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产妇行会阴切开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A组(会阴切开术,n=53)、B组(自然裂伤,n=67)。比较两组产后盆底功能,并评估会阴切开与盆底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盆底肌肌力异常率、盆底动态压异常率、肌疲劳度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切开为Ⅰ类肌疲劳度异常保护性因素(P<0.05),但与其他盆底功能指标异常无相关性(P>0.05)。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会阴切开与自然裂伤均可引发不同程度产后盆底功能异常,而会阴切开为Ⅰ类肌疲劳度异常保护性因素,但不能完全保护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按产次不同进行分组,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二次自然分娩产妇60例为观察组.利用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盆底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产后直肠膨出、子宫脱垂、会阴体过度活...  相似文献   

3.
刘春陵  欧珏  易永忠 《当代医学》2022,28(11):13-15
目的 探究经会阴超声评估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名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每组50名,按照生产次数不同分为初产组及多产组,每组50名.所有产妇均行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超声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初产妇分娩时自然裂伤和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134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依据临床情况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观察组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对照组产妇分娩时自然裂伤,对两组产妇产后42天盆底功能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排尿困难发生率、盆底功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伤口疼痛发生率、性生活障碍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中行会阴侧切能够防止严重裂伤,但产妇会阴伤口疼痛发生率、性生活障碍率会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在评估女性产后盆底组织结构及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初次自然分娩产妇55例(A组)和二次自然分娩产妇45例(B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于产后6周后行盆底超声检查,盆腔超声下观察所有受检者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颈倾斜角、最大Valsalva时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变化情况,记录盆底功能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B组BND、膀胱颈倾斜角、最大Valsalva时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均较A组高,会阴体活动过度、子宫下垂发生率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直肠膨出、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次数给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造成的损伤程度不同,盆底超声可为临床诊断盆底障碍性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和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并分析早期盆底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自然分娩与剖宫产者各100例,产后6周采取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测量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及尿道旋转角度,产后9周各取50例进行为期2周的盆底康复锻炼后,再给予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及尿道旋转角度有明显差异,其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58%(自然分娩组)、26%(剖宫产组);早期盆底康复锻炼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较好,其中的自然分娩者较剖宫产者改善明显。结论:妊娠和分娩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剖宫产能够减少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早期进行盆底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产后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文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05-2906
目的: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依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自然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每组各为40例。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行盆底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均会损伤盆底肌,需要及时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但与剖宫产患者比较,自然分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与限制性会阴切开两组不同方法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该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会阴侧切术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限制性会阴切开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身体检查结果与不同分娩方法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采取会阴侧切术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限制性会阴切开分娩,且会阴侧切术产后的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亚荣  季影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33-5134
目的 研究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与自然裂伤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单胎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7例,根据分娩状况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2),观察组在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对照组在分娩时会阴自然裂伤,对比2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后盆底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压力性尿失禁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会阴感染及会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自然裂伤相比,初产妇分娩时给予会阴侧切不会对盆腔功能造成影响,但可增加会阴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会阴感染及会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肛提肌裂孔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产后6周女性(病例组)及40例未生育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又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对3组在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进行比较,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并将不同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在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选择性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均低于经阴道分娩组(P < 0.05~P < 0.01),对照组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 < 0.01);经阴道分娩组在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865、0.876)。结论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可以通过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进行评估,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作为评估女性盆底功能的常规筛查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估不同方式分娩后肛提肌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盆底肌损伤相关的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初次分娩的产后女性280例,其中自然阴道分娩组120例,产钳助产组40例,剖宫产组120例,均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肛提肌损伤进行诊...  相似文献   

