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理念及人性化服务的新模式,已被医院广泛应用。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人性化护理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疗服务从“病”到“人”的转变,随之出现了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和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管理理念、工作态度、工作程序等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才能赢得医疗市场。我们根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在管理中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工作职责和内涵发生了很大转变。人性化理念、个体化服务、舒适护理等全新观念正在护理工作中逐渐被应用,作为医务工作者,更应该转变观念,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其中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被人们所推崇和赞赏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人性化护理就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病人身心需求的一种服务理念[1],是优质护理服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在内科护理中出现了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促进了内科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内科护理人员转变思维,实施人性化服务理念,可以有效的增进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满意度.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者能够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有效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文事业的发展,医学护理也与时俱进,将传统的疾病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本文通过分析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践全程的、安全的、人性化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构建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程的、安全的和人性化护理"的工作模式。结果开展了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新型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充实了护理工作的服务内涵,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使整体护理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契合"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主题,护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目标,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在内科护理中出现了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促进了内科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内科护理人员转变思维,实施人性化服务理念,可以有效地增进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满意度。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者能够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有效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9.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被广泛接受。将整体化、人性化的观念融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接受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使患者以一颗健康的心迎接手术。我院于2003年开展手术室整体护理,现将实施情况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润兰 《中国卫生产业》2012,(27):58+60-58,6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治疗模式的转变,现在大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现在倡导文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人性化护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点。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病患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病人隐私,人性化护理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式的、有效地护理模式。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就是推行人文式关怀服务。传统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正在被现代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取代,社会发展,医疗服务进步必须要采取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1.
把人性化护理落实到老年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社会文明进步、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服务更趋完善的一项护理实践,是护理工作落实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周到服务使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举措。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增加,老年性疾病患者也随之增多,对老年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充分体现人性化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疗服务从“病”到“人”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推出了全新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它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是当今护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急诊科作为医院中危、急、重症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窗口科室,也是最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发生医疗纠纷,甚至暴力事件的科室,因此实施人性化护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急诊护理队伍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在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满足病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人性化的服务语言、人性化的服务行为、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及人性化的服务品牌(简称“5S”)。结果“5S”护理服务,规范服务语言和护理服务行为,推行“五个一”工程,融洽护患关系,保持护理服务零投诉。结论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诚 《现代养生》2014,(2):187-187
本文主要分析并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体会。实施结果表明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前,使得全院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加顺畅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何敏 《中国卫生产业》2013,(16):52-52,54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为脑外科护理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料。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2月到该院进行脑外科住院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和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恢复较快,并发症轻,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减少医疗纠纷,应当在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转变管理模式,护理人员人性化的管理,突出精神专科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护理新的要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小妹  李琼  王丽 《中国保健》2006,14(8):123-124
目的为手术病人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优质服务. 方法以人性化的服务行为(Humanized Serving Behavior)、人性化的服务流程(Humanized Serving Program)、人性化的服务语言(Humanized Serving Language)、人性化的服务环境(HumanizedServingEnviroment)、人性化的服务品牌(Humanized Serving Brand)(以下简称"5S" )的护理模式,为手术病人提供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5S"护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医学保健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护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人性化服务是当前全球卫生保健形势发展的趋势,也是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近几年来,军队疗养院通过营房改造,疗养环境大为改观,为使疗养员在疗养期间得到身心全面康复,提高疗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尤显重要。我院通过在护理服务中开展人性化服务,用心呵护、用情维护,关爱每一位疗养员,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模式,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人性化护理正是一种以人的个体需要、整体感觉、服务效果为宗旨,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温馨、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文事业的发展,医学护理也与时俱进,将传统的疾病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本文通过分析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