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医院进行治疗的5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1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CD3+(53.37±3.61)%、CD4+ (42.25±3.49)%、CD8+(33.23±2.19)%及IgA(6.05±0.79)mg/L、IRM (9.17 ±1.09)mg/L、IgG(6.15±0.22)g/L、C3b受体花环率(11.05±1.63)%、免疫黏附促进因子(42.56±2.51)%均低于对照组;CD4/CD8(1.27±0.19)、免疫复合物花环率(4.53±0.22)%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35.13±1.95)%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期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较为明显,且与其所处的分期有着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金美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454-3455,3464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42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2例单纯狼疮性肾炎患者为B组,42名健康体检人员为C组,将3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目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清IgG(19.25±3.31)g/L、IgA(3.26±1.08)g/L、IgM(1.52±0.64)g/L、CD8+ (38.62±3.67)%显著高于B组及C组,补体C3 (0.54±0.12) g/L、C4 (0.11±0.03) g/L及CD3+(68.42±5.14)%、CD4+(35.35±4.86)%、CD4/CD8比值1.01±0.12则显著低于B组及C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异常,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及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5月12日至2017年10月8日我院6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遵循平均、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CD4+/CD8+、CD3+、CD4+含量分别为(1.28±0.30)%、(60.18±4.45)%、(41.99±5.62)%,较对照组更低,CD8+水平为(30.87±3.2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分别为(1.30±0.19)g/L、(9.03±1.12)g/L、(0.89±0.23)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急性期与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检测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利于监测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该院儿科收治的5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同时选择54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数据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Ig G和Ig 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g 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免疫黏附抑制分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和CD3+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CD8+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MP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异常变化。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对于诊断患儿的病情程度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加入一定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能够对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指导意义评价.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研究组);同时纳入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IgG、IgA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而IgM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红细胞免疫情况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的CD8+、CD4+/CD8+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而CD4+、CD3+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功能调节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43例,出院后对患儿随访2年,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CD3~+T细胞(42.29±7.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48±8.12)%,CD4~+T细胞(33.75±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91±6.12)%,CD8~+T细胞(23.95±4.39)%显著低于对照组(25.81±5.12)%,;IL-2(15.39±4.2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6±5.29)pg/ml,IL-10(36.57±7.47)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47±6.82)pg/ml,白蛋白(39.83±3.29)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8±4.12)g/L,Ig G(6.23±1.36)g/L显著低于对照组(7.82±1.44)g/L,Ig A(0.89±0.18)g/L显著低于对照组(1.04±0.1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L-6、CRP、白细胞和Ig M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C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T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为12周,另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组),监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感染例次的变化。结果 C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T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gG、IgA、IgM、C3、C4、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2.20±3.98) g/L比(6.18±1.45) g/L,( 1.89±0.58) g/L比(0.63±0.15)g/L,(1.29±0.47) g/L比(0.51±0.13) g/L,(0.94±0.36) g/L比(0.58±0.20)g/L,(0.28±0.06) g/L比(0.11±0.04)g/L,(63.11±9.43)%比(53.26±9.08)%,(38.21±6.15)%比(31.56±6.02)%,1.48±0.37比1.25±0.43](P值均< 0.05),且与C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治疗后感染例次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6.7%(14/30)比133.3%(40/30),P<0.05],而C组患者治疗后感染例次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126.7%(38/30)比136.7%(41/30),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及规律,为今后临床病情判定、预后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此外,将患病组进行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分层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BC-C3bRR、RBC-ICR、RFER及RFI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层后比较,不同损伤程度RBC-C3bRR、RBC-ICR、RFER及RFIR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层后比较,不同损伤程度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较为低下,检测这些细胞学指标对判断病情,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科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患者感染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患者营养支持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外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组)34例和试验组(肠内营养支持组)34例;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营养支持前后的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3~+CD4~+及NK)、体液免疫(IgA、IgM及IgG)及红细胞免疫指标(FEER、ATER、DTER及RBC-C3bR)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感染率为2.94%,