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肺复苏术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心跳和呼吸,基本生命支持(BLS)及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均是将维持和恢复自主循环作为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指标,然而无数临床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大脑功能丧失或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损害和负担依然是严重的,所以近年来,脑复苏成为心肺脑复苏研究的焦点.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脑复苏患者47例,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复苏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淑  李泽平 《西部医学》2006,18(6):772-773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1例心肺脑复苏患者的临床急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成功41例(40.59%);CPCR完全成功30例(29.70%)。结论心肺脑复苏应早呼救、早复苏、早除颤、早高级复苏4个环节是决定CPCR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超长心肺脑复苏成功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例超长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的救治进行回颐分析。方法超长时间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积极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并加强护理。结果有5例心肺脑复苏成功。结论应重视超长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合并持续高钠血症是后期脑复苏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为探讨心肺复苏成功后脑复苏过程中持续高钠血症发生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对我院住院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后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初步复苏成功但血钠正常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的临床监测与护理重点,以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ICU心肺复苏后的56例病例资料.结果 56例患者有40例心肺复苏成功,占71.43%,心肺脑复苏成功23例(41.07%).其中38例患者合并有两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占(67.86%).最终死亡43例(76.79%),痊愈出院13例(23.21%).结论 心肺复苏后应早期监测评估及积极维持重要脏器功能,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积极防止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尽可能避免或逆转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前猝死急诊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其成功复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71例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27例(38.03%),存活5例(7.04%),总死亡率为92.96%.复苏成功与心肺复苏(CPR)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关系不明确.结论:尽早CPR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复苏后综合征(PRM)是影响转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 98例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与基本生命支持 (BLS)和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实施尤其与气管插管的建立早晚、心肺复苏规范性有很大的相关性。本组显示急诊室内与院外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两者间及心跳呼吸骤停 10min内与 10min后行气管插管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而年龄与心肺复苏成败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大剂量肾上腺素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结论 :加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教育 ,加强院前的急救能力 ,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686例心肺复苏成败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我院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败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至2008年6年来记录完整的686例患者CPR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疾病种类、CPR开始时间、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脑复苏成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创伤后CPR病例数量居首位;心脏停搏时间大于10min者CPR成功率明显低于10min内开始CPR者(P<0.05);322例复苏成功,CPR成功率为44.02%,24h生存率12.2%,脑复苏成功率仅5.4%;CPR成功率与心脏停搏时间、有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有无早期电除颤等有关。结论CPR成功率较低,脑复苏成功率则极低,早期生命支持"生存链"未得到切实应用;尽早识别心跳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早期持续的血液净化、突破常规的手术止血、个体化的呼吸支持以及合理的营养支持等高级生命支持方式历时74天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性猝死、超大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心肺复苏(CPR)132分钟复苏成功后多器官功能衰竭(PR-MODS)(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呼吸衰竭、胃肠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中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CPCR)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透室40例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中心跳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抢救.结果:23例(57.50%)病人经心肺复苏成功,10例(25.00%)苏醒并最终出院,8例(20.00%)生存>48小时后放弃出院,5例(12.50%)生存>48小时后死亡.结论:尽早判断心跳骤停启动抢救程序、尽早气管插管及连续有效胸外按压、早期除颤、早期使用碳酸氢钠有利于心跳恢复,复苏后继续进行透析及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监护治疗有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胞二磷胆碱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06年-2012年我院心肺复苏成功患者30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大剂量胞磷胆碱静脉给药106例患者(A组)与常规剂量胞磷胆碱静脉给药的209例患者(B组),分析患者住院即刻、7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综合评分(NFCS) [1]在心肺复苏后即刻GCS评分、NFCS评分A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第7天,GCS评分、NFCS评分A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大剂量胞二磷胆碱对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CPCR)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单纯心肺复苏(CPR)成功(对照组)和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心脏骤停持续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对CPCR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较短(P〈0.01)。结论基础疾病和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与心肺脑复苏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氧液对心肺脑复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氧液静脉给药对肺心病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氧液静脉给药对26例心跳呼吸停止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的患者(观察组),与既往无高氧液静脉给药的35例心跳呼吸停止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复苏成功率及预后比较;结果观察组Ⅲ级和Ⅳ级复苏成功后生存11例,正常生活自理5例;对照组Ⅲ级和Ⅳ级复苏成功后生存4例,正常生活自理2例。两组Ⅲ级和Ⅳ级复苏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高氧液能提高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可提高Ⅲ、Ⅳ级复苏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若干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它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持续生命支持三个部分。因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在于脑复苏,故目前已把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现对CPCR抢救中的若干护理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影响心肺复苏(CPR)成败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其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88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患者,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为11.36%;而年龄、起始复苏时间、有心脏基础疾病、脑损伤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早发现、早CPR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43-145+149
目的观察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急救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心肺复苏护理)与观察组(心肺脑复苏护理)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后不同时间点GCS评分以及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总有效率、复苏当天、复苏第3天以及复苏第7天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成功因素。方法:通过对我科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间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中,13例完全康复出院,6例因脑部原发疾病留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后遗症。结论:①时间是主宰CPCR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②缩短基本生命支持(BLS)至进一步生命支持(ALS)的过程能取得更好的心肺复苏(CPR)效果;③脑复苏是CPC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盐酸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不同原因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心脑血管疾病、各种中毒、休克、电击、窒息及原因不明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心外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电击除颤、静脉用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及支持对症治疗。纳洛酮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同时给予盐酸纳洛酮2.0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纳洛酮组25例复苏成功17例,成功率68.0%;对照组25例,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40.0%。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地应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脑复苏,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对87例心脏骤停(CA)并实施心肺复苏(CP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39例患者CA发生在医院内,并有急救小组分工协作实施CPR,18例复苏成功,成功率46.15%;B组48例患者CA发生在院外,8例患者复苏成功,成功率16.67%.两组CPR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1);CA后延时插管者复苏成功率为15.63%,即时插管者复苏成功率为37.93%.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教育,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及时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关心肺复苏(CPR)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原因与复苏后死亡的关系,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43例用多参数监护仪明确心脏骤停,采取胸外按压、除颤,气管插管及复苏后综合治疗。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32例,心肺脑复苏成功15例,复苏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28例。出院8例,死亡35例。死亡主要与原发病、年龄大、器官衰竭数目相关。结论 心肺复苏后仍须进一步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