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伟浩  贡琪 《现代保健》2011,(32):91-9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上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上颈椎损伤患者,采用MSCT3~5mm扫描、1.0mm重建后作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结果上颈椎椎体骨折18例,其中齿状突骨折6例,环枢关节脱位7例,其中环齿关节脱位6例,单纯枢椎旋转脱位1例。结论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能明确显示上颈椎骨折、脱位情况,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下肢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可疑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7例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的情况,20例腔内的血栓清晰地显示,27例下肢动脉显示清晰。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为诊断和治疗下肢动脉栓塞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64层螺旋CT(V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在环枢椎骨折和/或脱位中的应用,探讨三维影像(3D)和二维影像(2D)在诊断环枢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有环枢椎骨折和/或环枢关节脱位的32例外伤患者使用VCT容积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并对3D和2D图像进行对比。结果3D图像光滑、细腻、逼真,清楚显示骨折线走行方向、骨折范围、位置、类型、折块移位情况及与周围骨骼的解剖关系,对骨折显示立体直观,能清楚显示骨折、脱位的畸形表现等空间关系。2D影像对细小骨折显示较好,且可同时显示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及脊髓损伤情况。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可获得高质量3D图像,3D图像在空间信息方面明显优于2D图像,3D图像显示对临床处理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但2D图像是3D图像重建的基础,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两者互相结合是诊断环枢椎骨折及脱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在胸外伤肋骨轻微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资料完整的胸外伤肋骨骨折的患者共53例,经容积数据结合MPR诊断与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资料SSD技术对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发现轻微骨折、不全性骨折方面较好,而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SSD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方向方面较好。结论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有确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因常规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发现的寰椎椎动脉沟环患者48例,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进行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多方位显示寰椎结构形态及寰枢关节间隙,并探讨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48例寰椎椎动脉沟环患者中,右侧完整环型24例,孔径(6.59±0.50)mm,左侧完整环型36例,孔径(6.19±0.49)mm,右侧不完整环型24例,左侧不完整环型12例.30例诊断为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均有寰枢关节不稳及不同程度头颈转动性眩晕症状.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寰椎后弓桥的解剖结构和测量寰椎椎动脉沟环的孔径,结合对枕颈失稳的判断,对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康贵  林飞鸿 《现代保健》2011,(15):148-149
目的 提高对环杓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分析21例环杓关节半脱位的症状体征;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行环杓关节拔动复位术,同时服类固醇素和消炎痛2周.随访1-5年.结果 患者症状为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声嘶,检查见声带固定,声带突高低不一.伤后一个月内就诊治疗20例,拔动复位后杓部对称,声门闭合良好,嗓音恢复正常.1例伤后4个月就诊者,多次拔动失败后,行甲状软骨板成形术Ⅰ型,嗓音得以改善.结论 病史及纤维喉镜检查可早期诊断环杓关节半脱位.关节复位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类固醇激素及消炎痛在治疗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状腺术后合并环杓关节脱位所致声音嘶哑的临床诊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在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7例患者经纤维喉镜证实为术后环杓关节脱位引起的声音嘶哑。分析甲状腺术后合并环杓关节脱位所致声音嘶哑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成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状腺术后合并环杓关节脱位所致声音嘶哑的确诊率为5.83%,治疗成功率为100.00%,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纤维喉镜可有效检出甲状腺术后合并环杓关节脱位所致声音嘶哑,经患侧环杓关节拨动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临床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filter技术在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43例眼外伤眶骨骨折患者的64层螺旋CT图像,将骨算法重建图像与利用filter技术所得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对图像分别进行骨算法重建及filter技术处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64层螺旋CT后处理filter技术结合窗技术可准确显示眶骨各部的骨折,可以取代骨算法,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及治疗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行64层螺旋CTA,使用日本TOSH 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Vitrea2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肾动脉CTA图像,清晰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结论:64层螺旋CTA检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心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有急性胸痛感觉的6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之后对扫描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以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等。分别统计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后处理检查和临床接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2例病例中有34例形成了冠状动脉斑块并狭窄,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左房粘液瘤2例。其中46例临床初步诊断正确,临床初诊的符合率为74%;62例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64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对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平战骨骼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48例军地伤病员的2859个部位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采集原始轴面图像数据,层厚采用0.625~1.25mm,利用工作站软件行多平面重建法(MPR)、容积再现法(VR)重建,最佳角度显示病变。结果:2859个部位中,骨折2175个,脱位684个,其中2834个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及脱位的整体情况,对10个肋骨及15个鼻骨裂隙骨折三维图像不能完全明确,需结合MPR图像后确诊。结论: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平战创伤中骨折及脱位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判断伤情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检测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临床初诊疑为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64层MSCT后,对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根据结果来判断MSCT对下肢动脉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8例患者中有1例无法诊断外,其余17例都能清楚显影髂外动脉至月国动脉以上主干及病变。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进一步DSA检查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西门子工作站提供的各种分析软件进行后重建,观察冠状动脉管腔情况并进行分析判定。结果: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起源变异、狭窄程度、桥血管通畅程度、及支架术后进行评估。结论:64层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血管情况的筛查,尤其是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疑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扫描(CTA),并对平扫及CT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主动脉夹层A型6例,B型8例。CT平扫观察到主动脉直径扩大7例,钙化内膜片内移5例,胸腔和/或心包积液6例、新鲜血栓2例。CT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内膜破口显示率92.9%(13/14),内膜片显示率100%,真假腔显示率100%,3例弓上血管受累,5例内脏血管受累。4例患者行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未见渗漏现象。结论: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分型、治疗方案选择、术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评价。方法:对我院已确诊存在不同狭窄程度的3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资料,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64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快捷、方便、检出率高,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与导管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共299个节段中,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满足临床诊断的为291个节段,8个节段因钙化、运动伪影而不能评价。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98.2%、94.0%、96.4%。结论:64层螺旋CT虽不能取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但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效果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单层螺旋CT扫描,对17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64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nP)及CT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21例气管支气管异物位于主气管8例、右侧支气管9侈4、左侧支气管4侈4,另外2例通过间接征象诊断。内窥镜结果与CT诊断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辅助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能直观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较单层螺旋CT图像质量及异物显示均有显著提高.是检查小儿气管异物及指导内窥镜摘取的最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4月肺隔离症患者24例,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24例患者中肺叶内型20例,占91.7%。其中发生于左肺下叶者20例,右肺下叶者4例。肺叶外型2例,占8.3%。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能发现供血动脉及较小的病灶,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48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T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48例中发现30例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8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无异常发现.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帆  宁新惠  向小平 《现代保健》2012,(27):142-143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冠心病支架术后复诊患者先后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两者结果相比较。结果:31例受检者,共植入支架58枚,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为91.4%,分析其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93.19%,阳性预测值为85%,阴性预测值为95.35%,Youden指数为0.827,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有无支架内再狭窄的无创性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