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同类之论《内经》尚有:“肝者,中之将也”(《素问·奇病论》)、“肝者,主为将”(《灵枢·师传》)、“肝为之将”(《灵枢·五癃津液别》)。古今医家对“肝者,将军之官”注释大致相同,均认为:此用“将军”刚强躁急、智勇双全、勇而能断的职能与特性,比喻脏象之肝,其性亦“勇而能断”、“性动而急”、“气勇善怒”、“气急而志怒”,“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容易亢盛”,“肝主谋虑、决断,好象是智勇双全的将军”,“肝在十二官中,属将军之官,好比将军的足智多谋”,“古人用将军征战  相似文献   

2.
疏肝,就是舒畅、调达肝气,是治疗肝气郁结的根本方法。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之意。肝为刚脏,属春木而主风,喜条达而恶抑郁,其志为怒。凡精神情志的刺激,都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而致肝气郁结的病症。故疏肝法临床极为常用,它在内科、外科、妇科等各科的多种病  相似文献   

3.
“肝主疏泄”理论作为中医藏象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肝”在调节机体周身气机运行中的关键作用。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肝纤维化时肝血窦内皮细胞的结构形态及其功能变化与中医学“肝主疏泄”理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学关于“肝主疏泄”理论与肝血窦内皮细胞微观机理的现代研究成果,从中医理论“肝主疏泄”的科学内涵、肝血窦内皮细胞的结构基础及功能、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主疏泄”在生理上的理论对应性、肝血窦内皮功能障碍与“肝失疏泄”在病理上的理论同一性及中医药在逆转肝血窦内皮功能障碍对“肝失疏泄”功能恢复等方面,论述“肝主疏泄”和肝血窦内皮细胞在理论层面的对应关系,以期为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指导下的“疏肝理气”法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恩、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分屑五脏,但五志过极又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内伤疾病多因情志变化而得。《素问·举痛论》就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论述。因而情志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可以发生多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怒者伤肝”。肝主疏泄,喜舒而恶郁,与全身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疏泄太过,则肝气实,肝实则怒,过怒气上逆,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月经量多,甚则两目红赤涩痛。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升则血逆而上行,  相似文献   

5.
肝主疏泄与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主疏泄的理论,来源于《内经·素向》。《五常政大论》中载有“土疏泄,苍色达”意即水气(生气)上达,主体得以疏通。所谓肝主流泄,泛指肝脏具有舒展、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生理之意。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疏通血脉,泄是宣泄气机,肝为刚脏,易于怒动,故古人喻:肝为“将军之官”。如郁遇、情志不随则抑郁不乐,或有亢奋常表现性情急躁、心烦易怒等,故谓“肝者也”其性好动而犯他股。“肝喜条达而易抑郁”。若失疏泄,冲任之气不利,经血为之失常,肝经血气不畅,出现胁痛,乳胀、小腹胀痛、如痛经、闭经,甚或结块,外阴疾患,…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中医基础理论类教材中,“肝主疏泄”涉及到对人体整体生理功能、消化功能、精神情志活动、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殖功能多方面的功能调节。从此类教材来看,学术界对“肝主疏泄”理论的建构,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教材中基本未提及“肝主疏泄”理论;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各版本教材中关于“肝主疏泄”的论述并不统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至今,教材中对“肝主疏泄”的论述理论基本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脏象学说所说的“肝”,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所说的“肝”。它除指肝脏外,可能还包括有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部分功能。肝的经脉络胆,与胆相表里,在体为筋,外应两胁,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疏泄”是它的主要功能。现试就个人学习体会,谈谈对肝主疏泄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 狂证是以精神亢奋.狂燥刚暴.喧扰不宁.打人毁物.动而多怒,狂妄躁扰为特征的精神失常类疾病。对狂证的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内经》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衣被不敛.语言善恶.不避亲疏.此神明之乱也。”“用生铁落饮治疗”。金元时代提出;“多怒为狂”“怒为肝志.火实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实则多怒为狂。”朱丹溪提出癫痫的发病与“痰”有关,首先提出痰迷心窍的理论.尤被后世医家所推崇。明江铨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理生理联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其病理过程的本质主要是“病在元气之虚”,与五脏虚损、功能失调有关..脾通过“主运化”和“主肌肉四肢”为运动过程提供物质与能量补偿;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抗疲劳能力,促进疲劳后恢复肾不仅以其“藏精”、“生髓”、“主骨”直接影响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而且肾还通过与肝、脾的病理生理联系影响运动状态。肝“主疏泄”、“藏血”、“主筋”、“藏魂”等功能,在不同的环节上对运动性疲劳产生重要影响心、肺共同治理运动机体的气血,同时“心主神明”与运动意志、机敏状态和环境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运动能力及疲劳的产生与中医“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认为肝主筋、肝藏血和肝主疏泄的功能从不同的方面对运动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肝为罢极之本”亦诠释肝与运动能力和耐受疲劳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病理联系。以“理气扶正”或“理血扶正”为治则,以疏为补,为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一种新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唐容川是清末著名医家,所著《血证论》重视肝与血的关系,在“脏腑病机论篇”中首先阐述肝的生理病理特性以及对血证的影响:“肝主藏血,血生于心,下行胞中,是为血海。凡周身之血,总视血海为治乱。血海不扰,则周身之血,无不随之而安,肝经主其部分,故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设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血、错经、血痛诸证作焉。”说明肝病导致血证的病机证状极为复杂。现将唐氏从肝治血法分别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庆华  肖莲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68-968
“七情”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分析研究情志及心理变化,并选择调整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活动形式。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悲、恐(惊)。并以七情归属五脏,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其中尤以心在精神活动中的作用最为重要,故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的这些心理活动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阴阳、五行的辨证理论,总结出七情演变制化…  相似文献   

