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住院婴幼儿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对符合CMV感染的87例婴幼儿从感染CMV后的发病时间,CMV侵袭器官所致器官相应损害的临床发病类型,实验室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B超,胸部X线及脑干视、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及疾病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7例CMV感染婴幼儿中先天性CMV感染占27.6%,围生期CMV感染占62.0%,生后CMV感染占16.6%;CMV肝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发生率为41.3%,其中脾大发生率10.3%,多数患儿预后好,好转率80.5%;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仅见于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患儿,本组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20.4%;先天性CMV感染中全身性感染占16.7%,围生期全身性感染占1.8%,生后感染者无全身性感染发生;先天性CMV感染的死亡率12.5%,围生期感染的死亡率1.85%。结论CM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是造成婴幼儿神经系统后遗症不可忽视的因素;先天性CMV感染中全身性感染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血清学证实,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50%以上有CMV感染,育龄妇女中的感染率为60%,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然而可成为CMV 感染的传染源.新生儿CMV 感染的来源与母亲感染密切相关,母婴之间传播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即宫内经胎盘感染,经产道感染和经母乳传播,是先天性CMV 感染和1岁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科和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35家医院专职医院感染控制人员按照统一的要求对综合性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和产科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进行监测,按月报告监测结果。结果:2000年1~12月共监测儿科和产科新生儿室155 975人次,感染4 310人次,发病率2.8%;感染4 699例次,例次发病率3.0%。儿科新生儿组感染发病率最高为4.1%,较儿科非新生儿组(2.5%)和产科新生儿组(3.2%)高(P<0.01)。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结论:病理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尤其应加强呼吸道感染的控制,强调隔离及无菌操作,避免接触传播,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CMV是常见的感染人体的病毒,婴幼儿时期较易获得CMV原发性感染。先天性感染患儿中10%出生时有症状,90%出生时无症状,但10%~15%将会产生后遗症,包括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1]。不同时期的感染对婴儿的损害不同,预后不一,先天性CMV感染是重要的致畸因素之一,可出现小头畸形、智力低下、耳聋、视力障碍、肝胆病变等。根据宿主获得CMV感染的时间可分为[2]: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笔者综述了婴儿CMV感染的临床表现方面的进展。一、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比较WU多瘤病毒(WUPyV)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WUPyV、RSV等病毒感染情况,并收集WUPyV和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在1 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WUPyV阳性46例(2.7%),RSV阳性365例(21.5%);单纯WUPyV感染为22例(47.8%),单纯RSV感染为88例(24.1%)。RSV感染患儿的合并感染率高于WUPyV感染患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P=0.001)。WUPyV阳性检测率在春季呈现高峰,RSV则在冬季。WUPyV感染患儿的中位年龄为26.2个月,RSV感染患儿为14.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9.5,P<0.05)。WUPy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与RSV感染相似,咳嗽(χ2=13.34,P<0.001)和喘息(χ2=10.53,P<0.001)在RSV感染的患儿中更为多见。WUPyV感染后主要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RSV感染后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单纯RSV感染患儿更多需要激素治疗(χ2=9.321 P=0.002)。结论部分患儿呼吸道感染与WUPyV感染有关,WUPyV感染的临床特征与RSV感染类似。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发生HSV感染的新生儿大部分是在分娩时由产道获得病毒。患原发HSV感染的母亲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临床感染的危险很高,据估计大于50%;母为再发性感染虽经阴道分娩,则新生儿感染危险性低,被认为低于5%。理论上有以下几个原因:再发感染时,子宫颈常不被侵犯,而原发感染时子宫颈通常受累;再发感染时产道内HSV较原发感染时效价低,存在时间短。另外,抗HSV抗体的存在与否也影响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道感染是多样的。从解剖上来说,有上、下呼吸道感染;从感染时期来分,有急性、迁延性和慢性呼吸道感染;从病原上来看,有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等.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是不尽相同的.这里我们谈谈4种类型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对早产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程度。方法妊娠18 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1组和感染2组。宫内感染组大鼠予以不同剂量脂多糖(感染1组予0.3 mg·kg-1,感染2组予0.6 mg·kg-1)腹腔内注射,对照组按同样方法注射0.3 mg·kg-19 g·L-1盐水。24 h后处死大鼠,取胎盘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余孕鼠继续怀孕至分娩,待新生早产鼠5日龄时取其大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宫内感染组孕鼠胎盘组织可见炎性白细胞浸润、血管充血等病理改变。对照组、感染1组及感染2组脑组织GFAP灰度值分别为114.530±3.706、107.440±4.169、100.930±3.291,感染1组、感染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5),感染2组均显著低于感染1组(P<0.05)。对照组、感染1组及感染2组脑组织MBP灰度值分别为127.580±3.350、134.290±3.533、141.430±3.352,感染1组、感染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2组显著高于感染1组(Pa<0.05)。结论宫内感染可使早产新生大鼠脑组织GFAP表达增加,MBP表达减少,且感染程度越重,GFAP和MBP的表达受影响越重,可能影响早产新生大鼠髓鞘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小儿呼吸道感染在日常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随着防治方法的进步,呼吸道感染的内容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其理由之一就是抗生素的进步。无潜在疾病的健康小儿其细菌性感染较易治愈,但并不意味这些感染容易控制,例如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引起感染减少,相反,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弱毒性细菌、或真菌引起感染的比例相对增加;而且这些感染,由某些原因造成防御功能下降而造成的显性感染比无潜在疾病者为多。