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笔者近年来用泻心汤治疗痤疮5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17岁,以20~30岁多见;病史最长5年,最短半年。治疗方法加味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知母、黄柏各10克组成。囊肿加夏枯草15克,皂剌、丹皮各10克;脓疱加野菊花20克,连翘12克。水煎服,日1剂,5剂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疹基本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有效:皮疹消退超过50%,自觉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变。治疗结果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病案举例刘某,女,20岁,1987年4月18日初诊。面部粉刺,脓疱伴刺痒二年,遇热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治上焦如羽”,“上病下治”的理论,采用生大黄以开水冲泡饮服,治疗22例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全部治愈。其中2天内治愈者8例,3天11例,4天3例。治疗方法:以生大黄15克(小孩酌减),用开水约250毫升冲泡,待温后慢慢下咽,以后每隔2小时冲泡1次,每天4次,1日1剂。停用其他药物。李××,女,43岁。1983年8月20日诊。畏冷发热,咽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1996年 6月开始 ,自制斑秃酊外涂 ,配合养血生发胶囊治疗斑秃 43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3例患者 ,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16~ 40岁 ;病程半个月~ 1年。斑秃面积为 2cm× 2cm~ 5cm× 3cm。2 治疗方法斑秃酊方药组成 :补骨脂 12 0g ,党参 30 g ,黄芪 30 g ,川芎 30 g ,干姜 90g ,桃仁 30 g ,红花 6 0 g ,生大黄 30g ,百部 30g ,蜈蚣 10条 ,斑蝥 10 g。上药用 75 %酒精 6 0 0 0ml,食醋 2 5kg浸泡 1周。每日局部涂擦斑秃酊 3次 ,每次反复涂擦 ,直至局部微红 ,自感发热为止。同时内服养血生…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药:苦参、大黄各30克,川椒、地肤子,黄柏各15克,黄连10克,白藓皮20克。将上药加水3000ml,煎煮15~20min,滤液,待温后浸洗患处,每次15~20min,每d 2次,每d 1剂,10d 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本组治疗49例,治疗后自觉症状和皮疹完全消失,为治愈,共45例;自觉症状消失,皮疹基本消退为有效,共4例,均有效。病案举例:刘某,女,22岁,左面颊红斑,丘疹,伴搔痒3个月,于1937年5日12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发现左面颊小指甲盖大红斑2片,伴轻度瘙痒.用肤轻松、尿素等药膏外擦,不但不见效,反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风散联合二黄酊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42例门诊患者予消风散(当归12~15g,生地15~20g,防风、蝉蜕各12~15g,知母15~20g,苦参5~10g,胡麻仁15~20g,荆芥12~15g,苍术20~30g,牛蒡子12~15g,石膏20~30g,甘草8~10g,木通5~10g,黄芪30~50g,蜈蚣1条,玄胡索20~30g,川楝子炒5~10g,金银花、连翘各12~15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疼痛剧烈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100mg/次,1次/d。二黄酊(大黄、黄连、冰片各10g),加100m L75%医用酒精中浸泡3~4h,颜色变黄时擦涂患处,1~2h/次。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疱疹、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4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00%。[结论]消风散联合二黄酊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银消散治疗银屑病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女73例,男12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短者1月,最长者31年。其中进行期143例,静止期57例。2 治疗方法自拟银消散药物组成:大黄、白藓皮、土茯苓、人工牛黄、青黛各2g,生地、陈皮各1g。上方除人工牛黄、青黛外,均加工粉碎后过100目筛,按方中剂量比例混匀备用。成人组(16~60岁)每次7.5g,3次/d,于饭前半小时或饭后2小时温开水冲服。8~12岁服半量,12~15岁及60岁以上者服3/4量。3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判断疗效。服药期间禁酒。服药前全部患者接受血、尿常规、肝功能、免疫球蛋白的检查,每个疗程结束后…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102例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2岁.咬伤后就诊时间最短20小时,最长68小时,平均42小时.住院最短7天,最长23天,平均12天.实验室检查:尿蛋白102例(100%),镜下血尿88例(86.2%),管型35型(34.3%),肾功能损害(BUN>7mmol/L,Cr>177μmol/L)22例(21.5%).2 治疗方法2.1 自拟方 半边莲30g,银花15g,白花蛇舌草30g,羊乳10g,丹皮10g,车前子10g,小蓟炭10g.随证加减:风证(多见神经毒症状)加蜈蚣、香白芷等,火证(多见血循毒症状)加赤芍、白茅根等.2.2 中药保留灌肠 生大黄30g,牡蛎30g,丹参30g水煎500ml,灌肠,每日2次.2.3 西药 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精制抗蝮蛇血清和对症治疗,利尿,纠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3 结果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尿检3次正常,肾功能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69例患者均取自我院2003-01~12住院病例,其中男62例,女7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3天~30年,平均46个月。本组病人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基础治疗: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戒酒;药物治疗:①复方茵陈注射液(由茵陈、栀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组成;总联制字2000fp3200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药学部,批号:030413)50ml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日1次。②甘利欣50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日1次。③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  相似文献   

