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方法。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果2012年6-8月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12例,发生SSI 7例,SSI发病率为2.24%。2009-2012年同期Ⅰ类切口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年SSI发病率最高。通过病例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分析感染可能原因,并与骨科沟通,提出7项整改要求;骨科制定18项SSI防控细则并切实执行。后续追踪结果显示,2012年9-11月,该科SSI发病率为0.38%,回落至正常水平,此次SSI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科室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普外科及眼科Ⅰ类手术切口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 2011年7月1日-12月31日运用目标性调查方法,对普外科、眼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并对监测科室进行主动干预前后的感染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7-9月100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为2.00%,感染手术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乳腺包块切除术各1例;10-12月的239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0.42%,感染手术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发生感染的手术危险指数为0~1;半年期间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主动干预,实施全程监测跟踪,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普外科2010年与2011年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5月、2011年11月出院的950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10年5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86%,切口感染标本送检率9.09%,切口感染率4.35%;2011年11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96%,标本送检率100.00%,切口感染率1.13%.结论 通过加大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力度,强化培训,加强督查等措施,与2010年相比,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预防用药持续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也趋于下降,联合用药合理性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对2011年8月25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应调查在院患者956例,实际调查952例,实查率99.58%;发生医院感染30例、31例次,感染现患率3.15%、例次感染率3.26%;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ICU、心外科和胸外科,其感染率分别为17.65%、7.03%、4.12%;社区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结核科、呼吸科和胸外科,其感染率分别为100.00%、87.06%、14.68%;医院感染部位中以下呼吸道占首位,其次为上呼吸道、手术切口,分别占45.16%、35.48%、9.68%;社区感染率为54.10%,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胸腔感染,分别占73.98%、14.95%;医院感染分离出病原菌23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57%;社区感染分离出病原菌3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6.67%;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71%,一联用药75.29%,二联用药14.71%,三联用药10.00%,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26.47%.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际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状态,有针对性对重点科室进行干预,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暴发的原因,探讨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ICU 2011年1月29日-2月10 日相继发生的4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干顶措施控制感染流行.结果 入住ICU<14 d相继有4例患者发生MRSA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分离到相同药敏谱的MRSA,是一起医院感染暴发;ICU环境取样检测,采集标本116份,其中阳性标本26份,阳性率22.4%;医务人员手、写字台、床间隔离布帘、床栏、床垫等标本分离到相同约敏谱MRSA;采取干预措施,将MRSA感染患者集中隔离,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及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流行.结论 在节假日期间 ICU管理存在疏漏,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是造成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同期医院感染报表.结果共有骨科手术患者5429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166例,感染率为3.06%,其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率为2.67%、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感染率为1.83%、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为4.12%、截肢术后感染率为19.20%、囊肿摘除术后感染率为2.27%、其他骨科手术后感染率为3.21%;2007-2011年度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4.03%、3.79%、3.15%、2.58%、2.0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患者年龄、低蛋白血症、中重度贫血、急诊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切口类型、术前住院时间是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院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然要根据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期进一步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2011年1-6月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采用查看病历与临床查房相结合进行感染监测.结果 ICU医院感染率10.70%,导尿管使用率53.56%,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日感染率2.73‰;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99.09%,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日感染率1.11‰;呼吸机使用率46.25%,呼吸机相关肺炎日感染率13.44%;总器械使用率198.90%;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86%,患儿日感染率为1.76‰;手术部位Ⅰ类切口感染率1.02%,Ⅱ类切口感染率2.35%,Ⅲ类切口感染率20.00%.结论 目标性监测的灵活性能及早预测感染源,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是减少医院感染的科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疥疮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对策.方法 医院2011年2月因1例挪威疥疮引起医务人员疥疮医院感染暴发,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医疗干预落实环境消毒措施.结果 调查接触暴露的医务人员60名,其中医务人员感染疥疮26例,感染率为43.33%;迅速诊断首发病例,给予疥疮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感染者和接触暴露者使用药物治疗或预防,环境消毒等措施得到落实;一周内感染流行得到了控制.结论 挪威疥疮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暴发;避免疥疮医院感染蔓延扩散,须采取快速、彻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从2005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55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55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学中,发生切口感染66例,感染率为11.9%;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对切口感染率存在差异;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说明老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高;Ⅰ类切口感染率为6.2%,明显低于Ⅱ、Ⅲ类切口的16.0%、23.7%;并且手术时间越长,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越高;因而预防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应从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操作两方面进行.结论 外科医师一定要加强无菌观念,加强无菌环境及手卫生依从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流量,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确定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有效降低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MRSA感染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MRSA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病原菌耐药性,同时将上述资料与同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进行比较,分析在强化手卫生措施前后,检出的MRSA株数以及MRSA感染率的临床变化情况。结果 2011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46.7%,同期检出MRSA 74株,阳性率67.9%,MRSA感染率41.6%;采取干预措施后至2012年第二季度,手卫生执行率已达82.4%,该时期检出MRSA仅12株,阳性率16.9%,MRSA感染率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可阻断MRSA的传播,对控制MRSA的医院感染切实有效,并且只有加强教育和监督才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0例、340例次,感染率为0.98%、例次感染率为1.01%;科室之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前3位的为下呼吸道、术后切口、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50.00%、14.71%、8.63%,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47%;住院时间<15 d与>15 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0例感染病例大部分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横断面现患率调查情况.方法 采用床旁和病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所有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逐一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 应查例数474例,实查462例,实查率97.5%,发生医院感染19例,现患率为4.1%,科室感染以血液内科、神经外科最多,感染率分别为16.7%、15.2%,其次为儿科、神经内科、普外一科,感染率分别为12.5%、11.6%、8.3%;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16例占84.2%,其次深部切开感染2例占10.5%,泌尿道感染1例占5.3%;病原菌送检6例,送检率为31.6%,检出病原菌6株;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211例,使用率为45.7%,其中治疗用药130例,预防用药75例,治疗+预防6例;一联使用171例,二联使用39例,三联使用1例.