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1例危重病人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和支持7d后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血清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d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没有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能改善机体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对提高危重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0例危重病人实施EN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资料中的50例病人中,因发生消化道出血严重而停止鼻饲的病人仅有3例,其余病人均具有较好的耐性,并在使用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糖、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对于危重病人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以及改善全身症状,使死亡率降低,并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阿园园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237-1238
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危重病人病情的稳定和好转.目前,经大量研究证实,对于危重病人,给予适当的肠内营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能维护病人的胃肠道功能,使其胃肠黏膜保持完整,并且让内脏血流保持稳定.同时,它安全可靠,费用不高.危重病人绝大多数都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并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让病人获得需要的能量,还能调节正负氮平衡情况.这样,才能使胃肠黏膜细胞及相关功能保持完整性,从而避免造成细菌移位而导致发生肠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对危重病人而言,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如何应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是肠内营养护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为切入点,在阐述肠内营养的内涵的基础上,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液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旨在说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应用的重要性,以期为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14例外科重症病人在手术中放置营养性空肠造口管,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良好。文章对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以及空肠造口和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和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  言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对病人的康复、预后有较直接的影响。这里介绍我们近几年来对外科及 ICU危重病人行肠内营养空肠置管技术的一些体会。第一次手术即使用术中空肠造口、胃造口等常规技术的普通病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第一次手术时没有考虑肠内营养的病人 2 5例。其中长期 TPN( 2个月以上 )而仍然无法脱离呼吸机支持者 6例 ;长期 TPN出现和 TPN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如感染、胆汁淤积等 ) 9例 ;术后胆瘘 4例 (其中肝切除 3例 ) ;吻合口瘘 1例 ;十二指肠瘘 2例 (外伤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期间降低误吸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危重症行肠内营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误吸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张文莉 《工企医刊》2006,19(4):57-58
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注入到病人的胃肠道内,提供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方法.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和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支持的原则是"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应尽量采用经胃肠营养".  相似文献   

9.
外科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0 引  言在创伤、手术、感染等因素刺激下 ,机体产生应激 ,促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加 ,如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高血糖素、甲状腺素 ,以致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 ,糖异生、肝内产糖量增加 ,血糖增高 ,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1] 。同时 ,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内毒素的作用更降低了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2 ] 。对危重病人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势在必行。近年来 ,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治疗中 ,人们对肠道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认为肠道是一个中心免疫器官 ,而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对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维持胃肠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998年以来临床28例危重病人,实施达到营养目标的肠内营养支持,并做了短期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危重患者肠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观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颅脑损伤并发症:腹泻22.4%,呕吐10%,消化道出血7.1%,误吸3.1%,脱管4.1%,堵管5.1%。胸外伤并发症:腹泻11.2%,呕吐4.1%,消化道出血6.1%,误吸2.0%,脱管2.0%,堵管2.0%。脊髓损伤并发症:泻8.16%,呕吐5.1%,消化道出血4.1%,误吸2.0%,脱管1.0%,堵管1.0%。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低于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结论 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胃肠道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支持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和个人经济条件制定营养计划。采用匀浆膳食和新鲜流质饮食联合使用。结果 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并发症出现率,腹泻31.0%,呕吐19.1%,消化道出血16.1%,误吸13.2%,脱管7.4%,堵管7.4%,采用匀浆膳食和新鲜流质饮食联合使用,患者的体重、握力显著增加。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术后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尽快达到正氮平衡,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增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胃大切手术的65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6~20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8d的营养指标较对照组好(P均<0.01),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病人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和个人经济条件制定营养计划。采用匀浆膳食和新鲜流质饮食联合使用。结果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并发症出现率,腹泻31.0%,呕吐19.1%,消化道出血16.1%,误吸13.2%,脱管7.4%,堵管7.4%,采用匀浆膳食和新鲜流质饮食联合使用,患者的体重、握力显著增加。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术后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尽快达到正氮平衡,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增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ICU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各40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潴留早期鼻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以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将60例胃潴留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32例,使用聚氨脂材料的Freka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只予以静脉营养,逐渐增量口服进食肠内营养.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鼻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性并发症有所下降,死亡率明显缩短(P<0.05),治疗费用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01).结论鼻空肠内营养是胃潴留短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术前3天口服能全素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然后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前灌肠液用量及灌肠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肠期间病人无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术后电解质失衡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的营养指标在肠道准备前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均较肠道准备前降低(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18.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Springerlink、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4月22日),纳入有关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总并发症发生率、总感染率、肺炎发生率、尿路感染率、脓毒症及其他感染发病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等为效应指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入选文献的质量和研究结果进行摘录,应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显著降低了总感染发生率(OR=0.54,P=0.04)、肺炎发生率(OR=0.65,P=0.04)及脓毒症及其他感染发生率(OR=0.59,P=0.04),两者在总并发症发生率、尿路感染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肠内营养能显著降低危重症病人感染的发生,特别是降低肺炎、脓毒症及相关性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于早期持续鼻饲营养素,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天鼻饲流质。结果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早期营养鼻饲配合静脉营养有利于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