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营养支持治疗后7d及14d试验组的细胞免疫(CD3~+、CD4~+、CD3~+CD4~+及NK)分别为(63.23±5.08)%、(45.30±4.24)%、(32.25±3.41)%、(16.49±1.75)%及(67.63±5.23)%、(49.24±4.56)%、(35.25±3.66)%、(18.98±2.01)%,体液免疫(IgA、IgM及IgG)水平分别为(3.03±0.27)g/L、(2.20±0.20)g/L、(12.26±1.50)g/L及(3.24±0.31)g/L、(2.53±0.24)g/L、(14.17±1.59)g/L,红细胞免疫指标(FEER、ATER、DTER及RBC-C3bR)水平分别为(53.20±5.10)%、(56.20±4.98)%、(32.98±3.10)%、(18.98±2.07)%及(56.56±5.32)%、(59.73±5.10)%、(36.56±3.34)%、(21.24±2.2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ICU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外科ICU患者感染的控制,且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也有改善作用,因此应用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炎性因子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医院治疗的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IgA、IgG及IgM分别为(1.13±0.14)g/L、(8.05±1.07)g/L及(1.08±0.10)g/L,均低于对照组,CD3+、Cn+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6.24士3.78)%、(39.25±2.86)%及0.92±0.19,均低于对照组,CD8+为(42.15±3.81)%.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CRP及TNF-α分别为(77.35±7.21)pg/ml、(30.39±2.93)pg/ml、(228.63±21.48)pg/ml、(8.14士0.97)mg/L及(75.46±6.93)pg/ml,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感染患者变化幅度大于轻度及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处于较差的状态,而炎性因子处于较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胶囊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机体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观察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囊。比较两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期间,干预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为(2.35±0.59)次,少于对照组患儿的(4.21±0.73)次;治疗前后,干预组外周血CD4+T与CD8+T细胞变化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干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以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变化值为(25.22±7.65)nmol/L,IgA变化值为(0.91±0.21)g/L,IgM变化值为(0.72±0.13)g/L,IgG变化值为(6.03±0.95)g/L。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IgA、IgM、IgG均呈正相关。观察组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D胶囊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提高,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2例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112人作为健康组,对两组免疫功能进行比较;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CD3+为(45.66±6.67)%;CD4+为(35.42±6.17)%;CD8+为(23.56±5.14)%;CD4 +/CD8+比值为1.43±0.23较健康组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组经治疗后,CD3+为(61.33±6.69)%;CD4+为(47.16±6.38)%;CD8+为(28.71±5.67)%;CD4+/CD8+比值为1.79±0.31,较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显著上升;病毒性心肌炎组经治疗后,TNF和sIL-2R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临床医师应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方法 红细胞酵母多糖花环法和APAAP酶联法分别测定支气管肺炎患儿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T细胞亚群。 结果 肺炎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同时伴有CD3、CD4细胞减少,红细胞免疫功能与CD8细胞呈负相关。 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同时存在红细胞和T细胞双重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何红霞  寿小群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60-456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方法: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静脉点滴阿齐霉素5天后,予以阿齐霉素口服,剂量和疗程相同。治疗组加匹多莫德口服,而对照组不用。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以28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32.40±5.93)%和(1.12±0.4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比例为(28.96±3.3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支原体肺炎患儿经匹多莫德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有明显上升(P<0.05);未经匹多莫德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支原体肺炎患儿匹多莫德治疗组平均病情反复次数较非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匹多莫德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邢梅芳 《现代保健》2014,(31):57-6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的变化,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164例儿童,其中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患儿78例;对照组:同期86例正常体检儿童,分别做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血小板计数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结合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的变化有助于推断肺炎支原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24例巴尔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24例EBV感染患儿为研究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43例和单纯性EBV组81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2名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儿入组时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V DNA载量;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EBV 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M组患儿的年龄为(5.13±1.56)岁,大于单纯性EBV组(P<0.05),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肝肿大、眼睑水肿、鼻塞、打鼾的比例为88.37%、93.02%、93.02%、48.84%、60.47%、32.56%、55.81%和46.51%,高于单纯性EBV组(P<0.05);IM组患儿的血CD3+T、CD8+T细胞、IL-6、TNF-α为分别为(73.25±7.16)%、(40.19±4.21)%、(33.68±5.71)ng/L、(72.52±11.26)ng/L高于对照组,而CD4+T、CD4+/CD8+T细胞、IL-2分别为(34.86±3.75)%、(0.89±0.15)、(10.43±3.38)ng/L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3+T和CD8+T细胞水平均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314,0.447,P<0.05),CD4+T和CD4+/CD8+T细胞水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25,-0.376,P<0.05)。结论 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有关,有望应用于临床评估EBV感染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复感儿)的细胞免疫状态及观察香菇多糖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郭峰法和MTT比色法检测105例复感儿T细胞亚群、白介-2受体、红细胞免疫及白介-2活性,并用香菇多糖口服三个月,随访半年.结果 复感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香菇多糖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6%.结论 复感儿存在T细胞和/或红细胞免疫缺陷,香菇多糖可改善或纠正之,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