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的意义。方法对89例原发性肝癌伴不同程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和白细胞、血小板低下等脾功能亢进征象的患者采用部分脾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双介入治疗,术后观察外周血细胞改变。结果本组病例肝脾双介入治疗后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有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脾栓塞可以缓解脾功能亢进,减轻门静脉高压,减少并发症,保证肝动脉化疗栓塞的顺利进行;而术后增加脾栓塞的反应一般都能忍受。结论肝脾动脉双介入栓塞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不良反应少、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是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Seld 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用40%碘化油、明胶海绵条及自体头发碎屑行脾脏50%~70%栓塞治疗。结果术后2月,脾脏明显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回升,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腹部B超示:门静脉、脾静脉直径缩小,血流量较治疗前增加。讨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近期疗效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和部分脾栓塞和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原发肝细胞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55例,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同时行部分脾栓塞,分1~2次达到控制目的。脾栓塞采用明胶海绵颗粒(1mm×1mm×1mm)0号丝线1cm长,多超选脾下极动脉行部分脾栓塞。采集每次脾栓塞术前、术后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外周血象和增强CT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共行部分脾栓塞95例次。栓塞范围40%~60%,栓塞后有70例次出现发热,持续4~28d,68例次出现腹痛,其中12例次需用强效止痛药。少量胸腔积液2例次,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开始升高(p<0.05),末次栓塞后3个月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为32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为40例,术后食欲、体能均有改善。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 4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 剂为医用明胶海绵,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做方差分析和 t检验.结果: 7例儿童栓塞范围为 65%~ 75%, 2例 青年 Child分级 A级患者栓塞了 75%, 6例肝癌伴脾亢者为 40%左右,其余均在 50%~ 60%之间.术后 24 h、 72 h、1周、 2周、4周、 3月、 6月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 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显效、并发症少.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能防止过度栓塞和栓塞不足.  相似文献   

5.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  2 2例患者穿刺股动脉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 ,观察术前术后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的血流变化。结果  2 2例患者PSE后 2个月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术前 ,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PV血流量减低的程度和栓塞程度正相关。全部患者术后均有脾区疼痛和发热。结论 PSE以 6 0 %- 80 %的栓塞面积可以较好地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WBC、PLT计数 ,减少门脉血流量 ,是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准确、有效的部分性脾栓塞(PSE)栓塞量的控制方法和理想的栓塞材料。方法用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与碘化油的混合剂,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达到靶动脉完全填充,同时夹心式给予头孢他啶(复达欣)1g和利多卡因20~40mg治疗脾功能亢进38例。术后定期复查血象;术后1个月行B超或CT检查,计算脾栓塞体积,并做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结果术后各时段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脾栓塞范围在35%~5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地减轻;无脾脓肿、胸水和肺感染发生。结论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控制栓塞量,治疗脾功能亢进,简单、准确、有效。栓塞并发症少,症状轻。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和碘化油的混合剂是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准确、有效的部分性脾栓塞(PSE)栓塞量的控制方法和理想的栓塞材料.方法 用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与碘化油的混合剂,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达到靶动脉完全填充,同时夹心式给予头孢他啶(复达欣)1 g和利多卡因20~40 mg治疗脾功能亢进38例.术后定期复查血象;术后1个月行B超或CT检查,计算脾栓塞体积,并做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结果 术后各时段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脾栓塞范围在35%~5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地减轻;无脾脓肿、胸水和肺感染发生.结论 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控制栓塞量,治疗脾功能亢进,简单、准确、有效.栓塞并发症少,症状轻.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和碘化油的混合剂是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肝硬化脾动脉亢进及门静脉高压患者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数字减影机下,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对36例肝硬化脾功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后外周血WBc,PIT明显升高均达正常,PSE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结论?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较轻,是除外科脾切除手术之外的一项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临床上早期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继而血小板、甚至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为解决脾功能亢进,常行脾切术。但是,由于大部分肝硬化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而致经常发生感染,甚至加重肝功能损害。我们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钱骏 《工企医刊》2008,21(6):39-40
