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医院感染8085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加强监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1993年至2002年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77779例住院患中,发生医院感染8085例,感染率4.55%,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科系统感染率5.70%,高于内科系统4、7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构成比的55.50%;手术切口感染率为7,83%,2000年至2002年平均5.94%,明显低于1993年至1995年的10.92%,差异有显性(P<0.001);病原茵G^-杆菌多于G^ 球菌。结论: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加强对病房系统化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明显效果。病原学送检率较低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全环境保护预防恶性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华  王惠珍 《护理研究》2006,20(4):973-974
[目的]研究全环境保护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照组49例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53例实施全环境保护.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次感染率、2次感染率和3次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3,P〈0.001);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口腔黏膜感染、败血症和消化道感染。[结论]全环境保护可使恶性血液病患儿的感染率降低,延长生存期,为化疗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作相关分析,探讨母婴同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385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20例,感染率为0.51%,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00%,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高于足月儿,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感染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d内发生的占80.00%;母亲文化程度高低、分娩方式、羊水质量、病房内环境以及产妇无菌意识强弱等与医院感染率具有相关性(P=0.000)。结论呼吸道感染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首位,分娩方式、病房内环境质量以及产妇无菌意识等,是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为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必须建立有效的医院管理制度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现患水平.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制作的调查计划书,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结果本次断面调查应查住院病例1246例,实查住院病例1237例,实查率99.28%,医院感染59例(67例次),感染率4.77%(例次感染率5.4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其中上、下呼吸道分别为20例次和22例次,占29.85%和32.84%)为主,其次为皮肤软组织8例次(占11.94%)。不同科室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内科、儿科以上呼吸道为主,外科与其它科室以下呼吸道为主,其它科室现患率(感染病例主要为老年病科病例)12.58%最高,较内、外、妇、儿科差异均具显著性(x^2值〉3.67,0.025〈P〈0.01)。结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在保护住院病人机体免疫力的情况下,对长期住院治疗病人医院感染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重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某三级康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各年度、各病区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以及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该康复机构2008--2010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92%,2.17%,1.67%,2009年及2010年医院感染率均低于200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169,16.292;P〈0.05),2009年与2010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0年各年度儿童脑瘫康复科和脑血管病康复科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均高于普通临床科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9.299,17.828,8.618,33.336,8.182,18.138;P〈0.01),而脊髓损伤康复科的医院感染率与普通临床科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普通临床科室中,67.02%的感染病例曾接受过侵袭性操作,康复科室中则以脊髓损伤康复科较为明显,有36.84%的感染病例曾接受过侵袭性操作,而儿童脑瘫康复科的医院感染与侵袭性操作无任何关系。结论康复医疗机构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各年度内儿童脑瘫康复和脑血管病康复患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但脊髓损伤康复患者的感染与侵袭性操作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6.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组及冠心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3%和26.2%,明显高于风心组与先心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为4.9%,高于其他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体外循环术后医院感染率13.2%,高于非体外循环术后感染率6.2%(P〈0.01)。手术时间长于4h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3%,高于手术时间小于4h者(P〈0.01)。术后CICU中住院达1周以上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率约为58.4%,远高于术后CICU中住院日期小于1周者(P〈0.001)。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手术时间大于4h及在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内时间超过1周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对此类患者注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1年和2012年两年间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1日和2012年8月16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的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的新入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标准填写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和2012年捌查当日共调查住院患者1165例,实查率均为100%,共有39例患者发生4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88%和2.80%;2011年调查当日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神经外科(27.27%)和心胸外科(16.67%),2012年调查当日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8.57%)和心血管内科(9.09%);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和表浅切口感染。2011年和2012年调查当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3.07%和40.56%,两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和治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2011年有227例,病原学监测87例,送枪率为38.33%;2012年有187例,病原学送检118例,送检率为6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8025例,发生院内感染93例(1.16%),ICU患者116例,发生院感30例(25.86%),医院感染与ICU感染均以呼吸道居首位,分别为67.74%,76.67%。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4.73%)、大肠埃希菌(17.20)为主;ICU感染以真菌(36.67%)、肺炎克雷伯茵(20.0%)为主。结论该院患者ICU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提高治疗性用药的病原学送检率,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重型肝炎30例、肝硬化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控制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6.67%和21.88%(P〈0.05),医院感染后控制率为分别为35.71%和85.71%(P〈0.05);肝硬化医院感染率为39.39%和17.65%(P〈0.05);医院感染后控制率为28.57%和83.33%(P〈0.05);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1.4±15.6)d和(47.2±16.7)d,对照组未发生医院感染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9.4±28.9)d和(64.3±28.4)d。