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醉机不同消毒方式对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入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因各种疾病行手术治疗采用麻醉机全身麻醉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8例,其中A组患者所用麻醉机及其组件实施环氧乙烷消毒,B组予以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A组麻醉机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98.28%vs.84.48%,P<0.05);A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1.72%vs.13.79%,P<0.05);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麻醉机及其组件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使用时需进行严格、规范、有效的消毒,以环氧乙烷作为主要消毒液体具有明显的意义,可有效提高麻醉机消毒合格率、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麻醉剂通气系统污染与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以减少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4年1月行全麻手术患者21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麻醉机通气系统镜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麻醉机及配件均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全麻手术患者210例作为观察组,对麻醉机及配件均采用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前对麻醉机通气系统行镜检,比较两组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率,分析镜检资料,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细菌污染阳性率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9.05%,观察组细菌污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率观察组为4.29%、对照组为13.81%,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残余11.54%、2.56%,对照组消毒后分别残余32.50%、8.75%,观察组消毒后病原菌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机通气系统的细菌感染与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高度相关性,并且环氧乙烷杀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含氯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醉机通气系统细菌污染与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以控制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进行全麻的238例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麻醉机通气系统细菌污染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术前对使用的麻醉机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以是否被细菌污染进行分组,分为污染组和未污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共对麻醉机进行采样238台次,细菌培养阳性21台次,阳性率8.82%;对通气系统中吸气端、呼气端、钠石灰和气管导管共进行采样952件次,细菌培养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16件次,阳性率为1.68%,为主要污染菌;通气系统中气管导管污染18件次,占1.89%,为主要受污染部件;23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3例,感染率5.46%;其中术前麻醉机污染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11例,发生率为52.38%,明显高于未污染组的0.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8,P<0.05);术前麻醉机污染与术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r=0.64,P<0.05)。结论麻醉机通气系统细菌污染与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对麻醉机通气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有助于控制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肺部感染情况,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7年1-12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登记.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291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71例,肺部感染95例感染率20.17%;插管时间<24 h感染率5.38%,>24 h感染率41.67%;痰培养革兰阴件菌64株,占5.65%,革兰阳性菌32株,占28.83%,真菌15株,占13.52%.结论 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机械通气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机械通气,严格消毒火菌隔离管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腹部全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资料,以指导麻醉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上腹部全麻手术的患者158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医院接受上腹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的患者1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分析痰菌培养的病原菌结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6.46%,对照组为22.58%,研究组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80.77%,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全身麻醉方案可安全地应用于上腹部手术中,但需严格遵守预防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麻醉机通气系统细菌感染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出现肺部医院感染。方法选择2013年-2015年收治的38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菌落检出结果相应的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感染组64例与非感染组320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肺部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384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5.21%;在所有患者使用的麻醉机通气系统取1 536份标本,检出细菌的有64份,阳性率为4.17%;由64份细菌阳性标本中共检出69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42株占60.87%;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麻醉机通气系统感染和术后肺部医院感染呈正相关(r=0.514,P<0.05)。结论麻醉机通气系统经消毒之后仍存在较低比例的细菌感染,通过控制麻醉机通气系统的细菌感染能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肿瘤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造成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医院2006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5938例食管肿瘤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别对患者的既往、术前状况、麻醉及气管导管类型、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病例共5938例,术后肺部感染共786例,占13.24%;组间比较年龄、麻醉时间、导管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细菌学检查分离病原菌128株,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非发酵菌分别占37.5%、18.8%、14.8%、12.5%、7.0%、9.4%.结论 食管肿瘤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与年龄、麻醉时间、气管导管类型有关,对患者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慎重选择气管导管及侵入性操作对预防其发生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人工鼻预防危重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为预防控制术后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全麻术后危重患者12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为2011年1-6月未使用人工鼻术后危重患者,人工鼻组68例,为2011年7—12月使用人工鼻术后危重患者.结果 人工鼻组68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8%,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15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鼻组患者术后几乎不需要冲洗和换水,两组患者每日护理项目和所耗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鼻可明显减少术后危重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胡芹 《现代保健》2010,(33):77-78