9.
1 临床研究1.1 一般资料 镇咳糖浆组200例,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5岁。对照组(蛇胆川贝液)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5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诊断均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咳嗽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镇咳糖浆(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等组成,每瓶100ml,含生药1.35g/ml)成人15ml/次,小儿0.5ml/次,d3次口服。时照组:蛇胆川贝液成人每次1支,小儿酌减,d3次温开水送服。两组均7d为1疗程。高热、胸  相似文献   

10.
本病例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年龄9~62岁:急性81例,慢性5例。治疗方法1.针刺放血:取病变指甲两侧之井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3~5滴,每日1次。2.中药外洗:黄连20g,黄芩159,黄柏15g,共煎取200 ml浸泡患处,每日1次。治疗结果治愈率100%。1次治愈者57例,2次治愈28例,3次治愈1例。病例介绍王××,女,41岁。因右拇指端肿痛10天而就诊。检查:右拇指尺侧端红肿,按之痛甚,局部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无全身症状。诊断为甲沟炎。遂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宣降化饮汤治疗小儿痉咳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5岁零9个月;发病在20天以内12例,21~30天15例,31天以上18例;45例查末稍血象,白细胞总数均在15×10~9/L以上,淋巴细胞均在50%以上。治疗方法宣降化饮汤组成:葛根、大黄、细辛、干姜、川贝、五味子、天冬、麦冬各3g,生姜3片,大白菜根适量,水煎2次取汁约200 ml混合。1岁以内分6份,1~2岁分4份,2岁以上分3份,均按每日3次,每次1份温服。治疗结果服药后72小时内症状全部消失,查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恢复正常为痊愈;  相似文献   

12.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6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6月。治疗方法:疥疮宁软膏;硫黄3克,花椒2克,蛇床子2克,苦参2克,六一散3克,冰片0.5克。赛庚啶1克,灭滴灵1.5克。以上诸药研极细末,凡士林35克调匀。先用温水洗澡,将药膏从颈以下(婴儿头面部有皮疹需搽药)全身涂搽,每日2次,连用3天,再用温水洗澡,然后同前法续用3天,为一疗程;不愈者,间歇数天后,再施第二疗程。治疗结果:经7~14天治疗,痊愈(皮疹消退,无新发疹,无疥疮结节,无痒感)45例,好转(皮疹部分消退,或遗留少许疥疮结节,痒感减轻)5例。典型病例:黄×,女,5岁。1989年9月25日初诊。患孩十天前因到亲戚家居住,回家后逐觉全身搔痒,起红疹子,夜间较剧。检查;颈以下见散在粟米大的丘疹,水疱及少许脓疱,部分  相似文献   

