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下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PETCO2和PCO2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对3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幼儿按气腹压力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气腹压力8mmHg)、B组(气腹压力10mmHg)和C组(气腹压力12mmHg),每组12例。于气腹前5min、气腹后10、30min以及放气后5min记录HR、MAP、SpO2、PETCO2,同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ETCO2值与PCO2值的对照,并计算Pa-ETCO2。结果气腹后3组患儿HR、MAP均较前增高(P<0.01),3组患儿PETCO2与PCO2均有良好相关性(P<0.01),C组二者的相关性较A、B组减弱。结论在腹腔镜气腹压力为8~12mmHg时,PETCO2可取代PCO2,成为围术期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6个月~10岁ASAI-II级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等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组,B组25例,常规全麻插管组,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PETCO2。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镇静满意,肌松良好,气腹时HR、MAP、PETCO2均增快(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放气后逐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SPO2均大于98%,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效果确切,苏醒快,在设备完善条件下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压力组(10 mmHg)即LP组;高压力组(14 mmHg),即HP组,每组20例.诱导后以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瑞芬0.2μg·kg-1·min-1恒速静脉泵注,通过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在45~ 55之间.监测并记录诱导前即刻(0)、气腹前即刻(T1)、气腹后即刻(T2)、平卧位气腹后5 min(T3)、改变体位后即刻(T4)、改变体位后5 min(T5)、解除气腹前即刻(T6)、解除气腹后5 min(T7)时刻的HR、MAP、SpO2、PETCO2、及CETSev.结果 两组在气腹后HR、MAP及PETCO2均明显增加(P<0.05),与LP组相比,HP组HR、MAP、PETCO2在T2~T6时刻升高明显(P<0.05).LP组CETSev为(1.82±0.09)%,HP组CETSev为(2.11±0.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可影响维持麻醉的七氟醚用量,低气腹压组七氟醚用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  10 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0例。A组 (腰麻 ) :选L2~ 3注 0 .5%重比重布比卡因 ;B组 (硬膜外 ) :选T12 L1注 2 %利多卡因。结果 两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麻醉效果达优良级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SPO2 均在 96%~ 99% ,PETCO2 3 .2~ 6.0kPa ,气腹前后有差异 ,气腹后PETCO2 出现下降 ,且呼吸频率明显增快 3~ 6次 /min ,术后腰麻引起头痛 3例。结论 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达满意麻醉效果且安全 ,腰麻适用于年轻、体质较好、手术时间短的病人 ,而硬膜外麻醉平面和作用时间易控制 ,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5.
王伟 《吉林医学》2011,(21):4301-4302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气管内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CSEA)和全身麻醉组(GA),监测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结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CSEA)在麻醉后和气腹后的循环波动较明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腹后明显升高;全身麻醉组(GA)的各项指标稳定,气腹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全身麻醉时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所以长时间手术者以选用气管内全身麻醉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1~5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静脉全身麻醉下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8例ASA I~Ⅱ级拟行腹部手术静脉全麻的病人,术中通过调节分钟通气量随机使PETCO2:分别达到35、45、35、25、35mmHg(1mmHg=0.133kPa),每个PETCO2水平稳定15min,每次调整后10min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记录BIS变化。结果在PETCO2 25mmHg期间BIS增加,与第1个PETCO2 35mmHg、PETCO2 4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一定PETCO2值范围内,脑电双频指数与PETCO2呈负相关。结论PETCO2的改变可引起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在麻醉监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主要观察包括DBP、SBP、HR、SpO2、PETCO2等基本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患者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基本指标无明显差异,气腹后15 minⅡ组所测DBP、SBP、HR值明显高于Ⅰ组,SpO2却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组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腰痛、心悸、气促、腹胀痛不良反应.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系数高,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65例腹腔镜下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PIP、PETCO2,观察其在CO2气腹前后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建立气腹后HR、MAP、SpO2无明显变化(P>0.05),PETCO2显著升高(P<0.01),PIP亦升高(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返流误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CO2气腹对小儿生理功能有一定干扰,麻醉处理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合理用药,加强循环,呼吸功能监测,就能使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肠手术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CO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pressure,PETCO2)之差随时间变化规律,并探讨PETCO2是否能够真实反应PaCO2.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Ⅱ级择期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40例,麻醉后机械通气,维持PETCO2于4.0~5.5 kPa.CO2气腹开始后每隔30 min测定并记录PETCO2和PaCO2.结果 麻醉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CO2气腹后PaCO2水平明显上升并一直持续到气腹结束.PaCO2与PErCO2之间的关系不恒定,PaCO2与PETCO2差值在同一患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aCO2和PETCO2之间相关系数r不恒定.结论 腹腔镜结肠手术时PETCO2不能有效反应PaCO2,与患者本身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腔隙腔镜下手术CO2气腹与自然腔隙腔镜下手术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58例人工腔隙腔镜下手术的择期病人,45例自然腔隙腔镜下手术的择期病人:于CO2充气前、充气后15、30、45、60和90min分别观测并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参数,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其变化。结果充气后两组组内比较与充气前的BP、HR、PETCO2、PaCO2有显著性差异(P〈0.05)。充气后30min各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充气后45min及其后时间点,BP、HR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CO2、PaCO2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充气后机体内PETCO2、PaCO2的变化大,30min后处于相对稳定,但人工腔隙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人工气腹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肺摄取的影响。方法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n=20):腹腔镜组( A组)和开腹组( B组),分别于吸入麻醉后5min(T1),15min(T2),30min(T3)及停止吸入麻醉前(T4),监测记录七氟醚吸入浓度(Fi)和呼出浓度(Et)、脑电双频指数(BIS)、气道峰压(Ppeak)、血压(BP)、心率(HR)、呼气末CO2分压(PET CO2)、动脉血CO2分压( Pa CO2),根据Et,Fi计算Et/Fi比值。