目的 总结280例全麻术后肺部预防护理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全麻手术患者一般都行气管插管麻醉,麻醉术后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并发症,所以加强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极其重要.护理人员除术前对患者及家属作好术前指导外,术后还应及时做好体位翻身调节、拍背、雾化吸入、吸痰、止痛等的护理.结果 280例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4例,占整个麻醉手术8.6%,而这8.6%的肺部感染患者,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和抗菌素的运用,最后也痊愈出院未留任何并发症.结论 全麻术后患者做好精心护理和抗感染药物的运用,是预防全麻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麻醉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防治肺部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麻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调查1100例患者,其中89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09%;检出革兰阴性菌65株,占73.03%,革兰阳性菌24株,占26.97%;分布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4.72%、肺炎克雷伯菌占16.8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73%;肺部感染与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和年龄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患者肺部感染率较高,这与麻醉方式及多项围手术期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以降低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 医院2009年8月-2011年6月226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并发肺部感染,调查发生感染的原因、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结果 226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16例,感染率为7.1%,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侵入性操作、术后疼痛、抗菌药物使用、合并上呼吸道疾病;发生肺部感染的16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术后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从16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显示,共培养出致病菌1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31.3%,真菌占12.5%;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侵入性操作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消除各种易感因素是降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历资料112份,对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占85.96%,前3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9.47%、鲍氏不动杆菌占22.8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5.79%;革兰阳性菌16株占14.04%,前3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2%、链球菌属占5.26%、肠球菌属占1.75%;在病例分析中以年龄>60岁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比例最大,共50例占44.64%,神经系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47例占41.96%.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及手术治疗种类有关,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麻醉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医院进行外科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及对照组,将暴露因子设定为经鼻途径插管、盲探插管、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拔管延迟<3h,拔管延迟>3 h等7种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拔管延迟>3h,OR=3.42,插管过深,OR=2.16,插管不熟练,OR-2.04,拔管指征不完全,OR=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延迟<3 h、经口腔插管、盲探插管的OR值分别为1.10、1.53、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计算,拔管延迟>3h、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4种因素的PAR,得出麻醉因素,拔管延迟>3h占9%,插管过深占13%,插管不熟练占23%,拔管指征不完全占13%.结论 在全麻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中,插管不当及术后拔管延迟、拔管指征不完全均为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进行上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全身麻醉下上腹部手术的125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肺部感染因素及痰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岁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0.31%,高于<70岁者的5.63%,手术时间>2 h患者感染率为10.46%,高于≤2 h者的5.40%,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及时者感染率为6.59%,低于未及时清除者的15.69%,术后早期活动者感染率为5.14%,低于晚期活动者的12.34%,吸烟者的感染率为10.54%,高于不吸烟者的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链球菌等为主,分别占27.45%、22.55%、19.61%。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进行上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治疗过程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宗国兰  张伟  石新华  李欣然  李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81-5282,5285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在小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在某院进行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密切观察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术中、术后苏醒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注药间隔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术中肌肉松弛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切皮、术中、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均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清醒所需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注药间隔时间、术中肌肉松弛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用于小儿手术患儿更平稳、全麻用药量更小、苏醒时间更短、肌肉松弛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麻醉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各种分析因素带人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对71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手术种类、麻醉方式;>60岁的老年患者31例,占43.7%,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神经系统疾病的比例最高,占49.2%,第2位是胸部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占23.2%;在麻醉方式中,全身麻醉占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52.2%,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占24.2%,局部浸润麻醉占23.6%.结论 加强对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6月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1 20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医院感染率,并对病原菌种类、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0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感染42例,感染率3.50%;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3例占30.95%、下呼吸道感染29例占69.05%;共检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占58.63%、革兰阴性菌19株占32.75%、真菌5株占8.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全麻时间长、术后导管留置时间长、具有吸烟史、无手术镇痛以及神经系统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术后镇痛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全麻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发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风险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无术后镇痛、全麻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是导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