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白内障95例(13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100例(138只眼)为对照组,在表麻下行巩膜隧道式切口,原位囊袋内乳化碎核,植入片式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组51只眼(38.06%)术后矫正视力>0.5,19只眼(14.1%)矫正视力之0.15对照组100只眼(72.46%)术后矫正视力>0.5,无1例视力之0.1。高度近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9%,后囊膜破裂4只眼(2.97%),虹膜损伤2只眼(1.49%),角膜水肿6只眼(4.48%),视网膜脱离1只眼(0.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后囊膜破裂1只眼(0.72%),角膜水肿9只眼(6.52%),视网膜脱离1只眼(0.72%)。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取决于眼底黄斑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48例89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6.0—29.9mm组,术后3个月视力≥0.5者55眼,占61.80%;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视力≥0.5者13眼,占14.61%。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05-33.87mm)62例(6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技术,囊袋内植入硬质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3天矫正视力≥0.5者29只眼(44.62%),0.2-0.4者31只眼(47.69%),≤0.1者5只眼(7.69%),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41只眼(63.08%),0.2-0.4者20只眼(30.77%),≤0.1者4只眼(6.15%)。并发症为虹膜损伤(1.54%)、后囊破裂(3.07%)及角膜水肿(30.76%)。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昌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白内障,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 78例 (93眼 )老年性、并发性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通过 5 .5~ 6.0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平均年龄 64 .5岁 ,眼轴长2 6.0 0~ 3 4.66mm ,平均长 (2 9± 2 .0 2 )mm ,其中 2 6~ 3 0mm者 63眼 ,>3 0mm者 3 0眼。随访 6~ 2 0月 ,平均 15月。结果 眼轴2 6~ 3 0mm组术后 3月视力≥ 0 .5者 5 1眼 (80 .95 % ) ,后囊破裂 2眼 (3 17% ) ,悬韧带断裂 2眼 (3 .17% )。眼轴 >3 0mm组视力≥ 0 .5者 14眼 (4 6.67% ) ,后囊破裂 2眼 (6.67% ) ,悬韧带断裂 1眼 (3 3 3 % ) ;视网膜脱离 1眼 (3 .3 3 % )。术后 3月两组视力差异显著。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73例(697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月,观察视力。结果 术后1天、7天、3月视力≥0.5分别为23%、56%、81.3%。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虹膜脱出。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技巧和手术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表面麻醉下对160例193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眼铀26—30mm组,术后1月视力≥0.5者100眼,占81.97%;眼铀≥30mm组,术后1月视力≥0.5者33眼,占46.48%.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高度近视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以核性和后继为主,发生较早,对视力影响较大,且这些患者较多合并视网膜病变。因此,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白内障手术的一大难题。随着超声乳化的发展,保全后囊膜其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我们自1995年至1998年12月间对52例64眼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新泉  杨冠 《眼科新进展》2001,21(3):182-184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84例12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乳化时间平均201s,超声能量平均33.85,结果:术后1d,1wk,1mo视力≥0.4者分别为71.1%、75.8%、79.7%,术后3mo视力≥1.0者占22.6%,影响术后视力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近致眼底病变,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4.7%)、前房纤维素性渗出(1.65)及后囊膜破裂(2.3%),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良好、矫正屈光不正及预防视网膜脱离等优点,是高度近视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我院眼科2002-05/2004-05共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9例(39眼),其中男13例,女26例;右22眼,左17眼;年龄46~78(平均63.2±8.2)岁。糖尿病史<5a者14例,5~10a者19例,>10a者6例;术前血糖5.2~17.4(平均8.9±3.4)mmol/L,术前血糖理想控制者(血糖<6.0mmol/L)8例(20.5%),较好控制者(血糖6.0~7.8mmol/L)9例(23.1%),控制差者(血糖>7.8mmol/L)22例(56.4%);按Emery及Little核硬度II度2例(5.1%),III度19例(48.7%),IV度15例(38.5%),V度3例(7.7%);术前视力:HM/10cm~0.5;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选用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48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26.78~34.56)mm,平均(27.43±2.80) mm,其中眼轴≤30 nm者36眼;眼轴>30mm者12眼.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悬韧带离断1眼,后囊破裂2眼,经处理均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眼轴≤30 mm的36跟中术后视力≥0.3者30眼(83.3%);眼轴>30 mm的12眼中术后视力≥0.3者5眼(41.7%).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但眼轴> 30 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与眼轴长度及黄斑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性、并发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通过3.2mm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2.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时人工晶体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ie L  Dong X  Zhu G  Cao J  Li S  Shi W  Ying L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42-344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时人工晶体屈光度和光学直径的选择方法。