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性胸水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胸腔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称之为肝性胸水.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多出现在右侧,双侧次之,左侧最少.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失代偿期致门静脉高压并发肝性胸水,发生率5%~12%[1],其中多数继发于肝性腹水,少数不伴腹水,仅有胸水压迫症状。现总结我院2000至2010年肝性胸水38例,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38例均为住院患者,入选标准:凡有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心慌、咳嗽症状,经过X 相似文献
3.
2000~2002年我院共收治肝硬化100例,伴胸腔积液10例,作临床分析如下。 收治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经B超、CT及腹水常规、生化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者,合并腹水99例。100例中发现10例合并胸腔积液,完全符合肝性胸水诊断标准。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68岁,平均52.2岁。4例有慢性肝炎病 相似文献
4.
肝性胸水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胸水,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自1937年Christian首例报告后,国内外已对其做过深入研究,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多采取综合性方法,至今尚无特异治疗方法。本文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961例,其中伴有胸水者60例(6.2%)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6.
1 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6~68岁,平均45.6岁;胸水位于右侧者18例,左侧4例,双侧4例。大量胸水者9例,中量者13例,小量者4例。除4例小量胸水患者外,其他22例均行胸腔穿刺。胸水外观呈黄色者20例,呈血色者2例。胸水常规化验检查为漏出液17例,介于漏出淮与渗出波之 相似文献
7.
8.
肝性胸水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56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促占46.5%、呼吸困难占7%、无明显症状占46.5%。胸水位于右侧占75%,左侧占3.6%、双侧占21.4%。大量胸水28例(50%),中等量胸水10例(18%),少量胸水18例(32%)。56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胸水检查84%为漏出液,10.7%为渗出液,5.3%为血性,细菌、结核菌培养和癌细胞培养均阴性。经治疗胸水完全消退者43例,明显减少13例。结论肝性胸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乙型肝炎硬化者3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者16例,酒精性肝硬化者12例。Child-pughB例38例,C级24例,胸水位于右侧者51例,左侧者3例,双侧者8例。胸水伴腹水者58例。发热者4例。ALT升高者48例。胆红素升高者56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62例,经综合治疗,62例中54例胸水消退或明显减少,4例死亡于上消化道出血,3例死亡于肝肾综合征,1例死亡于感染性休克。结论肝硬化并发胸腔积液多为右侧,发热者少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2岁,因反复乏力,纳差,尿黄,腹胀6年,加重伴胸闷,气喘3 d入院.患者6年前出现四肢乏力,食纳差,尿色加深,伴腹胀.当时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500 U/L),HBsAg、HBeAg阳性,给予护肝治疗1个月,肝功能正常后停药.2年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伴双下肢水肿,B超示:肝硬化,腹腔积液(中量).按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保肝、利尿、血制品,症状好转后间断给予利尿剂,血制品应用,病情时有反复. 相似文献
11.
12.
<正>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的少见并发症,发病率约占肝硬化患者的5%~10%,多数继发于大量腹水,不伴或仅有少量腹水的病例不多。肝硬化患者对胸水耐受力差,1~2L胸水即可产生不适,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胸水是原发病病情危重的一个表现,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肝性胸水发病机制不详,目前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兴起,已有干 相似文献
13.
张生怀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27(6):574-575
肝性胸水是指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的胸腔积液,多伴有腹水,病情重,病死率较高。本文对我院收治15例肝性胸水患者的诊治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男10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32~65岁,平均46.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2例(80%),酒精性肝硬化2例(33.3%),原因不明肝硬化1例(6.7%)。2临床表现除肝硬化症状和体征外,全部病例有腹水征,右侧胸水13例(86.7%),左侧1例,双侧1例;大量胸水7例(46.7%),中等量胸水5例(33.3%),少量胸水3例(20%);呼吸困难8例(53.3%),胸闷气短5例(33.3%),无明显症状2例。3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血清总蛋白<60.0… 相似文献
14.
15.
肝性胸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少贤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0(4):159-161
近年来由于对肝脏疾病肺部表现认识的提高,因而报告肝性胸水病例增多。本文对肝性胸水的发病率、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及诊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国内肝性胸水268例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硬化引起的胸水称肝性胸水,近年来,本病发现率有所增加。为对其加深了解,兹将自1951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以及我院发现的8例共268例,综合分析如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胸水发生率为2. 1~30. 3%。胸水发生于右侧者205例,占76. 5%;左侧者32例,占11. 9%;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由于对心源性胸水认识不足,或因疾病早期缺乏心衰体征,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0例心源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并发胸水者,不论伴有或不伴有腹水,均称之为肝性胸水。临床上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较少见,诊断有一定困难,为进一步提高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的认识,现将我院1979年1月~1997年7月18年中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19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先代偿期腹水伴有胸腔积淀称为肝性胸水。我院自1971年一1997年共收治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肝纤维化失代偿期腹水伴有胸腔积液41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晚血脉性胸水诊断依据:①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状和体征;血吸虫病原或血清学检查阳性;有腹水。②有胸腔积液体征,胸腔穿刺抽出胸水和/或胸透、胸片、超声波检查有胸水征象;排除结核、肿瘤、心脏病、肾脏病等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活。41例病人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为ZI岁一69岁,平均年龄460岁。1.2临床症状与体征41… 相似文献
20.
肝性胸水是指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的胸腔积液,多伴有腹水,因其形成缓慢,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本文就我院肝硬化并发胸水2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肝硬化并发胸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肝硬化1150例,其中肝硬化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