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栓弹力图(thmmbelastography,TEG)技术探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功能的变化。随机选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单供者机采血小板12个单位并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1、2、3、4、5天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和最大振幅(MA),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低渗休克反应(HSR)水平、CD62p阳性率及凝血酶激活CD62p再表达率的变化,综合评价血小板保存过程中体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随保存时间延长而轻度增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P〈0.01);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1);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1-5天无明显变化(P〉0.05);R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P〈0.01),K值无明显变化(P〉0.05),α角虽呈轻度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MA值在保存1-4天无显著变化,保存5天时仅有轻度下降(P〈0.05)。结论:虽然血小板随保存时间延长激活率明显升高,但反映血小板综合凝血功能的最大振幅(MA值)和HSR水平在整个保存期内并无显著变化,说明保存期末的血小板仍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可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7例来源于符合国家标准的献血者的机采血小板,(22±2)℃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第0、1、3、5天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气分析、p H值、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栓弹力图、低渗休克反应以及CD62p表达的测定,从而对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做出综合评价。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增加,与采集时比较,机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宽度以及血小板低渗透反应性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的p H值,血气分析、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等代谢指标,CD62p表达率和再表达率等指标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栓弹力图参数中,血小板的R值的变化、及MA保存第5天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K值、αAngle的变化及MA保存第1、3天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及功能,临床上输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不会因保存时间而影响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3.
2种国产血小板滤器滤除白细胞对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2种血小板滤器滤除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6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并用2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各10例(分别以A、B组代之),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H值、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等指标。结果血小板去白过滤后,A、B 2种滤器(组)的血小板回收率、剩余白细胞数及pH值分别为(87.01±3.47)%vs(87.88±4.77)%、(0.95±0.90)×106vs(0.45±0.58)×106及(7.13±0.13)vs(6.80±0.26)(P>0.05);血小板过滤前后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低渗休克,A组分别为(8.06±4.11)%vs(8.21±4.50)%、(70.55±27.21)%vs(71.63±32.24)%和(68.14±10.13)%vs(69.18±9.38)%,B组分别为(10.34±3.26)%vs(10.47±2.42)%、(56.30±18.43)%vs(59.49±19.15)%和(75.73±5.50)vs(73.74±6.52)%(P>0.05)。结论所考察的2种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未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两种血小板保存箱保存富血小板血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小板体外保存指标 ,验证国产血小板保存箱实际保存效果。方法 取新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 (PRP) 12袋 ,每袋平均分成两袋 ,分别放入国产XHZ IA型血小板保存箱和进口FORMA 36 0 6型血小板保存箱中保存 5天 ,每天取样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低渗休克反应回复功能、CD6 2p表达率等体外保存指标。结果 两种保存箱保存PRP各项体外保存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 XHZ IA血小板保存箱与FORMA血小板保存箱保存PRP的实际保存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供体改善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对常温保存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共12人份,38~40 ml/份。将相同血型的2袋混合,加入复温后的冰冻血浆至约100 ml,混匀后均分、转移至2个血小板专用保存袋,分别为实验组:保存前加入终浓度10~5mol/L SNAP;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22±2)℃振荡保存7 d,分别在d1、d3、d5、d7取样检测血小板计数、pH、血小板活化率及抗低渗性休克反应等指标。结果 2组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pH均保持在6.8以上;血小板活化率均不断升高,实验组从(5.93±1.43)%升高到(44.22±6.84)%,对照组从(8.22±1.33)%升高到(54.32±5.68)%,d1、d3、d5、d7 2组血小板之间活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5、d7实验组血小板抗低渗休克反应分别为(65.98±7.57%)、(53.1±8.44)%、(44.23±0.08)%,对照组为(50.92±4.48)%、(40.06±4.66)%、(35.28±0.04)%,d1、d5、d7实验组抗低渗休克反应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加入NO供体SNAP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6.
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中血小板CD62p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探讨大批量制备冰冻保存富含血小板血浆(Cryo-PRP)全过程中影响血小板质量变化的因素,以优化Cryo-PRP制作过程,提高Cryo-PRP质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ryo-PRP全过程中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冰冻保存血小板全过程包括血液采集,离心制备,添加DMSO,-80℃冰箱保存和38℃水浴解冻,结果表明,在血液采集、离心制备,添加DMSO过程中血小板膜CD62p阳性率有一个突然的升高,其幅度约占整个过程的82%,对血小板的损害较大,结论:在Cryo-PRP的制备过程中,血小板的离心制备和DMSO的添加方式均可以得到良好的优化的优化,而对冰冻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影响也易于控制,但冰冻保存的损害较大,且不可避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血小板冰冻保护液和改进冰冻保存方法,以冰冻损害,进一步提高冰冻血小板质量。  相似文献   

7.
