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对AMI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HITACHI 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RP水平.结果:AMI患者入院时血清中CRP水平为10.7±3.8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14±0.77mg/L.结论:AMI患者血清中CRP水平是诊断AMI新的参考指标,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对AMI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黄荣宁 《中原医刊》2005,32(15):18-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38例AMI患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浓度(包括各级别心功能的AMI患者),同时与正常对照组100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级别心功能的AMI患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CRP浓度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CRP含量有关,AMI患者病情越重,CRP浓度越高,同样CRP浓度增高,AMI患者病情亦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3.
刘琳 《中原医刊》2009,(16):94-9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在不同时间段检测139例急性胸痛患者(AMI患者108例,非AMI患者31例)hs—CRP、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水平,统计分析其单独和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MI发病6h内,仅hs—CRP和Mb升高,敏感度为92.9%、80.1%;发病24h内,cTnI敏感度96.0%,特异度98.8%,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指标,发病第7日敏感度和特异度达69.1%和82.5%;hs—CRP和cTnI联合检测,特异度100%,综合敏感度90.2%,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与cTnI联合检测有更宽的诊断时间窗,既提高了灵敏度又增强了特异度,可作为AMI诊断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定量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和肌红蛋白(Mb)水平,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水平出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中CRP是AMI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血清CRP与cTnI、Mb、CK MB同时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酸(UA)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8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5例,健康对照组70例的临床资料,测定CRP及UA数值.结果:AMI组CRP、UA含量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CRP、U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CRP与U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两种检测因子可以有效地评估AMI的发生率及临床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50例AP分成轻症(MAP)和重症(SAP)两组,在入院后第1、3、5、7、9天动态检测CRP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AP患者入院后的CRP均增高,SAP组血清CRP平均水平达(106.3±15.4)mg/L,显著高于MAP组的(21.5±7.6)mg/L(P〈0.01)。结论 CRP可作为AP早期诊断及SAP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20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TCA+stent)患者和同期30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行PTCA+stent患者术后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行CAG患者术前术后的CRP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作为炎症反应蛋白的CRP,在PTCA+stent术后明显升高,可能与PTCA+stent术后血管内皮损伤,斑块破裂及局部血管炎症加剧有关.推测CRP是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关系,并判断预后。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AMI患者血清hs—cRP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本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升高者为70例(占76.92%),24h达到峰值(60.80±4.30)mg/L;随访3个月正常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8.57%,升高组分别为28.57%、6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AMI患者hs—CRP明显升高,且hs—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50例,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和肌钙蛋白Ⅰ含量。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及肌钙蛋白Ⅰ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三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勇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26-1126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对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2例AMI患者发病2~24h和一周后以及42例对照者血清CRP含量。结果:AMI患者2~24h 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MI患者经治疗一周左右病情稳定后,血清CRP含量逐渐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RP检测在AMI的发生及发展变化过程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C-反应蛋白(CRP)是最常用的炎症指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程中观察CRP的变化,以了解CRP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方法对40例ACS患者于入院时、1周、1个月时,分别测CRP,对照组是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结果ACS患者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测定不同发病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水平,并与健康者对照。[结果]A组(发病2~24h)、B组(发病48~72h)CRP含量与D组(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发病1周以上,病情稳定)CRP含量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66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分为再通组(48例)和未通组(18例),于治疗前后检测其血清CRP水平,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对溶栓的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期间血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61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根据Killip分级分为两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1级者21例为无心衰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2级者40例为心衰组,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P,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hs—CRP均增高,心衰组显著高于无心衰组,(分别为59.84±29.23mg/L vs 23.40±8.22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高敏C-反应蛋白(log—hs—CR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P=0.001)。结论 AMI发作期hs—CR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卢世文 《吉林医学》2012,33(6):1153-115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同期67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进行对照。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25.76±6.3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0.56)mg/L(P<0.05)。经过2周后,观察组经过治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由(25.76±6.38)mg/L降至(14.79±7.5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由(2.76±0.56)mg/L降为(2.58±0.49)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呈现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此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反应蛋白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60岁的患者,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年龄<40岁者及年龄在40~60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40岁者及年龄在40~60岁者血清C-反应蛋白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发病部位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免疫透射浊度法(ITA)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变化,入院及出院均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有随访记录.结果 92名(92%)AMI患者疗前hs-CRP水平显著增高,治疗后82名(82/92)患者hs-CRP水平趋于正常,10名(10/92)患者hs-CRP水平虽然降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年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随访2.1年,经治疗10名hs-CRP水平未达正常的患者7名患者死亡.其余90名hs-CRP水平正常患者中有12名死亡.结论 hs-CRP水平可作为AMI病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D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C-反应蛋白(CRP)与尿酸(UA)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健康体检者各60例作为对照,检测上述4组血清CRP及UA水平。对AMI患者进行治疗后再次检测血清CRP及UA水平。并对治疗前CRP及U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RP、UA水平明显高于UAP、SAP及健康组;UAP组血清CRP、UA水平明显高于SAP及健康组;SAP组血清CRP、U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MI患者的血清CRP、U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AMI患者的血清CRP与UA呈显著正相关(r=0.615,P<0.01)。结论:CRP及UA水平与AMI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AMI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沈桂彬 《黑龙江医学》2013,37(5):324-326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首次AMI患者发病后血浆CRP的浓度,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计算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LVEDV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重塑组和无左心室重塑组。结果 AMI后左心室重塑组血浆CRP的峰值水平为(122±43)mg/L,高于无左心室重塑组的(68±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重塑组血浆CRP的峰值水平与△LVEDVI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且其相关性高于无左心室重塑组。结论 CRP水平可作为评价AMI后左心室重塑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