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马和老郑是多年的老同事,退休前两人是工作上的好搭档,退休后经常相约钓钓鱼、聊聊天,感情颇为深厚。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年底,两位老先生先后查出患了晚期癌症:老马得的是前列腺癌,老郑得的是肺癌,因为都已发生了骨转移,所以都有严重的疼痛症状。但在是否止痛这个问题上,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老马认为止痛药是“毒药”,能不用就不用,能少吃就少吃;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年来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有效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或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门诊或住院中、重度癌痛患者43例,按疼痛部位及具体情况进行PCEA或PCIA治疗癌痛。结果所有患者镇痛在开始后5~30min内获得良好镇痛(VAS<3),与治疗前对比(VAS7~10分)VAS显著降低(p<0.01),72h内吗啡用量PCIA组明显多于PCEA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CIA组明显多于PCEA组(p<0.01)。结论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吗啡PCEA及PCIA均可快速有效镇痛,PCEA的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较PCIA少,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度冷丁1mg/kg或吗啡0.1~0.2mg/kg镇痛和微量泵自控皮下注入吗啡40mg+咪唑安定20mg+生理盐水至50ml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镇痛效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在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优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晚期疼痛镇痛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苗亮 《现代保健》2009,(36):109-110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统计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消耗数量、消耗金额,以DDDs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麻醉性镇痛药品消耗金额所占比例小;盐酸哌替啶用量仍高于吗啡制剂。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无麻醉性镇痛药品滥用现象,但用药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度冷丁1mg/kg或吗啡0.1~0.2mg/kg镇痛和微量泵自控皮下注入吗啡40mg+咪唑安定20mg+生理盐水至50ml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镇痛效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在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优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晚期疼痛镇痛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刘国凯 《健康世界》2010,(10):53-53
疼痛是很多肿瘤患者病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要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呈,镇痛就尤为重要。疼痛治疗专家指出,由于对镇痛的意义认识不清,从医生、家属、社会到患者自身,对癌痛的用药存在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8.
朱华美 《药物与人》2014,(9):270-270
目的:探究晚期癌患者镇痛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其中A组采用超前镇痛法镇痛,B组采用传统方法镇痛。对A、B两组的镇痛效果、并发症、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镇痛后井发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大多存在悲观、恐惧、抑郁、失望、焦虑、绝望等消极心理情绪,我们对患者要经常沟通,加强人文关怀的措施,让患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9.
癌症病人的自觉症状中,以疼痛发生率为最高。据统计,至少有30%-60%的癌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癌痛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明显地降低了生存质量,而且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PCEA用于晚期癌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强 《现代医院》2006,6(1):44-45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诊断明确、三阶梯疗法欠佳的晚期癌症疼痛病人60例,先常规行硬膜外置管术,采用负荷剂量(0·15%布比卡因与吗啡2mg混合液5ml)+持续剂量(0·15%布比卡因+0·005%吗啡+0·1%氯胺酮混合液,2ml/h)+PCA(0·5ml/h次,锁定时间为15min)行PCEA治疗;记录镇痛效果、用药量、生命体征、副作用等。结果PCEA应用于晚期癌痛治疗临床效果满意,镇痛效果比使用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下肢无力等副作用发生率低。结论PCEA应用于晚期癌痛病人镇痛效果满意,方法简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病人9例,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吗啡100—150mg加氟哌啶醇5mg、盐酸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5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70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病人VAS评分明显下降有效镇痛率达98%,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吗啡联合氟哌啶醇经静脉自控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降低V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成文武 《自我保健》2012,(10):46-47
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疼痛”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目前有癌症患者超过700万,其中超过半数的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朱霞  孙德喜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76-1377
疼痛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主要的症状,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是最令人恐惧的并发症,据统计,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70%以疼痛为主要症状,50%有中等至剧烈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WHO将癌症疼痛控制列为癌症综合规划的4个重点之一。我院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用药指导,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法参阅相关文献,依据药理学和药动学,结合临床用药实际,规范用药指导。结果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药时间影响病人用药依从性。结论药师规范的用药指导,可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副作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癌痛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晚期肺癌姑息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1月内、3月内及6月内疼痛VAS评分变化及镇痛药物临时增加使用频率,统计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1月内、3月内及6月内疼痛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1月内、3月内及6月内镇痛药物临时增加使用频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肺癌癌痛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患者自控镇痛(PCA)在晚期重度癌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确诊的21例晚期重度癌痛患者进行吗啡PCA治疗,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VAS分值平均为(8.1±2.3)分,治疗后30min患者VAS分值平均为(3.3±1.4)分,治疗后24h患者VAS分值平均为(2.1±0.8)分,治疗后30min及治疗后24h患者VAS分值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3例,便秘2例,未出现嗜睡、导管堵塞脱落、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幻觉等情况。结论:吗啡PCA对晚期重度癌痛控制效果满意,治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8月出院的癌痛患者12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出院第4周收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镇痛疗效、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延续管理能规范癌痛患者院外的镇痛治疗,保障镇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癌症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癌性疼痛发生率为51%~61.6%,其中约有50%~80%的癌痛病人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镇痛治疗。癌痛控制水平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治疗观念和用药习惯上存在误区。尤其在农村,由于对癌痛治疗不够重视,加之麻醉药品控制以及缓释剂、控释剂价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绝大多数癌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相应的治疗,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侯宪锋 《中国保健》2006,14(8):57-57
目的观察奥施康啶对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9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肌注度冷丁,每次100mg,每日2次;B组口服奥施康啶,每次10mg,每12h一次.结果镇痛显著有效率,A组59%,B组80%,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副作用A组56%,B组20%,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且A组出现20.5%的精神依赖.结论奥施康啶控制晚期癌痛具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应用方便等优点,是治疗晚期癌痛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