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对比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差异。将15袋(2单位/袋,400ml全血制备)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和15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在制备后1小时检测血小板浓度、体积、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残留量;分别在血小板保存的0、1、2、3、4、5天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pH值、乳酸浓度、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结果显示:二组的血小板得率、红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都分别达到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但在达到相同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下,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组的红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明显高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二组的乳酸、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二组间比较,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组CD62p表达率在保存0-5天均高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二组的pH值、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二组间比较,2-5天白膜法组pH值明显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0-5天白膜法组CD62p再表达率明显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0-5天无明显变化,而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保存1-5天时均明显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结论: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质量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质量,其制备工艺有待改进和优化,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残留量和活化血小板水平,提高其血小板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浓缩血小板的临床使用量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血小板的应急供应,一些采供血单位开展了血小板的冰冻保存工作。为了观察冰冻保存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笔者检测了冰冻保存前后的血小板表面CD62分子表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腺苷对血小板体外激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腺苷对血小板的体外激活抑制作用,为血小板冻干前处理过程筛选血小板功能保护剂提供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PAC-1的表达,应用APACT-2聚集仪测定瑞斯托菌素(restocetin)、凝血酶(thrombin)、二磷酸腺苷(ADP)和没食子酸(propyl gallate)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结果表明,冻干预处理后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显著增加,腺苷浓度为0.75 mmoL/L时可抑制CD62P表达,且呈剂量效应;腺苷可抑制没食子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但对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抑制作用,腺苷浓度≥1.0 mmol/L对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腺苷可抑制体外处理导致的血小板激活,对瑞斯托霉素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无明显抑制.结论:腺苷可作为血小板体外激活抑制剂及冻干前处理的功能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
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保存血小板CD62p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CD62p阳性率是保存血小板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在静脉全血内血小板CD62p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保存血小板表达CD62p的方法,在血小板检测标本内加入0.1mmol/L潘生丁稳定血小板;对TBS溶液进行了改良,添加了1.1mmol/L的EDTA和100μmol/L潘生丁,用以代替PBS;采用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FPRP)制备的阴、阳性对照;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表明:加入0.1mmol/L潘生丁和1.1mmol/L的EDTA可以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的血小板人为激活;采用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FPRP)制备的阴、阳性对照既可优化FCM分析方法,还可用于检验所购荧光抗体的质量,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采用泛血小板特异性标志物CD61可灵敏特异地识别血小板,提高了实验抗干扰能力。制备保存血小板时采用的是专用大号采血针,抽血流畅,对血小板CD62p表达测定人为影响很小,明显优于用注射器采集患静脉全血的做法。CD62p测定灵敏度可达1%,制备的标本可稳定48小时。结论:利用该流式细胞术可以灵敏而特异地测定保存血小板的CD62P表达率;该方法简便易行,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1.
常温保存期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保存期机采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方法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8人份,22℃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0、1、3和5d,在100级超净台内取样10ml,进行血小板计数、pH值、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凋亡数及CD62P表达的检测。结果在0、1、3和5d的Plt没有显著性差异;pH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d与3d和5d相比,LDH有显著性差异;0d与第1、3、5d相比,血小板凋亡数有显著性差异;0d与1d、5d相比,CD62P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血小板保存期,随着保存期的延长,机采血小板的pH值下降;LDH水平逐步增高;血小板凋亡数逐渐增高;CD62P的表达也逐渐增高,激活的血小板数增多。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在M-Sol中添加海藻糖对体外4℃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7袋ABO同型浓缩血小板汇集后,根据保存温度、保存介质和海藻糖浓度的不同均分成7组,分别为22℃+PRP组、PRP组、M-Sol+PRP组、M-Sol+PRP+1 g/L 海藻糖组、M-Sol+PRP+5 g/L 海藻糖组、M-Sol+PRP+...  相似文献   

14.