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进一步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有利于更好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瑞菊 《卫生软科学》2012,(11):999-1000,F000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病原菌的检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I类切口术前0.5~2 h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1年12月16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调查日出院、转科及死亡的病例,不包括调查日入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调查病历273份,医院感染1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4.0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手术65人,I类切口15人,切口感染3人(其中无I类切口感染,其他类切口感染3人),切口感染率5%,I类切口术前0.5~2 h预防用药4人,使用率27%;抗菌药物使用185人,使用率68%,病原菌送检41例,检出病原菌7株。[结论]院内感染现患率较低,使用抗生素前标本送检率低,抗生素用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targeted surveillance for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and the effect of such surveillance on the rate of nosocomial MRSA infection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system. DESIGN: A before-and-after study comparing the rate of MRSA infection before (BES) and after (AES) the initiation of expanded surveillance. Cost-effectiveness was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st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preventing nosocomial MRSA bacteremias an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ES and the cost of MRSA cultures and contact isolation for patients colonized with MRSA.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Patients in a 400-bed tertiary-care facility (Roper Hospital) and a 180-bed suburban hospital (St. Francis Hospital), both in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Interventions. Beginning in September 2001, patients were screened for MRSA colonization upon admission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weekly thereafter. In July 2002, surveillance was expanded to include targeted screening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general wards who were at risk of MRSA colonization. Colonized patients were placed in contact isolation. RESULTS: The mean rate of nosocomial MRSA infection decreased at Roper (0.76 cases per 1,000 patient-days BES and 0.45 per 1000 patient-days AES; P = .05) and at St. Francis (0.73 cases per 1,000 patient-days BES and 0.57 cases per 1000 patient-days AES; P=.35). Surveillance was cost-effective, preventing 13 nosocomial MRSA bacteremias and 9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for a savings of 1,545,762 US dollars. CONCLUSIONS: Targeted surveillance for MRSA colonization was cost-effective and provided substantial benefits by reducing the rate of nosocomial MRSA infection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syste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动态变化,增加感染临测工作的透明度,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的方式,对2009年10月14 日、2010年5月27日及2011年7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将调查结果录入分析.结果 3次调查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19%,平均例次感染率为3.28%,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前5位的科室是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血液风湿科;医院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25.59%,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率平均54.74%,共检出病原菌66株,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3次现患率调查,阐明了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感染主要部位,对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cause of hospital and community healthcare-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colonization as a precursor to infection, 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assess the burden of both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across acute healthcare providers within a defined health economy.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MRSA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in acute London hospital Trusts participating in a voluntary surveillance programme in 2000-2001.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staff completed a weekly return including details on incident and prevalent colonizations, bacteraemias and other significant infections due to MRSA.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rates were calculated for hospitals with 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across both years. Colonizations accounted for 79% of incident MRSA cases reported; 4% were bacteraemias, and 17% other significant infections. There was no change in incidence of colonization of hospital patients between 2000 and 2001. By contrast, there was an unexplained 49% increase in prevalence of colonizations over this period. For any given month, prevalent colonizations outnumbered incident colonizations at least twofold. This MRSA surveillance programme was unusual for prospective ascertainment of incident and prevalent cases of both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within an English regional health economy. Consistent with other studies,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colonization substantially exceeded infection. Given the small contribution of bacteraemias to the overall MRSA burden, and the surveillance, screening and control interventions of recent years, it may be appropriate to review the present reliance on bacteraemia surveillan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并开展有效的目标性监测.方法 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对2009、2010年某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资料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年两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122例,实查率分别为99.48%.99.28%;现患率分别为5.96%和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2.27%,其次为泌尿道占16.44%、术后伤口占13.70%;医院感染率较高科室为ICU占26.67%、泌尿外科占15.00%、心胸外科占14.2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73.17%;2009、2010年抗菌药物日使用率分别为41.58%、48,19%.结论 连续进行现患率调查,掌握医院感染变化趋势,通过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对发现问题开展目标性监测,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基层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等基本情况,发现并分析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专职人员为主,抽调临床科室监控医师及监控护士协同,调查2011年3月23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360例,实际调查360例,实查率100.0%,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占66.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1%.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快速有效,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为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重要病原菌检出率,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6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7%,例次现患率为2.78%。其中以综合ICU、儿科最高;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胃肠道;分离出病原菌6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院心胸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与病原菌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315例心胸外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15例患者均患有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占64.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1%;革兰阳性菌占23.2%;真菌占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PAE)与鲍氏不动杆菌(ABA)分离率最高,分别占24.7%、18.1%;肺炎克雷伯菌(KPN)居第3位占12.7~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株数的51.3%;多数病原菌显示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务必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