12.
赵丹 《黑龙江医学》2024,48(4):434-437
目的:探讨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在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盆底功能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每组各80例,另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于产后6~8周采用GE Voluson S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健康女性于体检时进行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盆底功能各项超声参数,比较三组女性不同状态下的盆底超声参数差异。结果:静息状态时,剖宫产组、阴道顺产组产妇尿道倾斜角小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组产妇尿道倾斜角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971,P<0.05)。Valsalva状态时,三组女性膀胱颈位置、膀胱位置、宫颈外口位置、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及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883、803.493、391.602、223.600、100.175、172.614、165.113、41.806,P<0.05)。阴道顺产组产妇膀胱脱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盆底二维超声成像相关参数评估产后便秘妇女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肛提肌裂孔及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86例在我院进行产后6~12周盆底超声检查、临床诊断便秘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并选取同期无便秘症状的经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的初产妇各100例作为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vs(16.1±3...  相似文献   

15.
会阴切开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技术。会阴侧切缝合有多种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美容缝合的方法进行会阴伤口缝合,明显减少了传统缝合的缺点,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方法1.1临床资料选足月临产的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200例行美容缝合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会阴侧切阴道分娩传统缝合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年龄、产次、会阴条件、高危妊娠情况均无差异。产房环境、产房空气培养,物表培养及工作人员手培养均符合要求。1.2缝合方法两组产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在椎管内镇痛分娩及会阴侧切分娩后早期预测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复查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椎管内镇痛分娩的55例产妇纳入椎管内镇痛分娩组,采用会阴侧切分娩的45例产妇纳入会阴侧切分娩组。产妇于产后6~8周到院复诊,均进行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检查。比较2组静息期(R)、张力期最大Valsalva动作(V)状态下的膀胱尿道后角(PUA)、张力期最大Valsalva动作(V)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 椎管内镇痛分娩组R-PUA、V-PUA、V-URA、V-LHA、V-BND均低于会阴侧切分娩组,椎管内镇痛分娩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23.64%)低于会阴侧切分娩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镇痛分娩有利于降低SUI发生,采用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能够对椎管内镇痛分娩、会阴侧切分娩后SUI进行早期预测,进而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及是否接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女性盆底超声检测参数的影响。方法分别于产后6周和12周对100例经阴道分娩女性和100例剖宫产分娩女性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测,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及是否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超声参数的影响,于产后12周观察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情况。结果经阴道分娩组女性各盆底超声检测数值均高于剖宫产组(均P<0.05),且尿道内漏斗形成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产后12周,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各盆底超声参数较产后6周水平显著改善,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均P<0.05),且尿道内漏斗形成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P<0.05)。经阴道分娩女性康复治疗后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和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均P<0.05);剖宫产分娩女性康复治疗女性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隆发生率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均P<0.05);且未接受治疗的经阴道分娩女性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和尿失禁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女性(均P<0.05)。结论较剖宫产分娩,经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损伤更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恢复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盆底超声用于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及指导康复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盆底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盆底肌肉锻炼组、盆底生物反馈组、阴道椎体训练组,采取不同的训练,对产妇训练前(产后3天)、训练后(产后6周)尿失禁情况和会阴肌力进行评价。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产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训练后会阴肌力较训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盆底功能训练方法各有优劣,临床医师可根据产妇身体情况、锻炼条件综合评估,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分娩结局及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的助产方法作对比。方法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22年1~12月接受自然分娩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助产方式分为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和传统助产联合会阴保护组各62例。观察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疼痛评分、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术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10分钟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以及产后盆底功能。结果 (1)分娩情况。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1),产后出血明显少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1),产妇Ⅲ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1)。(2)分娩结局。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有2例(3.23%)转剖宫产,转剖宫产率低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8例,12.90%)(P<0.05);两组新生儿10分钟Apgar评分≥8分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产妇满意度高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5)。(3)会阴情况及盆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及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宁海分院接收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分娩中是否行会阴侧切分为两组,对照组(未行会阴侧切)45例,研究组(行会阴侧切)45例。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肌纤维肌力指标、相关各项指标,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及阴道动态压力。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产后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高(P<0.05);治疗后两组肌纤维肌力均有所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程度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高,阴道动态压力低(P<0.05)。 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中行会阴侧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会影响早期盆底康复的效果,因此在后期临床中应当降低会阴侧切率,必要侧切后及时进行盆底康复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