13.
消痔灵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 1996-0 7~ 1999-0 7,采用消痔灵注射液 (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 )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 48例 ,并经悉心调护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 2 7例 ,女 2 1例 ;年龄均≤ 3岁 ,头面部 17例 ,上臂 12例 ,小腿伸侧 8例 ,阴囊 3例 ,女阴 2例 ,肛门 2例 ,脐周 1例 ,腋窝 3例 ;所有病例均按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而确诊。2 治疗方法用消毒棉球蘸取消痔灵注射液轻涂患处 ,3~ 6次 / d,勿包扎。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1周为 1疗程。3 治疗效果皮疹炎症消退 ,不痒为痊愈 ,减轻为有效 ,否则为无…  相似文献   

14.
《新中医》1972,(1)
(一)主治:胃脘病方药:腊肠树果仁制法及用法:取腊肠树果仁加水煎成每10毫升内含鲜果约一大两,为成年人一次量,一天三次,七天为一疗程。疗效:治疗胃脘痛100例,近期疗效良好。病例:李××,女,36岁。十多年前有过胃脘痛史,近六年来反复发作,伴有嗳气吐酸,大便秘结,经X线钡飱透视,确诊为十二脂肠球部溃疡。1971年10月21日采用腊肠树果煎剂治疗,连服9天,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四十天后随访,患者自诉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们临床应用单方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19例,治愈16例,无效3例。方法是;取生苡仁一斤,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砂糖一斤,共拌和。每日服2~3次,每次一匙。一般在连服7~14天后,皮疹逐渐消失,乃至痊愈。典型病例:沈××,女,23岁,本院职工。面部患扁平疣已2年,曾多次用过维生素B_(12)、板蓝根、次水杨酸铋油剂、鸦胆子等治疗,均未奏效,改用上方后,服用10天皮疹开始逐渐消失,1月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6.
<正> 我院自1989年以来遇到外用斑蝥酊引起肾脏损害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7例,女1例,年龄27~53岁。 2.原患疾病:神经性皮炎5例,斑秃3例,银屑病1例。 3.斑蝥酊用法及用量:8例均为外用局部涂搽。用药浓度:15%2例,20%6例,药物均系患者自购斑蝥以酒精浸泡而得。搽药次数最少每天5次,最多达12次。 临床表现和治疗:1.肾脏受损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在搽药当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  相似文献   

17.
治乳头裂方     
药物:生大黄30克研细末,香油适量。用法:将大黄末合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先将乳头洗净拭干,再将上药涂搽在乳头裂口局部,用纱布覆盖。重者每日涂搽五次,轻者日二次(哺乳时将药洗去)。典型病例:刘××,女,28岁。1982年7月5日诊。患者左乳头破裂已一周,哺乳时疼痛难忍,经口服中西药及外用四环素软膏无效。余用上方日搽3次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1b(赛若金 )联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 (赛若金和大黄虫丸 ) 6 0例在护肝基础上 ,同时应用赛若金 3× 10 6 u,肌注 ,1次 / d,连用 2周 ,改为 1次 / 2 d;大黄虫丸 ,3g/次 ,3次 / d,口服。对照组 6 0例一般护肝治疗。均 3个月 1疗程 ,连用 2疗程。结果 :观察组在疗程结束时HBe Ag及 HBV- DNA阴转率为 6 3.3%和 6 8.3%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观察组治疗后透明质酸和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 ,白蛋白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赛若金联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增强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且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5—5~1996—5,利用黑豆大枣汤治疗原发性痛经26例(年龄13岁2例,14岁8例;15~18岁16例)。每值经期服药10剂为1疗程,2~3个疗程,全部获愈。治疗方法:将黑豆100g、大枣50g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红糖20g调服,为1剂。每次月经来潮前三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服1个疗程病愈者12例;服2个疗程病愈者9例;服3个疗程病愈者5例。 如岳×,女,18岁,学生未婚、1995—  相似文献   

20.
我科采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扁平疣30例,其中男19人,女11人,均为面及双手皮肤扁平疣。方法:板蓝根注射液4毫升,每日肌肉注射一次,连用30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可再加10次。结果:30例中痊愈11人36.6%,好转12人40%,无效7人23%。该药无明显副作用。王××,23岁。1985年2月28日诊。病人面及双手背扁平丘疹5年,诊断:扁平疣。按上法治疗第20天面及双手皮疹变平,第28天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