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合并医院感染后控制较容易,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重型肝炎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住院治疗的1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率(27.27%),粒细胞缺乏组医院感染率、感染致死率和平均感染日明显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P〈0.01、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致病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为主。MP和COMP方案化疗患者的感染率(20%和23.08%)与VAD组的(64.7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390例,其中包括开放式管理的患者192例和封闭式管理的患者198例,比较两组感染发病率、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探讨住院时间和年龄与感染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开放式管理的患者感染发病率为9.9%,封闭式管理的患者为2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1,P〈0.05);封闭式管理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率为21.7%,高于开放式管理患者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9,P〈0.05);感染发病率随住院时间的增加而逐年增高。结论开放式管理可有效减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住院48 h以上的新生儿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共发生54例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1.25%,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占66.7%)、胃肠道(占18.5%)、皮肤软组织(占9.2%)。出生体质量越低(χ^2Trend=126.88,P〈0.001)、住院时间越长(χ^2Trend=106.89,P〈0.001),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或风险越高;有侵袭性操作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增高(χ^2=5.338,P=0.02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性别无关(χ^2=0.984,P=0.321)。在54例新生儿医院感染患儿体内共分离出54株病原菌,其中G+菌23株,占42.6%,主要G+菌对青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普遍耐药;G-菌31株,占57.4%,G-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及侵袭性操作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相关导管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所有住院患者相关导管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21例外科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70%,与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留置尿管相关的感染率分别为66.67‰、8.70‰、48.63‰;呼吸机的使用、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应用各种导管相关,应加强对ICU患者侵入性导管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45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病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5%,男女间医院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55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最高(P〈0.05);发生感染高峰时间为入院30d内(P〈0.01);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高(P〈0.01);感染菌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P〈0.01);Ⅲ型、Ⅳ型与Ⅰ型、Ⅱ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医院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侵袭性操作者较未行侵袭性操作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年龄、入院时间、部位、病情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等方面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7例患者中,163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4.1%;感染21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1.3%;感染主要部位依次是呼吸道(143例次,67.5%)、血液(28例次,13.2%)和泌尿道(15例次,7.1%);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64株,30.2%)、铜绿假单胞菌(35株,16.5%)和肺炎克雷伯菌(24株,11.3%)。不同年龄、住院时间、入ICU时疾病诊断个数、机械通气时间患者及有无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做好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7年1—12月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率为9.71%,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早产儿的感染率较足月产儿高(P〈0.05),出生后1~3d新生儿较〉3d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率高(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感染为主,特别是早产儿;护理上应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这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特别是早产儿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中心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应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诊疗的5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在年龄是否〉65岁、是否有2种以上并发症、有无皮肤或黏膜糜烂、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是否≥20d及住院时间是否〉40d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560例中并发感染107例(19.1%),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其中≥2个部位感染10例,因感染死亡24例(4.3%);细菌培养检测出86株病原菌,以幽门螺旋杆菌最多,肺炎克雷伯杆菌其次,其中合并2种病原菌感染5例,3种病原菌感染3例,4种以上病原菌感染2例;行胃镜检查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内镜检查(P〈0.05)。结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偏高、存在多种并发症、有皮肤黏膜糜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长,并与病原菌及内镜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75岁及以上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75岁及以上高龄患者心脏手术术后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 361例高龄患者行开胸心脏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率7.35%;医院感染组高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结论医院感染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及死亡率。因此,重视基础护理、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tb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及早拔除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 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术后1~3 d拔除留置尿管.对照组术后5~7d拔除留置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拔除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痉挛、继发性出血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泌尿系统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0.20%(x2=8.68,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费用为( 10584.00±401.23)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2138.20±621.45)元(t=-20.91,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7.80±2.20)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13.20±3.58)d(t=-12.79,P< 0.05).结论 及早拔除导尿管不仅可以减少术后泌尿系的并发症,而且还可以降低住院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模式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在医院骨科病区选拔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微格教学培训教师、制订教学方案和组织实施微格教学.结果 培训后科室月综合质量考核成绩由(94.29±2.01)分提高到(98.08±0.67)分(P<0.01),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和医务人员手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微格教学以其良好的可及性和可控性确保了培训效果,对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的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障患者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