人类血小板通过不同的技术进行离体保存后,其特性改变差异较大。建立适用于各种保存血小板特性分析的流式细胞术(FCM)对保存血小板的质量监测和新保存方法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FCM分析方法主要条件的优化评估,建立了联合测定血小板膜表面包括磷脂酰丝氨酸在内的多参数FCM定量分析方法。在标本制作中,血小板不需要洗涤即可直接进行标记,减少了血小板离心洗涤过程中的激活。除了FCM常用的同型对照外,中还将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FPRP)、凝血酶激活FPRP和液氮处理FPRP作为血小板标准阴性、阳性对照,直接应用于FCM分析,且效果良好。该方法中Gly-Pro-Arg-Pro乙酸盐(GPRP)的选择应用,既防上了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形成,同时可稳定血小板,减少制备过程中人为激活,克服了在血小板、Ca^2 和血浆共存条件下FCM定量分析血小板的困难,尤其是为深低温处理血小板包括PS在内的多参数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基础。研究表明该方法标本处理简单,结果分析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作还通过低温、低渗或激活剂的方法制备了几种膜表面分子标记显不同的血小板应用于FCM分析,不仅证实了所建立的FCM分析方法在各种不同膜表面分子标记的血小板分析中的实用性,又表明了中制备的4种不同膜表面分子标记的血小板在FCM分析保存血小板方法学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成分输血的发展,机采血小板因为制品纯度高,临床效果佳,经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及副作用小,所以临床需求量大幅增加.在保障机采血小板临床供应方面,不仅要从献血者招募上多下功夫,更要选择优质血液保存液以减少献血反应.我们通过观察机采血小板的318例献血反应,发现献血反应发生率与使用的血液保存液有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成分输血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输注比例正逐年显著提高 ,血小板的体外保存也因此成为国内外输血医学的研究热点 [1 ,2 ]。笔者用两年多的时间对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 (以下简称冰冻血小板 )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主要仪器设备  CS-3 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 ;TYXN-91 A智能血液凝集仪 ;F-82 0血细胞计数仪 ;局部 1 0 0级净化间 ;-80℃深低温冰箱。2 冰冻血小板的制备、保存与解冻 选择符合国家规定体检标准的献血者 ,依照 CS-3 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功能及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冰冻保存3个月之内、3~6个月之间、6~9个月之间的冰冻血小板样品于42℃解冻后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分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观察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冻存3个月内、3~6个月的两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冻存6~9个月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冰冻血小板的第Ⅲ因子活性测定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回收率为85.2%。两组患者在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比率平均为93.3%;而CCI值≥10000/μL的比率,非血液病组显著高于血液病组。结论:5%二甲基亚砜-80℃冰冻保存半年以内的机采浓缩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冰冻保存对机采血小板释放5-HT 的影响.方法 常规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80 ℃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30 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比较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ELISA法检测冰冻前后及在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凝血酶(thrombin,THB)、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lagen)等不同PLT诱导剂激活作用下PLT释放5-HT的数量.结果 冰冻复苏后机采血小板计数变化不大(P>0.05),但MPV和PDW 均增加,血小板制品血浆5-HT含量也显著增高(P<0.01).在不同诱导剂作用下,新鲜血小板释放5-HT均高于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1)机采血小板冰冻保存与解冻过程中,会引起血小板膜形态和生物活性改变.(2)冰冻保存后PLT对不同诱导剂的反应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血小板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通过行使粘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形成白色血栓参与初期止血。机采血小板的原理是利用血液成分不同的密度梯度,通过离心的办法来分离和收集血小板。其中1个关键的环节就是阻止采集过程中血小板体外被激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机采过程中血小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白膜富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离心制备条件,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第1次离心:选择4档转速、4个离心时间组合成16组离心条件,对满足血小板得率血小板初产品进行CD62p表达率及再表达率检测;第2次离心:3档转速、3个离心时间组成9组离心条件,对所得血小板终产品进行血小板得率、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残留量检测。结果第1次离心共有4组离心条件所得血小板得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2 400 r/min(1 861 g)、15 min离心条件所得血小板初产品CD62p表达率最低,CD62p再表达率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2次离心:仅1 100 r/min(391g)、6 min所得血小板得率、白细胞残留率、红细胞残留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第1次2 400 r/min、离心15 min;第2次1 100r/min、离心6 min制备的血小板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血小板损伤最低,功能储备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