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护理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2%,其中2001年3.10%、2002年1.62%、2003年1.09%、2004年0.32%、2005年0.05%、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加强母婴同室的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使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措施,为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母婴同室共20 020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217例,感染率为1.08%,感染率由2006年的1.63%下降至2011年的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7,P<0.01);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皮肤感染为主占90.78%,其次为上呼吸道、脐部、眼睛、口腔和胃肠道分别占4.15%、2.31%、1.38%、0.92%、0.46%.结论 制定切实有效地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可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5~2007年我院9581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97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01%1)其中2005年1.41%、2006年1.08%、2007年0.6名,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为56.70,结论加强母婴同室的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严格沐浴室的消毒隔离,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使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271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132例,感染率为4.9%,2010年和2011年的感染率分别为5.8%和3.9%(P>0.05);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最多的是呼吸道、皮肤黏膜、胃肠道,分别占46.2%、24.3%和10.6%孕期<37周、体重<2500 g、Apgar评分<7分、出生天数<4 d以及剖宫产新生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和病区消毒隔离措施,对产妇和亲属进行手卫生教育、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前瞻性监控是减少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蒋宏  程晓明  侯玉珍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54-1354,146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入住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96%,其中2006年1.63%、2007年0.94%、2008年0.47%,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与健康宣教,限制母婴同室的探视、陪伴,加强监控工作,使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床位设置数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同室但床位设置不同的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为1.14%,其中同室内安置1对、2对、3对、4~6对母婴的发病率分别为0.20%、0.39%、1.05%、1.54%,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改善母婴同室的住院环境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执行严格的探视制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是降低母婴同室内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沐浴间集中式洗澡、床旁家庭式洗澡,对母婴同室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医院产科母婴同室住院的正常足月、自然分娩的新生儿800例,按照产妇/家属自愿原则,将床旁家庭式洗澡组设为试验组,沐浴间集中式洗澡组设为对照组,每组400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2例,感染率0.5%;对照组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9例,感染率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家庭式洗澡模式,对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效果明显优于沐浴间集中式洗澡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锦州市妇婴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产科病房收治的医院感染产妇58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入院的未感染产妇58例为对照组,对影响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住多人间病房,胎膜早破,外阴切口是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新生儿脐带断端消毒每日2次,新生儿在母婴同室床旁洗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是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为产妇提供单间病房,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合并症,正确指导孕期营养,避免巨大儿,降低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分娩侧切率,避免在公共洗澡间给新生儿洗澡,鼓励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等措施,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意识,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健康宣教,从而有效降低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汇总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产科出院的20 43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测资料。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352例,感染率1.72%,发生医院感染369例次,例次感染率1.81%,感染部位以皮肤软组织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通过开展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1 12%,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娩出时窒息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儿(P<0 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院内感染.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网络,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was to determine the mean birth weight of Kuwaiti infants, the incidence of low birth weight and the impact of maternal age, smoking, health status, parents' consanguinity and pregnancy characteristics on infants' birth weight.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major maternity hospital in Kuwait where the body weight of 1995 newborn infants was recorded shortly after birth. Data describing maternal age, duration of pregnancy, sex of the infant and maternal illness during pregnancy were recorded. Mothers were interviewed to collect data on duration between present and last pregnancy, birth order of the infant, parents' consanguinity and frequency of smok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birth weight was 3.5 Kg and the incidence of low birth weight was 3.4%.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young mothers were more liable to have small infants while old mothers were more liable to deliver a very heavy 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The weight of the newborn infan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uration of pregnancy, duration between present and last pregnancy and birth order. The mean birth weight of male infants (3.51 Kg) was higher than females (3.47 Kg). Parents' consanguinity and maternal smoking had a slight effect on infants' birth weigh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abetic mothers delivered large babies. On the contrary, the incidence of low birth weight was highest (7.0%) among infants of hypertensive mothe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多发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及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院的150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查阅患者的病案资料,按照事先设计的项目逐一登记并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49例、6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2.7%、例次感染率为42.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28例次占44.4%,其次为泌尿道19例次占30.2%,创口感染10例次占15.9%;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年龄、ISS评分、有无休克、意识障碍、是否合并高血糖、是否实施侵入性操作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针对相关因素,及时纠正休克、高血糖、加强营养支持、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观念,以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脊柱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7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2例、314例次,医院感染率6.95%、例次感染率7.74%;不同原发疾病中骨折脱位、退行性改变的感染率为11.80%、5.2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5.67%、30.57%、14.01%;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截瘫程度、手术及侵入性操作有关(P<0.01).结论 针对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现状,以加强前瞻性监控,减少NICU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NICU 2007-2010年4811例出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年中发生医院感染101例、106例次,感染率为2.10%、例次感染率为2.20%;2007-2010年感染率分别为2.28%、3.14%、1.61%、1.62%;不同年份NICU部位感染率不同,4年平均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发生率最高,其中下呼吸道占25.47%,上呼吸道占17.92%;4年平均季度感染率中,第四季度最高、第三季度最低,分别为3.07%、0.95%.结论 加强前瞻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关爱病房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关爱病房192例>75岁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291例次,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占55.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7.5%、消化道感染占5.8%、皮肤感染占5.2%;医院感染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侵入性操作等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关爱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护理工作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部位构成特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部门医院感染病例的不同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1999-2009年191 363例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10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71%,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0.30%、胃肠道感染占26.29%、下呼吸道感染占17.13%;不同季节、不同科室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亦有差异,如11月为胃肠道医院感染高发季节占44.99%,大部分科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而ICU则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应根据不同季节及科室医院感染部位构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寻找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82 708例住院患儿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029例,感染率为2.45%,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发病率较高的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胃肠道、下呼吸道,分别占54.61%、25.63%、11.58%;发病年龄集中于<3岁儿童,占84.03%;儿童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占85.14%;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应针对儿童住院患儿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一2011年5月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妇产科患者3120例,其中妇科1916例,产科1204例,共发生医院感染65例,其中妇科48例,感染率为2.5%;产科17例,感染率为1.4%;妇科医院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产科以呼吸道、手术切口为主;妇科感染因素中留置导尿、年龄>50岁、住院时间>9 d、化疗者均为感染因素;产科医院感染因素包括留置导尿、妊娠合并症、住院时间长.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RICU收治的695例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5例患者中,19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7.6%,108例患者≥60岁,占56.25%,7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晚期,占36.46%,43例患者为呼吸衰竭,占22.40%;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分别占51.04%、20.31%及13.54%;分离病原菌的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酵母样真菌,分别占26.56%、11.98%及10.42%.结论 R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相关;尽早加强RICU管理、积极控制病情、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1月胸外科1464份出院患者病历.结果 146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5.19%;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医院感染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应用、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 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