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LT、AST以及AST/ALT的变化。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选取80例我院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6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AST/ALT的变化。结果:治疗6月后观察组患者ALT和AST分别为(118.35±21.17)U/L和(126.76±28.43)U/L,而对照组患者ALT和AST分别为(166.47±22.36)U/L和(198.36±30.31)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AS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清转氨酶指标,改善肝功能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Child-pugh分级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质(T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抗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2周、 24周、 48周、 72周的肝功能指标、 HBV-DNA定量及Child-Pugh评分,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12周、 24周、 48周、 72周,两组的ALT、 TBIL、 HBV-DNA、 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的ALT、 TBIL、 HBV-DNA、 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HBV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长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伴有HBV复制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1年,早期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Child-Pugh积分、血清病毒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37例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中,32例患者治疗1年后病情缓解稳定,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治疗前Child-Pugh积分为(11.6±2.5)分,治疗1年后降至(7.8±1.6)分;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145.0±72.5)U/L,治疗后降至(35.6±26.5)U/L;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为(59.7±25.6)μmol/L,治疗后降至(26,7±10,5)μmol/L;治疗前血清白蛋白为(27.8±2.1)g/L,治疗后升至(32.7±3.4)g/L;治疗12个月后HBV DNA阴转率(低于检测水平<300 copiedml)78.12%,HBeAg阴转率31.25%.结论 长程恩替卡韦治疗伴有HBV复制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迅速控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Child-Pugh积分,促使HBeAg/HBeAb血清转换.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谷丙转氨酶(72.15±14.36)U/L、白蛋白(38.54±2.16)g/L、总胆红素(27.63±5.17)μmol/L、肿瘤坏死因子-α(23.52±4.31)pg/mL、白介素-10(22.65±2.41)pg/mL、白介素-6(20.17±1.08)pg/m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予以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肝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缓解其临床症状,并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并发症发生率低,以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肝复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接受恩替卡韦联合肝复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HBV DNA检测不到率及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ALT(25.60±35.82)U/L,TBIL(18.82±9.76)μmol/L;对照组ALT(45.57±44.42)U/L,TBIL(24.33±12.14)μmol/L,两组对比,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亦有明显改善,治疗组HA(197.4±32.4)LN(65.7±34.7)PCⅢ(102.2±17.2)IV-C(89.4±14.2),对照组HA(327.8±51.7)LN(92.4±36.5)PCⅢ(181.3±25.5)IV-C(132.4±2.7),两组对比,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肝复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优于恩替卡韦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联合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肝爽颗粒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2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肝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TBIL、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失代偿期患者联合使用恩替卡韦+肝爽颗粒治疗,可促进HbeAg转阴,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梁铭  徐启桓  舒欣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2):1892-1893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情况。方法对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护肝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保肝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ALB、ALT、TBiL、PTA、Child-Pugh积分、HBV DNA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以及疗效评价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提高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用替诺福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AST、ALT、Child-Pugh、HBV-DNA低于对照组,PTA值高于对照组.结论: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替诺福韦对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更好,值得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抗病毒药物与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8周、16周、24周时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服用恩替卡韦、保肝护肝药物时联合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改善肝脏组织学炎症程度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8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护肝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恩替卡韦与护肝药物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ETV)、阿德福韦酯(ADV)、拉米夫定(LAM)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共4组,分别口服ETV、ADV、LAM联合ADV、对照组.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后HBV DNA、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结果 4组患者基线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4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ALT、AST、TBIL、Child-Pugh评分下降,白蛋白、PTA上升,A、B、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HBV DNA水平、ALT、AST、TBIL、Child-Pugh评分降低,白蛋白升高,HBV DNA阴转率比较,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B组(P〈0.05).结论 ETV、ADV、LAM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安全性好.治疗48周,ETV、LAM联合ADV治疗疗效相似,均优于单用ADV.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1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第4周复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胆碱酯酶(CHE)和AFP等实验室指标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移植后第4周,血浆白蛋白(ALB)和CHE分别为(31.2±4.5) g/L和(80.9±2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肝硬化合并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导致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天晴甘美和GSH护肝治疗,按手术实施日期的奇偶数分为两组,31例奇数患者加用PPC治疗(A组),28例偶数患者继续术前护肝治疗方案(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结果 A组和B组中分别有3例、4例被剔除该研究.A组术后3、7d的ALT[(193±48)、(63±17)U/L]、AST[(194±57)、(54±19)U/L]、TBIL[(99±20)、(28±9)μmol/L]水平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235±50)、(103±33)U/L,(235±64)、(82±22)U/L,(127±45)、(43±18)μmol/L](P<0.05),ChE[(3781±294)、(4405±469)U/L]、PA[(0.22±0.07)、(0.30±0.04)g/L]水平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3449±431)、(4105±546)U/L,(0.18±0.07)、(0.25±0.05)g/L](P< 0.05);A组术后ChE和PA水平均较前次测得的ChE、PA水平明显上升(P<0.05),B组术后7d较术后3d恢复明显(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良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联合应用天晴甘美、PPC和GSH肝细胞保护剂可有效抑制肝细胞损伤,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脏酶谱在诊断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0例不同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的鉴定,并将其与108例非肝病患者的肝脏酶谱进行分析,观察不同肝病患者的肝脏酶谱与非肝病患者有无明显区别.