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通常发生于烧伤48 h以后,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我院目标性监测烧伤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全面地查阅2007年1月-2010年1月全部烧伤患者病历,结合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及监控措施效果评价记录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情况进行统计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和控制急症患者医院感染,探讨急诊科急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2月由"120"送到我院急诊科就诊重症患者共1778例,其中男性968例,女性81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0岁,平均47岁.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入急诊科的患者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所临床培养出MDROs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2008年7月-2010年12月采取前瞻性调查方法,并对感染及定植患者采取组合式(Bundle)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戴手套、穿隔离衣等;2005年1月-2008年7月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但其调查内容与调查表、诊断标准等与前瞻性调查方法相同,分析综合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43 744例患者,3 084 182患者住院日,发生2279例次MDROs感染,包括医院发病的感染(HOI)1025例次,占44.98%,社区发病的感染(COI)1254例次,占55.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MDROs-HOI的影响后,采取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MDROs-HOI感染率,以外科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防止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运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率的作用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全面综合性监测资料,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有针对性采用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采用目标性监测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7.83%与全面综合性监测13.78%比较下降了5.95个百分点,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医院感染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726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26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2例,感染率为23.7%,其中又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手术时间≥3 h、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 d是医院感染发生的易感因素。结论手术时间、年龄、住院时间是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中应予以重视,通过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呼吸道护理、缩短住院时间等综合措施预防感染,以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现状和感染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放射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病例168例;对采取预防控制干预措施前(2006年1月-2008年1月)、后(2008年2月-2010年2月)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前放射介入手术室发生106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4%,其原因主要与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不足有关,占44.4%,其次为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缺陷,占33.0%、22.6%与手术室布局不合理有关;干预后感染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介入手术室布局、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良好认识、感染控制措施的认真落实是控制放射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重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状况,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科1 20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病原菌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临床病原菌检验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规定的K-B法进行操作,药敏结果敏感、中介、耐药的评价依据CLSI的最新标准。结果 1 207例急诊科重症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211例次,感染率14.7%、例次感染率17.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2.1%;基础疾病、有创性诊疗操作、广谱抗菌药物的过量使用等为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1株,检出率为44.7%,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30株,检出率为41.7%。结论必须增强急诊科医师预防医院感染与合理用药理念,切实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降低急诊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查阅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急诊科病历资料,分析急诊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6年来,急诊科接诊患者8 350例,发生医院感染1 135例(医院感染率为13.59%)、1 29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5.51%)。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为复合外伤;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年龄60岁、住院时间1周、1种抗菌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是急诊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多。无论是革兰阴性菌还是革兰阳性菌,除对个别抗菌药物未产生耐药性外,基本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鲍氏不动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急诊科感染风险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广泛,医院务必强化急诊科有关医院感染与合理用药的理念,对耐药菌的耐药性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9.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寻找高风险科室,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2012年上报的1 474例医院感染及1 58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出院患者119 598例,上报医院感染1 474例,医院感染率为1.23%;各年度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34,P<0.01),呈逐年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率居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ICU、急诊科、神经外科、肾内科、医保中心,2012年感染率分别为19.59%、8.45%、4.75%、3.28%、2.95%;与2011年相比,2012年ICU、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分别下降了8.64%、3.80%,急诊科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4.4646,P<0.01);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ICU、急诊科、神经外科,其中ICU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8.7845,P=0.012),急诊科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0.3719,P=0.006)。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感染率最高的科室,需继续加强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明显;应重点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和多药耐药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使用中消毒剂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009年2月-2010年1月使用中消毒剂质量较2008年1月-2009年1月明显提高,其中生物监测2008年1月-2009年1月合格率为95.6%,2009年2月-2010年1月为99.1%,分离出的病原菌有真菌、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菌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化学监测2008年1月-2009年2月合格率为87.74%,2009年2月-2010年1月合格率为98.98%。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合格率;科学合理监管消毒剂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精神科病房实施综合质量改进措施前后的效果,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精神科48 h的患者进行监测,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设为改进前组,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设为改进后组,采用目标性监测方式,在改进前组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采取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改善患者住院环境、加强手卫生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及纳入专题研究等综合质量改进措施。结果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监测住院患者分别为441例和976例,感染率分别为11.79%和4.20%(P0.05);漏报率由16.67%降至8.33%;抗菌药物使用率从39.23%降至23.05%(P0.05);手卫生用品用量逐年上升。结论针对精神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开展目标性监测,落实综合质量改进措施,形成持续质量改进的良性循环,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诊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急诊科发生的68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68例患者中男性占66.18%,女性占33.82%,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在60~69岁感染率最高为35.29%;住院时间30~39 d组感染率最高为55.8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2.94%,均高于其他组.结论 急诊科病房环境特殊,患者病情危重,存在许多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及严格无菌技术,有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74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有48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8.39%,42例非老年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其次为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抗菌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等相关。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降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老年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患者大多数发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易受病原菌侵袭造成医院感染.为了有效控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我科于2010年1月采取综合预防性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1-12月和2010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有住院患者. 1.2 方法与标准 专职医师及护士动态监测住院患者,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为医院感染患者,填写医院感染报告表.对2009年1-12月实施传统一般性护理阶段住院患者1012例(对照组)和2010年1-12月实施综合预防性护理阶段住院患者1026例(观察组),分别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调查统计,并做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1073例肝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笔者回顾性调查了医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073例肝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危重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老年CCU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CCU收治的372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7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4.8%;其中呼吸道感染13例,占72.2%,其次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占16.7%,胃肠道感染2例占11.1%。结论建立完善的病室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探视等,是降低老年C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室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干预措施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对2006 年1月-2007年12月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并于2008-2009年采取导管相关感染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由2006-2007年的5.77‰下降至2008-2009年的3.63‰;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普通外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下降幅度最大,由2006-2007年的10.53‰下降至2008-2009年的4.79‰。结论在ICU采取医院感染预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急诊科观察室人员流动性大,难以严格地按照住院病房模式进行管理,各种潜在感染和带菌者情况不明,导致其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危重患者抢救中重要的潜在感染因素。2007年11月~2008年4月,对我院急诊科观察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对同时期急诊观察室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控制急诊科观察室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创伤患者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地震创伤患者感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院2008年5月16日-8月20日收治的140例地震伤员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140例地震伤员感染的发生率为40.71%(57/140),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57%(40/140)。分离到的88株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09%);从伤口分离出5株厌氧菌。创伤AIS-ISS分值与感染有密切关系,ISS分值越高,感染率也越高(χ2=13.12, P<0.05)。结论感染是地震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认真对伤员进行地震伤情分值计算以预测医院感染的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创伤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0例、340例次,感染率为0.98%、例次感染率为1.01%;科室之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前3位的为下呼吸道、术后切口、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50.00%、14.71%、8.63%,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47%;住院时间<15 d与>15 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0例感染病例大部分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