因此,这类患儿的感染,一方面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另方面又因有宿主的不良因素,所以很难控制。宿主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在免疫缺陷的感染疾病中,呼吸道感染将占很大比例,是今后感染治疗中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先天性感染、后天性感染、自体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等。1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宫内感染发生的时间比感染本身更重要。感染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弓形体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简称TORCH(toxoplasma,rubella,cytomegalo-virus,herpes simplex),其它的还包括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梅毒性脑炎和HIV脑炎等。以上这些感染可通过母体血行传播,或在通过产道时发生。如感染发生于妊娠初期或中期,将产生破坏性病变或导致脑发育畸形;如感染发生于妊娠末期,则所发生的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与轮状病毒(RV)感染对比,了解诺如病毒(N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选取3岁以下腹泻7 d以内婴幼儿的新鲜大便标本,筛选出无黏液、脓血的标本,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NV及RV抗原。询问病史,依据Vesikari评分对腹泻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儿预后。经统计分析,对NV及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共入组942例,RV感染329例(34.9%),NV感染137例(14.5%),混合感染91例(9.7%)。RV感染存在明显的季节性,9月至次年2月为高发期;NV感染则全年散发。NV及RV感染在腹泻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但RV感染中,发热、呕吐、严重腹泻(伴有乏力、嗜睡、精神弱等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NV感染(P<0.05 ),而流涕、咳嗽症状在NV感染更常见。NV感染Vesikari评分均值为(8.98±2.94)分,低于RV[(10.45±3.04)分,P<0.05)]。NV及RV感染多7 d以内好转,但NV感染易出现病程迁延。结论 RV仍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但NV感染检出率亦较高;NV感染呈全年散发,RV感染仍呈秋冬季节高发;RV感染出现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较NV常见,而NV感染多伴呼吸道症状且病程易迁延。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监护室内的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不包括在院外受到感染而在住院后发病的病人,但包括院内获得感染而在出院后或转入其他医院后发病的病人.新生儿监护室(M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25%.Ford-Jones 等报告的一组病人中NICU 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4.0%,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的肠道外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 (RV)可发生肠道外感染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肠管外的其他消化器官感染 ,这提示着 RV可能存在新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制 ,为其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感染部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结局,以及其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研究期间收治的7986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309例(3.9%),326例次,死亡6例(1.9%).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42.3%),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27.6%)和大肠埃希菌(14.7%),均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最为敏感,医院感染与胎龄、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管理和防范,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感染指由任何病原体引起的疑似或确诊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大部分儿童为轻度感染,预后良好,但少部分感染进展迅速,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热是感染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发热严重程度预测疾病严重性的有效性目前仍存在争议,相比于发热严重程度,患儿感染部位临床表现能更好地预测疾病严重性。了解感染的临床表现是早期识别、积极干预的关键,文章拟对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十分常见,感染后由上呼吸道逐渐向下呼吸道蔓延。儿童时期感染MP,首先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如咽炎、鼻咽炎。下行感染可引  相似文献   

17.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率 ,探讨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对以新生儿感染为诊断收入我院新生儿科 (包括NICU)的71例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 (PCT)的测定 ,并与C反应蛋白 (CRP)进行比较 ,将患儿分为重症感染、一般感染和非感染3组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89.29 % ,一般感染组PCT阳性率54.55 % ,非感染组PCT阳性率9.52 % ,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3组间PCT值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01)。以0.5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89.29 %,特异度为67.44 %;以2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0.70 %。与CRP相比 ,PCT诊断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会升高 ,特别是全身性重症细菌感染时其升高尤为明显 ,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 ,与CRP相比 ,PCT较其优越性更明显 ,特别对新生儿重症感染如败血症等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围产医学中非常重要,其感染的广泛性与巨细胞病毒相似,也多为隐性感染。有报告认为虽2.5%孕妇有活动感染而先天感染很少报告。本院出生一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新生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精确的时间和空间调控.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感染.宫内感染时,胎儿暴露于炎性环境中,导致影响肺发育的细胞因子发生变化.文章就宫内感染与胎儿肺发育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14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1例为首次分流术后并发感染,2例为分流管修改术后出现感染,1例为腹部手术后出现感染。结果14例中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与分流感染有关的并发症。另8例经治疗痊愈,经随访2~10年均健康生存。结论预防分流感染相当重要,术前应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术后感染确诊应及时足量静脉输入有效的抗生素,分流术后感染等病例再次分流宜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