结果两组间的血压、心率、BI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气道峰压高于B组(P<0.05),A组的PETCO2、PaCO2高于B组(P<0.05),两组间的F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Et低于B组(P<0.05),A组Et/Fi低于B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人工气腹使七氟醚的摄取量增加,两组患者BIS反映的麻醉深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G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5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GA组24例和CSEA组21例。比较两组不同时段MAP、HR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30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CSEA组在气腹后60min的MAP、HR仍较麻醉前高(P〈0.01或P〈0.05),而GA组基本保持麻醉前水平。CSEA组气腹后30、60rain动脉血气pH值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PaCO2明显增加(P〈0.01);而GA组pH、PaCO2较麻醉前改变不明显(P〉0.05)。GA组和CS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4%和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全麻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效果佳、实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侯苏 《现代医学》2014,(9):983-986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气的影响,为患儿选择适宜的气腹压提供参考,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方法:收集腹腔镜手术患儿148例,根据年龄分为≤3岁组、4-6岁组、7-12岁组,并对每个年龄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给予不同的气腹压。观察每个亚组间及相同气腹压情况下不同年龄患儿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气腹时各年龄组不同气腹压亚组PetCO2、PaCO2、HR、MAP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但在相同年龄组内较高气腹压亚组升高更明显(P〈0.05),放气后15 min明显下降(P〈0.05)。在相同气腹压条件下,较小年龄的患儿在气腹时PetCO2、PaCO2、HR、MAP变化较明显。结论:在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时,应根据年龄选择适宜气腹压,其中≤3岁患儿适宜气腹压为8 mmHg,4-6岁为10 mmHg,7-12岁为12 mmHg;如此既可满足手术视野需要,又可减少气腹对血气的影响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Ⅰ组)和气管插管(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罩)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0 min(T5)、放气腹后1 min(T6)、拔管(罩)后(T7)的血压、心率、相关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吸入和呼出潮气量(Vti和Vte)、吸入和呼出分钟通气量(MVi和MVe)、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及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Ⅱ组较Ⅰ组HR增快、MAP升高(P〈0.05);气腹后较气腹前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术后咽部不适、术后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引流性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P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和S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组联合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S组联合使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观察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20min(T2)、气腹解除后10min(T3)4个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末CO2分压(PETCO2)、IOP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T0相比,T1、T2时点两组患者的MAP、HR均下降(P<0.05);各时点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MAP与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与T0相比,T1、T2时点患者的IOP均有所上升(P<0.05),且T1、T2时点S组较P组IOP上升明显(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降低患者IOP的作用明显优于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50例,E组选择L1,2和T11,12两点硬膜外穿刺,G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所有病人麻醉后,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T1),10(T2),15(T3),30min(T4)及停气腹后5min(T5)的MAP,CVP,CO,HR,PETCO2。两组病人均在气腹前(T0),气腹后5min(T1),15min(T3),30min(T4)及停气腹后5min(L)经桡动脉抽血作血气分析和测血糖(GLU),并记录动脉血CO2分压(PaCO2)、酸碱值(pH)、碳酸氢根浓度(HCO3^-)、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糖值(GLU)。结果E组气腹后5min,10min HR明显降低(P〈0.05),15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气腹后G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腹后5min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气腹后两组病人的CO均显著下降(P〈0.05),10min后开始回升,30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不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而硬膜外麻醉在降低气腹造成的循环高动力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方面尚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气管内插管)、B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05 mg/kg的维库溴铵和2μg/kg芬太尼后插管)和C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1 mg/kg的维库溴铵和4μg/kg芬太尼后插管),术中均以2%~3%七氟醚维持,观察气腹开始前5 min (T0)、建立气腹时(T1)、气腹建立后5 min (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 (T4) HR、BP、SpO2、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B、C三组在气腹后HR、BP及PETCO2均有一定程度升高,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中生命体征较A组平稳(P〈0.05);C组苏醒时间较B组及A组显著延长(P〈0.05);A组患儿术中体动反应明显增加且苏醒过程易烦躁(P〈0.05)。结论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采取B组用药方式可使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围术期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的气腹压力对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研究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儿30例,A组术中气腹压8mmHg;B组气腹压10mmHg;C组气腹压12mmHg。分别记录患儿吸入七氟烷后静卧3min后(R)、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气腹后1rain(T2)、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3)、气腹后10min(T4)、气腹结束后1min(T,)、气腹结束后5min(T。)及手术结束拔管后5min(1r7)各个时间点的心输出量、HR和MAP,观察并记录相关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儿气腹后HR、MAP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而心输出量气腹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20min内的短小腔镜手术,采用8—12mmHg均对患儿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龙  胡双飞 《浙江医学》2011,33(11):1606-1608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CO2气腹前静脉给予右旋美托咪啶时血糖(Glu)和IL-6的变化,探讨该药能否减轻CO2气腹的应激反应。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旋美托眯啶(Dex)组(D组),每组20例。D组在麻醉后手术切皮前10~15min静脉泵注Dex1.0ug/kg,其余用药两组均同。记录麻醉前30min(T1)、气腹前即刻(T2)、气腹压达12mmHg时(T3)、气腹压平衡(达12mmHg)后15min(T4)、手术结束关气腹即刻(L)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干T1、T4及T5时抽取血液标本,测定Glu和IL-6。结果C组在气腹期间HR、MAP均升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HR、MAP在T5时较T3有显著升高(P〈O.01),但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GluT5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5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L-6:D组在T4、T5较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T4、T5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辅以Dex能有效减轻CO2气腹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Glu和IL-6的升高,提高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