13.
肝郁,是中医内科杂病中较为多见之证。肝在志为怒,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气机。然“百病皆生于气”。一有郁怒伤肝,则气机失疏。久之,百病丛生,变证蜂起。再者,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行与督脉会于巅。其循行线长,涉及面广。是故肝郁为病,能波及诸多脏腑。上冲可犯心肺,横逆可乘脾胃,下侵可损肾与冲任。  相似文献   

14.
梦呓为中医梦证的一种。中医“五脏神”理论提出:“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脾主意、肾主志”,肝魂、肺魄二者与睡眠有着密切关系,“魂魄不调”是梦呓的重要病机,其具体的病机变化主要为肝魂妄动、肺魄不宁、魂魄不调,但其具体治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肝主疏泄的功能亢进叫肝旺.亦即肝火,属实火的病理范围.饮食辛温燥热、劳作太过耗神,七情意怒奋激、烟酒过度、房事大过均可引起肝旺.肝旺可引起肝火上炎,肝肾阳虚,肝阳上亢、肝胃不和,肝脾失调、肝心失调、肝经湿热、肺失宣降、胆气不通等证.  相似文献   

16.
【“肝主疏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疏泄”是疏通宣泄的意思。肝主疏泄的具体内容可归纳为:(1)分泌胆汁:《脉经》说:“肝之余气,溢于胆,聚而成精”。就是说肝能分泌胆汁,而胆汁能助胃肠腐熟水谷,所以唐容川说:“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2)调节血液:肝能根据人体动、静时的需要,而调节着血液的流量,所以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3)舒畅气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称为“气机”,肝对肠胃心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舒畅,升降适宜,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其他脏腑的气机亦常随之而紊  相似文献   

17.
解读肝脏特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有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刚脏等诸多特性。“主升”以肝气运动为前提;“主动”以肝藏血养筋为其生理背景;“喜条达,恶抑郁”以肝疏泄气机及调畅精神情志为基础;肝“体阴用阳”在于突出肝藏血与疏泄气机的关系;肝为“刚脏”是运用肝为“将军之官”,结合其生理、病理表现,类比思维抽象的结果。这些特性的发生均有其生理、病理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谈到肝的生理功能时,首论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疏泄一词首见为《内经·五常政大论》经文说:“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张介宾认为:“木之太过,是谓发生,阳刚之本,六壬是也。”高士宗说:“木盛土衰,故土疏泄。疏泄,虚薄也;苍气,木气也。木盛故苍气达。”  相似文献   

19.
肝主疏泄与肝病治疗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为肝功能的总括,包括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血脉等。现代所说“肝病”与中医藏象含义上的肝及其病变的内容不尽相同。现代肝病的发生、治疗、发展进程及预防均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肝为藏血之脏,其经脉与血海、胞宫相连。清末民初浙绍名医何廉臣先生认为:“肝主络脉”,“孙络即西医所云微丝血管,为交通经络之细血管,其在脏腑者,则以心包络与肝冲为最多”;“酸苦泄肝”乃其“善通孙络之积血,使络热转出气分而解”。女子气血积滞、经带胎产诸症,无不关于肝。笔者在临床上以何氏“通肝瘀”、“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