结果 肝病患者的血清肝脏酶谱均出现增高,不同疾病的肝脏酶谱增高幅度不同,与非肝脏疾病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急性肝炎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为(356.28±162.54) U/L,肝硬化碱性磷酸酶(ALP)和谷酰转肽酶(GGT)分别为(87.38±90.46)U/L和(109.21±73.64)U/L,肝癌的ALP和GGT分别为(110.24±109.41)U/L和(138.44±46.26)U/L,乙醇性肝炎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AST分别为(157.35±68.38)U/L、(89.34±59.52) U/L和(78.66±61.64)U/L,其他肝病的ALP及GGT和ALP与非肝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脏酶谱在肝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接诊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方面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28例)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为24周,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用药安全性,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AST、ALT、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的AST、ALT、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均随之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24周后,两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BV-DNA转阴率为51.85%;对照组为38.46%,说明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单药或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此外分别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LAM组),阿德福韦酯10,mg/d(ADV组),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所有患者肝功能变化、HBV DNA、HBeAg阴转率以及Child-Pugh评分.结果 治疗48周,三组患者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Child-Pugh评分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0.40,P<0.05),3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治疗48周HBV DNA阴转率LAN组、ADV组和联合组分别为53.13%、43.75%、81.25%,联合组与LAM组及AD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74、9.40,P<0.05).HBeAg阴转率LAM组、ADV组和联合组分别为15.79%、9.52%、40.91%,联合组明显高于单药组(x2=4.94、7.73,P<0.05).此外,LAM组中有2例患者在治疗第36、48周发生YMDD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或单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联合治疗能更快速有效地抑制HBV DNA的复制,且病毒变异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lamivudine, adefovir dipivoxil montherapy or combined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Methods 96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were ran 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then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lamivudine 100 mg/d(LAM group) , adefovir dipivoxil 10 mg/d(ADV group), lamivudine combined adefovir dipivoxil (combined group) for 48 weeks. The liver function, HBV DNA, HBeAg negative rate and Child-Pugh score were analysed. Results The ALT, ALB, TBil and Child-Pugh scores were improved after 48 weeks of treatment in 3 groups without death, and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t = 2.21-20.40, P < 0.05). HBV DNA negative conseration rate in LAM group, ADV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after 48 weeks' treatment were 53.13%, 43.75%, 81.25% respectively, the rates in LAM group and ADV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combined group (x2 = 5.74, 9.40, P< 0.05). HBeAg negative rate in LAM, ADV, combined groups were 15.79%, 9.52%, 40.91%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s in LAM group and ADV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combined group (x2 = 4.94, 7.73,F< 0.05), 2 cases of YMDD mutation in LAM group were found. Conclusions Lamivudine and adefovir dipivoxil combined or mon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and Child-Pugh score for hepatitis B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combined beatment can suppress HBV DNA replication mor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and with less viral mut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肝硬化的临床意义及与影像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肝硬化患者177例,慢性肝炎患者61例,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格检查者为对照组。比较GP7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门静脉主干直径在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及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比较肝硬化各亚组GP73水平的差异;分析各组GP73与ALT、AST、ALB、TBIL、PT及门静脉主干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的GP73 水平较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 < 0.001);Child-pugh B级与Child-pugh C级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肝硬化组(P < 0.05)。肝硬化组GP73水平均与血清AST、ALT、TBIl、PT及门静脉主干直径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GP73在肝硬化组表达升高,与肝功能损伤指标密切相关,血清GP73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肝病传染科住院的2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并选择同期好转出院的2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慢性肝功能衰竭(44.96%)、感染(21.43%)、肝肾综合征(17.65%)及上消化道出血(13.03%)。死亡组患者的WBC为(7.28±2.15)×109/L、AST为(287.64±74.28)U/L,TBil为(302.14±152.34)μmol/L,血肌酐为(174.62±45.31)mmol/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9、26.372、28.365和27.336, P 均<0.01)。死亡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为(25.64±9.26)%,球蛋白为(18.32±6.21)g/L,血钠为(110.38±14.57)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4、-3.702和-1.754,P均<0.01)。死亡组合并慢性肝功能衰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2.94%、36.13%、30.25%和11.3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5、6.846、10.261和8.765,P均<0.01)。合并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WBC>6.00×109/L、血肌酐>160.00 mmol/L、球蛋白<20.00g/L和血钠<110.00 mmol/L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5.386、6.237、4.682、1.829、3.183和2.351)。结论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WBC>6.00×109/L、血肌酐>160.00 mmol/L和血钠<110.00 mmol/L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危险因素。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保肝的同时更应该保护肾功能、预防感染及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胸水(HH)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HH的患者286例,按照是否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为治疗组(164例)和对照组(122例),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的胸水深度、腹水深度、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血常规等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TBil、血肌酐(Scr)、胸水深度、腹水深度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28.46±7.58) μmol/L、(62.83±18.36) mmol/L、(1.18-0.36)cm、(1.48±0.42) cm和(6.28±1.07),均低于对照组[(43.12±10.05) μmol/L、(83.74±16.81) mmol/L、(2.74±0.64)cm、(2.39±0.61) cm和(8.74±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2、-5.276、-4.326、-2.638和-2.589,P均<0.05或0.01).治疗组PTA和血钠分别为(63.23±9.52)%和(137.16±7.17) mmol/L,均高于对照组[(47.12±6.64)%、(116.34±8.42)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3和3.428,P均<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6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2,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控制肝性胸水,并且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