肝硬化的患者常并有脾功能亢进(脾亢),可引起患者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导致严重出血倾向及感染等而危及生命,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是治疗脾亢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的临床资料,临床观察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机能亢进的临床价值,30例病人成功实施了脾动脉栓塞术,随访2~48个月。29例脾机能亢进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肝动脉碘化油造影发现2例早期小肝癌,3例肝内弥漫性小结节转移灶。认为,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机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提出了腹腔干动脉血流再分配对于肝硬化病人的肝功能恢复及腹水的消失有重要价值的新观点;同时施行肝动脉碘化油造影对小肝癌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2 0 0 1~ 2 0 0 2年 ,我院内科对 12例脾功能亢进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5~ 5 7岁 ,平均年龄39岁 ,其中 1例为布—卡综合征 ;2例为发性脾功能亢进 ;6例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 ;3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例布—加综合征先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 ,然后行脾动脉栓塞术 ,其余 11例均行脾动脉栓塞术 ,手术顺利 ,术后给予精心护理 ,最后均康复出院。2 方法治疗本组病例均采用Snerdger法穿刺股动脉 ,送入 5F动脉鞘 ,送入Cobra管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 ,然后注入明胶海绵进…  相似文献   

13.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它能产生淋巴细胞,合成大量的抗体,也是体内的血液储存库,能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细菌、寄生虫和碎屑等。肝硬化继发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组临床表现为脾大、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功能则相应增生的综合征。脾亢导致的白细胞降低,使患者容易合并感染,血小板降低,易诱发出血。而随着介入治疗学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部分脾栓塞术(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时,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又能保留部分脾脏的功能,PSE已被认为是脾亢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今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取得预期疗效,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6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的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动态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凝血酯原时间,发现此方法能减少患者术后白细胞下降,缩短再次治疗间隔时间。提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是被广为使用的介入放射学方法,该方法保留了脾组织及脾脏免疫功能,已广泛运用于脾功能亢进、脾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控制门脉高压等许多疾病的治疗,逐步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疗法,但PSE术后往往出现一些并发症,发热、左上腹疼痛、腹胀等均为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00.0%,要警惕感染的发生,除了脾脓肿外还要注意腹腔、胸腔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皮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部分分支进行栓塞,观察术后血常规、门静脉主干内径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P<0.01);术后6个月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1).术后3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脾区疼痛,4例有胸腔积液,对症处理后全部缓解.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5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内科脾切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z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内科性脾切除)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明胶海绵做栓塞剂,导管尽可能达到脾脏中下极分支处。对50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50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栓塞面积40%者10例:40%~60%者32例;60%者8例。除有4例栓塞面积40%患者外周血细胞上升不明显外,余46例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均逐步上升。脾脏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只要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PSE可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8.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功能亢进(脾亢)发生于各种原因的脾淤血,是一种常见病,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是治疗脾亢的首选方法,随着该项技术的的广泛应用,其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PSE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与脾动脉栓塞程度的关系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一综述,希望能够为PSE临床工作中尽早发现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脾栓塞术(P SE)后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部分脾栓塞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的基因2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3MU,隔日一次,利巴韦林0.9g/d抗病毒治疗,疗程7 2周。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HCVRNA。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2 4周。结果 1 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部分脾栓塞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有显著的提高(P〈0.01);全部患者均完成抗病毒治疗并接受随访24周;3例出现溶血性贫血,减少利巴韦林剂量。其中84.6%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例复发;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死亡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可消除脾亢性血细胞减少症,术后给予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获得较好的SVR,且安全性高,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双介入栓塞治疗后并发脾脓肿的经皮穿刺介入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方法:1996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158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其中7例并发脾脓肿(4.3%),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脾脓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果:7例脾脓肿引流治疗术后发热在1-3d内下降,腹痛、左下胸痛明显减轻,6例全愈出院,1例好转带管出院。结论:双介入治疗后有并发脾脓肿的风险,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合抗生素液脓腔冲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