感染4例,2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38例中,新生儿窒息13例、围生儿死亡1例,274例足月产中,新生儿窒息62例、无围生儿死亡;2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阴道分娩209例,剖宫产率33%,高于同期无胎膜早破组20.72%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应该预防病因,早期诊断及治疗,以降低孕产妇难产率和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发病率;胎膜早破并非难产的主要原因,应鼓励其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前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皮肤感染.方法 选择产前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290名孕妇为试验组,随机选取与试验组孕妇同期分娩但未参加学习的290名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皮肤感染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新生儿感染共发生13例,感染率为2.24%,以新生儿脓疱疮为主;试验组新生儿皮肤感染率为1.03%,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3d内皮肤感染发生率占33.3%,对照组新生儿出生3d内皮肤感染发生率占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3d后皮肤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前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产后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脐带绕颈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方法 分析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46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无胎儿脐带绕颈的正常分娩产妇2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分别为9.12 h及7.06 h,第二产程分别为2.2 h及1.6 h,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60.2%与85.0%(P< 0.005),2组阴道助产胎吸率分别为7.7%与3.2%(P<0.05),产钳助产分别为2.0%及0.9%(P>0.05),剖宫产2组分别为30.1%与1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2%与3.2,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2.0%与1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绕颈虽然是孕期常见的一种现象,会导致产程延长,增加阴道胎吸及剖宫产率,导致胎儿预后不良,需密切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分娩异常.  相似文献   

5.
分娩方式与产程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与产程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141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以及产程、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臀位助产、臀位牵引、胎头吸引术、剖宫产术的新生儿窒息率经统计学处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率(P<0.01);②滞产、第二产程延长者新生儿窒息率经统计学处理明显高于正常产程与第二产程正常的新生儿窒息率(P<0.01).结论 对胎位不正、滞产、第二产程延长者,产时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闵慧  彭玉红 《现代保健》2012,(16):125-126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40 例为观察组,未加干预,自然分娩40 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两组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安全有效,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手膝俯卧位分娩与平卧位分娩在采用等待娩肩的措施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共有621例产妇进入临床研究,其中手膝卧位组364例,平卧位组257例,两组均采用等待至少1次宫缩娩肩助产方式。比较两组的肩难产发生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头-肩时间等指标。结果产妇分娩的头-肩时间为5~480 s,平均(53.6±40.1)s;头-肩时间≤60 s 与>60s 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头-肩时间≤120 s 与>120 s 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膝俯卧位组与平卧位组的头-肩时间分别为(60.1±46.8)s 和(44.5±25.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膝俯卧位与平卧位的肩难产发生率分别为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4%,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膝俯卧位分娩和等待至少一次宫缩自然娩肩,减少肩难产发生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是安全可行的助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31例第二产程延长产妇,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成3组:自然分娩组、阴道助产组和剖宫产组,比较3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并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中第二产程延长原因.结果 在131例孕妇中,自然分娩79例(60.3%),阴道助产24例(18.3%),剖宫产28例(21.4%).3种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F=4.9,P>0.05),产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P>0.05),新生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F=0.5,P>0.05),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9.1,P >0.05).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阴道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和阴道助产组)第二产程延长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而剖宫产组主要原因为胎位异常和胎头下降停滞,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1、18.9、43.1,均P<0.05),而导致第二产程延长原因中的巨大儿、胎儿窘迫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3.7,均P>0.05).结论 第二产程延长不是阴道助产或剖宫产指征,对母婴预后无不良影响,不可机械遵守第二产程时限,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江江  张丽芬  董旭东  吴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811-3813
目的:通过对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的观察,探讨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试验组,未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感受及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P>0.05);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产程、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胎膜早破孕妇及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孕妇400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的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早产关系密切并可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皮肤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君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60-2461
目的探讨新生儿皮肤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中原油田总医院儿科住院的4863例新生儿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生新生儿皮肤医院感染374例,感染率为7.69%;感染主要以新生儿脐炎(180例)和新生儿脓疱疮(157例)为主,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皮肤的特点是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工作人员、新生儿母亲及家属在新生儿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率1.39%,其中2004年3.56%,2005年3.26%,2006年1.05%,2007年0.06%,2008年0.04%,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空气消毒及呼吸道管理,使得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方法323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医院感染率4.52%,感染部位49.02%,皮肤、粘膜细菌培养出病原菌34株,前5位是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腐生亚种、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物敏感率>50%的抗生素有9种,前5位是万古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妥布霉素、替卡西林. 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功能筛查通过率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该院自2011—2012年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监测仪,对12072例新生儿行听力功能筛查的结果,对影响其结果的高危因素行如下分析。结果新生儿初筛未通过率为4.88%(589/12072)。复筛未通过率为33.85%(176/520)。本组2次筛查未通过听力检测新生儿共96例,影响听力检测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孕周〈37周,未通过率为2.74%(17/621),羊水异常未通过率为1.75%(19/1083),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因素有孕周〈37周及噪声因素,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围生期母婴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门诊常规孕检并自然分娩的妇女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检测及GBS感染情况。妊娠早期(8~12周)和37周取阴道下三分之一分泌物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BS鉴定卡进行GBS检测;临产后对GBS阳性孕妇预防性静滴抗生素1~2次,分娩时取羊水、胎儿脐带血及胎盘(母体面取拭子)做GBS检测,并纪录母亲产后发热、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带菌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共检测2 100例孕妇,早孕期GBS带菌率6. 13%;至妊娠37周时筛查1 848例(去除流产及早产病例252例),GBS阳性率6. 89%;分娩时127例GBS阳性孕妇羊水、胎盘及脐带血GBS阳性率分别为3. 94%、3. 94%及2. 36%,1721例GBS阴性孕妇的羊水、胎盘和脐带血GBS均为阴性。GBS阳性母亲产后发热、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率与阴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胎盘病理检查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69. 29%明显高于阴性者的18. 94%。GBS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带菌率为3. 94%,感染率为2. 36%;GBS阴性母亲的新生儿GBS均阴性。结论妊娠期产道GBS阳性母亲,羊水、胎盘及脐带血的阳性率高于阴性者。羊水、胎盘及脐带血阳性者新生儿有一定的带菌率和感染率,应引起产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33例行单纯羊膜腔输液治疗,10例行羊膜腔输液加羊水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吸氧、输液等传统宫内复苏方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行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后有效率为67.4%,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产后宫内感染和产褥病等并发症。结论: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早产儿出生率,明显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针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修建和设置的专门区域,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它由高水平的急救医护人员,先进的监护和治疗设备组成,并备有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NICU合理的病房环境及设置、科学的流程(人流、物流、气流)及配置等是保证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医疗不安全因素发生、加强医患沟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状况的监测,探讨相关因素及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分析NICU 2301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患儿感染的疾病、感染部位以及监护室内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65例,79例次,感染率为2.82%,感染例次率为3.43%。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抗生素的应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NICU的环境和侵入性操作等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管理,针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部位、病原体种类及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9年1-12月所有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739例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2009年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46例次,感染率2.6%,其中早产儿8例次,占医院感染数的17.4%,占早产儿总数的3.1%;医院感染部位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占73.9%;其次为肺部感染,占19.5%,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77.8%;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占71.1%,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占13.3%.结论 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最主要部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