方法对眼轴>26mm的60例(94只眼)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或超声乳化摘除术,同时植入使术眼呈低度近视状态和不同光学直径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患眼术后屈光状态符合低度近视,平均屈光度为-2.07±1.95D。较大光学直径的人工晶体,术后容易观察眼底。Ⅲ级核以下的白内障慎重行超声乳化摘除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轴性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行人工晶体植入,应选择术后呈低度近视状态的人工晶体。较大光学直径有利于眼底观察。慎用超声乳化有利于减少术后散光。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Wang W  Yang G  Nin W  Fang J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94-29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计102例(120只眼)眼轴长≥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5只眼,Ⅲ级核84只眼,Ⅳ级核16只眼,Ⅴ级核1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碎核,超声能量设定Ⅱ或Ⅲ级核为50%~60%,超声时间40~130秒,平均71.3秒。Ⅳ或Ⅴ级核采用超声乳化中央切核和手法出核,超声能量设定为65%~70%,超声时间48~82秒,平均68.7秒。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52只眼(43.4%),矫正视力≥0.5者75只眼(62.6%)。术后随访11~22个月,平均14.5个月。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6.7%)和后囊膜破裂(4.2%)。未见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良好视功能、矫正屈光不正、预防视网膜脱离、减少后发障及手术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处理方法。方法 在67例68眼中,67眼进行了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眼行囊外摘出术。结果 术后1周视力数指2眼(2.9%),0.1 ̄0.4者21眼(30.9%),≥0.5者45眼(66.2%),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连续环形撕囊以及对玻璃体溢出者进行眼前段玻切,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内,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特点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13 3例 (15 7眼 )眼轴 >2 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进行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针对高度近视的特点 ,在术前准备、截囊、乳化方式、灌注液压力等都作了相应的设计。并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术后最佳视力 (含矫正 )≥ 0 5者 97眼 (61 78% ) ,其中眼轴 <3 0mm者 93例占 95 88% ;眼轴≥ 3 0mm者 4例占 4 12 %。视力 <0 5者 60例占 3 8 2 2 % ,其中眼底大片萎缩者 4例(6 67% ) ,黄斑孔 1例 (1 67%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康复程度与患者眼底变性程度、眼轴长度、术中操作技巧密切相关。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李建平 《眼科》1998,7(4):208-21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64只眼)老年性、先天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3.2mm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和散光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7.5%,1个月者占93.8%,3个月以上者占97.1%。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42±0.89D,1个月为0.84±0.64D,3个月以上为0.81±0.12D。与同期所做5.5mm切口超声乳化及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较,术后1周和1个月散光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散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2mm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而稳定,角膜散光小,适当的植入方法及慎重选择病例可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硬核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Zhu S  Wu X  Xu B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90-92
目的探讨白内障硬核的超声乳化碎核技术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利用改良的分割碎核法、保留皮质的旋转雕刻法及裸核旋转雕刻法对不同类型的硬核白内障进行乳化。结果硬核白内障62只眼中,26只眼成功的用改良的分割碎核法乳化,23只眼用保留皮质的旋转雕刻法乳化,13只眼用裸核旋转雕刻法乳化。均顺利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或5.5mm一体式PMMA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术后3、5、30天视力≥0.5者分别为46只眼(74.2%)、60只眼(96.8%)、61只眼(98.4%)。手术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和后囊破裂。结论采用的三种乳化硬核方法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各种硬核白内障,因安全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7例(40只眼)中,术后视力≥0.1者31只眼(77.5%),≥0.3者12只眼(30.0%)。术中并发症有晶体核脱位至玻璃体腔内(1只眼)、玻璃体出血(1只眼),术后并发症为虹膜红变(1只眼)、人工晶体夹持(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必须采取克服低眼压的措施,玻璃体腔液体灌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对于晶体核硬化明显的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较超声乳化吸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9.
经角膜切口行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介绍经角膜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用可调钻石刀在上方角膜缘内1.0~1.5mm处做梯形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性散光变化。结果45只眼的眼压术前及术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2.55%,术后平均循规性角膜散光0.96DC。结论经角膜切口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陈旧性葡萄膜炎瞳孔闭锁并发白内障及严重的糖尿病性白内障等,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101例(124只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囊外摘除和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平均随访16.4个月。术后脱盲率为95.97%,脱残率为75.00%,后囊混浊率22.58%,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1.61%。术后后囊破裂占5.65%。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时,选择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